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开展运动
    • 1.1 (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 1.2 增强抵抗力抗疫情
    • 1.3 (二)第二课次
    • 1.4 体育锻炼的好处
    • 1.5 有氧健身操(1)
    • 1.6 (三)第三课次
    • 1.7 运动前的准备
    • 1.8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 1.9 运动后的恢复
    • 1.10 有氧健身操(2)
  • 2 运动与知识
    • 2.1 (一)第一课次
    • 2.2 健身气功八段锦
    • 2.3 八段锦视频
    • 2.4 (二)第二课次
    • 2.5 篮球的概述
    • 2.6 中国的篮球运动
    • 2.7 篮球比赛规则
    • 2.8 裁判员手册
    • 2.9 篮球移动技术
    • 2.10 篮球传接球技术
    • 2.11 篮球投篮技术
    • 2.12 A、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 2.13 B、行进间投篮
    • 2.14 (三)第三课次
    • 2.15 篮球运球技术
    • 2.16 篮球持球突破
    • 2.17 篮球防守技术
    • 2.18 抢篮板球技术
    • 2.19 篮球进攻战术基本配合
    • 2.20 A、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 2.21 B、区域联防的基本阵型
    • 2.22 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
    • 2.23 (四)第四次课
    • 2.24 足球的起源
    • 2.25 足球的基本技术
    • 2.26 A、球性练习、运、传球
    • 2.27 (五)第五次课
    • 2.28 B、停球、射门、攻防
    • 2.29 足球的基本战术
    • 2.30 足球赛事欣赏
    • 2.31 (六)第六次课
    • 2.32 排球简介
    • 2.33 排球的基本技术
    • 2.34 排球的基本战术
    • 2.35 排球比赛赏析
    • 2.36 (七)第七次课
    • 2.37 田径概述
    • 2.38 跑类
    • 2.39 跳跃类
    • 2.40 投掷类
  • 3 运动与健康
    • 3.1 (一)第一课次
    • 3.2 终身运动
    • 3.3 运动与情绪调节
    • 3.4 运动与社会适应
    • 3.5 有氧健身操(3)
    • 3.6 (二)第二课次
    • 3.7 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3.8 肥胖与运动处方
    • 3.9 运动损伤及伤害急救
    • 3.10 运动性疾病
    • 3.11 (三)第三课次
    • 3.12 中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
    • 3.13 (四)第四课次
    • 3.14 有效的有氧运动
    • 3.15 无氧运动和混氧运动
    • 3.16 运动与合理膳食
    • 3.17 按摩与运动处方
    • 3.18 运动与疾病防治
  • 4 游泳
    • 4.1 游泳概述
    • 4.2 蛙泳和自由泳基本技术
    • 4.3 仰泳和蝶泳基本技术
    • 4.4 游泳赛事欣赏
  • 5 乒乓球
    • 5.1 乒乓球概述及基本理论
    • 5.2 乒乓球基本技战术
    • 5.3 乒乓球竞赛规则和赛事
    • 5.4 乒乓球比赛观赏
  • 6 羽毛球
    • 6.1 羽毛球发展概述
    • 6.2 羽毛球的基本技术
    • 6.3 羽毛球的基本战术
    • 6.4 羽毛球竞赛规则和赛事
    • 6.5 羽毛球比赛观赏
  • 7 花样跳绳
    • 7.1 花样跳绳概述
    • 7.2 个人花样
    • 7.3 交互花样
  • 8 形体训练
    • 8.1 形体训练概述
    • 8.2 站立姿势
    • 8.3 坐姿
    • 8.4 手位与脚位
    • 8.5 脚部练习
    • 8.6 身体躯干波浪
  • 9 体能训练
    • 9.1 体能训练概述
    • 9.2 体能训练基本方法
运动与情绪调节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运动愉快感及其影响因素

1.运动愉快感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对运动愉快感下的定义不同。目前影响较大的是基麦希克(J.C.Kimecik,1996)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运动愉快感是指个体从事运动是基于个人的目的,并与积极的感觉有联系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即流畅状态)。他们还从4个方面进一步解释了运动愉快感的定义:(1)运动愉快感不仅是积极的情感,而且是最优化的心理状态;(2)运动愉快感是活动的心理过程;(3)运动愉快感具有排他性的结构特征,换言之,参与体育活动所产生的运动愉快感受是由运动本身所引起的,而不是由其他条件引起的;(4)内部动机与运动愉快感既有区别,也有相似之处。他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运动愉快感与流畅状态是两个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


2.影响运动愉快感的因素

(1)活动目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健康(如减轻体重、消除紧张和焦虑、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然而,有一些资料表明,获取健康对于促进个体长期地参加体育活动来说并不是最有效的目的。非健康的目的(如为了发展娱乐技能、加强人际交往、满足好奇心等等)可能更有助于个体坚持参加体育活动。

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坚持活动的目的与最初参加活动的目的可能不一样。对于青少年而言,缺乏对活动的兴趣或未从活动中获得快乐是其不能坚持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2)社会交往

个体之所以为群体活动所吸引,主要原因有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的刺激性以及参与活动的机会。坚持参加体育活动者要比中途退出者更能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尤其是女性,与同伴一起练习是她们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个人的能力

个体喜欢选择适合于自己体育能力的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因此,为提高个体的体育活动能力,以使其适应挑战性任务,并使其从活动中获得快乐,有必要制定出能发挥个体体育能力的训练计划。

(4)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影响着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同时也影响着运动愉快感的产生。体育活动时的社会环境包括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同伴、观众等,来自同伴的社会促进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与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可能是由于心理相融的同伴在场更易促使个体产生运动愉快感的缘故。

除了上述的影响运动愉快感产生的因素之外,自我效能、目标设置、个体兴趣、体育社会环境中的领导行为和风格以及与体育活动项目本身有关的因素也可能影响着运动愉快感的产生。


3.运动愉快感是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中间变量

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在于活动者要从运动中获得乐趣。其模式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