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思林戏剧艺术思想研究
1.7.3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情境”这一概念并非艾思林首创,而是由法国启蒙主义的思想家、戏剧理论家狄德罗提出,在他之后有许多理论家对它进行了很多不同的阐释,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黑格尔和萨特。狄德罗认为,情境比性格更为重要,人物的性格要由情境来决定。黑格尔则坚信,艺术家包括戏剧家必须把“一般的世界情况”具体化、定性化为个别人物直接发生影响的机缘,使其现出是怎样的人物,这种机缘就是情境。到了当代,萨特更是非常重视情境,他把情境看作人为实现自由而自我选择的机遇,并认为戏剧的目的就在于探索一切人类经历中具有普遍性的情境。他声明他的戏剧就是“情境剧”,其目的就是要取代“性格剧”。虽然狄德罗、黑格尔和萨特等人极其重视“情境”,但他们都没有将其作为戏剧本质来考察,将情境上升到戏剧本质层面来考察的,艾思林应该是第一位。艾思林在从戏剧情境的角度给戏剧下了一个定义的同时,还指出戏剧情境共有的一些特点,即具体性和直接性、假定性和真实性等,为我们思考戏剧的本质、理解戏剧情境的概念、运用戏剧情境的概念考察和分析戏剧,打开了新的通道,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是他对戏剧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

注释:

【1】彭万荣.评谭霈生戏剧本体论纲[J].戏剧,2002(4):16-24.

【2】[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0.

【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78.

【4】[美]乔治·贝克.戏剧技巧[M].余上沅,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25.

【5】[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55.

【6】[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M]//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林陵,史敏徒,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56.

【7】[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M]//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林陵,史敏徒,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56.

【8】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9】[法]弗朗西斯科·萨塞.戏剧美学初探[C]//周靖波.西方剧论选.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420.

【10】[波]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戏剧的“新约”[C]//迈向质朴戏剧.魏时,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23.

【11】[德]伊曼努尔·康德.判断力批判[M]//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7.

【1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48.

【1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62.

【14】王廷信.中国戏剧之发生[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

【15】徐子方.关于当前戏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C]//戏曲研究(第69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6】[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3-4.

【17】“情境”(situation),作为一个戏剧理论概念,在从外文译成汉语时,对同一概念有人译作“情境”,有人译为“处境”,还有的人把它译为“境遇”“境况”“状况”等。为了便于理解和统一起见,本书除了直接引文外将一律采用“情境”这一译名。

【18】[法]狄德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C]//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张冠尧,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07.

【19】[法]狄德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C]//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张冠尧,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08.

【20】[法]狄德罗.论戏剧诗[C].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张冠尧,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79.

【21】[法]狄德罗.论戏剧诗[C].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张冠尧,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79.

【2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朱光潜全集(6).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477.

【23】谭霈生.戏剧本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7.

【2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54.

【25】[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51.

【2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29.

【27】[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54.

【28】[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52.

【29】普遍力量即普遍的精神力量,亦即某特定时代流行的伦理、宗教、法律等方面的信条或理想。朱光潜先生认为,这其实也就是黑格尔所理解的抽象的“理念”。(参照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朱光潜全集(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156.)

【30】[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96.

【3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朱光潜全集(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157.

【3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60.

【3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60.

【34】[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55.

【35】[法]萨特.铸造神话[M]//萨特文集(7).施康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9.

【36】 [法]萨特.提倡一种处境剧[M]//萨特文集(7).施康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5.

【37】[法]萨特.提倡一种处境剧[M]//萨特文集(7).施康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5.

【38】 [法]萨特.提倡一种处境剧[M]//萨特文集(7).施康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5.

【39】[法]萨特.提倡一种处境剧[M]//萨特文集(7).施康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5.

【40】谭霈生.戏剧本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7.

【41】Martin Esslin. An Anatomy of Drama. First American Edition. New York: Hill and Wang,1977.18.此处英文原文为:“… drama is the most concrete form in which art can recreate human situations, human relationships.”罗婉华将这句话译为:“戏剧是艺术能在其中再创造出人的情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最具体的形式。”(参见[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笔者以为,“human relationships”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关系,应译为“人的关系”或“人的各种关系”,另外,此句话中的“human relationships”应该看作是“human situations”的同位语,不应该将它们看作是并列关系。这样,“人的情境”就是“人的各种关系”。

【42】[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4.

【43】彭万荣.论马丁·艾思林的戏剧情境[J].戏剧,2003(3):56-62.

【44】[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3.

【45】[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8.

【46】[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

【47】[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59.

【48】[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

【49】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也拼作Ockham's Razor):14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哲学家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1349)对无休无止的关于“真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他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必须被无情地“剃除”。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因为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

【50】[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8-9.

【51】[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82.

【52】[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91.

【53】[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4.

【54】[美]桑顿·怀尔德.关于戏剧创作的一些随想[C]//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29.

【55】[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1.

【56】对于戏剧的现实主义、真实性和政治使命等问题,上个世纪的一些剧作家和批评家之间有很多争论。特别是在法国,聚集在布莱希特的旗帜下的一些左翼剧作家和批评家,对所谓荒诞派(贝克特、尤奈斯库)加以攻击,指责他们忽略了社会问题;而尤奈斯库则反唇相讥,称布莱希特派的人为宣传家,指责他们为了政治事业的利益而歪曲了真实性。艾思林所批评的争论就是指这场发生于布莱希特派和尤奈斯库之间的争论。

【57】[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2-113.

【58】[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2.

【59】[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2-103.

【60】[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4.

【61】[英]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M].华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93-294.

【62】[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83.

【63】[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1.

【64】[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