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环境生态学
1.1
全国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统编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
1.2
内容提要
1.3
前 言
1.4
第1章 绪 论
1.4.1
1.1 环境问题的产生
1.4.1.1
1.1.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4.1.2
1.1.2 环境问题的产生
1.4.1.3
1.1.3 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危害
1.4.2
1.2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1.4.2.1
1.2.1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
1.4.2.2
1.2.2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
1.4.2.3
1.2.3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1.4.3
1.3 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及相邻学科的关系
1.4.3.1
1.3.1 生态学
1.4.3.2
1.3.2 环境科学
1.4.3.3
1.3.3 其他相关学科
1.4.4
思考与练习题
1.5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1.5.1
2.1 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
1.5.1.1
2.1.1 环境与环境因子
1.5.1.2
2.1.2 生态因子
1.5.1.3
2.1.3 生态因子的类型
1.5.2
2.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5.2.1
2.2.1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5.2.2
2.2.2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
1.5.2.3
2.2.3 生命系统的稳态特性
1.5.2.4
2.2.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5.3
2.3 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5.3.1
2.3.1 光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5.3.2
2.3.2 温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5.3.3
2.3.3 水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5.3.4
2.3.4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5.3.5
2.3.5 风对生物的影响
1.5.3.6
2.3.6 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1.5.4
思考与练习题
1.6
第3章 种群生态学
1.6.1
3.1 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6.1.1
3.1.1 种群的概念
1.6.1.2
3.1.2 种群的基本特征
1.6.2
3.2 种群的动态
1.6.2.1
3.2.1 种群的统计特征
1.6.2.2
3.2.2 种群增长模型
1.6.2.3
3.2.3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1.6.2.4
3.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1.6.2.5
3.2.5 种群的调节
1.6.2.6
3.2.6 种群适应对策
1.6.3
3.3 种群关系
1.6.3.1
3.3.1 种内关系
1.6.3.2
3.3.2 种间关系
1.6.4
思考与练习题
1.7
第4章 群落生态学
1.7.1
4.1 生物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7.1.1
4.1.1 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1.7.1.2
4.1.2 群落的基本特征
1.7.2
4.2 群落的组成
1.7.2.1
4.2.1 群落组成的性质分析
1.7.2.2
4.2.2 群落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
1.7.2.3
4.2.3 种间关联
1.7.3
4.3 群落的结构
1.7.3.1
4.3.1 群落的结构要素
1.7.3.2
4.3.2 群落的垂直结构
1.7.3.3
4.3.3 群落的水平格局
1.7.3.4
4.3.4 群落的时间格局
1.7.3.5
4.3.5 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1.7.3.6
4.3.6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1.7.4
4.4 群落的演替
1.7.4.1
4.4.1 群落演替的概念
1.7.4.2
4.4.2 群落的形成及发育
1.7.4.3
4.4.3 群落演替的类型
1.7.4.4
4.4.4 群落演替的理论
1.7.4.5
4.4.5 有机体论和个体论的两种演替观
1.7.5
思考与练习题
1.8
第5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1.8.1
5.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1.8.1.1
5.1.1 生态系统的概念
1.8.1.2
5.1.2 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
1.8.1.3
5.1.3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8.2
5.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8.2.1
5.2.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8.2.2
5.2.2 生态系统的结构
1.8.3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
1.8.3.1
5.3.1 初级生产
1.8.3.2
5.3.2 次级生产
1.8.4
5.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8.4.1
5.4.1 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的热力学定律
1.8.4.2
5.4.2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1.8.4.3
5.4.3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
1.8.4.4
5.4.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解与能量循环
1.8.5
5.5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8.5.1
5.5.1 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1.8.5.2
5.5.2 水循环
1.8.5.3
5.5.3 碳循环
1.8.5.4
5.5.4 氮循环
1.8.5.5
5.5.5 磷循环
1.8.5.6
5.5.6 硫循环
1.8.5.7
5.5.7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
1.8.6
5.6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8.6.1
5.6.1 信息与信息量
1.8.6.2
5.6.2 信息及其传递
1.8.7
5.7 生态系统的平衡及自我调节
1.8.7.1
5.7.1 生态平衡的概念
1.8.7.2
5.7.2 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1.8.8
5.8 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
1.8.8.1
5.8.1 森林生态系统
1.8.8.2
5.8.2 草原生态系统
1.8.8.3
5.8.3 河流生态系统
1.8.8.4
5.8.4 湖泊生态系统
1.8.8.5
5.8.5 湿地生态系统
1.8.8.6
5.8.6 海洋生态系统
1.8.8.7
5.8.7 城市生态系统
1.8.9
思考与练习题
1.9
第6章 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
1.9.1
6.1 景观生态学
1.9.1.1
6.1.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1.9.1.2
6.1.2 景观结构
1.9.1.3
6.1.3 景观生态过程
1.9.1.4
6.1.4 景观动态变化
1.9.1.5
6.1.5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9.1.6
6.1.6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1.9.2
6.2 全球变化与全球生态学
1.9.2.1
6.2.1 全球变化
1.9.2.2
6.2.2 全球生态学
1.9.2.3
6.2.3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9.2.4
6.2.4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1.9.3
思考与练习题
1.10
第7章 干扰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
1.10.1
7.1 干扰及其生态学意义
1.10.1.1
7.1.1 干扰的定义、类型及性质
1.10.1.2
7.1.2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1.10.2
7.2 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
1.10.2.1
7.2.1 传统劳作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1.10.2.2
7.2.2 环境污染
1.10.2.3
7.2.3 不断出现的新干扰形式
1.10.3
7.3 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成因、类型和特征
1.10.3.1
7.3.1 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
1.10.3.2
7.3.2 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
1.10.3.3
7.3.3 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1.10.3.4
7.3.4 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1.10.4
7.4 中国的脆弱生态系统
1.10.5
7.5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1.10.5.1
7.5.1 生态恢复的定义
1.10.5.2
7.5.2 生态恢复后的特征
1.10.5.3
7.5.3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1.10.5.4
7.5.4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1.10.5.5
7.5.5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1.10.6
7.6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1.10.6.1
7.6.1 生态恢复的目标
1.10.6.2
7.6.2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1.10.6.3
7.6.3 生态恢复成功的标准
1.10.6.4
7.6.4 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1.10.6.5
7.6.5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操作程序
1.10.6.6
7.6.6 生态恢复的时间
1.10.6.7
7.6.7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
1.10.7
思考与练习题
1.11
第8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11.1
8.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1.11.1.1
8.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1.11.1.2
8.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现状
1.11.2
8.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1.11.3
8.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
1.11.3.1
8.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主要方法
1.11.3.2
8.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1.11.3.3
8.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11.4
8.4 生态补偿
1.11.4.1
8.4.1 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内涵
1.11.4.2
8.4.2 生态补偿机制
1.11.5
思考与练习题
1.12
第9章 生态系统管理
1.12.1
9.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1.12.1.1
9.1.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1.12.1.2
9.1.2 生态系统管理的发展
1.12.1.3
9.1.3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1.12.1.4
9.1.4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1.12.2
9.2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及途径
1.12.2.1
9.2.1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
1.12.2.2
9.2.2 生态系统管理的数据基础
1.12.2.3
9.2.3 生态系统变化的度量
1.12.2.4
9.2.4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
1.12.2.5
9.2.5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技术与途径
1.12.3
9.3 我国几种生态系统的管理
1.12.3.1
9.3.1 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
1.12.3.2
9.3.2 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
1.12.3.3
9.3.3 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
1.12.3.4
9.3.4 旅游业生态系统的管理
1.12.4
思考与练习题
1.13
第10章 环境污染物及其生态效应
1.13.1
10.1 环境污染物与毒物
1.13.1.1
10.1.1 环境污染及其分类
1.13.1.2
10.1.2 环境污染物与毒物
1.13.1.3
10.1.3 主要环境污染物及其环境毒理学效应
1.13.2
10.2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13.2.1
10.2.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
1.13.2.2
10.2.2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1.13.2.3
10.2.3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
1.13.3
10.3 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评价
1.13.3.1
10.3.1 毒理学常用的基本概念
1.13.3.2
10.3.2 毒理学常用的剂量参数
1.13.3.3
10.3.3 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1.13.3.4
10.3.4 环境污染物毒性的评价方法
1.13.4
10.4 生态监测
1.13.4.1
10.4.1 生态监测的概念与原理
1.13.4.2
10.4.2 生态监测的类型
1.13.4.3
10.4.3 生态监测的内容、特点与任务
1.13.4.4
10.4.4 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及技术
1.13.5
10.5 生态风险评价
1.13.5.1
10.5.1 生态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1.13.5.2
10.5.2 生态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与过程
1.13.6
思考与练习题
1.14
第11章 可持续发展
1.14.1
1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14.1.1
11.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1.14.1.2
11.1.2 可持续发展的度量与指标
1.14.2
11.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原理
1.14.2.1
11.2.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14.2.2
11.2.2 复合生态系统的演化及动力学机制
1.14.2.3
11.2.3 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控制论原理
1.14.3
11.3 生态规划
1.14.3.1
11.3.1 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发展
1.14.3.2
11.3.2 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1.14.4
11.4 生态工程
1.14.4.1
11.4.1 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发展
1.14.4.2
11.4.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14.4.3
11.4.3 生态工程的类型
1.14.4.4
11.4.4 生态工程的发展趋势
1.14.5
11.5 产业生态学与生态产业
1.14.5.1
11.5.1 产业生态学
1.14.5.2
11.5.2 生态产业
1.14.6
思考与练习题
1.15
参考文献
环境生态学
胡荣桂
创建者:第一编辑部
收藏量:944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