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课程篇 课程介绍
    • 1.1 教学大纲
    • 1.2 进度安排
    • 1.3 课程介绍
    • 1.4 开学第一课
  • 2 绪论篇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 2.1 内容简要
    • 2.2 专题1如何认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 2.2.1 课程教学
      • 2.2.2 课外研学
        • 2.2.2.1 参考资料
      • 2.2.3 课后检学
    • 2.3 专题2 如何认识新时代和新使命
      • 2.3.1 课程教学
      • 2.3.2 课外研学
        • 2.3.2.1 参考资料
      • 2.3.3 课后检学
    • 2.4 思政小课堂
    • 2.5 章节检测
  • 3 人生篇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3.1 内容简要
    • 3.2 专题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 3.2.1 课程教学
      • 3.2.2 课外研学
        • 3.2.2.1 参考资料
      • 3.2.3 课后检学
    • 3.3 专题4怎样正确看待科学人生观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
      • 3.3.1 课程教学
      • 3.3.2 课外研学
        • 3.3.2.1 参考资料
      • 3.3.3 课后检学
    • 3.4 专题5新时代大学生怎样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3.4.1 课程教学
      • 3.4.2 课外研学
        • 3.4.2.1 参考资料
      • 3.4.3 课后检学
    • 3.5 课堂实践活动
    • 3.6 思政小课堂
    • 3.7 章节检测
  • 4 逐梦篇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4.1 内容简要
    • 4.2 专题6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 4.2.1 课程教学
      • 4.2.2 课外研学
        • 4.2.2.1 参考资料
      • 4.2.3 课后检学
    • 4.3 专题7怎样坚定理想信念
      • 4.3.1 课程教学
      • 4.3.2 课外研学
        • 4.3.2.1 参考资料
      • 4.3.3 课后检学
    • 4.4 专题8大学生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4.4.1 课程教学
      • 4.4.2 课外研学
        • 4.4.2.1 参考资料
      • 4.4.3 课后检学
    • 4.5 思政小课堂
    • 4.6 章节检测
  • 5 精神篇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5.1 内容简要
    • 5.2 专题9如何理解和弘扬中国精神
      • 5.2.1 课程教学
      • 5.2.2 课外研学
        • 5.2.2.1 参考资料
      • 5.2.3 课后检学
    • 5.3 专题10怎么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 5.3.1 课程教学
      • 5.3.2 课外研学
        • 5.3.2.1 参考资料
      • 5.3.3 课后检学
    • 5.4 专题11大学生怎样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 5.4.1 课程教学
      • 5.4.2 课外研学
        • 5.4.2.1 参考资料
      • 5.4.3 课后检学
    • 5.5 思政小课堂
    • 5.6 课外延伸实践(选做)
    • 5.7 章节检测
  • 6 价值篇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6.1 内容简要
    • 6.2 专题12为什么说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 6.2.1 课程教学
      • 6.2.2 课外研学
        • 6.2.2.1 参考资料
      • 6.2.3 课后检学
    • 6.3 专题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哪些显著特征
      • 6.3.1 课程教学
      • 6.3.2 课外研学
        • 6.3.2.1 参考资料
      • 6.3.3 课后检学
    • 6.4 专题14新时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4.1 课程教学
      • 6.4.2 课外研学
        • 6.4.2.1 参考资料
      • 6.4.3 课后检学
    • 6.5 课堂实践活动(选做)
    • 6.6 思政小课堂
    • 6.7 章节检测
  • 7 道德篇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 7.1 内容简要
    • 7.2 专题1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7.2.1 课程教学
      • 7.2.2 课外研学
        • 7.2.2.1 参考资料
      • 7.2.3 课后检学
    • 7.3 专题16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 7.3.1 课程教学
      • 7.3.2 课外研学
        • 7.3.2.1 参考资料
      • 7.3.3 课后检学
    • 7.4 专题17新时代如何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 7.4.1 课程教学
      • 7.4.2 课外研学
        • 7.4.2.1 参考资料
      • 7.4.3 课后检学
    • 7.5 专题18如何遵守社会公德和恪守职业道德
      • 7.5.1 课程教学
      • 7.5.2 课外研学
        • 7.5.2.1 参考资料
      • 7.5.3 课后检学
    • 7.6 专题19如何弘扬家庭美德与锤炼个人品德
      • 7.6.1 课程教学
      • 7.6.2 课外研学
        • 7.6.2.1 参考资料
      • 7.6.3 课后检学
    • 7.7 思政小课堂
    • 7.8 课堂实践活动(选做)
    • 7.9 章节检测
  • 8 法治篇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 8.1 内容简要
    • 8.2 专题20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8.2.1 课程教学
      • 8.2.2 课外研学
        • 8.2.2.1 参考资料
      • 8.2.3 课后检学
    • 8.3 专题21怎样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8.3.1 课程教学
      • 8.3.2 课外研学
        • 8.3.2.1 参考资料
      • 8.3.3 课后检学
    • 8.4 专题22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 8.4.1 课程教学
      • 8.4.2 课外研学
        • 8.4.2.1 参考资料
      • 8.4.3 课后检学
    • 8.5 思政小课堂
    • 8.6 章节检测
  • 9 结课篇
    • 9.1 结课视频
    • 9.2 总结表彰
章节检测
  • 1 内容回顾
  • 2 章节检测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目标 坚定崇高信念行动

识记部分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理想的内涵与特征:P41概念P42特征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的内涵与特征:P43概念;执着性、支撑性、多样性。

3.两者关系:对象;保障

 

理解部分

一、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信念的作用P45

2.P46-47昭示奋斗目标催生前进动力提供精神支柱提高精神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科学的理论:P50三点   科学性

2.人民的理论:为人类求解放   革命性

3.实践的理论:重视实践,改造世界两个方面  实践性

4.开放的理论:P5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持久性

5.最后,作为大学生该怎么做P52

 

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P52

2.如何实现共产主义P53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54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P55:领导制度国体政体、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根本立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P56七个是,区分。

 

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1.时代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三大飞跃:P58

3.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P59

 

六、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59-62

  1.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两种偏向:P59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具体来看:

  2.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和“实然"的矛盾。

  3. 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规定和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

  2. 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 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1. P60: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远大,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越漫长

  3.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

  4. P61: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体现在民族、国家、政党

  5.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 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6. 艰苦奋斗是成就人生事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7. P62: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8. 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9. 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

  10. 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含义:P62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 往和追求。

(2)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P63

  实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的实质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1.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1. 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不是依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的,从根 本上说它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

  2. 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 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

  1.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1. 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的个人理想基础之上。

  2. 社会理想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 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3. 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的理 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应用部分

一、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一)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P64-65

  1. 立志当高远

  2. "志"的双重含义:

  1. 对未来目标的向往。

  2. 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1. 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

  2. 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

  3. 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 利的多少与得失。

  4. 立志做大事

  5. 青年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

  6. 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7.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 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8. 立志须躬行

  9.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

  10. 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