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训练

王卫东

目录

  • 1 新课标与新教材
    • 1.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 1.2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1.3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20修订变化
    • 1.4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 1.5 必修1分子与细胞 教材
    • 1.6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练习
    • 1.7 人教2019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封面目录)
      • 1.7.1 第1章 走近细胞
      • 1.7.2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 1.7.3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 1.7.4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1.7.5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 1.7.6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 1.7.7 附录: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
  • 2 目的与要求
    • 2.1 关于“微格教学”
    • 2.2 过程与要求
    • 2.3 叶澜:一节好课的标准
    • 2.4 从“课堂教学”到“课程育人”——老师如何上好每一节课
  • 3 学习参考
    • 3.1 关于“说课”
      • 3.1.1 说课及其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 3.1.2 教师如何进行“说课
      • 3.1.3 说课如何说才完美
      • 3.1.4 说课的六大核心艺术
      • 3.1.5 “说课”模板
      • 3.1.6 《蛋白质》说课稿
      • 3.1.7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探究历程》说课稿
      • 3.1.8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说课稿
      • 3.1.9 《伴性遗传》说课稿
    • 3.2 学情分析
    • 3.3 教案撰写
    • 3.4 教学设计
      • 3.4.1 十种导入方法
      • 3.4.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 3.4.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 3.5 课堂教学技能
    • 3.6 教学反思
      • 3.6.1 教学反思怎么写
      • 3.6.2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 3.6.3 写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注意点
      • 3.6.4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反思
    • 3.7 参考视频
      • 3.7.1 《细胞的增殖》说课、模拟上课
      • 3.7.2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说课
  • 4 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视频
    • 4.1 2015年第三届
    • 4.2 2016年第四届
    • 4.3 2017年第五届
    • 4.4 2020年第六届
  • 5 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特等奖作品
    • 5.1 2019年第一届
    • 5.2 2020年第二届
  • 6 2017级训练内容
    • 6.1 细胞中的糖类-黎心怡
    • 6.2 免疫调节-张娟
    • 6.3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王绮昀
    • 6.4 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黄开乐
    • 6.5 光合作用-王江
    • 6.6 通过激素的调节-宋佳玲
    • 6.7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陈紫菀
  • 7 2018级训练内容
    • 7.1 赵佳敏-食物链和食物网
    • 7.2 何诗盈-细胞能量货币ATP
    • 7.3 方一帆-植物生长素
    • 7.4 徐文玉-细胞核的功能
    • 7.5 宋亚男-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7.6 薛梦涵-细胞核
    • 7.7 刘心越-神经体液调节
  • 8 2019级训练内容
    • 8.1 贺湾湾-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赵佳敏-食物链和食物网

01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说教材:内容来源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本节讲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了宏观生态学的内容。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结构和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为下一节讲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打下了基础

 

2、说学情:由于本节内容在初中就有所涉及,上节课又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所以在预习后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学生应该比较轻松,但也容易产生轻视的念头,因此,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讨论、 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能力目标:通过找、画食物链,认识食物网,了解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之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中提高归纳综合思维能力,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重要性。

 

4、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难点 发现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等

 

2、教法: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兴趣盎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的教学理念。采用观察、推理图解与讲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学法:本节课以发现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联系实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图文结合,小组讨论

 

启发点拨,重难释疑

 

当堂演练+课后习题

 

说板书: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难点,能体现开展的活动 

 

                             

 

 

 
 

食物链和食物网

 
 

 

 

 

 
 

知识目标: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能力目标:通过找、画食物链,认识食物网,了解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之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中提高归纳综合思维能力,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2、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概念

 
 

教学难点

 
 

发现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课前预习

 
 

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怎么画?

 
 

教学过程

 
 

补记

 
 

一、情景导入

 

出示PPT图片,学生寻找这些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示范用箭头表示:植物→蚜虫→瓢虫→鸟

 

二、新课讲授

 

1、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出示食物网图片:“生态系统中有许许多多的生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这就是食物网”

 

 

 

2、找一找图中几条食物链?答:“14。”

 

小组讨论找出食物链的特点。(多数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3、营养级及消费者。出示PPT,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说出图中分别是什么成分,第几营养级

 

能量流动特点

 

4、教师提问: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这是为什么呢?

 

答: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所获取的能量越少,当营养级达到五或六级时,传递到该营养级的能量就不足以维持一个种群生存了

 

5、复杂的食物网又对生态系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研究表明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越强。

 

举例子

 

 

 

三、巩固小结

 

 

四、练习提升

 

五、结语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并不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六、布置作业

 

1.观察身边的生物群落,自己画一个食物网

 

2、完成课本P92的练习题

 

3、预习下一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活动游戏导入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

 

食物链和食物网

 


 
草→蚜虫→瓢虫→鸟
 食物链
 食物网
 特点?
 营养级及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设计(随堂检测):

 

从谚语、成语中寻找、辨析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浮游生物→虾→小鱼→大鱼)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树叶→蝉→螳螂→黄雀)

 

1.肉食动物不可能是-条食物链中的第几营养级(B)

 

A.第五B.第二C.第三D.第四

 

2.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水稻是生产者B. 鼠是初级消费者C.蛇是次级消费者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其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

 

A.残枝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物质可提高土壤肥力

 

B.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破伤风杆菌等都是需氧型生物

 

C.“中耕松土”有利于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活动.

 

D.土壤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都是分解者

 

4、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C)(草是第一营养级;昆虫是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鹰是第四营养级,是三级消费者)

 

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   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次级消费者

 

C.鹰是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 D.昆虫是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环境、分解者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

 

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6.根据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 该生态系统中有___ 条食物链。

 

(2) 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

 

(3)图中占有两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是————

 

(4) 如果由于灾害使得植物大减,则鹰的数量将会_

 

(5) 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生态系统的————

 



03 授课PPT&视频



04 教学反思

生物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生物课堂教学应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老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物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说课环节,我语言不够流畅,在教学目标里没有涉及生物学核心素养。三维目标是核心素养的基础,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教学过程达成三维目标,由此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在教学方法的叙述环节,描述过少,应当再丰富一些。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正式讲课的过程中有卡壳的现象,说明我课下练习的还不够多,自己都不熟悉的内容学生怎么听的懂呢,又或者怎么有兴趣听呢。

PPT设计不够合理。我加了很多与教学无关的小图片,这就可能影响了教学,我可能觉得有趣好玩,那同学们也会这样觉得,所以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设计板书的时候,有些内容应放在副板上,这样可以使逻辑更加清晰。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本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提问时间短,语言不够生动,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等等。这说明我对于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所以日后若踏上教师这一岗位,我定要好好反思自己,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