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绪论
  • 2 运动的能量代谢
    • 2.1 第一节 生物能量学概要
    • 2.2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 3 肌肉活动
    • 3.1 第一节 肌肉的特性
    • 3.2 第二节 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
    • 3.3 第三节 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 3.4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 4 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
    • 4.1 第一节 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
    • 4.2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 4.3 第三节 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 4.4 第四节 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5 运动与内分泌
    • 5.1 第一节 概述
    • 5.2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 5.3 第三节 激素对运动的反应、适应与调节
  • 6 运动与血液
    • 6.1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 6.2 第二节 血液的功能
    • 6.3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 7 运动与呼吸
    • 7.1 第一节 肺通气
    • 7.2 第二节 气体的交换
    • 7.3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 8 运动与血液循环
    • 8.1 第一节 心脏生理
    • 8.2 第二节 血管生理
    • 8.3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8.4 第四节 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 9 运动与免疫
    • 9.1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 9.2 第二节 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 9.3 第三节 运动免疫调理
  • 10 酸碱平衡
    • 10.1 第一节 酸碱物质
    • 10.2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 10.3 第三节 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 11 肌肉力量
    • 11.1 第一节 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基础
    • 11.2 第二节 肌肉力量的训练
    • 11.3 第三节 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
  • 12 有氧工作能力
    • 12.1 第一节 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 12.2 第二节 有氧耐力的训练
    • 12.3 第三节 有氧耐力的检测及其评定
  • 13 速度和无氧耐力
    • 13.1 第一节 速度
    • 13.2 第二节 无氧耐力
  • 14 平衡、灵敏与柔韧
    • 14.1 第一节 平衡
    • 14.2 第二节 灵敏
    • 14.3 ​第三节 柔韧
  • 15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 15.1 第一节 赛前状态
    • 15.2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
    • 15.3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 15.4 第四节 恢复过程
  • 16 运动技能学习
    • 16.1 第一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 16.2 第二节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及发展
    • 16.3 第三节 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生理学问题
  • 17 年龄 女性与运动
    • 17.1 第一节 儿童少年与运动
    • 17.2 第二节 女子与运动
    • 17.3 第三节 老年人与运动
  • 18 肥胖与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 18.1 第一节 肥胖与体成分
    • 18.2 第二节肥胖与运动减肥
  • 19 运动与环境
    • 19.1 第一节 冷热环境
    • 19.2 第二节 水环境
    • 19.3 第三节 高原环境
    • 19.4 第四节 大气环境
    • 19.5 第五节 生物节律
  • 20 运动生理学总复习
    • 20.1 运动生理学总复习
  • 21 绪论(英文版)
    • 21.1 Introduction
  • 22 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英文版)
    • 22.1 Chapter 1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xercising Muscle
  • 23 运动与能量代谢(英文版)
    • 23.1 Chapter 2 Fuel for Exercise Bioenergetics and Muscle Metabolism
  • 24 肌肉收缩的神经控制
    • 24.1 Chapter 3  Neural Control of Exercising Muscle
  • 25 激素与运动
    • 25.1 Chapter 4 Hormonal Control During Exercise
第一节 儿童少年与运动

第一节 儿童少年与运动 

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了解这些规律对开展儿童少年的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练习内容,才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本章主要介绍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以及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提出在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运动系统 

1.骨骼与关节特点 

(1)骨骼: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 5:5,而成人为 3 :7 ,所以,其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变形。 

( 2 )关节:儿童少年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周节的肌肉较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2.肌肉的特点 

儿童少年肌肉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成成人快。 

3.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2)柔韧性的特点。 

(3)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 

二、氧运输系统 

1.血液 

儿童少年的血液总量、体重百分比来看,比成人多,成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 7%~8% ,新生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 15% 。 

2.心血管系统 

(1)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儿童少年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人,但与体重的比值与成人相近。 

(2)心率、心输出量:心率较快,每搏和每分输出量比成人小,但相对值每千克体重的心输出量大。 

(3)血压:儿童少年血压低,青春发育期后,血压明显升高,称为“青春性高血压”,一般多见于身体发育良好,身体增长迅速的表少年。 

3.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与肺活量:呼吸频率快,肺活量小。 

(2)肺通气量与摄氧量:最大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比成人低,但其上对值对并不低于成人,甚至还略高于成人水平。 

4.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氧运输系统的特点,活动应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力量性及静力性练习。 

(2)为发展心肺功能 13 岁后力量及耐力性练习的比例可稍增加 

(3)在练习中必须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 避免作过多的屏气 

(4)要注意区别对待。 

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物质代谢 

(1)蛋白质代谢:儿童少年蛋白南代谢特点是合成过程大于分解过程,即处于“正氮平衡”,所以每天蛋白南的需要量比成年人高。 

(2)脂肪代谢:儿童少年膳食中缺乏脂肪会影响生长发育,但脂肪过多可致肥胖,对机体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3)糖代谢:糖代谢的调节儿少不如成人完善。 

(4)水盐代谢:儿少水代谢的神经体液调节尚不够完善。 

(5)钙和磷的摄入对于骨组织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生长加速期和性成熟期的需要量明显增加。 

2.能量代谢 

儿童少年肝糖原的贮量比成人少,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和肌糖原也较成人少,加上最大吸氧量水平低,糖的有氧氧化能力也不及成年人,在长时间肌肉工作中易发生血糖水平的下降,耐久力差。 

3.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重视铁钙等元素的摄取。 

(2)应逐步安排一些耐力练习。 

四、神经系统 

1.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发展 

6-13 岁左右,神经系统的兴奋占优势, 8 岁以前分化能力较差, 8 岁以后分化能力逐渐完善。 

2.两个信号系统的特点 

儿童时期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 9-16 岁第二信号系统逐渐发展, 16-18 岁第二信号系统已经发育到成人水平。 

3.青春发育期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这一阶段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暂时下降,尤以女性为明显。 

4.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体育活动项目要生动有趣。 

(2)不宜做精确度很细,难度很大的动作。 

(3)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法 

(4)对女生的动作要求应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