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认识国际关系
    • 1.1 国际关系概述及基本理论
      • 1.1.1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1.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1.1.3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 1.1.4 帝国主义与数字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
    • 1.2 国际关系行为体与结构
    • 1.3 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
      • 1.3.1 国家利益
      • 1.3.2 国家实力
    • 1.4 国际冲突与合作
      • 1.4.1 国际冲突
      • 1.4.2 国际合作
      • 1.4.3 国际和平的实现
    • 1.5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
      • 1.5.1 当代全球问题
      • 1.5.2 当代全球治理
    • 1.6 第一章 总结与思考
  • 2 第二章 世界经济格局与经济全球化
    • 2.1 战后世界经济及世界经济格局
      • 2.1.1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 2.1.2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 2.2 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表现形式
      • 2.2.1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 2.2.2 区域经济合作呈强劲发展势头
    • 2.3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 2.3.1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 2.3.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3 世界政治格局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 3.1 战后世界政治与两极格局
      • 3.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发展的特点
      • 3.1.2 两个格局的演变与终结
    • 3.2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 3.2.1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多极化趋势
      • 3.2.2 世界仍处在多极化进程之中
    • 3.3 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3.3.1 多极化趋势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 3.3.2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 3.3.3 推动多极化进程是中国的战略抉择
  • 4 第四章 世界文化格局与文化多样性
    • 4.1 多元存在的世界文化格局
      • 4.1.1 多元的文化行为体
      • 4.1.2 多元的文化内容
      • 4.1.3 多元的文化进程
    • 4.2 多元文化与世界经济
      • 4.2.1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2 不同地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 4.3 多元文化与国际政治
      • 4.3.1 多元文化与国际冲突
      • 4.3.2 多元文化与国际合作
      • 4.3.3 中国对世界文化格局的基本主张: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 4.3.4 本章小结
  • 5 第五章 美国的经济、政治及中美关系
    • 5.1 美国经济的强势与困境
      • 5.1.1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 5.1.2 美国经济的强势及困境
    • 5.2 美国政治制度及其评价
      • 5.2.1 美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5.2.2 战后美国政治的新变化
      • 5.2.3 美国政治制度的整体评价
    • 5.3 美国主导世界的全球战略
      • 5.3.1 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 5.3.2 21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
    • 5.4 中美关系
      • 5.4.1 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
      • 5.4.2 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发展
      • 5.4.3 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本质、特点与内在紧张
      • 5.4.4 塑造中美战略竞争的新常态
  • 6 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
    • 6.1 欧洲一体化历程
      • 6.1.1 欧洲联合发展的基本动因
      • 6.1.2 欧洲联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 6.2 欧盟的治理机制与面临的新挑战
      • 6.2.1 欧盟治理机制
      • 6.2.2 欧洲债务危机回顾
      • 6.2.3 当前欧盟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前景
      • 6.2.4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及北约的战略抉择
    • 6.3 欧盟的对外关系
      • 6.3.1 欧盟对外关系概况
      • 6.3.2 欧盟对外关系新发展
    • 6.4 中欧关系
      • 6.4.1 中欧关系发展历史脉络
      • 6.4.2 中欧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 6.4.3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对华投资困境与策略
  • 7 日本的经济、政治及中日关系
    • 7.1 艰难转型的日本经济
      • 7.1.1 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与“经济泡沫”的破裂”
      • 7.1.2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现状
    • 7.2 改革中的日本政治
      • 7.2.1 现行基本政治制度
      • 7.2.2 政治发展及其趋势
    • 7.3 转变中的社会思潮与外交战略
      • 7.3.1 战后日本社会思潮及外交思想变迁
      • 7.3.2 “政治大国”外交战略
      • 7.3.3 后安倍时代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 7.4 中日关系
      • 7.4.1 中日关系的外交实践
      • 7.4.2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 发展
  • 8 第八章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中俄关系
    • 8.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 8.1.1 苏联的成立于演变
      • 8.1.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
      • 8.1.3 苏联解体的原因
      • 8.1.4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8.2 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 8.2.1 俄罗斯的经济
      • 8.2.2 俄罗斯的政治
    • 8.3 俄罗斯的对外战略
      • 8.3.1 叶利钦时期的对外战略
      • 8.3.2 普京时代的对外战略
      • 8.3.3 乌克兰私有化改造的影响
      • 8.3.4 俄乌冲突专题
    • 8.4 中俄关系
      • 8.4.1 中俄关系的演变
      • 8.4.2 中俄关系的现状
      • 8.4.3 中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9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 9.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概况
      • 9.1.1 当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分类
      • 9.1.2 当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
      • 9.1.3 当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状况
      • 9.1.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 9.2 当代政治发展研究和政治发展理论
      • 9.2.1 当代发展研究学科
      • 9.2.2 自由主义的发展理论
      • 9.2.3 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
      • 9.2.4 发展型政府的发展理论
    • 9.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经验
      • 9.3.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 9.3.2 拉美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 9.3.3 东亚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 9.3.4 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 9.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关系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 9.4.1 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 9.4.2 南北关系
      • 9.4.3 南南关系
      • 9.4.4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 10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国际作用
    • 10.1 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
      • 10.1.1 毛泽东时代的对外政策及其调整
      • 10.1.2 邓小平时代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
    • 10.2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
      • 10.2.1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新型国际关系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0.2.2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的理论渊源
      • 10.2.3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内涵与特征
      • 10.2.4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新型国际关系观原则与路径
      • 10.2.5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贡献
    • 10.3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 10.3.1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10.3.2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 10.3.3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0.3.4 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10.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0.4.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成逻辑
      • 10.4.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
      • 10.4.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10.5 中国的国家环境与国际作用
      • 10.5.1 中国的国家利益
      • 10.5.2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 10.5.3 加快构建国际传播的中国叙事体系
      • 10.5.4 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 10.5.5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1 附录学生课程精彩演示
    • 11.1 地缘政治 杨鲁鄄小组
    • 11.2 20世纪70年代世纪进入低谷发展和激烈动荡的原因
    • 11.3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两制共治”问题
    • 11.4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问题剖析
    • 11.5 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国际冲突
    • 11.6 民粹主义问题分析
    • 11.7 国际冲突解决路径
    • 11.8 人类命运共同体小组
    • 11.9 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冲突
    • 11.10 国际经济与政治比较关系研究小组
    • 11.11 国家主权问题研究小组
    • 11.12 斯大林模式的反思小组
    • 11.13 生态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郭钰琴小组
    • 11.14 苏东剧变讲解小组
    • 11.15 东欧剧变的原因小组
    • 11.16 普京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 11.17 苏联模式
    • 11.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考
    • 11.19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启示
    • 11.20 列宁的生平事迹
  • 12 后记,参考文献
战后世界政治与两极格局


第3章 世界政治格局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各国间相互依存加深,相互斗争加剧,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政治逐渐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主导的相互对立的两大集团,确立了两极格局,世界进入“冷战”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国际关系开始深刻调整,超级大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受到多种制约。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以及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势头,世界多极化呈现明显的加速趋势。

一、战后世界政治与两极格局

世界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战后世界政治酝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社会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而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发展的特点

世界政治是国际行为体在政治领域中相互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际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合作、国际关系中强权与民主、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与演变等方面。世界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同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世界政治的形成。社会化大生产导致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和民族经济的狭窄范围,各国经济被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国家间的相互联系也日益广泛,世界政治开始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形成,使整个世界实现资本主义化,由此形成了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加剧,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政治逐渐形成。

战后世界政治酝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战胜国意志取向决定。美国参战最晚,在战争中损失最小却收益最大,在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中实力最强,因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更多地体现了美国的意志。美国在参战前和战争中就已在考虑和研究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1943年4月,罗斯福总统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把苏联和英国纳入三大国“合作”、建立战后世界秩序、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构想。该文提出了两项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国际组织,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苏联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很大,却以一个世界大国的形象出现于战后世界舞台上。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主要以与苏联合作为出发点。苏联对战后世界的打算是:恢复苏德战争前已经取得的领土和权益,在欧洲和远东地区建立苏联的安全利益范围,争取更多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扩大苏联的影响,使自己成为主导世界事务的大国之一。经过二战的重创,英国在实力和影响上已大大下降,但它试图与美国建立“特殊关系”,借助美国的影响,发挥其相当于世界大国的作用。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巨头于战争后期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举行了若干次重要会议,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公开的和秘密的协定,奠定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为战后世界秩序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新蓝图。其中尤以雅尔塔会议最为重要,因此新的世界格局又被称为“雅尔塔体制”。见图3.1。

图3.1 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从左至右依次为: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是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协议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协议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协调盟国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和军事计划;第二类是对战败国处置的原则及势力范围的划分;第三类是确立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制,主要是建立联合国问题。雅尔塔体制集中反映了美、苏、英等大国按照军事(政治)实力对比,对势力范围的重新安排和划分。欧洲特别是德国被一分为二,西欧和西德(联邦德国)属于美国势力范围,东欧和东德(民主德国)属于苏联势力范围。在亚洲,美国满足了苏联对蒙古和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权要求,苏联默认了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以及在中国的利益。朝鲜以北纬38度线分为北、南两部分。关于殖民地问题,除英国保留原有殖民地外,其他原德、意、日的殖民地被纳入“联合国托管”和大国保护的轨道。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根据实力相互妥协的结果,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国际行为体数量不断增多,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对外关系、国际贸易以及宣战、媾和等基本上是在不同国家政府之间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行为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增多。一是国家行为体快速增长。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殖民体系瓦解,大批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独立,成为主权独立国家;二是国家分裂增加了主权国家数量,如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成为独立国家、苏联解体后分为15国、捷克斯洛伐克变成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南斯拉夫则一分为7国,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主权国家只有50多个,今天全世界已经发展到近200个国家。二是非国家行为体急剧发展。由于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政治的发展亦越来越复杂。虽然主权国家仍然是世界政治的主体,但是世界政治的参与者已不只是国家和政府,还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体。据国际协会联盟2000年度报告,政府间国际组织由1954年的118个发展到2000年的6556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由1954年的1008个发展到2000年的45647个。

第二,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对抗,三类国家竞争共存。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的发展就一直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变化相联系。19世纪的世界政治主要表现为封建专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斗争;20世纪则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组成了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采取遏制、封锁和包围的政策。美、苏两大集团的对抗是“冷战”时期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之一。不论是社会主义阵营,还是资本主义阵营,都试图依照自己的理想和意志重新安排国际秩序,这就使得美、苏及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的较量和竞争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外交上均以意识形态画线,成为战后两大集团对抗的主要根源之一。

随着战后一系列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两大阵营之外的一种新兴力量即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崛起,改变了战后世界力量的对比,是对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的有力冲击。第三世界通过参与和建立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机制,协调立场,商讨对策,逐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美、苏两大集团紧张对峙的形势下,第三世界选择了和平、中立、不结盟的政策,在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第三,两大集团既斗争又妥协,既对抗又对话。雅尔塔体制本身是美、苏、英等大国之间妥协的结果。随着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全面对抗在雅尔塔体制内逐步展开。这种对抗在军事上直接表现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和对峙。这种对峙不仅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的发展走向,而且曾使两个超级大国走到了战争边缘。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对抗,整个世界一度面临着核战争的危险,但危机最后以妥协方式解决。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机制。20世纪70年代,虽然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异常激烈,但是双方的对抗又与缓和相伴随。这一时期,美、苏两国首脑多次会晤,双方签订了两个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和反弹道导弹条约,长期酝酿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得以召开。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苏还达成了销毁和不生产化学武器协定、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等。“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亦非和平的对抗和竞争状态,致使美、苏两国及两大集团之间多次爆发危机,但最终没有从“冷战”走到“热战”,这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缓和与对话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四,军备竞赛激烈,形成对抗均势。美、苏军备竞赛贯穿于整个“冷战”时期。“冷战”实际上是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冷战”时期之所以没有发生世界大战,正是因为美、苏及其两大集团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形成了一种均势。1953年,美国在军事上制定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即削减常规兵力,大力发展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以核威慑支持其霸权地位。为了应付美国的核威胁,苏联提出了“火箭核战略”,重视发展核武器,准备打核战争。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试图巩固其核优势。到80年代末,美、苏两国共拥有5万多颗核弹头,总当量达260亿吨,大约相当于世界上人均承受5吨TNT当量的核威胁。两个超级大国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将地球毁灭数十次。这场竞赛恶性循环,加剧了双方的“冷战”对抗,同时也形成了“核恐怖均衡”局面。这种状况促使美、苏建立了一种核武器控制机制,使它们长期对抗而始终不敢以兵戎相见,“冷战”最终以无世界大战而结束。

(二)两极格局的演变与终结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世界范围的若干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的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和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是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变动的直接动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改变了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而且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冷战”时期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冷战”之前,世界近现代史上曾有过四次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它们是经过四次大规模战争之后确定下来的:

第一次格局变动是欧洲30年战争(1618—1648年)后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持续了150年的和平秩序;

第二次格局变动是拿破仑入侵意大利、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和俄国的战争失败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建立的维也纳格局,和平持续了100年。

当时欧洲是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中心,世界性的政治事件大多发生在欧洲,所以这两次世界格局都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第三次格局变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由英、法控制,维持了20年和平秩序。

第四次格局变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后,形成了雅尔塔格局。雅尔塔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结束,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大阵营开始“冷战”,两极格局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意、日战败,共同敌人消失,美苏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对立,美、苏逐步由合作走向冲突。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把世界划分为“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美国要“遏制”苏联的“扩张”,开始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破裂,“冷战”全面展开。1948年,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逐渐把西欧纳入“冷战”轨道。1949年4月,美国主导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把西欧、北美纳入其所谓“集体防务”体系。北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正式形成。北约标志见图3.2。

图3.2 北约标志

说明:中间的四角星代表北极星,为指明方向之意,意味着北约的使命在于防止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的威胁,维护世界的自由、和平与稳定。蓝色背景代表的是成员的海洋文明属性,也有和平、自由之意。白色的条纹则象征着成员在共同的理念和利益上团结一致。(目前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对标志内涵一定是持有异议)

“冷战”结束后,北约由原来的军事政治同盟逐步转变为政治军事同盟,并不断东扩。截至2017年6月底,北约成员已发展至29个。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威胁,从1947年夏天开始,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美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7年9月,在苏联主导下,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确定了两个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盟关系。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8国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对抗,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至此,经过近十年的过渡时期,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以美、苏两个超级强国为中心,以欧洲为重点,以亚太为侧翼,辐射全球的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形成。

随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进入“冷战”状态,其基本表现形式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两大集团在侵略与反侵略的局部战争中的直接交锋;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两大阵营分化,第三世界崛起,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力量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由于各种政治与经济力量的发展及变化,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在其各自阵营内部的绝对领导地位受到挑战,加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的崛起,两极政治格局开始受到冲击。

第一,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苏联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支持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建设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老子党”及大国沙文主义意识恶性膨胀,甚至以霸权主义政策处理兄弟党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和冲突。1948年,苏联操纵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南斯拉夫,迫使其他国家断绝与南斯拉夫的一切关系。1956年爆发的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以及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都是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日趋紧张的集中表现。中、苏从最初的意见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有关援助中国的一系列合同,撤回专家, 1969年3月发生珍宝岛武装冲突事件,中苏两党、两国公开敌对,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阵营严重分裂。

第二,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美国虽然是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美国称霸世界的行为(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干涉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使其综合国力相对下降。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进入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对美国的独立和离心倾向日益明显。20世纪50年代,西欧开始走上一体化道路。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以法、德为轴心实现西欧联合,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1960年法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对美国的态度更趋强硬,拒绝美国以“多边核力量”计划把法国核武器纳入美国控制的北约体系的企图。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法国还将北约理事会、美国驻法军队和军事设施赶出法国。1969年10月,西德(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开始缓和与东德(民主德国)、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日本则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多边自主外交”,改变以往对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资本主义阵营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新东方政策

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是指联邦德国对位于其东部的苏联与东欧国家采取的以接近求转变的政策思想。该政策酝酿于1961年柏林墙事件后,1969年勃兰特任总理后开始全面实施。其主要内容是:以西方合作为基础,承认战后边界现状和存在两个德国的现实,积极改善和发展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东德、西德的相互承认以及联邦德国跟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结束了联邦德国与东方的隔绝状态,有利于欧洲的稳定与和平。

        第三,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到20世纪60年代末,已经有104个国家获得独立。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它们要求以平等的

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于是,第三世界国家相互支持,走上了在国际范围内联合的道路。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亦称“万隆会议”。会议提出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对传统的国际关系原则和世界政治旧秩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有25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1964年成立的77国集团,则突出体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为争取改变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所做出的重大努力。第三世界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美、苏全球争霸加剧,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苏之间的对抗和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1973—1975年,美国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进入“滞胀”时期。而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较快,苏联借此机会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逐渐取得了与美国在核力量上的大体平衡。1972年,苏联的战略核武器数量达到2167件,美国战略核武器数量为2185件。苏联视欧洲为战略重点,集中了4/5的地面部队、3/4的空中力量和中程导弹,形成了在欧洲的军事优势。同时,苏联极力扩大对第三世界的渗透和影响,1975年介入安哥拉内战,1977年插手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的战争,获得红海沿岸阿

萨布、马萨瓦等军事基地的使用权。苏联在亚洲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并于1979年亲自出兵入侵阿富汗,使其侵略扩张达到顶峰。

1981年,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口号,制定了以实力求和平的外交方针,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以取得对苏优势。里根政府还于1983年3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试图通过掀起新一轮大规模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拖垮苏联。在国际上,美国加强与西方盟国的协调,增加了对第三世界的援助,还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全面实施对苏遏制。这一时期,苏联由于自身固有的体制弊端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综合国力衰退,加上军费开支的巨大负担,在与美国争霸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

1985年,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他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改革思想,引起了苏联国内的思想混乱,导致了苏联社会的全面危机。在国际上,苏联主动甚至无原则地寻求与西方国家缓和,实行全面的战略收缩。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到了东欧国家的稳定,1989年,东欧国家政局开始动荡。戈尔巴乔夫决定甩掉包袱,不再为巩固“社会主义大家庭”而增加负担。而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采取政治与经济手段来诱使和迫使东欧、苏联发生演变。仅半年时间,东欧国家共产党相继失去政权,放弃社会主义道路。1990年10月3日,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统一。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格局宣告结束。

超越遏制战略

1989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上台后,针对苏联与东欧出现的社会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其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时机,充分发挥美国和西方的优势,更多地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同苏联展开全方位的争夺。这一战略的重点在于以经济援助与和平演变的方式将苏联、东欧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融入”西方的经济、政治体系中,实现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巩固美国的世界霸权。

        苏联的改革不仅未能扭转局势,反而造成政局动荡,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民族分裂倾向日益上升,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12月,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联不复存在。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主体将停止其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政治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重新确立新的政治格局的时期。

※观点争鸣※ 苏联缘何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