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

超级管理员

目录

  • 1 新人报道
    • 1.1 安装学习通
    • 1.2 注册登录学习通
    • 1.3 课程考核成绩说明
    • 1.4 复习植物形态学知识
  • 2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及学习方法--绪论
    • 2.1 园林树木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 2.2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 2.3 园林树木的观赏性
    • 2.4 课程定位、学习方法和发展
    • 2.5 思考题
  • 3 园林树木识别基础--园林树木的分类
    • 3.1 园林树木学的分类方法
    • 3.2 植物分类系统及分类依据
    • 3.3 植物分类检索表
    • 3.4 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和环境因子的分类
    • 3.5 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的分类
    • 3.6 思考题
  • 4 园林树木生长的动态--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 4.1 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
    • 4.2 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 4.3 树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 4.4 思考题
  • 5 园林树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 5.1 环境因子对树木的作用
    • 5.2 温度因子
    • 5.3 水分因子
    • 5.4 光因子
    • 5.5 土壤因子
    • 5.6 空气因子
    • 5.7 风因子
    • 5.8 树种分布区及中国树种分布概况
    • 5.9 城市环境特点
    • 5.10 复习思考题
  • 6 园林树木群体的演变--园林树木的群体变化规律
    • 6.1 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型
    • 6.2 植物群体的组成结构
    • 6.3 群体的动态
    • 6.4 复习思考题
  • 7 环境的美化--园林树木对环境的保护、改善和美化作用
    • 7.1 园林树木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 7.2 园林树木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 7.3 复习思考题
  • 8 城市苗木规划--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 8.1 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
    • 8.2 园林树种的规划
    • 8.3 复习思考题
  • 9 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及养护
    • 9.1 行道树
    • 9.2 园路树
    • 9.3 庭荫树
    • 9.4 园景树
    • 9.5 风景林
    • 9.6 树林
    • 9.7 防护林
      • 9.7.1 水源涵养林
      • 9.7.2 水土保持林
      • 9.7.3 防风固沙林
      • 9.7.4 农田牧场防护林
      • 9.7.5 护路林
      • 9.7.6 护岸林
    • 9.8 水边绿化
    • 9.9 绿篱及绿雕
    • 9.10 地被植物
    • 9.11 基础种植
    • 9.12 垂直绿化
    • 9.13 植物专类园
    • 9.14 特殊环境绿化
    • 9.15 盆栽及盆景
      • 9.15.1 盆栽
      • 9.15.2 盆景
  • 10 裸子植物门
    • 10.1 一  苏铁科
    • 10.2 二 泽米秕铁科
    • 10.3 三 银杏科
    • 10.4 四  南洋杉科
    • 10.5 五 松科
      • 10.5.1 松科(一) 冷杉、油杉和黄杉属
      • 10.5.2 松科(二) 铁杉、银杉、云杉和落叶松属
      • 10.5.3 松科(三)  落叶松属和雪松属
      • 10.5.4 松科(四)  松属
    • 10.6 六 杉科
      • 10.6.1 杉科(一) 柳杉属等
      • 10.6.2 杉科(二) 北美红杉等
    • 10.7 七 柏科
      • 10.7.1 柏科(一) 柏木属等
      • 10.7.2 柏科(二) 福建柏属等
    • 10.8 八 罗汉松
    • 10.9 九 三尖杉科
    • 10.10 十 红豆杉科
  • 11 被子植物门
    • 11.1 (一) 双子叶植物纲
    • 11.2 Ⅰ木兰亚纲
      • 11.2.1 十一    木兰科
        • 11.2.1.1 木兰科(一)  木兰属
        • 11.2.1.2 木兰科(二) 木莲属
        • 11.2.1.3 木兰科(三) 含笑属
        • 11.2.1.4 木兰科(四) 观光木、 鹅掌楸和拟单性木兰属
      • 11.2.2 十二    番荔枝科
      • 11.2.3 十三    蜡梅科
      • 11.2.4 十四    樟科
        • 11.2.4.1 樟科(一)  樟属和檫木属
        • 11.2.4.2 樟科(二) 楠木属等
      • 11.2.5 十五    八角科
      • 11.2.6 十六    五味子科
      • 11.2.7 十七    毛茛科
      • 11.2.8 十八    小檗科
      • 11.2.9 十九    大血藤科
      • 11.2.10 二十    木通科
    • 11.3 Ⅱ金缕梅亚纲
      • 11.3.1 二十一    连香树科
      • 11.3.2 二十二    悬铃木科
      • 11.3.3 二十三    金缕梅科
        • 11.3.3.1 金缕梅科(一)
        • 11.3.3.2 金缕梅科(二)
      • 11.3.4 二十四    虎皮楠科
      • 11.3.5 二十五    杜仲科
      • 11.3.6 二十六    榆科
      • 11.3.7 二十七    桑科
        • 11.3.7.1 桑科(一)
        • 11.3.7.2 桑科(二)
      • 11.3.8 二十八    胡桃科
      • 11.3.9 二十九    杨梅科
      • 11.3.10 三十    山毛榉树
        • 11.3.10.1 山毛榉科(一)
        • 11.3.10.2 山毛榉科(二)
      • 11.3.11 三十一    桦木科
      • 11.3.12 三十二    木麻黄科
    • 11.4 Ⅲ 石竹亚纲
      • 11.4.1 三十三    紫茉莉科
    • 11.5 IV 五桠果亚纲
      • 11.5.1 三十四    五桠果科
      • 11.5.2 三十五    芍药科
      • 11.5.3 三十六    山茶科
      • 11.5.4 三十七    猕猴桃科
      • 11.5.5 三十八    藤黄科
      • 11.5.6 三十九    杜英科
      • 11.5.7 四十    椴树科
      • 11.5.8 四十一    梧桐科
      • 11.5.9 四十二    木棉科
      • 11.5.10 四十三 锦葵科
        • 11.5.10.1 I 木槿属
        • 11.5.10.2 II   悬铃花属和苘麻属
      • 11.5.11 四十四    大风子科
      • 11.5.12 四十五    柽柳科
      • 11.5.13 四十六    番木瓜科
      • 11.5.14 四十七    杨柳科
        • 11.5.14.1 杨属
        • 11.5.14.2 柳属
      • 11.5.15 四十八    白花菜科
      • 11.5.16 四十九    杜鹃花科
        • 11.5.16.1 杜鹃花属
        • 11.5.16.2 马醉木属和越橘属
      • 11.5.17 五十    山榄科
      • 11.5.18 五十一 柿树科
      • 11.5.19 五十二    野茉莉科
      • 11.5.20 五十三 山矾科
      • 11.5.21 五十四    紫金牛科
    • 11.6 Ⅴ 蔷薇亚纲
      • 11.6.1 五十五    海桐花科
      • 11.6.2 五十六    八仙花科
      • 11.6.3 五十七    蔷薇科
        • 11.6.3.1 (I) 绣线菊亚科
        • 11.6.3.2 (Ⅱ)苹果亚科
          • 11.6.3.2.1 苹果亚科I 栒子属等
          • 11.6.3.2.2 苹果亚科II 枇杷属等
          • 11.6.3.2.3 苹果亚科III  苹果属等
        • 11.6.3.3 (Ⅲ)蔷薇亚科
        • 11.6.3.4 (IV) 李亚科
          • 11.6.3.4.1 李亚科 I  桃属
          • 11.6.3.4.2 李亚科 II  杏属和李属
          • 11.6.3.4.3 李亚科 III  樱属等
      • 11.6.4 五十八    含羞草科
      • 11.6.5 五十九    苏木科
        • 11.6.5.1 苏木科I  肥皂荚属等
        • 11.6.5.2 苏木科II   老虎刺属等
        • 11.6.5.3 苏木科 III  决明属等
      • 11.6.6 六十    蝶形花科
        • 11.6.6.1 蝶形花科 I  红豆属等
        • 11.6.6.2 蝶形花科II  鱼鳔槐属等
        • 11.6.6.3 蝶形花科III  胡枝子属等
      • 11.6.7 六十一    胡颓子
      • 11.6.8 六十二    千屈菜科
      • 11.6.9 六十三    瑞香科
      • 11.6.10 六十四    桃金娘科
        • 11.6.10.1 桃金娘科I  桉属等
        • 11.6.10.2 桃金娘科II  番樱桃属等
      • 11.6.11 六十五    石榴科
      • 11.6.12 六十六    野牡丹科
      • 11.6.13 六十七    使君子科
      • 11.6.14 六十八    八角枫科
      • 11.6.15 六十九 珙桐科(蓝果树科)
      • 11.6.16 七十    山茱萸科
        • 11.6.16.1 山茱萸科 I   梾木属等
        • 11.6.16.2 山茱萸科 II  四照花属等
      • 11.6.17 七十一    卫矛科
      • 11.6.18 七十二    冬青科
      • 11.6.19 七十三    黄杨科
      • 11.6.20 七十四    大戟科
        • 11.6.20.1 大戟科I
        • 11.6.20.2 大戟科II  变叶木属等
      • 11.6.21 七十五    鼠李科
      • 11.6.22 七十六    葡萄科
      • 11.6.23 七十七    省沽油科
      • 11.6.24 七十八    伯乐树科
      • 11.6.25 七十九    无患子科
      • 11.6.26 八十    七叶树科
      • 11.6.27 八十一    槭树科
      • 11.6.28 八十二    漆树科
      • 11.6.29 八十三    苦木科
      • 11.6.30 八十四  楝科
      • 11.6.31 八十五    芸香科
      • 11.6.32 八十六    五加科
    • 11.7 Ⅵ 菊亚纲
      • 11.7.1 八十七  马钱科
      • 11.7.2 八十八    夹竹桃科
        • 11.7.2.1 夹竹桃科 I  络石属等
        • 11.7.2.2 夹竹桃科 II  蔓长春花属等
      • 11.7.3 八十九    茄科
      • 11.7.4 九十    紫草科
      • 11.7.5 九十一    马鞭草科
      • 11.7.6 九十二    醉鱼草科
      • 11.7.7 九十三    木犀科
        • 11.7.7.1 木犀科I
        • 11.7.7.2 木犀科II  丁香、木犀属
        • 11.7.7.3 木犀科  III  女贞属
        • 11.7.7.4 木犀科IV  素馨属
      • 11.7.8 九十四    玄参科
      • 11.7.9 九十五   爵床科
      • 11.7.10 九十六    紫葳科
        • 11.7.10.1 紫葳科I   梓属等
        • 11.7.10.2 紫葳科II   炮仗藤属等
        • 11.7.10.3 紫葳科III 蒜香藤属等
        • 11.7.10.4 紫葳科IV  蓝花楹属等
      • 11.7.11 九十七    茜草科
        • 11.7.11.1 茜草科I  水团花属等
        • 11.7.11.2 茜草科II   栀子属等
      • 11.7.12 九十八    忍冬科
        • 11.7.12.1 忍冬科I  接骨木属等
        • 11.7.12.2 忍冬科II 荚蒾属
        • 11.7.12.3 忍冬科III  忍冬属等
        • 11.7.12.4 忍冬科IV   六道木属等
    • 11.8 (二) 单子叶植物纲
      • 11.8.1 九十九    棕榈科
        • 11.8.1.1 棕榈科I 刺葵属等
        • 11.8.1.2 棕榈科II  蒲葵属等
        • 11.8.1.3 棕榈科III  散尾葵属等
        • 11.8.1.4 棕榈科IV 椰子属等
      • 11.8.2 一百 露兜树科
      • 11.8.3 一百零一       禾本科竹亚科
        • 11.8.3.1 竹亚科 I  簕竹属
        • 11.8.3.2 竹亚科 II  刚竹属
        • 11.8.3.3 竹亚科 III  鹅毛竹属等
        • 11.8.3.4 竹亚科IV 赤竹属
      • 11.8.4 一百零二    百合科
园林树种的规划
  • 1 视频
  • 2 PPT


 规划的原则

1 符合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规划必须考虑该市或地区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土壤、地理位置、自然和人工植被等因素。特别应注意最适条件和极限条件,避免由于不适应气候而造成树木的死亡。在选择规划树种时,不仅要重视当地分布树种,而且应以积极态度发掘引用有把握的新的树种资源,丰富园林绿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形成新的景观。

2 符合城市的性质特征

   一个城市由于其发展历程不一样,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定位也不一样,也就是城市的性质会不同。好的树种规划,应体现出不同性质城市的特点和要求,所形成的景观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如南京、杭州、西安、延安,都为历史名城,这些城市的树种规划应反映历史名城市的特点。

重视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乡土树种。但并非所有的乡土树种都适合做园林绿化用,必须选择,只有其中一小部分能在城市中使用。适地适树除了注意生态方面的内容外,还应包括符合园林综合功能的内容。既应注意乡土树种,又应注意已成功的外来树种并积极扩大外来树种。如天津,地下水位高,土质不良,盐碱土太多,树种规划时应选择抗涝耐盐碱的树种,如槐树、白蜡、毛白杨、刺槐等,灌木有海棠、榆叶梅、丁香、碧桃、月季、木槿等。

注意特色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大江南北都用悬铃木作行道树,株洲、长沙、南京、无锡、上海等。虽然悬铃木是优良的行道树,但千篇一律产生了单调感。每个城市就有自己的特色。地方特色树种一般以当地著名、人们所喜爱的树种来表示。如北京将白皮松作为特色树种在城市绿地中广泛应用。四川省西昌市大量种置了蓝花楹,形成了极具特色蓝色景观。

应注意园林建设实践上的要求 

    实践上要考虑到快长树和缓生树,一般绿化用树种和能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树种(骨干树种)、以及落叶树与常绿树、乔木、灌木、藤本以及具有各种抗性和功能的树种,既要照顾到目前又要考虑到长远的需要。

 

  树种规划的内容

    树种规划包括城市重点树种和其他树种的规划,包括提出基调树种名单和骨干树种名单。基调树种: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统一基调的树种,一般以14种为宜。骨干树种:在对城市影响最大的道路、广场、公园的中心点、边界等地应用的孤赏树、绿荫树及观花树木。骨干树种能形成全城市的绿化特色,一般以20-30种为宜。   基调树和骨干树也可结合。但最终都要提出各种园林用途树种名单,区分主次。 

  有学者提出了长沙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树种规划:

基调树种

   常绿树种:樟树、乐昌含笑、桂花、山杜英、红檵木;

   落叶树种:银杏、复羽叶栾树、玉兰、水杉。

骨干树种

   猴樟、樟树、广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火力楠、木莲、深山含笑、阔瓣白兰、秃瓣杜英、木荷、女贞、雪松、龙柏、日本扁柏、湿地松、杂交马褂木、无患子、南酸枣、香椿、重阳木、合欢、枫香、枫杨、水杉、池杉、雄株构树、珊瑚树、夹竹桃、海桐、山茶花、栀子花、红檵木、杜鹃、木槿、紫薇、木芙蓉。

不同用途的主要绿化树种

(1)行道树   乐昌含笑、猴樟、闽楠、广玉兰、樟树、水杉、池杉、银杏、独杆女贞、重阳木、秃瓣杜英、复羽叶栾树、意杨、杂交马褂木、金钱松、枫杨、无患子;

(2) 抗污染绿化树  苏铁、罗汉松、女贞、枇杷、棕榈、柑橘、大叶黄杨、夹竹桃、珊瑚树、胡颓子、枳、栀子、海桐、泡桐、苦楝、银杏、栾树、喜树、枣、花椒、枫杨、木槿、紫穗槐;

(3) 水旁绿化树  水杉、柳杉、枫杨、喜树、桤木、木芙蓉、夹竹桃、栀子、迎春;

(4) 公园、名胜、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宅院、庭院绿化树种

    国槐、合欢、青桐、苹果、桃花、李、樱花、朴树、核桃、皂荚、梨、柿、无花果、桂花、柑橘、小琴丝竹、慈竹、桧柏、日本黑松、湿地松、千枝柏、侧柏、蜡梅、木绣球、海仙花、火炬松、罗汉松、丝兰、迎春、金丝桃、月季、杜鹃;

(5) 绿篱与花篱树种

    栀子、珊瑚树、十大功劳、海桐、红檵木、黄杨、雀舌黄杨、枸骨、金丝桃、胡颓子、八角金盘、小叶女贞、夹竹桃、火棘、含笑、南天竹、紫叶小檗、蜡梅、紫荆、木槿、木芙蓉、紫薇、石榴、杜鹃、云南黄馨、溲疏、西府海棠、碧桃、紫叶李、月季、月月红、紫玉兰;

(6) 垂直绿化攀缘植物

    金银花、爬山虎、常春藤、常春油麻藤、木香、爬蔓蔷薇、凌霄、紫藤、葡萄、钩藤、络石、风车子、鸡血藤、南五味子;

(7) 地被草坪植物

      铁线草、麦冬、鸢尾、天鹅绒草、剪股颖、野牛草、龙牙草、紫茉莉和蕨类。

试用或暂时留用树种

试用树种  经过初步研究使用表现好的种类为试用树种,如毛脉卫矛、红果榆、梓叶槭、灯台树等。

暂时留用树种  过去大量使用,要逐步淘汰而暂时留用的,有银桦、桉树、榆树、泡桐等。

建议繁殖应用树种

    美洲皂荚、红叶李、流苏树、紫红鸡爪槭、红椿、马褂木、七叶树、毛刺槐、巴豆、蚊母树、石楠、木莲、乐昌含笑、台湾杉、落羽松、山梅花、红千层、厚皮香、驳骨树、白鹃梅、素馨、三角枫、澳洲金合欢、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