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章导学案
-
2 导学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熟知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及其重要观点,掌握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的过程及其代表性著述的核心观点;熟记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过程及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观点;理解并熟记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及其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辩证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及问题。
3.情感与价值目标:崇尚马克思、恩格斯的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情怀,初步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态度取向。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1)19世纪欧洲产业革命造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变革
(2)康德、黑格尔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4)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6)《国内危机》、《伦敦来信》、《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8)《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9)《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10)《哲学的贫困》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11)《雇佣劳动与资本》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1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13)马克思主义理论在1848年欧洲革命实践中的检验与充实
2.学习难点:(1)《论犹太人问题》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3)《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4)《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5)《共产党宣言》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教与学方法:
1.教法:经典著作背景解读、观点详细阐释、组织问题讨论
2.学法: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沉浸式课堂学习、在线作业及作业互评、在线测验巩固提升
学时分配:10学时
导学思路和内容:
【学习思路】
首先,要梳理清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过程和知识逻辑线索: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初步探索——清算旧哲学——唯物史观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探索的初步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848年欧洲革命实践的检验与充实。
然后,要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和重要著作的基本观点。
社会历史条件
知识点:产业革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影响
↓
理论来源
知识点:康德、黑格尔的观点及评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
马克思两个转变完成的标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恩格斯两个转变完成的标志:《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
↓
初步探索
马克思的初步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恩格斯的初步探索:《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清算旧哲学
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神圣家族》
清算费尔巴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唯物史观基本形成
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当时未能正式出版
↓
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
第一部公开阐述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的重要文献:《哲学的贫困》
↓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探索的初步成果
第一部系统叙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的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
↓
1848年欧洲革命实践的检验与充实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路易•波拿 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它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类先进思潮面临时代挑战而产生严重困惑的条件下,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世纪上半叶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社会化大生产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主要国家已经确立了统治地位。
(1)生产力变化
自18世纪下半叶起,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相继发生大机器替代工场手工业的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19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法国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相对落后的德国也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了产业革命的进程。
产业革命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大机器生产替代分散的小规模的手工劳动,从而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发展相对迟缓的状况。18世纪60年代,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拉开了产业革命的序幕。18世纪8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棉纺织业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而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带动了轻工业部门的发展,如毛织、麻织、丝织、印刷等,进而又带动重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引发了采煤业和冶铁业的技术革命。19世纪初期,出现了机器制造业,用机器制造机器,使大工业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面貌。
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把过去个体的、分散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引起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间的相互联系日趋加强,从而使生产活动从个体活动变为社会活动,使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活动的结果。不仅如此,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还把过去狭小的地方市场汇聚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而发展成为世界市场。
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空前水平,资本主义经济由此突飞猛进。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2)生产关系变化
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它所造就的以机器生产体系和雇佣劳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彻底摧毁了封建主义,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其表现之一就是雇佣劳动者即无产者的数量激增,在自立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的发展很快地排挤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个体劳动者,使劳动者最终失去了生产工具和小块工余耕作的土地,沦为无产阶级。同时,工厂制度还直接带动了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从而把原来复杂的阶级关系简单化,即社会日渐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雇佣劳动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
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逐步激化起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1825年,在英国首先爆发了经济危机,1836年和1847年,英国等西欧国家又相继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经济危机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在经济危机期间,商品生产过剩、经济衰退、产品滞销、银根紧缩、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已不相适应,开始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转变为阻碍因素。
(3)变化的意义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表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历史的范畴,它的存在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由于工业革命使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示出来,阶级斗争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显暴露,这就为人们科学地说明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变革的动力提供了可能。
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迅速地开拓和扩大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日益具有世界性,从而打破了以往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各民族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日益加强。社会历史已由各民族的历史变为世界的历史。这种状况使得人们有可能突破狭隘的民族界限,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重复性和必然性,即发现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
2.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欧洲主要国家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产业革命不仅使资产阶级得以发展和壮大,同时造就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爆发了工人阶级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工人们高喊着“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战斗口号,与政府派来镇压起义的军队激战三天,占领了里昂市。起义最终失败,但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战斗力。
1834年4月9日,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治要求,因而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性质。起义最终被镇压,但它表明工人阶级已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因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英国从1837年起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数百万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投身于这一争取普选权及其他政治权利的伟大斗争,并坚持十多年之久。宪章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它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在这场运动中还产生了第一个工人阶级的独立政党——全国宪章派协会。
1844年6月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在起义中,工人阶级进一步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战斗口号,斗争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19世纪40年代末,在这些国家中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就由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步转化为次要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则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些革命运动也表明无产阶级在实践上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在理论上仍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出了创立无产阶级科学理论体系的时代性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在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奠基者是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黑格尔集其大成。费尔巴哈则一反前几位的唯心主义传统,高举反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大旗,直截了当地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座。
德国古典哲学中所体现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迅速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而它所采取的唯心主义和极度抽象思辨的形式,又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德国古典哲学的这种二重性,集中体现在其创始者康德和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哲学之中。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他的哲学是一个充满睿智和矛盾的思想体系。他是一个先验唯心主义者,他虽承认物自体的存在,但认为物自体不可知;他强调主体统觉的能力,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著名命题。
康德以其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建构了一个“真善美”三者统一的哲学体系。
在社会历史观上,康德从“人是目的”的观点出发,反对封建专制,强调人的平等、自由和独立。他提出,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恶走向善、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康德认为,人类追求理想的目的与由此造成的客观结果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人们都追求幸福,但结果可能是忧虑、恐惧和苦恼。
康德不满社会现实,但反对用革命的方式变革社会,而主张用社会改良的方式改造社会,并由此来实现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康德的辩证法最终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所窒息。这正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和保守性这种二重性的集中表现。
黑格尔从辩证法的观点出发,把历史看作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历史内在规律所支配。
在这种辩证的历史观的基础上,黑格尔对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及其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黑格尔虽然认识到两极分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必然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无法通过自身来克服的,但他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因而反对用革命的方式加以解决,而是极力主张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方法来克服两极分化,这充分说明黑格尔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利益。
他提出了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历史是由理性主宰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并把历史归结为世界精神以民族精神的形式实现其自由的历史。按照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世界历史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永远不会有终点。他又断言,日耳曼世界的最高发展阶段就是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国家,在这里,自由已经实现了它的概念和真理,世界历史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作为资产阶级中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费尔巴哈,虽然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以及宗教神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在历史观上,他不仅没能突破唯心史观的束缚,而且由于抛弃了辩证法,使得他的历史观比黑格尔肤浅得多。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体系,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其奠基者是威廉•配第,完成者是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性著作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
作为处于上升时期革命阶级的思想代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比较客观的、深入的探析,获得了一些重大的思想成果。但由于阶级立场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局限,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并由此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合乎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缺陷是它的非历史性和抽象人性论。这种从唯心史观出发所作的分析,是不可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趋势的,但是,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研究,却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趋势,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第一次研究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古典经济学家强调,经济现象是由自发的和客观的经济规律支配和决定的,它操纵和引导着无数人的经济活动以及社会总劳动的分配等复杂的相互作用。如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其次,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为政治经济学最终成为一门科学发挥了积极作用。
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初步得出了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结论。但他将价值与商品的交换价值混为一谈。
斯密进一步推进了劳动价值论研究。他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李嘉图提出了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重要观点。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缺陷则是,他只从量的方面来考察价值,并将价值看成非历史的东西。
最后,古典政治经济学还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和探讨了剩余价值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
斯密明确地指出了利润是工人劳动生产物的扣除部分。斯密还认识到,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中的余额,这一认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将剩余价值与利润混同了起来,同时也将地租与工资、利润一起看作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从而掩盖了地租的剥削性质。
李嘉图对地租、利润和工资等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具体探讨了这三个经济范畴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并由此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三大社会阶级之间相互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
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他们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猛烈的抨击。
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是非颠倒的奴役人的制度。
傅立叶把资本主义称为“社会地狱”,是“复活的奴隶制”。在这个社会中,不仅创造了财富的工人越来越穷,而且,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使每个人都企图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欧文对资本主义批判得更为深刻,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过去和现在“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并且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指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再与“力量无限的新的生产力”相适应,因而必须对它进行“巨大变革”。
其次,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的方案。
圣西门提出了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实业制度”,其长远目标是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知识满足人们的需要。
傅立叶构想了一种能够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情欲得到充分满足的“和谐制度”。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的构想更为激进,在他看来,这个社会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劳动联合体,实行按需分配。他还身体力行,在英国和美国进行了共产主义实验。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存在着内在矛盾和不彻底性:
他们虽然意识到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认为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但并没有发现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
他们虽然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种种罪恶,但这种揭露和批判又是以18世纪法国启蒙学若抽象的“理性原则”和抽象的人性论为依据和出发点的,因而并不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
他们虽然提出了改造社会的种种方案,具体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但找不到改造现实社会和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
他们虽然对工人阶级的贫困和苦难充满了同情,但看不到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作用及其在改造社会中的巨大力量;
他们虽然对剥削阶级充满了厌恶,但又幻想借助剥削阶级和统治者的帮助来实现他们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所有这些都注定他们的学说必然会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的转变
1.马克思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1842年1月——1843年3月),是他从唯心主义世界观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起点。
在积极参与“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看到了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之间的冲突,并初步意识到普鲁士国家是维护特权等级利益的,并不是普遍利益的代表。
马克思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指出,摩泽尔地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封建官僚制度,而当权者却矢口否认农民的生活状况与政府的管理有关。马克思指出了人的意志和行动背后客观的社会关系的作用,看到了这些客观关系对国家制度和管理原则的制约性,更进一步提出了探求国家生活客观基础的问题,这无疑是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了一步。
出于对普鲁士当局的失望和愤怒退出《莱茵报》后,马克思决定开始批判性地研究格尔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以求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自己的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此,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学著作以及国家和法的理论著作,做了摘录(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并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重要手稿。通过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入思考,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批判的基础上,得出了与社会实际生活相一致的结论:市民社会不是国家理念的派生物,而是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和法。
马克思于1844年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两篇重要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在这两篇文章中,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在宗教和政治解放等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马克思指出,宗教这种颠倒的世界观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种被颠倒的现实世界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宗教起着维护剥削制度的作用,只有先消灭了人间的压迫,才能消灭宗教的压迫。马克思对宗教的上述观点,表明他已开始建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马克思还明确地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他指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在批判宗教时抽象地谈人的解放,认为人的解放就是通过国家改革来实现的政治解放。实际上,他们讲的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它并不谋求消灭私有制,因而也不可能消灭宗教。可见,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的真正解放,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真正消灭宗教及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因而才能够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在实现政治解放的方法和途径问题上,鲍威尔等人认为通过哲学的批判就能实现对国家的革命改造,就能实现政治解放。马克思指出这种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只是脱离社会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思想的批判并不能代替变革社会现实的革命实践,进行武器的批判的社会力量也不是鲍威尔之类的所谓批判者,而是被他们所蔑视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对现存的私有制社会,只有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其彻底的改造。明确地论证和申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既是马克思迈向唯物史观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已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重要标志。
2.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1842年9月,恩格斯服兵役期满后,来到英国曼彻斯特,到他父亲与别人合营的工厂工作。当时曼彻斯特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资本主义大工业业正以迅猛的速度扩张和发展。在这里,他看到了工人阶级的悲惨境遇,决心为工人的解放探索出一条道路。在英国期间,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
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调查工人阶级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哲学共产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而完成的。
在《国内危机》《伦敦来信》等文章中,恩格斯深刻分析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认识到经济、工业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各个政党是基于不同物质利益的阶级和阶层的集团。这说明恩格斯已由“哲学共产主义”转向了对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分析研究。
1843年11月,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上发表了题为《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的文章,向英国工人介绍了法国、德国、瑞士等大陆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及社会主义学说,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作了深刻分析,并批判了德国“哲学共产主义”及其理论基础——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认识到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决定于精神力量,而是决定于经济的物质力量。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由此转向了共产主义和唯物主义。
1844年年初,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两篇文章,标志着他的“两个转变”的完成。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推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马克思称它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这篇文章揭露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实质,批判了资产阶级私有制的不合理性,以及马尔萨斯关于资本主义危机是“工人人口过剩造成的”错误观点,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根源,经济危机、工人陷入贫困和饥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同时强调了劳动是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财富的源泉,从而为进一步展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奠定了基础。同时,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率先提出“两个和解”的思想,即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社会的和解,这一思想对马克思形成自己的经济学观点和哲学观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恩格斯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观点批判了卡莱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宗教观,指出必须把人因宗教而失去的内容归还给人,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历史是人的启示,不是神的启示;他还第一次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市民社会,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灾祸的根源;他深刻批判了卡莱尔关于英雄及其思想决定一切的观点,强调生产的发展、物质利益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英雄人物或天才人物的真正社会使命是去唤醒别人,带动别人;他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分析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认为资本主义竞争规律中孕育着革命的规律,在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中孕育着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恩格斯的《英国状况》系列论文中的《十八世纪》一文,以英国的产业革命为研究和分析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以英国产业革命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系统且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观点,为即将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分析资本主义历史和现实的框架。
正像恩格斯所说,当他于1844年夏天在巴黎拜访马克思时,他们在一切理论领域中都显出意见完全一致,从此就开始了他们的“共同的工作”。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1.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在巴黎期间,受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为了搞清楚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问题,马克思研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学著作,如斯密、李嘉图、萨伊、詹姆斯•穆勒等许多经济学家的著作,并作了7本摘录札记(即《巴黎笔记》),在此基础上于1844年4—8月写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手稿》的重大意义在于,马克思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并在对以往的哲学思想的批判中提出了新的哲学观点,为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做了准备。
《手稿》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异化劳动理论,这是马克思把哲学分析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所获得的重大成果。
在《手稿》中,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其主要含义就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对主体自身。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不仅具有创造性的一面,而且具有摧残人的一面。由此他提出了“劳动异化”的具体表现:
第一,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者相对立,“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第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性的活动,或者说劳动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了人的内在本质。但在财产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并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而只是一种强制性和被迫性的活动,对工人来说是一种外在性的东西。
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就是指一切人所共同其有的本质,这个类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既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又把劳动本身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活动,从而也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这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动以及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被压迫和压迫、被剥削和剥削、被统治和统治的对立关系,就人与人相异化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指出,财产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尤其是阶级之间的严重对立,因此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才能消灭劳动异化。
《手稿》也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探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这一论点出发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就是因为他是资本的所有者。这说明马克思已接近将资本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思想了。《手稿》还揭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局限,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却将私有制看作永恒的,根本不研究它的起源,因而也就无法揭示私有制的本质。
在《手稿》中,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也有重要进展。在《手稿》中,马克思把社会主义思想和异化劳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了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基础上的阶级对立,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灭亡。
《手稿》还不能算作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手稿》中还存留着较明显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的痕迹,如对劳动的理解,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对共产主义必然性的论证,等等,都还带有抽象和理想化的特点。
2.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恩格斯从1844年秋天至1845年3月中旬,恩格斯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该书“主要是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第一,恩格斯通过对产业革命及其影响的分析,阐释了物质生产及其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他把工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看成社会发展的基础,认为工业不仅决定了无产阶级的产生、状况、发展和使命,同时也是理解资产阶级及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灭亡的关键。这表明,恩格斯形成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的思想。
第二,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争取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他看来,产业革命创造了物质和精神的条件,使无产阶级能够登上历史舞台,从事革命活动。机器大生产把许多工人聚集在一个厂房里共同劳动,让他们拥挤在城市里,这种劳动和生活条件迅速地推动了工人阶级意识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意识到自己分散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萌生。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争取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还在于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类的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是能代表人类利益的最伟大的阶级。
第三,通过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关系的研究,恩格斯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必然的、合理的。他说:“工人必须设法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必须争取良好的比较合乎人的身份的地位。如果他们不去和资产阶级本身的利益(它的利益正是在于剥削工人)作斗争,他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总之,《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标志着恩格斯开始从社会历史变化的根本动因和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角度,对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有了较深人的认识。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
1.彻底清算青年黑格尔派
1845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理论巨著《神圣家族》在法兰克福出版。
首先,揭露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针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作独立存在的本质,并把它看作客观事物的创造者,而客观具体事物只是一般这个独立存在的本质的简单存在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果实为例,具体地分析了思辨创造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先从现实的苹果、梨、草莓、扁桃中抽象出“果实”这个概念;第二步,想象“果实”这个抽象概念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本质,是苹果、梨等的真正本质,并且“果实”是苹果、梨等的“实体”;第三步,就是宣布苹果、梨等具体水果是“果实”这个实体的简单存在形式,是它的样式。可见,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在本质上是“以思辨的黑格尔的形式恢复基督教的创世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揭露了青年黑格尔派宣扬“自我意识”哲学或“批判哲学”的目的,就是要把一切外部的感性的斗争都变成纯粹观念的斗争。
其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决定历史。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再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鲍威尔等人将“英雄”等同于主动的“精神”,把“群众”等同于消极的“物质”,从而将精神与物质、英雄与群众根本对立了起来,甚至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英雄反对群众、精神反对物质的历史。针对这种英雄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强调了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论证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人对物质生产资料的依赖关系时,进一步认识到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列宁在读《神圣家族》时,特别摘录了表述这一思想的一段文字:”对象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对象性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
在1845年3月所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文中,他明确地提出了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指出生产力就是指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等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自然界的人力与物力,在本质上它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这可以说是马克思对《神圣家族》关于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这一思想的深化和重要突破。同时,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时,还初步考察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涉及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深化。他们实现了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初步转变。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价值论态度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后来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
《神圣家族》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为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批判了鲍威尔等人将思想原则与物质利益、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对立起来的唯心史观。在上述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当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时,必定会承担起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新社会建设者的历史重任。
2.清算费尔巴哈哲学和“新唯物主义”纲领的提出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写于1845年春。《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基本和首要的观点。
《提纲》依据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就是说,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既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更是历史观的重要范畴。他在《提纲》中用“实践”把历史观和认识论有机统一起来,不仅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而且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人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不能正确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他们把人的本质抽象地理解为“类”,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而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旧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一样,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看作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的结果,从而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仍旧是唯心主义的。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哲学的局限性,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提纲》的结尾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提纲》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清楚地表明,马克思在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之后,又开始了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1.对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1845年4月初,恩格斯从家乡巴门迁居布鲁塞尔,再次与马克思会晤,唯物史观理论的系统制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次会晤的最大成果和成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第一,阐明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出发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论述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命题的最初表述,从而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原则界限。
他们强调指出,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一个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但在历史观上,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一样仍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缺乏科学的实践观点;由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费尔巴哈就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他在考察人类历史时,虽然强调要从“人”出发,但他所说的“人”是抽象的,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就不可能唯物主义地掲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与费尔巴哈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人为了能够生存,“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交往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第二,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起初只是自然的分工,即性别的分工以及因体力和天赋差别而产生的分工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
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随着分工的发展,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了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以及资产阶级所有制等私有制形式。这说明,分工又是形成和制约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现实基础,因此分工不仅与所有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也与阶级的产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第三,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立即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交往形式。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的性质和状况。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同样它也只有在大工业生产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才能被消灭,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交往形式之间的区别,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程度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交往形式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需要的时候,它是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生产中的自主活动条件,促进着生产的发展;当交往形式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时,就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交往形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自主活动的桎梏,这些条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各种交往形式的相互联系的序列,各种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
第四,分析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岀,社会的交往形式,一方面,对生产而言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在历史上的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支配的,它们的性质取决于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在推动经济基础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也作了充分肯定,从而坚持和发展了历史辩证法。
第五,表述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岀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实质,是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更替。
第六,论证世界历史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揭示了“世界历史”形成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一种客观的必然性,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从交往与分工的相互关系说明了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力的发展将促使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又将导致交换的扩大和市场的拓展,交往的普遍发展必然会不断打破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也造成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夺和广泛的贫困,造成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尖锐对立。“许许多多人仅仅依靠自己劳动为生——大量的劳力与资本隔绝或甚至连有限地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可能性都被剥夺——,从而由于竞争,他们不再是暂时失去作为有保障的生活来源的工作,他们陷于绝境,这种状况是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
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由于其私利无法真正摆脱特殊的民族利益,这就必然会阻碍世界历史的进程。因此,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只是世界历史短暂的一个阶段,随着世界历史的进展,主导这一历史进程的只能是无产阶级,世界历史的发展必然产生共产主义。
“一般说来,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最后,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
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化大工业和世界历史的产物超越了民族独特性。“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这就是说,世界历史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要的前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历史的资本主义性质,并开创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做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这些前提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基础,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所以,作为运动的共产主义即实际上的共产主义革命是实现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则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因此,这里谈的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决不是任何偶然的个人,至于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和旧式分工、建立“真正的共同体”,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根本条件。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所发现的唯物史观作出了如下表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他们认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这种历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
2.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重大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标志。
就哲学来说,唯物史观的伟大革命意义就在于: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一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了出去。
就政治经济学来说,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牢固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使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人了一个新境界。《德意志意识形态》得以系统地阐述唯物史观,离不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唯物史观的形成又促进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的深化和发展。
唯物史观的创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尖锐对立,指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此导致了阶级斗争的空前激化,社会革命不可避免。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重要论断。例如,共产主义的建立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为前提,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共产主义是对固定分工、异化和私有制的扬弃;共产主义是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联合而获得自由的“真正的共同体”,是建立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实现;等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由于官方的压力和出版商的阻挠,《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时未能正式出版。因此,马克思于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就成了第一部公开阐述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的重要文献。《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
1846年,蒲鲁东出版了被马克思称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法典”的《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一书,这使马克思和恩格斯感到批判蒲鲁东主义,清除其在工人运动中的消极影响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撰写出《哲学的贫困》对蒲鲁东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马克思在深入批判蒲鲁东主义的过程中,创新性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
1.批判蒲鲁东的价值理论,初步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首先,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关于交换价值起源的观点是脱离了历史真实的先验性虚构。蒲鲁东认为,一切工业产品或自然产品所具有的那种维持人类生存的性能叫使用价值,而这些产品所具有的互相交换的性能则称为交换价值。由于人们对产品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自己又不能生产那么多物品,于是便“建议”别人把一部分产品同自己的产品相交换,因此,交换是建议的结果。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根本不懂得分工和交换的历史性,在他看来,“分工和这种分工所包含的交换等都是凭空掉下来的”。
交换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因而与物质生产方式一样,交换也有它的历史,并经历了各个不同的阶段。
马克思还批判了蒲鲁东将交换价值同稀少、把使用价值同众多混为一谈的错误观点,批判他把交换价值与需求等同,把使用价值与供给等同,从而随意杜撰出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的谬论,指出这完全歪曲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矛盾的解释。
其次,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蒲鲁东价值论的核心——“构成价值”说,指出“’构成'价值是经济矛盾体系的基石”。所谓“构成价值”,在蒲鲁东看来,就是指一切商品均按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进行交换,只有这样它们的价值才会达到“构成状态”。蒲鲁东企图通过构成价值使一切劳动者获得平等报酬,把一切人都变成交换等量价值的劳动者,从而实现他的和平改造社会的幻想。
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与劳动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蒲鲁东忽视了这一客观的经济事实,认为产品中所包含的一定劳动量同劳动者的报酬,即工资,亦即同劳动价值是相等的,这实际上掩盖了资产阶级剥削的根源。马克思由于看到了劳动价值与工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之间的差额,因而为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在驳斥蒲鲁东关于工资提高会引起物价同步上涨,工人贫困加剧的观点时指出,工资和利润都包括在商品价格之中,彼此处于相反的依赖关系。因此,“普遍提高工资就会使利润普遍降低,而商品的市场价格却不会有任何变化”。这是因为,“利润和工资的提高或降低只是表示资本家和工人分享一个工作日的产品的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产品的价格”。
《哲学的贫困》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首先,表现在对待劳动价值论的态度上。在此书中,马克思肯定了劳动价值论并且作出新的阐释。他指岀,价值并非像李嘉图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自然范畴,而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理论抽象,所以它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规律随着商品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生产的消亡而失去其作用。
其次,《哲学的贫困》对剩余价值理论作了初步分析。马克思当时虽然还未能将劳动与劳动力区分开来,但他明确地把作为商品的“劳动”的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区别开来,指出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与他由于劳动从资本家那里所取得的报酬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资本家积累财富的源泉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2.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阐述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
首先,在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的过程中丰富了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的,因此他认为人类历史在本质上是观念和永恒理性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充分肯定生产力中物的要素特别是生产工具的作用,说明生产工具不仅是某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而且还是某一时期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志;但他更强调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巨大作用,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永远都是首要的因素。
《哲学的贫困》中明确提出了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物质生产活动得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用“社会机体”这一范畴表达的自己对社会形态的理解,已接近“社会经济形态”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在1847年12月写的《雇佣劳动与资本》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其次,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研究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时,阐述了辩证法的核心思想。他指出,蒲鲁东的形而上学方法的要害是不懂得辩证法的核心即矛盾的学说,将任何经济范畴都机械地划分为好和坏两个方面,并认为好和坏是经济范畴所固有的矛盾,矛盾的解决就是保存好的方面并消除坏的方面。马克思还批判了蒲鲁东将经济范畴看作蕴藏在永恒的人类理性中的自我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必将使社会关系发生改变,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经济范畴也必然随之变化或失去作用。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深刻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方法。
3.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蒲鲁东从自己的唯心史观和经济学观点出发,提出了一整套带有空想色彩的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主张。他反对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工人阶级的一切经济和政治斗争。
首先,阐明了阶级斗争的伟大历史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其次,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的。马克思指出:“因为政权正是市民社会内部阶级对抗的正式表现”,因而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就是夺取政权,并“创造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抗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这些论断实际上蕴含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萌芽,初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的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二、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探索的初步成果
1849年4月5—8日和11日在《新莱茵报》发表标题为《雇佣劳动与资本》论文连载。直到1880年这部著作才作为单行本出版。《雇佣劳动与资本》是第一部系统叙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的著作。
1.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工资和雇佣劳动的本质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资好像是资本家对工人的一定量劳动所支付的货币。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到的“是只能存在于人的血肉中的这种特殊商品价格的特种名称”,即劳动力。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实际只是劳动力的价格。
马克思进一步揭露了雇佣劳动的本质:“劳动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雇佣劳动的特点是,工人的劳动力成了商品。
劳动力并不从来就是商品,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劳动力成为商品,需有两个条件:第一,工人不像奴隶或农奴人身依附于奴隶主或农奴主那样,只能在自家主人的驱使和强迫下劳动,而是已经获得了人身自由,有权自由地岀卖劳动力给任何一个资本家;第二,工人也不像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那样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可借以谋生,而是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过活。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才成为商品,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产物。
工人的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与一切商品一样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具体分析了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具体因素,指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即为创造劳动(力)这一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劳动力的费用主要由三个要素来决定:一是为了使工人保持其为工人并把他训练成为工人所需要的费用,二是养活工人家庭所必需的费用,三是维持工人生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在确定了劳动力的价值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他指出,这一交换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然而劳动力商品由于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因此在等价交换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不等价交换的实质。因为“工人拿自己的劳动(力)换到生活资料,而资本家拿他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2.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及其历史命运
马克思认为,资本虽然处处表现为物的形态,但它本身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伴随物。
他指出:“资本不仅包括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并且还包括交换价值。资本所包括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所以,资本不仅是若干物质产品的总和,并且也是若干商品、若干交换价值、若干社会量的总和。”因此,投入生产中的产品和货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才成为资本。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就是通过对工人劳动的支配而增殖的关系。“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
马克思通过阐述工资与利润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来进一步论证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二者利益的根本对立。“利润增加多少,工资就降低多少;而利润降低多少,则工资就增加多少。”“生产资本的增加……就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对活劳动的权力的增加,就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统治力量的增加”。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共产党宣言》创作的过程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于1848年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2.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述
首先,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因此这些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其根源就在于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当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取代了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
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在历史上起过十分革命的作用,它推翻了封建社会制度,并且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生产力总和的巨大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迅速地开拓和扩大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日益具有世界性,从而打破了以往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各民族间的多方面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日益加强,社会历史已由各民族的历史变为世界的历史。
然而,资长主义社会也仅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已无法容纳如此巨大的生产力,从而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矛盾。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
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表现为要求摧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无产阶级与企图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其次,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并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后来,恩格斯根据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在为《共产党宣言》写新版序言时指出,符合社会历史的情况是,一切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消除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它只不过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取代了旧的阶级、旧的压迫条件和旧的斗争形式。但与以往社会不同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使阶级和阶级矛盾简单化了,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作为大工业的产物,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因而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和未来社会的创造者。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劳动成为资本家资本增殖的手段,资本则成为支配工人劳动的权力;无产阶级创造了社会财富,但自己却成为一无所有的赤贫者。无产阶级的这种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它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掘墓人。社会化大工业的发展为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抗提供了客观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则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运动。
再次,预见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并特别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最后,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岀,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首先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来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体现者,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不同的利益要追求。党的指导思想原则,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现或发明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的革命运动经验的科学总结。
结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斗争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原理。
他们指出,无产阶级并不拒绝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小资产阶级和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建立联合的统一战线。
但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必须坚持自己运动的未来方向,将最近目的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因此,共产党人要不断培养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意识,以便使工人能立即利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后所必然带来的那些政治的社会的条件来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当无产阶级达到最近目标即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并争得民主之后,无产阶级必须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逐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资料都集中在国家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以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对立,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1848年欧洲革命实践中的检验和充实
通过对1848年革命经验的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概括起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一系列光辉著作中,从多方面发展和深化了《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
1.提出了不同类型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德国三月革命的进程和特点时,将其与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作了比较。他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资产阶级在不同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革命进程就会不同。
在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因而资产阶级以整个被压迫阶级代表的面目领导了推翻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起到了十分革命的作用。
但到19世纪中期,当德国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时,它本身已成为同无产阶级以及与无产阶级相近的阶层相对峙的阶级。因此它在革命中妥协动摇,甚至投向反动势力,完全丧失了对革命的领导能力。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所产生的影响方面也不大相同。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某一国度的革命,而是整个欧洲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而是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而德国的“三月革命决不是欧洲的革命,它不过是欧洲革命在一个落后国家里的微弱的回声。它不仅没有超过自己的世纪,反而比自己的世纪落后了半个世纪以上”。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一刻也没有抛弃自己的同盟者——农民,因为它知道,它的统治基础就是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制度,就是争取自由地占有土地的农民。而在1848年的德国革命中,资产阶级虽在一些地方废除了某些微不足道的封建义务,却恢复了一项主要的封建义务一一徭役。资产阶级毫无良心地出卖了自己的天然盟友——农民。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其进程上的特点是革命沿着上升的路线行进,出现的是一个比一个更革命的党派统治。而在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资产阶级就已开起倒车来了。资产阶级的背叛,导致了这次革命的失败。
根据上述分析,马克思认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可能出现两种前途:或者是封建主义赢得胜利,使革命的成果化为乌有;或者是发生新的革命,由全社会最激进、最民主的阶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来进行革命,充分实现人民主权,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政党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策略应该建立在第二种前途的实现上,把革命进行到底,而不是半途而废。
2.发展了不断革命的策略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德国工人阶级在推翻封建的反动阶级之后,就应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革命。他们在深刻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共同起草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指出德国革命的失败,特别是巴黎工人六月起义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已经越来越衰退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只期望通过改良措施赶快结束革命。
而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任务,“却是要不断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全都消灭,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直到无产者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举足轻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之间的竞争停止,至少是发展到使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中”。
“不断革命论”作为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就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3.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在深刻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以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在《1848年至 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巴黎工人六月起义的失败,使得资产阶级共和国现了原形,也使无产阶级认识到,“它要在资产阶级共和国范围内稍微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只是一种空想”,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斗口号应该是:“保证工人阶级专政,推翻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所要建立的国家的实质,它是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马克思对此作了极为明确的阐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消灭阶级的目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
4.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刻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的基础上,精辟地指出,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正确解决革命的同盟军问题,否则就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充分认识到农民和小资产者正处在不断分化并行将转入无产阶级队伍的过渡阶段,因而实际上已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把劳动者中的非无产阶级阶层吸引到自己方面来,使之成为自己的同盟的思想。
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的洗礼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
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逐渐确立,农民和无产阶级都受到资本的剥削,因而“只有资本的瓦解,才能使农民地位提高;只有反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的政府,才能结束农民经济上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落”。
同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衰落,为了与封建主阶级妥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往往出卖自己的同盟者——农民,1848年欧洲革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农民就把负有推翻资产阶级制度使命的城市无产阶级看做自己的天然同盟者和领导者”。1848年欧洲革命还以充分的事实证明,工农联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中尤其如此。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因而被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在1848年革命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是欧洲革命的最好同盟军这一极为重要的理论观点。
本章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3.为什么说《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
4.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大纲”?
5.为什么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6.为什么说《哲学的贫困》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7.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
阅读书目: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