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绪论
  • 2 运动的能量代谢
    • 2.1 第一节 生物能量学概要
    • 2.2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 3 肌肉活动
    • 3.1 第一节 肌肉的特性
    • 3.2 第二节 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
    • 3.3 第三节 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 3.4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 4 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
    • 4.1 第一节 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
    • 4.2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 4.3 第三节 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 4.4 第四节 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5 运动与内分泌
    • 5.1 第一节 概述
    • 5.2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 5.3 第三节 激素对运动的反应、适应与调节
  • 6 运动与血液
    • 6.1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 6.2 第二节 血液的功能
    • 6.3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 7 运动与呼吸
    • 7.1 第一节 肺通气
    • 7.2 第二节 气体的交换
    • 7.3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 8 运动与血液循环
    • 8.1 第一节 心脏生理
    • 8.2 第二节 血管生理
    • 8.3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8.4 第四节 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 9 运动与免疫
    • 9.1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 9.2 第二节 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 9.3 第三节 运动免疫调理
  • 10 酸碱平衡
    • 10.1 第一节 酸碱物质
    • 10.2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 10.3 第三节 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 11 肌肉力量
    • 11.1 第一节 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基础
    • 11.2 第二节 肌肉力量的训练
    • 11.3 第三节 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
  • 12 有氧工作能力
    • 12.1 第一节 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 12.2 第二节 有氧耐力的训练
    • 12.3 第三节 有氧耐力的检测及其评定
  • 13 速度和无氧耐力
    • 13.1 第一节 速度
    • 13.2 第二节 无氧耐力
  • 14 平衡、灵敏与柔韧
    • 14.1 第一节 平衡
    • 14.2 第二节 灵敏
    • 14.3 ​第三节 柔韧
  • 15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 15.1 第一节 赛前状态
    • 15.2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
    • 15.3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 15.4 第四节 恢复过程
  • 16 运动技能学习
    • 16.1 第一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 16.2 第二节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及发展
    • 16.3 第三节 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生理学问题
  • 17 年龄 女性与运动
    • 17.1 第一节 儿童少年与运动
    • 17.2 第二节 女子与运动
    • 17.3 第三节 老年人与运动
  • 18 肥胖与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 18.1 第一节 肥胖与体成分
    • 18.2 第二节肥胖与运动减肥
  • 19 运动与环境
    • 19.1 第一节 冷热环境
    • 19.2 第二节 水环境
    • 19.3 第三节 高原环境
    • 19.4 第四节 大气环境
    • 19.5 第五节 生物节律
  • 20 运动生理学总复习
    • 20.1 运动生理学总复习
  • 21 绪论(英文版)
    • 21.1 Introduction
  • 22 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英文版)
    • 22.1 Chapter 1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xercising Muscle
  • 23 运动与能量代谢(英文版)
    • 23.1 Chapter 2 Fuel for Exercise Bioenergetics and Muscle Metabolism
  • 24 肌肉收缩的神经控制
    • 24.1 Chapter 3  Neural Control of Exercising Muscle
  • 25 激素与运动
    • 25.1 Chapter 4 Hormonal Control During Exercise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

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去极化过程(0期);

(2)复极化过程(1期、2期、3期、4期)。

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有效不应期(ERP):0期去极化到3期复极化至-60mV 绝对不应期:0期去极化到3期复极化至-55mV

(2)相对不应期:复极化-60mV至-80mV的时间

(3)超常期:膜内电位由-80mV恢复到-90mV

(二)自动节律性

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具有自律性的组织或细胞称自律组织或自律细胞。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不同部位广泛存在自律细胞,但各部分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存在着高低差异。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然后由高到低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末梢浦肯野细胞,它们每分钟的自律性频率分别为100、50、40和25次左右。心房心室各按当时驱动它们的最高自律性频率搏动。正常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搏动由它控制,称为窦性节律

(三)传导性

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

传导性的高低可用兴奋的传播速度来衡量。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房结区、结区、结束区)和浦肯野氏纤维。不同心肌细胞的传导性是不同的,即兴奋传导速度不同。普通心房肌传导速度较慢,优势传导通路传导速度较快,普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而房室交界的结区传导速 度最慢。

(四)收缩性

1.“全或无”式的收缩

其产生原因是心肌细胞间的闰盘区电阻小,兴奋易通过。

2.不发生强直收缩

由于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发生像骨骼肌那样的完全强直收缩,保证心脏的舒张和收缩交替进行,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实现泵血功能。

3.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

二、心动周期与心脏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心率:每分钟心动周期的次数称为心率。

如果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心缩期和心舒期均缩短,但心舒期缩短更明显。心率有明显个体差异,并受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因素的影响。新生儿心率可高达130次/min以上,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至15~16岁时接近成人水平;成人中女性稍快于男性;睡眠时减慢,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快。

(二)心电图

在心脏兴奋的产生和传播时所伴随着的生物电变化可通过周围组织传到全身,是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都发生有规律的电变化。将引导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所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称为心电图。它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三)心脏的泵血过程(以左心室为例,见课本)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搏动中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射血分数: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二)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三)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泵功能储备或心力储备。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一)搏出量

1.前负荷

2.后负荷:后负荷即主动脉压,后负荷越大,搏出量越少。

3.心肌收缩能力:肌肉内部的功能状态是决定肌肉收缩的内在因素。

(二)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但如果心率过快,心室充盈时间过短,心室充盈不足,导致搏出量显著下降时,心输出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