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小学班级管理概述
    • 1.1 班级的产生与内涵
    • 1.2 班级与班集体
      • 1.2.1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 1.2.2 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 1.3 班级与班级管理
      • 1.3.1 班级管理的模式
      • 1.3.2 班级管理的内容
      • 1.3.3 班级管理的原则
      • 1.3.4 班级管理的方法
    • 1.4 思政园地
  • 2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
    • 2.1 班主任的概念与作用
    • 2.2 班主任的职责与素养
    • 2.3 班主任与处理突发事件
      • 2.3.1 班级常见的突发事件和形成原因
      • 2.3.2 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 2.3.3 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 2.4 思政园地
  • 3 班级教育的准备工作
    • 3.1 了解班级学生
    • 3.2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 3.3 组建班级学生的核心团队
    • 3.4 思政园地
  • 4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
    • 4.1 班规及其特征
    • 4.2 思政园地
  • 5 班级文化的营造
    • 5.1 班级文化的概述
    • 5.2 班级文化营造
      • 5.2.1 班级文化营造的目标
      • 5.2.2 班级文化营造的内容
    • 5.3 思政园地
  • 6 班级活动的指导
    • 6.1 班级活动的原则
    • 6.2 班级活动的作用
    • 6.3 思政园地
  • 7 班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协调
    • 7.1 校内教育力量的整合
    • 7.2 班主任与家长
      • 7.2.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 7.2.2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实施途径
        • 7.2.2.1 家访,一次爱的旅程
        • 7.2.2.2 家长委员会
    • 7.3 社区力量的引入
    • 7.4 “偶像”力量的引入
    • 7.5 思政园地
  • 8 小学各年段学生特点与管理
    • 8.1 小学生入学适应的引导
    • 8.2 中年级学生自我管理的指导
    • 8.3 高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前期教育
    • 8.4 思政园地
  • 9 特殊需要学生的引导
    • 9.1 儿童发展的差异性与特殊需要学生
    • 9.2 特殊需要学生的引导
      • 9.2.1 注意缺陷/多动症学生的引导
      • 9.2.2 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引导
      • 9.2.3 智力特殊需要学生的引导
    • 9.3 思政园地
  • 10 班级管理评价
    • 10.1 班级管理评价的意义和原则
    • 10.2 当前小学生综合评价的主要形式
      • 10.2.1 评语的对策
      • 10.2.2 评语的问题
    • 10.3 思政园地
  • 11 中队辅导员与小学班主任角色
    • 11.1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介
    • 11.2 班队工作的意义与关系
    • 11.3 思政园地
  • 12 小学班主任的自我管理
    • 12.1 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内容
    • 12.2 班主任自我管理的途径
  • 13 小学班级管理的心理效应
    • 13.1 小学班级管理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 13.1.1 鲶鱼效应
      • 13.1.2 超限效应
      • 13.1.3 刻板效应
      • 13.1.4 光环效应
      • 13.1.5 皮格马利翁效应
      • 13.1.6 破窗效应
      • 13.1.7 普雷马克原理
      • 13.1.8 情绪ABC理论
      • 13.1.9 习得性无助
    • 13.2 思政园地
班级与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