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歙派(歙中四子)

代表人物: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

程 邃(1605—1691)

程邃,字穆倩,又字朽民,号垢区,又号垢道人,青谿朽民,野全道者,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久居南京,明亡后移居扬州,师事陈继儒,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和多方面修养的艺术家。精诗文考证,富收藏,书画名重当代。他平生最喜结交仁义之士为友,与黄道周、陈子龙相友善。程邃刻印白文多用汉铸印的风格,凝重朴茂;朱文喜欢用大篆入印,取法周秦小玺,因此他的刻印就不同于文何等前辈大家了。他的乡人程芝华在《古蜗篆居印述》中摹集了他的作品五十九方,借此可以见其风格的大略。

程邃是后期皖派(徽派)的代表人物,与巴慰祖、胡唐、汪肇龙合称“歙中四家”。


img85

《郑簠之印》是他作品中较别致的,取法凿印的风格,斑驳处见古朴,细笔处不觉纤弱

img86

竹篱茅舍

img87

谷口农

《谷口农》与《竹篱茅舍》可以看出他构思中的不同趣味,貌古而意淳,非常人所及

img88

《梁清标印》为加边栏的汉白文印式

img89

img90

《少壮三好音律书酒》以大篆多字仿古玺形式,为当时的印坛开创了崭新的面目,通过文字间有机的联系和生动的变化来表现方寸间整体章法的和谐之美。

img91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线条有苍古之韵,各字的结体活泼多姿,章法仍一如前印的端谨。

img92

《一身诗酒债千里水云情》为多字印,均不假修饰,以双刀法出之,妥帖平整可取

巴慰祖(1744—1793)

巴慰祖,字隽堂,晋唐,号予藉,又号子安,莲舫等,安徽歙县渔梁人。富收藏,精于隶书,山水花鸟也十分工丽,又深得仿制青铜器的绝技,鉴家莫辨真伪。刻印初师程邃,后得见汪氏飞鸿堂、潘氏看篆楼的古铜印谱,眼界大开,遂着意于秦汉,境界甚高,惜流传作品不多。巴慰祖在皖南地区有很大影响,而他的后继者中要数他的外甥胡唐最得真传。巴胡历来被视为皖派的正宗,但从近代发现的原印来看,他与程邃的风格并不相同。

巴慰祖曾苦心摹刻汉印,有《四香堂摹印》二卷、《百寿图印谱》一卷,都称得上形神兼备,他取法既高,用之于创作自然不同流俗了;《董洵之玺》在章法疏密的调配上可以看出他对古玺印理解融会的程度;“董”字草头的力尽简约,“之”的似斜反正,“玺”的左右高低参差,均为佳处。《董洵私印》仿汉铜印风格,古印斑驳锈蚀造成的奇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追求这种境界,又必须以不失印文的笔意不产生释读的误解为前提,《董洵私印》正是符合这一原则的精严之作;《栎阳张氏》为朱白文相间式,田字格的形式则取法秦印。《下里巴人》娟美清朗,后人摹刻甚众;《胡唐印信》取法汉朱文,印边简省,无边却似有边,古雅可喜。《巴予藉》图案装饰与印文浑然一体。《乙卯优贡辛巳学廉》借鉴宋代官印,简洁明净,意境清新。印款作行书典丽蕴藉,一如书迹。篆刻艺术发展到巴胡的创作阶段,在对秦汉玺印的消化吸收方面确实是比先前的印人迈进了一大步了。

img169

巴予藉

img170

下里巴人

img171

img172

己卯优贡辛巳学廉(附款)

img173

栎阳张氏

img174

胡唐印信

img175

董洵之玺

img176

董洵私印

胡 唐(1759—1826)

胡唐,初名长庚,字子西,号詠陶,䏁翁,别署城东居士,安徽歙县人。他的篆刻,受到他的母舅巴慰祖的指导,一心追求秦汉古印的风范,很善于取法秦汉印中秀润清雅的婉约风格,边款隶楷兼具,尤以清丽绝俗的小行书见称,与巴慰祖并称巴胡。篆刻艺术由文何开创了秀润苍劲的不同风格,程邃继之而起,有出蓝之誉。巴胡以秦汉为指归,达到神妙自然的境界,精能到了极点。他们的刻印,如果与汉印混在一起,是难分彼此的。巴慰祖、胡唐的风格对晚清印坛巨擘赵之谦有重要的影响,赵之谦在为好友魏锡曾刻《钜鹿魏氏》一印的款识中有题句云:“老辈风流忽衰歇,雕虫不为小技绝,浙皖两宗可数人,丁黄邓蒋巴胡陈”,巴胡为后世的推重由此可见。

img195

img196


img197(附款)

img198


白发书生

img199


img200

img201

img202


张公子(附款)

img203


城东十四郎

img204

img205


藕花小舸(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