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

超级管理员

目录

  • 1 新人报道
    • 1.1 安装学习通
    • 1.2 注册登录学习通
    • 1.3 课程考核成绩说明
    • 1.4 复习植物形态学知识
  • 2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及学习方法--绪论
    • 2.1 园林树木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 2.2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 2.3 园林树木的观赏性
    • 2.4 课程定位、学习方法和发展
    • 2.5 思考题
  • 3 园林树木识别基础--园林树木的分类
    • 3.1 园林树木学的分类方法
    • 3.2 植物分类系统及分类依据
    • 3.3 植物分类检索表
    • 3.4 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和环境因子的分类
    • 3.5 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的分类
    • 3.6 思考题
  • 4 园林树木生长的动态--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 4.1 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
    • 4.2 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 4.3 树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 4.4 思考题
  • 5 园林树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 5.1 环境因子对树木的作用
    • 5.2 温度因子
    • 5.3 水分因子
    • 5.4 光因子
    • 5.5 土壤因子
    • 5.6 空气因子
    • 5.7 风因子
    • 5.8 树种分布区及中国树种分布概况
    • 5.9 城市环境特点
    • 5.10 复习思考题
  • 6 园林树木群体的演变--园林树木的群体变化规律
    • 6.1 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型
    • 6.2 植物群体的组成结构
    • 6.3 群体的动态
    • 6.4 复习思考题
  • 7 环境的美化--园林树木对环境的保护、改善和美化作用
    • 7.1 园林树木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 7.2 园林树木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 7.3 复习思考题
  • 8 城市苗木规划--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 8.1 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
    • 8.2 园林树种的规划
    • 8.3 复习思考题
  • 9 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及养护
    • 9.1 行道树
    • 9.2 园路树
    • 9.3 庭荫树
    • 9.4 园景树
    • 9.5 风景林
    • 9.6 树林
    • 9.7 防护林
      • 9.7.1 水源涵养林
      • 9.7.2 水土保持林
      • 9.7.3 防风固沙林
      • 9.7.4 农田牧场防护林
      • 9.7.5 护路林
      • 9.7.6 护岸林
    • 9.8 水边绿化
    • 9.9 绿篱及绿雕
    • 9.10 地被植物
    • 9.11 基础种植
    • 9.12 垂直绿化
    • 9.13 植物专类园
    • 9.14 特殊环境绿化
    • 9.15 盆栽及盆景
      • 9.15.1 盆栽
      • 9.15.2 盆景
  • 10 裸子植物门
    • 10.1 一  苏铁科
    • 10.2 二 泽米秕铁科
    • 10.3 三 银杏科
    • 10.4 四  南洋杉科
    • 10.5 五 松科
      • 10.5.1 松科(一) 冷杉、油杉和黄杉属
      • 10.5.2 松科(二) 铁杉、银杉、云杉和落叶松属
      • 10.5.3 松科(三)  落叶松属和雪松属
      • 10.5.4 松科(四)  松属
    • 10.6 六 杉科
      • 10.6.1 杉科(一) 柳杉属等
      • 10.6.2 杉科(二) 北美红杉等
    • 10.7 七 柏科
      • 10.7.1 柏科(一) 柏木属等
      • 10.7.2 柏科(二) 福建柏属等
    • 10.8 八 罗汉松
    • 10.9 九 三尖杉科
    • 10.10 十 红豆杉科
  • 11 被子植物门
    • 11.1 (一) 双子叶植物纲
    • 11.2 Ⅰ木兰亚纲
      • 11.2.1 十一    木兰科
        • 11.2.1.1 木兰科(一)  木兰属
        • 11.2.1.2 木兰科(二) 木莲属
        • 11.2.1.3 木兰科(三) 含笑属
        • 11.2.1.4 木兰科(四) 观光木、 鹅掌楸和拟单性木兰属
      • 11.2.2 十二    番荔枝科
      • 11.2.3 十三    蜡梅科
      • 11.2.4 十四    樟科
        • 11.2.4.1 樟科(一)  樟属和檫木属
        • 11.2.4.2 樟科(二) 楠木属等
      • 11.2.5 十五    八角科
      • 11.2.6 十六    五味子科
      • 11.2.7 十七    毛茛科
      • 11.2.8 十八    小檗科
      • 11.2.9 十九    大血藤科
      • 11.2.10 二十    木通科
    • 11.3 Ⅱ金缕梅亚纲
      • 11.3.1 二十一    连香树科
      • 11.3.2 二十二    悬铃木科
      • 11.3.3 二十三    金缕梅科
        • 11.3.3.1 金缕梅科(一)
        • 11.3.3.2 金缕梅科(二)
      • 11.3.4 二十四    虎皮楠科
      • 11.3.5 二十五    杜仲科
      • 11.3.6 二十六    榆科
      • 11.3.7 二十七    桑科
        • 11.3.7.1 桑科(一)
        • 11.3.7.2 桑科(二)
      • 11.3.8 二十八    胡桃科
      • 11.3.9 二十九    杨梅科
      • 11.3.10 三十    山毛榉树
        • 11.3.10.1 山毛榉科(一)
        • 11.3.10.2 山毛榉科(二)
      • 11.3.11 三十一    桦木科
      • 11.3.12 三十二    木麻黄科
    • 11.4 Ⅲ 石竹亚纲
      • 11.4.1 三十三    紫茉莉科
    • 11.5 IV 五桠果亚纲
      • 11.5.1 三十四    五桠果科
      • 11.5.2 三十五    芍药科
      • 11.5.3 三十六    山茶科
      • 11.5.4 三十七    猕猴桃科
      • 11.5.5 三十八    藤黄科
      • 11.5.6 三十九    杜英科
      • 11.5.7 四十    椴树科
      • 11.5.8 四十一    梧桐科
      • 11.5.9 四十二    木棉科
      • 11.5.10 四十三 锦葵科
        • 11.5.10.1 I 木槿属
        • 11.5.10.2 II   悬铃花属和苘麻属
      • 11.5.11 四十四    大风子科
      • 11.5.12 四十五    柽柳科
      • 11.5.13 四十六    番木瓜科
      • 11.5.14 四十七    杨柳科
        • 11.5.14.1 杨属
        • 11.5.14.2 柳属
      • 11.5.15 四十八    白花菜科
      • 11.5.16 四十九    杜鹃花科
        • 11.5.16.1 杜鹃花属
        • 11.5.16.2 马醉木属和越橘属
      • 11.5.17 五十    山榄科
      • 11.5.18 五十一 柿树科
      • 11.5.19 五十二    野茉莉科
      • 11.5.20 五十三 山矾科
      • 11.5.21 五十四    紫金牛科
    • 11.6 Ⅴ 蔷薇亚纲
      • 11.6.1 五十五    海桐花科
      • 11.6.2 五十六    八仙花科
      • 11.6.3 五十七    蔷薇科
        • 11.6.3.1 (I) 绣线菊亚科
        • 11.6.3.2 (Ⅱ)苹果亚科
          • 11.6.3.2.1 苹果亚科I 栒子属等
          • 11.6.3.2.2 苹果亚科II 枇杷属等
          • 11.6.3.2.3 苹果亚科III  苹果属等
        • 11.6.3.3 (Ⅲ)蔷薇亚科
        • 11.6.3.4 (IV) 李亚科
          • 11.6.3.4.1 李亚科 I  桃属
          • 11.6.3.4.2 李亚科 II  杏属和李属
          • 11.6.3.4.3 李亚科 III  樱属等
      • 11.6.4 五十八    含羞草科
      • 11.6.5 五十九    苏木科
        • 11.6.5.1 苏木科I  肥皂荚属等
        • 11.6.5.2 苏木科II   老虎刺属等
        • 11.6.5.3 苏木科 III  决明属等
      • 11.6.6 六十    蝶形花科
        • 11.6.6.1 蝶形花科 I  红豆属等
        • 11.6.6.2 蝶形花科II  鱼鳔槐属等
        • 11.6.6.3 蝶形花科III  胡枝子属等
      • 11.6.7 六十一    胡颓子
      • 11.6.8 六十二    千屈菜科
      • 11.6.9 六十三    瑞香科
      • 11.6.10 六十四    桃金娘科
        • 11.6.10.1 桃金娘科I  桉属等
        • 11.6.10.2 桃金娘科II  番樱桃属等
      • 11.6.11 六十五    石榴科
      • 11.6.12 六十六    野牡丹科
      • 11.6.13 六十七    使君子科
      • 11.6.14 六十八    八角枫科
      • 11.6.15 六十九 珙桐科(蓝果树科)
      • 11.6.16 七十    山茱萸科
        • 11.6.16.1 山茱萸科 I   梾木属等
        • 11.6.16.2 山茱萸科 II  四照花属等
      • 11.6.17 七十一    卫矛科
      • 11.6.18 七十二    冬青科
      • 11.6.19 七十三    黄杨科
      • 11.6.20 七十四    大戟科
        • 11.6.20.1 大戟科I
        • 11.6.20.2 大戟科II  变叶木属等
      • 11.6.21 七十五    鼠李科
      • 11.6.22 七十六    葡萄科
      • 11.6.23 七十七    省沽油科
      • 11.6.24 七十八    伯乐树科
      • 11.6.25 七十九    无患子科
      • 11.6.26 八十    七叶树科
      • 11.6.27 八十一    槭树科
      • 11.6.28 八十二    漆树科
      • 11.6.29 八十三    苦木科
      • 11.6.30 八十四  楝科
      • 11.6.31 八十五    芸香科
      • 11.6.32 八十六    五加科
    • 11.7 Ⅵ 菊亚纲
      • 11.7.1 八十七  马钱科
      • 11.7.2 八十八    夹竹桃科
        • 11.7.2.1 夹竹桃科 I  络石属等
        • 11.7.2.2 夹竹桃科 II  蔓长春花属等
      • 11.7.3 八十九    茄科
      • 11.7.4 九十    紫草科
      • 11.7.5 九十一    马鞭草科
      • 11.7.6 九十二    醉鱼草科
      • 11.7.7 九十三    木犀科
        • 11.7.7.1 木犀科I
        • 11.7.7.2 木犀科II  丁香、木犀属
        • 11.7.7.3 木犀科  III  女贞属
        • 11.7.7.4 木犀科IV  素馨属
      • 11.7.8 九十四    玄参科
      • 11.7.9 九十五   爵床科
      • 11.7.10 九十六    紫葳科
        • 11.7.10.1 紫葳科I   梓属等
        • 11.7.10.2 紫葳科II   炮仗藤属等
        • 11.7.10.3 紫葳科III 蒜香藤属等
        • 11.7.10.4 紫葳科IV  蓝花楹属等
      • 11.7.11 九十七    茜草科
        • 11.7.11.1 茜草科I  水团花属等
        • 11.7.11.2 茜草科II   栀子属等
      • 11.7.12 九十八    忍冬科
        • 11.7.12.1 忍冬科I  接骨木属等
        • 11.7.12.2 忍冬科II 荚蒾属
        • 11.7.12.3 忍冬科III  忍冬属等
        • 11.7.12.4 忍冬科IV   六道木属等
    • 11.8 (二) 单子叶植物纲
      • 11.8.1 九十九    棕榈科
        • 11.8.1.1 棕榈科I 刺葵属等
        • 11.8.1.2 棕榈科II  蒲葵属等
        • 11.8.1.3 棕榈科III  散尾葵属等
        • 11.8.1.4 棕榈科IV 椰子属等
      • 11.8.2 一百 露兜树科
      • 11.8.3 一百零一       禾本科竹亚科
        • 11.8.3.1 竹亚科 I  簕竹属
        • 11.8.3.2 竹亚科 II  刚竹属
        • 11.8.3.3 竹亚科 III  鹅毛竹属等
        • 11.8.3.4 竹亚科IV 赤竹属
      • 11.8.4 一百零二    百合科
土壤因子
  • 1 视频
  • 2 PPT


一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有着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有着强烈的影响,因此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重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其中特别是分解和固氮过程。生物遗体只有通过分解过程才能转化为腐殖质和矿化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营养物质,而固氮过程则是土壤氮肥的主要来源。这两个过程都是整个生物圈物质循环所不可缺少的过程。土壤对于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固定作用 生长在石质山地上的树木,根系可扎到岩隙或风化岩石的20m深以下,十分抗风倒。密林中的树木,根系、树冠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根系不足支撑地上部分的情况下,可增加树木的稳定性。一旦森林遭受破坏,在强风中就往往发生成片风倒的现象。

② 水分的供应 土壤能吸水和储水,无土壤的地方也无植被,其中主要一个原因是没有水分储存。保水能力极差的土壤(如粗糙的砾质土)无植被生长或只生有稀疏耐旱植物。土壤水分过多对大多数植物生长也不利,因为缺少根呼吸所需的氧气。排水良好且生长季内保持湿润的土壤,一般有茂盛植被且生产力很高。只有在土壤水气比例适当时,植物才能获得最佳生长状况。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也会产生过湿的问题,如泥炭藓类形成的土壤总是常年处于水分过饱和状态,绝大多数对水敏感的植物难以生存。

③ 养分的供应  植物生长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养分,如从土壤溶液、大气、矿物风化物、有机质分解以及体内养分内部再分配等,其中从土壤中是最主要的。此外,菌根共生营养也十分重要。

 

土壤质地和结构

土壤质地和结构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土壤质地是指组成土壤的矿质颗粒,即石砾、沙、粉沙、粘粒的相对含量。也是影响水分、通气、肥力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土壤中粘粒含量对肥力影响最大,粘粒具有胶体性质,表面的负电荷有吸收阳离子的作用,可保护养分(CaMgKNa)不受淋溶,从而维持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排列状况,如团粒状、片状、柱状、块状、核状等。团粒结构是林木生长最好的土壤结构形态,它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关系协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林地死被物所形成的腐殖质可与矿物颗粒互相粘结成团聚颗粒,能促进良好结构的形成。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主要取决于降水、土壤的质地和土壤结构。

降水使土壤中的水分饱和后,大孔隙中的水受重力作用下排,经过25天重力水排完。因重力水容易排掉,且仅在下降过程中,与根系接触才被利用,故对植物的水分供应是有限的。重力水下渗后,土壤所持有的水,称为田间持水量。这时土壤持有的可移动水分主要是毛管水。毛管水移动缓慢,溶解有植物所需的养分,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有效水。水分不足影响植物幼苗的存活、树高、胸径的生长。温带地区,生长季缺乏水分,不仅影响树木的新梢生长,也会影响直径的生长。土壤空气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它影响根系呼吸及生理活动,也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解活动。不同树种,对土壤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差别。松树和云杉,在土壤含氧量10%时生长显著受到抑制。少数树种在土壤含氧量2%时仍能生长。

 

4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根系生长、吸水力,从而影响全株生长。土温还制约着土壤中多种理化和生物作用的速率,而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土壤温度影响植物的吸水力和水分在土壤中的粘滞性。植物从温暖土壤中吸水要比冷凉土中吸水更容易。温度低时,植物原生质对水的透性降低而减少吸水,低温使根生长速度变慢,减少了吸收表面和利用水的能力。许多草本和木本植物,零上几度的温度就会大大降低水分的吸收,如温暖地区的菜豆、黄瓜等当温度低于5℃即停止吸水。

 

5土壤的化学性质

① 土壤酸度  pH值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化学风化作用,在酸性条件下最强。腐殖化作用和生物活性在微酸和中性条件下最旺盛。很酸的土壤里,许多养分元素被淋失,而使有效性降低。pH值小于6,固氮菌活性降低,pH大于8,硝化作用受抑制,使有效氮减少。

② 土壤养分元素  土壤养分元素源于矿物风化所释放的养分,如CaKMgPFeBCuMnMoZn等。以有机态形式积累和贮藏在土壤中的NPS等,它们在土壤中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活性密切相关。由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比岩石风化速度快,所以土壤有机质提供养分元素所占的比例也较大。依据植物对于养分元素的适应性不同,可分为耐瘠薄树种和不耐瘠薄树种,如马尾松、蒙古栎等耐贫瘠;而槭树、杉木、乌桕等为不耐贫瘠树种,一般根据树木对养分元素的吸收状况来说明其对养分的需要量。

③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遗体、分泌物、排泄物及它们的分解产物组成的。死地被物层覆盖在土壤矿质层的最上面,它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和土壤的结构。死地被物层可分为凋落物层、半腐质层和腐殖质层。

 

6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分和空气的能力。从物质和能量转化观点来认识,土壤肥力是其内在的,可被植物利用、转化的物质和能量。凡地表物质具有能被植物利用转化的物质和能量,就能生长植物,就具有肥力。

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的供养能力不同。植物长期适应于特定的土壤养分状况形成其特定的适应。按照植物对土壤养分的适应状况将其分为两种类型:耐瘠薄植物和不耐瘠薄植物。

不耐瘠薄植物对养分的要求较严格,营养稍缺乏就能影响它的生长发育。

耐瘠薄植物是对土壤中的养分要求不严格,或者能在土壤养分含量低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必须考虑园林绿地的土壤特点、园林植物与土壤的适应性,才能合理进行配置。


二  植物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

 按照植物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程度将植物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酸性土植物: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的环境下生长良好或正常的植物,如红松、马尾松、杜鹃、山茶、广玉兰等。

中性土植物:在中性土壤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或生长正常的植物,如丁香、银杏、雪松、龙柏、悬铃木、樱花。

碱性植物:在碱性或微碱性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或正常的植物,如柽柳、紫穗槐、沙枣、柳、杨、槐树、榆叶梅、牡丹等。


三  土壤中的含盐量及植物的适应

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的现象或过程,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按照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的适应程度可将其分为耐盐植物和不耐盐植物。一般认为盐分对植物的危害程度为: MgCl2> Na2CO3> NaCl > CaCl2> MgSO4>Na2SO4

   

植物的耐盐能力

根据植物对于盐分的耐受力可将植物分为喜盐植物、抗盐植物、耐盐植物和碱土植物四大类。

① 喜盐植物   喜盐植物分为旱生喜盐植物(干旱的盐土地区和湿生喜盐植物(沿海)。喜盐植物可吸收大量的盐并积聚在体内,细胞的渗透压可达40100个大气压。

② 抗盐植物  抗盐植物也有分布于干旱或湿地的种类。植物根细胞膜对盐类的透性小,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其高渗透压不是由于体内积盐而是由于体内含有较多的有机酸、氨基酸或糖类所形成。

③ 耐盐植物  亦有分布于干旱或湿地的种类。有泌盐作用,也就是能将根糸吸收的盐再分泌出去。

④ 碱土植物  能适应pH8.5以上和物理性质极差的土壤,如藜科的一些植物。

 

耐盐植物的应用

在不同盐碱土地区,常用耐盐植物来造景、绿化或改良土壤。常用的耐盐碱树种有:柽柳、白榆、加杨、小叶杨、桑、杞柳、旱柳、枸杞、楝树、臭椿、刺槐、紫穗槐、白刺花、黑松、皂荚、国槐、美国白蜡、白蜡、杜梨、桂香柳、乌桕、杜梨、合欢、枣、复叶槭、杏、钻天杨、胡杨、君迁子、侧柏、黑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