目录

  • 1 第一章  认识国际关系
    • 1.1 国际关系概述及基本理论
      • 1.1.1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1.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1.1.3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 1.1.4 帝国主义与数字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
    • 1.2 国际关系行为体与结构
    • 1.3 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
      • 1.3.1 国家利益
      • 1.3.2 国家实力
    • 1.4 国际冲突与合作
      • 1.4.1 国际冲突
      • 1.4.2 国际合作
      • 1.4.3 国际和平的实现
    • 1.5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
      • 1.5.1 当代全球问题
      • 1.5.2 当代全球治理
    • 1.6 第一章 总结与思考
  • 2 第二章 世界经济格局与经济全球化
    • 2.1 战后世界经济及世界经济格局
      • 2.1.1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 2.1.2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 2.2 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表现形式
      • 2.2.1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 2.2.2 区域经济合作呈强劲发展势头
    • 2.3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 2.3.1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 2.3.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3 世界政治格局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 3.1 战后世界政治与两极格局
      • 3.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发展的特点
      • 3.1.2 两个格局的演变与终结
    • 3.2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 3.2.1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多极化趋势
      • 3.2.2 世界仍处在多极化进程之中
    • 3.3 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3.3.1 多极化趋势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 3.3.2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 3.3.3 推动多极化进程是中国的战略抉择
  • 4 第四章 世界文化格局与文化多样性
    • 4.1 多元存在的世界文化格局
      • 4.1.1 多元的文化行为体
      • 4.1.2 多元的文化内容
      • 4.1.3 多元的文化进程
    • 4.2 多元文化与世界经济
      • 4.2.1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2 不同地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 4.3 多元文化与国际政治
      • 4.3.1 多元文化与国际冲突
      • 4.3.2 多元文化与国际合作
      • 4.3.3 中国对世界文化格局的基本主张: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 4.3.4 本章小结
  • 5 第五章 美国的经济、政治及中美关系
    • 5.1 美国经济的强势与困境
      • 5.1.1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 5.1.2 美国经济的强势及困境
    • 5.2 美国政治制度及其评价
      • 5.2.1 美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5.2.2 战后美国政治的新变化
      • 5.2.3 美国政治制度的整体评价
    • 5.3 美国主导世界的全球战略
      • 5.3.1 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 5.3.2 21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
    • 5.4 中美关系
      • 5.4.1 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
      • 5.4.2 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发展
      • 5.4.3 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本质、特点与内在紧张
      • 5.4.4 塑造中美战略竞争的新常态
  • 6 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
    • 6.1 欧洲一体化历程
      • 6.1.1 欧洲联合发展的基本动因
      • 6.1.2 欧洲联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 6.2 欧盟的治理机制与面临的新挑战
      • 6.2.1 欧盟治理机制
      • 6.2.2 欧洲债务危机回顾
      • 6.2.3 当前欧盟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前景
      • 6.2.4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及北约的战略抉择
    • 6.3 欧盟的对外关系
      • 6.3.1 欧盟对外关系概况
      • 6.3.2 欧盟对外关系新发展
    • 6.4 中欧关系
      • 6.4.1 中欧关系发展历史脉络
      • 6.4.2 中欧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 6.4.3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对华投资困境与策略
  • 7 日本的经济、政治及中日关系
    • 7.1 艰难转型的日本经济
      • 7.1.1 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与“经济泡沫”的破裂”
      • 7.1.2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现状
    • 7.2 改革中的日本政治
      • 7.2.1 现行基本政治制度
      • 7.2.2 政治发展及其趋势
    • 7.3 转变中的社会思潮与外交战略
      • 7.3.1 战后日本社会思潮及外交思想变迁
      • 7.3.2 “政治大国”外交战略
      • 7.3.3 后安倍时代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 7.4 中日关系
      • 7.4.1 中日关系的外交实践
      • 7.4.2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 发展
  • 8 第八章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中俄关系
    • 8.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 8.1.1 苏联的成立于演变
      • 8.1.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
      • 8.1.3 苏联解体的原因
      • 8.1.4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8.2 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 8.2.1 俄罗斯的经济
      • 8.2.2 俄罗斯的政治
    • 8.3 俄罗斯的对外战略
      • 8.3.1 叶利钦时期的对外战略
      • 8.3.2 普京时代的对外战略
      • 8.3.3 乌克兰私有化改造的影响
      • 8.3.4 俄乌冲突专题
    • 8.4 中俄关系
      • 8.4.1 中俄关系的演变
      • 8.4.2 中俄关系的现状
      • 8.4.3 中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9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 9.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概况
      • 9.1.1 当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分类
      • 9.1.2 当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
      • 9.1.3 当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状况
      • 9.1.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 9.2 当代政治发展研究和政治发展理论
      • 9.2.1 当代发展研究学科
      • 9.2.2 自由主义的发展理论
      • 9.2.3 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
      • 9.2.4 发展型政府的发展理论
    • 9.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经验
      • 9.3.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 9.3.2 拉美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 9.3.3 东亚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 9.3.4 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 9.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关系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 9.4.1 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 9.4.2 南北关系
      • 9.4.3 南南关系
      • 9.4.4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 10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国际作用
    • 10.1 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
      • 10.1.1 毛泽东时代的对外政策及其调整
      • 10.1.2 邓小平时代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
    • 10.2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
      • 10.2.1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新型国际关系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0.2.2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的理论渊源
      • 10.2.3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内涵与特征
      • 10.2.4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新型国际关系观原则与路径
      • 10.2.5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贡献
    • 10.3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 10.3.1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10.3.2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 10.3.3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0.3.4 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10.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0.4.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成逻辑
      • 10.4.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
      • 10.4.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10.5 中国的国家环境与国际作用
      • 10.5.1 中国的国家利益
      • 10.5.2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 10.5.3 加快构建国际传播的中国叙事体系
      • 10.5.4 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 10.5.5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1 附录学生课程精彩演示
    • 11.1 地缘政治 杨鲁鄄小组
    • 11.2 20世纪70年代世纪进入低谷发展和激烈动荡的原因
    • 11.3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两制共治”问题
    • 11.4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问题剖析
    • 11.5 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国际冲突
    • 11.6 民粹主义问题分析
    • 11.7 国际冲突解决路径
    • 11.8 人类命运共同体小组
    • 11.9 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冲突
    • 11.10 国际经济与政治比较关系研究小组
    • 11.11 国家主权问题研究小组
    • 11.12 斯大林模式的反思小组
    • 11.13 生态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郭钰琴小组
    • 11.14 苏东剧变讲解小组
    • 11.15 东欧剧变的原因小组
    • 11.16 普京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 11.17 苏联模式
    • 11.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考
    • 11.19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启示
    • 11.20 列宁的生平事迹
  • 12 后记,参考文献
美国主导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主导世界的全球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的对外战略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无论如何调整,其目的都是追求和强调美国对世界的主导地位,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

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总统抛弃了孤立主义传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公开宣称“20世纪是美国世纪”。二战结束时,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美国在世界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凭借其超强的实力,美国开始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纵观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遏制战略。这一时期,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妄图称霸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强烈的进攻性。杜鲁门是战后第一任美国总统。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结盟的基础已经消失,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强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杜鲁门修改了罗斯福设想的战后大国合作政策,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1947—1949年,他先后抛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逐步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杜鲁门把自己的战略称为“遏制”战略,表面上是防御性的,但实际上不仅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而且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以遏制为名,干涉别国内政,充当“世界宪兵”,向全世界扩张。其战略的总目标,是从“遏制共产主义”到最终消灭社会主义国家,称霸世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正是这一战略在实践中的表现。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去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凯南断言,苏联无视“理智的逻辑”,却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实力,并且表明准备随时动用的话,那么用不着真的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甚至迫使苏联退却。1947年,已是美国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的凯南化名“X先生”,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这篇文章指出,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对手,而不是伙伴”,必须“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这样,凯南为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整套所谓“遏制”苏联的战略,这套战略很快就成为美国对苏政策的指导方针。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历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等届政府,对外战略基本上一脉相承。在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控制西欧和日本,谋求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但随着美国扩张政策屡屡受挫,美国的实力开始衰退。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尼克松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国内社会动荡,国际地位相对衰落,称霸全球战略受挫。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面对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和美国面临的严重困难与挑战,着手调整美国的外交战略。1970年2月,尼克松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尼克松主义”。其内容主要包括: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在亚洲实行有限收缩,实行“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在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增强军事存在,阻止苏联渗透和扩张。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它标志着美国转入了全球战略的收缩与调整时期,其实质是通过战略收缩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福特继任总统,其对外政策被称为“没有尼克松的尼克松政策”。1977年卡特就任美国总统,继续奉行尼克松主义。卡特在美国外交中第一次提出重视人权外交,以人权外交作为反击苏联的武器。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里根时期的“以实力求和平”战略。1981—1989年,里根连任两届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在着力重振和复兴国内经济的同时,在外交战略上也进行了调整。他放弃了缓和与维持均势的战略,提出了“重振国威”“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关系新战略。其主要内容是:重振美国经济,大规模扩充军备,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增强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对苏联实行进攻性强硬措施,扭转其在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局面;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力图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使盟国服从于反苏的总战略;不断加强美中关系,借助中国来抗衡苏联。里根“以实力求和平”战略的目的,在于压缩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大美国的影响,努力恢复美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第四阶段,谋求主导“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战略调整时期。1989年乔治·布什就任总统后,美国政府对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针对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和苏联、东欧改革的新形势,乔治·布什提出了“超越遏制”的外交新战略,即在不放弃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的同时,加大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和推行力度,企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战争”,力求把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西方的轨道。在此战略的指导下,美国在与苏联的“冷战”对抗中最终取得胜利,并使得国际格局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实现了过渡。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布什又提出要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世界新秩序”,其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1993—2000年,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他一上台就针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阐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目标”和“三个支柱”。“一个目标”即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为此,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重点遏制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具体是:把经济安全放在对外政策的突出地位;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冷战”结束后新世界。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提出了“国家参与和扩展”的全球新战略,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事务,“扩展”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政治与经济模式,确立美国在21世纪“独一无二的世界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