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认识国际关系
    • 1.1 国际关系概述及基本理论
      • 1.1.1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1.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1.1.3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 1.1.4 帝国主义与数字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
    • 1.2 国际关系行为体与结构
    • 1.3 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
      • 1.3.1 国家利益
      • 1.3.2 国家实力
    • 1.4 国际冲突与合作
      • 1.4.1 国际冲突
      • 1.4.2 国际合作
      • 1.4.3 国际和平的实现
    • 1.5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
      • 1.5.1 当代全球问题
      • 1.5.2 当代全球治理
    • 1.6 第一章 总结与思考
  • 2 第二章 世界经济格局与经济全球化
    • 2.1 战后世界经济及世界经济格局
      • 2.1.1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 2.1.2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 2.2 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表现形式
      • 2.2.1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 2.2.2 区域经济合作呈强劲发展势头
    • 2.3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 2.3.1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 2.3.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3 世界政治格局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 3.1 战后世界政治与两极格局
      • 3.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发展的特点
      • 3.1.2 两个格局的演变与终结
    • 3.2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 3.2.1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多极化趋势
      • 3.2.2 世界仍处在多极化进程之中
    • 3.3 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3.3.1 多极化趋势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 3.3.2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 3.3.3 推动多极化进程是中国的战略抉择
  • 4 第四章 世界文化格局与文化多样性
    • 4.1 多元存在的世界文化格局
      • 4.1.1 多元的文化行为体
      • 4.1.2 多元的文化内容
      • 4.1.3 多元的文化进程
    • 4.2 多元文化与世界经济
      • 4.2.1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2 不同地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 4.3 多元文化与国际政治
      • 4.3.1 多元文化与国际冲突
      • 4.3.2 多元文化与国际合作
      • 4.3.3 中国对世界文化格局的基本主张: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 4.3.4 本章小结
  • 5 第五章 美国的经济、政治及中美关系
    • 5.1 美国经济的强势与困境
      • 5.1.1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 5.1.2 美国经济的强势及困境
    • 5.2 美国政治制度及其评价
      • 5.2.1 美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5.2.2 战后美国政治的新变化
      • 5.2.3 美国政治制度的整体评价
    • 5.3 美国主导世界的全球战略
      • 5.3.1 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 5.3.2 21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
    • 5.4 中美关系
      • 5.4.1 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
      • 5.4.2 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发展
      • 5.4.3 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本质、特点与内在紧张
      • 5.4.4 塑造中美战略竞争的新常态
  • 6 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
    • 6.1 欧洲一体化历程
      • 6.1.1 欧洲联合发展的基本动因
      • 6.1.2 欧洲联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 6.2 欧盟的治理机制与面临的新挑战
      • 6.2.1 欧盟治理机制
      • 6.2.2 欧洲债务危机回顾
      • 6.2.3 当前欧盟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前景
      • 6.2.4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及北约的战略抉择
    • 6.3 欧盟的对外关系
      • 6.3.1 欧盟对外关系概况
      • 6.3.2 欧盟对外关系新发展
    • 6.4 中欧关系
      • 6.4.1 中欧关系发展历史脉络
      • 6.4.2 中欧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 6.4.3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对华投资困境与策略
  • 7 日本的经济、政治及中日关系
    • 7.1 艰难转型的日本经济
      • 7.1.1 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与“经济泡沫”的破裂”
      • 7.1.2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现状
    • 7.2 改革中的日本政治
      • 7.2.1 现行基本政治制度
      • 7.2.2 政治发展及其趋势
    • 7.3 转变中的社会思潮与外交战略
      • 7.3.1 战后日本社会思潮及外交思想变迁
      • 7.3.2 “政治大国”外交战略
      • 7.3.3 后安倍时代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 7.4 中日关系
      • 7.4.1 中日关系的外交实践
      • 7.4.2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 发展
  • 8 第八章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中俄关系
    • 8.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 8.1.1 苏联的成立于演变
      • 8.1.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
      • 8.1.3 苏联解体的原因
      • 8.1.4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8.2 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 8.2.1 俄罗斯的经济
      • 8.2.2 俄罗斯的政治
    • 8.3 俄罗斯的对外战略
      • 8.3.1 叶利钦时期的对外战略
      • 8.3.2 普京时代的对外战略
      • 8.3.3 乌克兰私有化改造的影响
      • 8.3.4 俄乌冲突专题
    • 8.4 中俄关系
      • 8.4.1 中俄关系的演变
      • 8.4.2 中俄关系的现状
      • 8.4.3 中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9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 9.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概况
      • 9.1.1 当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分类
      • 9.1.2 当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
      • 9.1.3 当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状况
      • 9.1.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 9.2 当代政治发展研究和政治发展理论
      • 9.2.1 当代发展研究学科
      • 9.2.2 自由主义的发展理论
      • 9.2.3 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
      • 9.2.4 发展型政府的发展理论
    • 9.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经验
      • 9.3.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 9.3.2 拉美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 9.3.3 东亚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 9.3.4 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 9.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关系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 9.4.1 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 9.4.2 南北关系
      • 9.4.3 南南关系
      • 9.4.4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 10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国际作用
    • 10.1 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
      • 10.1.1 毛泽东时代的对外政策及其调整
      • 10.1.2 邓小平时代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
    • 10.2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
      • 10.2.1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新型国际关系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0.2.2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的理论渊源
      • 10.2.3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内涵与特征
      • 10.2.4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新型国际关系观原则与路径
      • 10.2.5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型国际关系观贡献
    • 10.3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 10.3.1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10.3.2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 10.3.3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0.3.4 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10.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0.4.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成逻辑
      • 10.4.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
      • 10.4.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10.5 中国的国家环境与国际作用
      • 10.5.1 中国的国家利益
      • 10.5.2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 10.5.3 加快构建国际传播的中国叙事体系
      • 10.5.4 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 10.5.5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1 附录学生课程精彩演示
    • 11.1 地缘政治 杨鲁鄄小组
    • 11.2 20世纪70年代世纪进入低谷发展和激烈动荡的原因
    • 11.3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两制共治”问题
    • 11.4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问题剖析
    • 11.5 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国际冲突
    • 11.6 民粹主义问题分析
    • 11.7 国际冲突解决路径
    • 11.8 人类命运共同体小组
    • 11.9 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冲突
    • 11.10 国际经济与政治比较关系研究小组
    • 11.11 国家主权问题研究小组
    • 11.12 斯大林模式的反思小组
    • 11.13 生态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郭钰琴小组
    • 11.14 苏东剧变讲解小组
    • 11.15 东欧剧变的原因小组
    • 11.16 普京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 11.17 苏联模式
    • 11.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考
    • 11.19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启示
    • 11.20 列宁的生平事迹
  • 12 后记,参考文献
战后世界经济及世界经济格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几个知识点:

知识链接:全球民调仅6.31%受访者认为美国将继续主宰世界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9CBAXh1D9f

课堂讨论:该条新闻报道说明了什么?

1.对抗中出现一定缓和,局部的危机、热战与和平解决争端相互交错。

2. 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知识点:波匈事件;

六十年代初以来,中苏分歧在社会主义阵营内扩大,而蒙古党选择坚决站在苏共一方,反对中共。中国为了分化蒙苏关系和争取蒙古的支持,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蒙古施加了强大的压力。但这些措施却促使蒙古进一步向苏东阵营靠拢。尽管双方都曾想在意识形态争论的同时维持国家关系领域的合作,但由于彼此之间信任的消逝和矛盾的增加而没有成功。蒙古外交政策在中苏分裂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而并非一味受苏联控制。

进入20世纪以来,众多马克思主义者高度关注帝国主义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并激化了帝国主义固有矛盾,第二国际内部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分裂,使关于帝国主义及其引发的论争日益白热化。最终,以考茨基、鲍威尔为代表的阵营同以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阵营在帝国主义认识问题上形成了截然对立。列宁扬弃了之前思想家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其"帝国主义论"标志着经典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完成。这场论争的余波并未散尽,而经典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效用依旧显著,在当代产生了全面回响,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持续的智力支持和实践导引。无论是革命低迷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自我拯救,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的实践所需,世界社会主义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从宏大革命叙事到日常生活渗入的转向。这一转向,承接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自身理论的“自我修正”尤其是晚年的思想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新推进,但也因为远离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改造,缺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斗争传统而受到了诸多的批判。

另一方面,世界社会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后果,它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新分裂,也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裂;它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的相互融合,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它推动着无产阶级政党从“得天下”到“治天下”的大转型,推动着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转型,也推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当代转型。但无论如何,世界社会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并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迫不得已但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前进方略。

观察国内:近代中国的留学生本是学习西方的思想阵营。但"一战"却使西方发生分裂,而十月革命又使得原来是整体意义的西方,变成了思想对立的两个西方——资本主义西方(传统的西方)与社会主义西方(新式的西方,即"新俄")。两个西方的出现,使得留学生对西方这个学习对象发生了观念上的转移,一部分留学生继续学习传统的西方,而另一部分留学生则学习以"新俄"为代表的新式的西方。这样,以《新青年》为中心的留学生群体,在西方观念上发生了急剧的分化,不能继续过去的自由主义话语体系。在此情形下,随着十月革命影响的扩大和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想的激进化态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留学生群体在"问题与主义"论争中初步形成,并在社会主义论战中得到巩固和壮大,从而构成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层。中国马克思主义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有力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力。 

知识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从苏联走出国门,由一国形成为一个阵营,在东欧建立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政权。冷战爆发以来,特别是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以后,它们以共同的意识形态为纽带结成了在西方以美英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看来是铁板一块的共产主义同盟,共同对垒于西方世界。然而,铁板一块的共产主义同盟并没有维持多久,1948年爆发的苏南冲突证明了铁板一块的同盟不过是一种神话。这场冲突是共产党执政后社会主义同盟的第一次大分裂,其结果对此后几十年苏联、东欧乃至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整个东方阵营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成分。从国际共运的角度看,苏南冲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大分裂,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是一个悲剧,削弱了苏东集团与西方国家进行冷战的力量,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对当时的国际共运和南斯拉夫又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单就南斯拉夫而言;苏南冲突使其脱离了苏联的束缚和控制,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打破了苏联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东欧各国纷纷以南斯拉夫为榜样,掀起了改革浪潮,越来越多的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走向了多样化,开创了国际共运的新局面。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角度分析苏南冲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第一大部分从积极方面来分析苏南冲突给东方阵营内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何种契机。首先论述了苏南冲突后,南斯拉夫在内外交困下如何走出困境,走出了南斯拉夫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治道路。同时也标志着苏联模式在东欧危机的开始,为其他国家走上自治之路开辟了道路。其次南斯拉夫的背离为其他各国共产党树立了榜样,各国共产党纷纷探索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抛弃苏联模式,掀起了独立自主的改革浪潮。例如,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以及六十年代出现的匈牙利社会主义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标志着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的进一步形成,也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多样化的发展。第二大部分从消极方面来分析苏南冲突给东方阵营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恶劣影响。首先探讨了苏南冲突爆发后,西方阵营对此的态度转变,为了达到削弱苏联的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采取了“扶南遏苏”的策略。其次,苏南冲突爆发后不久,新中国成立,西方阵营再次看到了推行“楔子战略”的希望,妄图再次分裂东方阵营;而斯大林也怀疑中国走南斯拉夫道路,把毛泽东看作“第二个铁托”。中国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坚决站在苏联的一边,先后四次批判南斯拉夫,中南关系恶化。再次,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研究来看,苏南冲突具有典型意义,在此之后爆发的中苏分裂、苏阿冲突都是照此范式进行的。最后,苏南冲突的爆发使东方阵营内部极为震惊,苏联为了巩固自己的大党大国地位,在东方阵营内部掀起了大清洗运动,称之为东欧地区的“红色地震”,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