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唐淑之
唐淑之


唐淑之(1907-1999,祖籍广东珠海唐家湾,出生于上海,后毕业于国立上海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曾与丈夫王霖生一起参加过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1946年,唐淑之辞去上海疗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的职务,开设“唐淑之诊所”。新中国成立后,唐淑之长期担任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之职,其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后人所称道。

名人之魂

唐淑之:生生不息的光明使者

唐淑之的根,始终是在珠海唐家深深扎下,而出生却又是在上海,那是十九世纪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她的出身背景呢?又是茶商兼洋务的典型商人家庭。这样的生命底色、这样的经济环境就标志着中产阶层,温饱有余,孩子能有正常的教育。谦谦淑女唐淑之,就是这样出生、这样成长。1934年,唐淑之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27岁的唐淑之与同学同为医生的王霖生结婚成家。那一个年头,正是中国表面上最为平静的年份,毕业了,结婚了,那人生最重要阶段的平静与温馨是可以滋润一颗聪慧待发的春心的。

平静的岁月总是短暂的。紧接而来的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日本“鬼子”用屠刀砍向中国。作为医生的唐淑之夫妇,参加了战地红十字会救护队,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虽然是无可奈何,却分外显出那一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存亡面前应有的操守。

随后的岁月里,唐淑之所选择的职业,仍是悬壶济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在多难岁月中顽强打拼。

1951年,44岁的唐淑之正式进入国家的医疗机构。1956年又奉调从上海到北京医院工作,并专职从事妇儿科工作。1958年,调往北京友谊医院扩建妇产与少儿科并担任主任医师。1960年,唐淑之的译著《外科生理学·妇产科》面世,继而唐淑之在第一线勤奋实践,一面又著书立说,中国妇产科学一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家跃然世间。

中国的人口出生死亡比例,在旧中国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大多数农村的孕妇几乎都靠接生婆办理,有的甚至在田头村边一旦临产就艰难地自理,产妇与新生儿因感染死亡的数字,几乎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

唐淑之就是以她精湛的医术,高超的接生技术,把一个个新生婴儿从黑暗中引渡到光明的人间。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光明使者,唐淑之还钻研不孕的成因,使一个个患者得以喜得贵子。

关于宇宙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从来都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问题。而唐淑之却在血污中寻找酸碱平衡,寻找生命的源头、寻找卵子与精子的碰撞、寻找新的生命的诞生……

一个婴儿降临人间,从来是不按照人间上下班的规律来行事的。

一个妇产科医生,她所承担的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之大,是一般工种从事之人难以想象的。唐淑之在超强的工作负荷面前,是一个称职的人人称赞敬佩的医生,而唐淑之的科研成果,更是饱含着一颗仁者之心的智慧。她相继翻译、出版了《肺结核与妊娠》、《妇产科手册》等专著。

1999年,92岁的唐淑之在京逝世。她应该是含笑而去的。因为她是把人引渡到人间的光明使者。医者仁者,仁者寿也。后人仰望缅怀那一代德高望重的长者,其实是人类自己在鞭策和汲取智慧的一次反省与回顾。

名人词典

“北京友谊医院原妇产科主任、教授,无党派民主人士,北京市第五、第六届政协常委,我国妇产科学界有贡献的知名专家唐淑之,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101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1999114日,光明日报的一则讣告昭示了一个世纪老人的离去。

唐淑之,祖籍广东珠海唐家湾镇,19071023日出生于上海。祖父唐吉轩是上海华茶大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后由于不熟悉外文,数万两银子的投资换来的是竟是一箱箱不值钱的沙俄卢布,导致破产。唐淑之的父亲唐韵泉原是唐吉轩的总账房先生,家道中落,成为一名铁路员工。母亲梁凤云是家庭妇女。唐淑之排行第二,上有一位长兄,下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唐淑之自小聪明伶俐,父亲将她送到女子学校读书,直到在国立上海医科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

爱国抗日救护,获得表彰

抗日战争时期,唐淑之与身为外科医生的丈夫王霖生携手参加了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救护过不少与日寇英勇作战负伤的军队官兵。一次,王霖生与唐淑之冒着日寇疯狂的炮火,在硝烟中救护伤中,一颗炮弹呼啸着飞来,王霖生在自己卧倒的同时,飞起一脚踢倒并救了一位站在身旁的队友。为了表彰唐淑之和王霖生的献身精神,红十字会在战地奖给他们两座奖杯。唐淑之和王霖生将这两座奖杯装满了从战地伤员身躯中取出的弹片,以作纪念。

上海沦陷后,唐淑之为了祖国的尊严,不顾生活拮据,毅然和10名有爱国心的主任医师一同辞去主任医生的职务,以表示对亲日派医院高层的抗议。

1949101日,新中国诞生了。唐淑之毅然放弃开诊所所获得的丰厚收入,投身到新中国医疗事业中来。华东军政委员会保健医院原本给唐淑之开出了800万元(当时币值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元)的顶薪,但唐淑之却只接受技术4级、200万元的薪金。她认为自己参加革命工作太晚,此举属报效祖国,别无他求。

爱家相夫教子,堪称楷模

后辈和学生追忆唐淑之,称其具有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在家是贤妻良母,在外是良师益友。

1934年,唐淑之与大学同窗王霖生结婚,夫妻风雨同舟共度半个多世纪。1939年时逢战乱,丈夫王霖生患肺病,生命垂危。当时还没有发明雷米封这种治疗肺病的特效药,死于肺痨的人不计其数。一位内科专家见王霖生频频吐血,语调沉重地对唐淑之说:“他快不行了,你还是快一点准备他的后事吧。”唐淑之不甘心32岁的丈夫就这样离去,她用精良牛肉炖胎盘,并加入数味名贯中药煎成浓汤,一勺一勺地喂到丈夫口里,精心护理,将丈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唐淑之秉承父辈遗风,注重家教,悉心培育子女,鼓励子女攻读学问。每逢周末,只要医院没有特殊情况,她常偕全家人到剧院欣赏世界名剧、交响乐、音乐会,接受艺术熏陶。现在,她的长女业已成材,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教授、主任、硕士生导师。

爱天下悬壶济世,接济穷人

1946年,唐淑之辞去上海疗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之职,开设“唐淑之诊所”。当时,私人做人工流产手术,收费十分昂贵,一般要以黄金的两数来计价。但唐淑之抱着“救死扶伤,治疗救人”的宗旨,诊所开业伊始,便给自己立下规定:不做非婚孕妇的堕胎,不收穷人的诊疗费,对经济拮据患者,不论是教师、公务员,还是工人、平民,均减收诊疗费、药费,乃至免费贴助贫苦病人。

唐淑之夫妇常救济穷人,善名远播。开诊所收入颇丰,不少时候唐淑之一天工作结束后刚坐上人力车,车后就跟上了一群穷苦人和孩子。唐淑之便将一叠一叠的钞票分给他们,自己仅保留一点日常开销,两手空空回家的事也时常有之。抗战时期,他们的生活十分艰难。有一次,王霖生刚买了一袋米,就被一位工友拦住,求他借一点米下锅糊口,王霖生慷慨相送。虽然家里同样等米下锅,但唐淑之对丈夫的做法毫无怨言。

名人品德

医术医德口口相传,曾被称为“送子观音”

早在1946年,唐淑之大胆地运用当时尚无先例而又极其简单的方法———将她丈夫的精液移植到不孕妇女的子宫内,使受精卵顺利着床,孕育成长,为现在高难度的人工受精奠定了基础。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唐淑之通过调整妇女内分泌,使经期和排卵期正常化、规律化、再移植其配偶精液,妙手回春地造就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曾一度被当作“送子观音”来传颂。

唐淑之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风严谨,医德高尚。在唐淑之眼里,医疗技术是没有轻而易举的事的。她总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手术,无论大小,从不摆专家架子。有人说:“这么简单的手术,还要劳驾您大主任专家亲自出马吗?跟实习医生讲一讲、教一教不就行了!”唐淑之回应道:“如果这也容易,那也容易,那不是阿猫呀、阿狗呀都到妇产科来啦!”

在唐淑之的心里,患者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开私人诊所期间,为清楚地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与有效治疗,认真地为患者建立了数以千计、万计的病历。在主持北京友谊医院妇科产期间,一听说某某大夫手里的孕妇连同婴儿生命有危险,她就会马上赶去。每当在病人生命攸关的时刻,唐淑之总是竭尽全力亲临抢救。遇有病人不幸死亡,唐淑之会心怀坦荡地向病人家属公开病历。

唐淑之与他人合著论文,其署名从不急先。学生发表论文,要求导师署名,她从不肯沾学生的光。从1956年至1981年,她的工资级别、职务、职称25年没有提升过,她的副教授职称跟随她长达37年之久。

精神遗产

“唐淑之是坚守道德底线的人间天使”

受访人:

李世源,中国文物协会常务理事,珠海市博物馆研究员

记者:唐淑之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在其专业领域和道德修养方面也颇有建树,您认为她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李世源:唐淑之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选择了学医,一生从事治病救人的事业,这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中国自古就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可见能从事为人治病、救死扶伤是一份积大德、养心性、修正果的工作。唐淑之作为一个世纪老人,把一生献给了妇儿科事业,其间把一个个娘胎中的赤子从黑暗接生到光明之中,她在专业领域中的精湛技术,不仅同行有口皆碑,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交口称赞。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直至唐淑之九十岁的晚年,人们的赞誉在唐淑之的眼中,仍如她淡淡一笑的回答:“过眼云烟”。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修养?在职业操守上,坚守人的职业底线,不爱钱、不受馈赠、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解围济困、帮助病人。这在唐淑之眼中,都是分内之事。

记者:唐淑之和唐雪卿,身处同一个历史时期,一个从医一个从艺,但在各自的领域都卓有成绩,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唐家女性登上近代史的舞台?

李世源:珠海唐家镇走出的历史名人,留下了一长串闪光的足迹。作为两个姓唐的女性,她们的出身背景大致相似,都是祖籍唐家,出生上海,在沪上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但二人的路径,一是在文艺方面展现了天赋,另一是在医学领域投入了毕生精力。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女性能脱颖而出,不仅自身需具备多方面的才情与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几千年男尊女卑,整个社会并不给女性提供平等的人生舞台。而唐雪卿与唐淑之完全凭借着个人的聪明才智,赢得了人生发展的机遇,成为中国杰出的女性人物,实属珠海人的骄傲。

记者:在医患关系紧张和学术腐败滋生的今天,重温唐淑之的医德和师风,除了敬仰,还具有了感召的力量……

李世源:在理想失落、金钱至上的人欲面前,自然会产生学术腐败与医患关系紧张。任何社会制度,任何时代背景下,总会有人坚守职业道德、人生底线。唐淑之在医疗领域七十年的躬身践行,就是一个最佳诠释。一个医生,最容易见到的,就是生与死的较量,在天使与死神面前,在金钱与操守面前,魔鬼总是会向你发出迷人的微笑。清醒的人,不想死去,不想在精神上死去的人,他们会选择操守,跟着天使行走。这样的人,是大多数,否则人类就不会生存下去。唐淑之,就是一个坚守道德底线的人间守护天使。

记者:珠海有哪些关于唐淑之的地理记忆?有没有相关的史料记录唐淑之曾经回过家乡唐家?

李世源:家乡对名人的纪念,总是在名人成名、名人过世之后。这是历史的惯例。唐淑之的故乡,我想永远是她心中那一份回忆与想象了。

记者:唐淑之去世之后,光明日报刊登了讣告,在世人看来这不仅是对其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社会影响力的肯定,您认为呢?

李世源:当一个人讣告登在不管是哪一种级别的刊物之后,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过去时。回忆与光荣的言语,只是为了激励后来者。今天我们又重新拾起纪念的旗帜,就是对二十世纪优秀女性唐淑之先生最好的缅怀。冀盼唐先生在天之灵继续守护着人间的生命。

趣闻轶事

曾给江青写医嘱

1956年,唐淑之从上海调到北京医院工作。北京医院当时是中央级的医院,许多中央高级干部都到那里就医。唐淑之常与当时著名妇产科专家、时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的林巧稚时一起会诊。

1957年,唐淑之曾在一次林巧稚缺席会诊时,给江青看病,并写了医嘱。唐淑之把当时确诊为癌症的诊断书和医嘱交给了江青的随从人员。唐淑之知道她是一位高干,但绝没有想到她就是江青。

副院长纪淑华找到唐淑之问道:“你知道刚才的病人是谁吗?”

唐淑之答道“是一位高干吧。”

纪淑华提醒她说:“她是江青啊!”

唐淑之正色说道:“不管她是谁,只要她是我的病人,我就有责任告诉她,她得的是什么病,能不能治疗,这是我作为一个医生的责任,别的就无关紧要了。”

病人临终托孤

唐淑之曾接受一位病危妇女的嘱托,收养了她的孤女丁弗珩为养女。她待养女犹如自己的亲生骨肉,培养她读完大学,成为一位人民教师。如今,丁弗珩已经退休,丈夫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他们有三个很有出息的子女,过着和睦美满的家庭生活。

相关链接

唐淑之的著述

新中国成立后,唐淑之编写了《子宫颈癌之初期诊断及重要性》、《青春期月经的生理卫生常识》、《妇产科手册》(主要编辑之一)、《妇女的闭经问题》、《做好节制生育的几个问题》等著作,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妇产科理论和科普教材。

1960年,唐淑之译著的《外科生理学》妇产科部分面世,该书全面系统介绍了妇女生理结构、病理分析、临床手术等重要内容。

1962年唐淑之发表了《利用球海绵肌修补尿瘘》的学术论文,是国内修补尿瘘疑难病例手术治疗的最早尝试。

1963年,唐淑之写出了《肺结核与妊娠》的论著,详尽诠释了孕妇和婴儿的体质。另一篇力作是《妇科腹部手术效果的观察报告》,她通过1240例典型病历,总结自己多年临床手术经验,涉及到妇女子宫、卵巢、子宫颈、阴道……几乎包罗妇女腹部一切疾病的手术要领。

1965年起,唐淑之连续发表了《111名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侯群分析》、《434名健康妇女绝绝经年龄的调查》、《更年期症侯群的发病机制和处理原则》等论著。

1975年唐淑之的译著《人类乳腺癌的病因学》出版,是“文革”期间极其有限的介绍国外医学文献的译作之一。

1984年,77岁高龄的唐淑之与彭登智医师合译的国外医学文献《妇产科手册》出版。这是唐淑之出版的最后一部译著。

1995年,唐淑之被列入《中国现代名医录》。

人文观察

妈祖,感恩和愉悦

沿海人民信奉的女神妈祖,类似于内陆人民信奉的观世音。中国本土化的观世音菩萨是一个慈祥亲切救苦救难的母亲形象,妈祖也是。———民间传说她曾受观世音点化,或者就是其化身。当然,妈祖的职责更专门化一点,她是海神,保佑航海,信奉者是东南沿海的渔民以及漂洋过海的海外华人。他们都是妈祖的子民。

有海水处,便有妈祖崇拜;有渔人居处,便有妈祖庙宇天后宫。

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这是民间的记忆。这一天,台湾、福建等地,人民焚香祝祷将妈祖神像请出,载歌载舞游街庆祝,其盛况非目睹而难以描述。不过,我在珠海万山岛的两年,妈祖诞可都赶上了。渔民在天后宫门外搭起了戏台,从广西请来了粤剧团连唱三天大戏。海岛每天都在节日之中,鼓乐、鞭炮、鲜花,使我恍然如过北方乡下的农历年。我每天坐在台下,听高胡、柳琴、梆子,听粤曲的高昂、缠绵、诙谐或悲苦。北方腊月里也搭戏台搞庙会,那是劳作了一年的农人借以表达对神佑的感恩和愉悦。这是庄重的事,就连在大冬天也总是穿着拖鞋的老渔民村长也破天荒地穿上了新皮鞋,我笑他,他不好意思地脱掉鞋子,把一双船底一般大的脚掌拿在手里揉捏,说:“不习惯,脚疼得很。”

神是人的心理投射,那么神诞其实也是人的欢乐日。

妈祖的生卒年,则需要考证:公元960-987年(宋建隆元年至雍熙四年)。只能说大体如此吧。但是基本的事实可以肯定:居于福建莆田的都巡检林愿生了一个女儿,这孩子弥月不哭,所以取名林默。她还终生不嫁,并于死后被民间神化。其神性借力于渔业和航海的推波助澜,又经历代统治者的封赐而登峰造极,最终,南方妈祖成为可与北方关帝相颉颃的道教神祗。

真令人难以置信,妈祖原来是一个仅活了27岁的乡村女子!她能神之又神,我想,首先,她应当是一个聪明有心善于总结天文气象海事等等自然规律的渔家女子。其次,她应当具有一些类似于宗教修行或救急扶危的真实事迹,也许,就是一个行善济人备受信赖的乡下女巫。第三,男子出海而妇女居家,海上遇险者有一种希翼母亲保护的心理本能,而妇女在福建下层社会有相当影响力,他们从两方面传播、放大了林默的神奇和救急。第四,海洋文化在中国是下层人民的俗文化,而基于民间的道教具极具开放性的造神机制。

我去过好多天后宫参观,妈祖的塑像大同小异:一个富态、安祥、霞冠凤披的宋代青年女子。我想,统治者所谓的“天妃”、“天后”的封号,真是迂阔。一声“妈祖”亲切而又平易,人对母爱———慈祥、亲切、关爱、和蔼等等的赞美全在这里了,已足够伟大。

三天大戏之后,是全村的大会餐,连我这样的闲人也在邀请之列。席间会将妈祖庙中的灯饰、彩旗、香炉等物件拿出等大家认捐,出海的船上需要它们的庇佑。一个老年的渔民司仪捧着匾额上的红绸说道:“这可是阿妈戴过的!”认购者不需立即付款,一年之内,在其认为自己得到了庇佑因而心生感恩的任何时候,捐到天后宫即可。□唯阿(作家)

原载200979日《南方都市报》之《珠海读本  珠海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