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卢慕贞
卢慕贞

卢慕贞(1867-1952),广东香山县上恭都外茔乡(今珠海市金鼎镇外沙村)人,孙中山元配夫人。出生于累世积善的书香门第之家,父卢耀显曾漂洋过海至美国檀香山经商获富。十八岁时与孙中山结婚,并诞下三名子女:孙科、孙延及孙琬。1915年,为成全孙中山与宋庆龄被迫离婚。一生正直、善良,始终支持孙中山的事业,热爱祖国,热心公益,深受家乡人的爱戴和尊敬。

人文观察

珠海的宗祠

宗祠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南屏镇北山村的杨氏大宗祠以其完好的保存、精美的建筑成为来珠旅客发思古幽情之所在。实际上,宗祠之规模和祖宗之显赫成正比,祖上愈荣耀,用以祭祀祖先之场所就愈气派。杨氏大宗祠门前立有两座石台旗杆夹,显示杨氏宗族出了两位清代名将———杨云骧、杨镇海父子。

1985年就成为珠海新移民一员的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去北山的次数不下十回,每次去北山,我都有新的思绪和体会,北山总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以其文化的力量感动着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时,杨氏大宗祠一方面以它的恢弘震撼着我;另一方面,又以它所呈现的颓败气息忧郁着我。残破的砖雕,朽坏的格窗,以及清晰可见的“文革”标语……与颓败气息相映衬的是,闲坐的村民告诉我,杨氏大宗祠门口原有两只石狮,雄狮位西,雌狮居东,雌狮怀里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狮子。后来,这对石狮在珠海建市之初,就被市里一家公司的老总买走了。村民们无所谓地和我扯着祠堂的旧话,却不知道听话的我内心所激起的波澜。石狮一方面是文化遗存,另一方面也可说是祖宗留下的念想,只有不肖子孙才会做出如此出格之事。我忍不住问了这对石狮的卖出价格,价格好像很低,一两万而已。村民们对于我这个异乡人的询问,似乎漫不经心,既没有表示什么惋惜也没有丝毫后悔。

最近的一次去,恰逢春天。祠堂右侧的古树玉堂春花开灿烂,灼灼生姿。我坐在石阶上赏花,古树年龄虽长,但身姿娇小,犹如面容羞怯的女子,你站在它身边必须小心翼翼,否则便会触动枝条,惊动那些千娇百媚的花朵。

看我兴致勃勃赏花,闲坐的村民亦聚拢来。在我们闲适的目光下,粉红色的花朵均匀地洒在枝条上,满树缤纷,煞是好看。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有关这棵树的种种。什么这棵树是皇帝所赐,身份不同一般。又说,这株树以前难得开花,现在不仅开花,且开得满树满朵,真是好意头;他们还说由于气候的原因,玉堂春在粤地成活不易,粤省只得两株。我表示不信,见我不信,闲话的北山村民急了,信誓旦旦地说,前几年有一个商人出五六百万要买我们的玉堂春,我们都舍不得。假如粤地遍地有,人家肯出这样高的价钱吗?

我听了,笑笑说,你们为什么不卖呢,你们以前不是一两万就将门口的石狮都卖了吗?!村民赧颜而笑,说,那是以前,不是现在。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一位村民还指着祠堂顶棚的一层雕花木板说,有个英国游客出了一千多万要买走我们祠堂的所有顶棚,我们坚决不同意。

我看着那些悬于高处的雕花木板,它们很沉稳地连缀成片,闪烁着深褐色的木质光泽,如此精美又如此悠远,它们是我们精神的回望之地,是我们迷途中的找寻……我说,和一千多万相比,还是我们的顶棚更为紧要,它不可再生,它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审美价值是一千多万所无法替代的。村民们说,是嘞,是这个道理。□王海玲(作家)

名人之魂

18岁开始,她的人生打上“孙中山”的烙印

学者支持:张念,批评家、作家,主要从事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化研究,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落寞的“孙夫人”

镌刻有“孙中山先生元配夫人卢慕贞故居”字样的青砖小屋,静谧地横卧在外沙村的一处深巷。脱落的外墙,映着冬日羸弱的阳光,残旧的窗格,透着沧桑的倒影。游走在黑白泛棕的旧照之间,难免泛起一丝感怀沧桑的入世情怀。

188457日,一乘大花轿在吹吹打打的锣鼓喇叭声中,由广东中山卢家大院门前起驾,18岁的卢慕贞从此打上“孙中山”的烙印。无论是在世俗人的眼里,还是在史学家的描述中,身材矮小、肤色较黑、自幼缠足、相貌普通、个性内向的卢慕贞,与温文儒雅、相貌秀美、身材适中、学贯中西、堪称为美男子的孙中山的结合,都是一段“并不般配的婚姻”。于是乎,不仅卢慕贞的失婚变得一切皆在情理之中,也冲淡了失婚赋予卢慕贞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

“国母”到卢夫人,再到后来孙中山信中的“科母”,没有体会到多少丈夫功成名就所带来的殊荣,卢慕贞便接到了孙中山请求离婚的书信。面对孙中山与宋庆龄之间的恋情,颠沛流离数十载的卢慕贞选择了悄然隐退。

当历史回归真实,人们相信这位旧式女子并非“无心当第一夫人,亦感未能辅助孙中山主理国事,遂主动与孙中山分离”,而是“经过再三考虑,经历了一番痛苦抉择的。”然而面对志向高远、举世瞩目的丈夫和才学兼备的宋庆龄,“旧式女子”卢慕贞难免自惭形秽,只得吩咐送信的孙科说:“阿科,椤(拿)枝笔来,要新嘅(的)!”然后在信上写了一个让人思绪万千的“可”字。

永远的“孙家人”

“你永远是孙家的人;孙科永远是你的儿子;回乡后皈依基督教。”离婚时,孙中山提出的三项离婚条件中,其中两条都在确认卢慕贞“永远的孙家人的地位”,将卢慕贞安排在澳门孙公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将她视为“永远的孙家人”的体现。

是弃妇,还是被成全者?张念认为,在宗法社会中,族谱就是中国人的生命密码,被写进族谱,这是对个体的最终确认。元配在婚姻关系中,占有族谱的绝对位置。族谱的亲属关系网络,决定一个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生命是被铭刻在关系网中,比如家族墓碑。而现代婚姻关系是可以涂抹的,纸造的关系,是可以撕毁的,但中国人的伦理内核与情感扭结表现为两种书写形式:族谱书写的永恒性与墓碑书写的坚固性,一个名字写下了,刻下了,就永恒了。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抹除个人意志的同时,又在书写层面,将永恒回馈于个人,在这个意义上,卢慕贞不是“弃妇”,她是孙家永远的儿媳。作为旧式妇女,卢慕贞在传统程序中,是一位合格且优秀的程序员。

19154月卢慕贞在檀香山受洗,成了一名基督徒,也就是这一年的10月,她与孙中山正式离婚。1933年,卢慕贞成为澳门浸信教会会佐,也就是牧师助理,而该教会在其史料中,把卢慕贞称为国母。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从时间节点说,卢慕贞是正宗的国母。然而,我们却只知道宋庆龄是国母。”张念感慨道,历史命名有时排斥客观时间,因为历史也是遵从熟人社会的逻辑,各个方向的“熟人”放一起,也许才能更好地接近历史。

名人词典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地被提出呢?

◎女同志的结婚永远使人注意,而不会使人满意的。

◎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

◎女人要取得平等,得首先强己。———摘自丁玲《三八节感言》

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渐生

据资料记载,卢慕贞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女子,身材矮小胖黑,而且自幼缠足。其父卢显耀和孙中山的兄长孙眉都是檀香山华商,颇有渊源。孙、卢邻村、两家相距四五公里,孙中山与卢慕贞在家事、年龄、经济状况及家庭经历等方面都门当户对,但是素无往来。若非1883年,孙中山求学檀香山时欲入基督教,被孙眉强行遣回家乡翠亨村,也不会在孙母杨太夫人撮合之下成就这段旧式婚姻。

过门后才相识的小两口,虽然感情不深,但也算得上相敬如宾。婚后不久,孙中山便再度外出开始他的革命事业去了。以后的数年中,孙中山总是来去匆匆,卢慕贞与之聚少离多。每次孙中山离别家乡,卢慕贞总是为他缝制一套新衣、鞋袜。1888年春,在孙中山父亲病重至逝世的那段日子里,卢慕贞在病榻前,寸步不离,亲奉汤药。日子久了,孙中山渐为妻子孝顺、勤劳和贤惠的行为所感动。

结婚六年后,孙中山和卢慕贞有了长子孙科,后来又生了女儿孙娫、孙婉。经过长时期的相互了解,夫妻感情渐生,日见和睦。

流亡

为夫不断辗转他乡

189510月下旬,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清吏悬赏花红1000银元通缉孙中山,株连家属,危在旦夕。卢慕贞和孙家老幼大小幸得革命党人陆灿护持逃至香港,并获陈少白资助乘轮往檀香山,投奔孙眉,此后便在檀香山长久定居下来。直到孙眉破产,举家迁往香港九龙开办小型农场维持生计。那段日子,卢慕贞等人的生活过得十分清贫,生活时常没有着落。

后来孙文在槟榔屿筹划第二次广州起义时,卢慕贞带着两女由九龙赴槟榔屿,与先生短暂团聚。同年12月,中山先生被南洋英属殖民当局勒令出境,后赴欧美筹募革命经费,卢夫人及二女则留槟城。三人生活窘迫,只有当地华侨集资供给每个月生活费100元。

孙氏家族在外共流亡17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卢慕贞携子女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吃尽了苦头,很少享受家庭的乐趣与温暖。

1911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卢慕贞也跟着来到了总统府所在地南京。当时南京的政治氛围相当浓烈,她常常需要陪同孙中山出席各种政治场合。卢慕贞不善交际对政治也毫无情趣,这样的尊荣其实是精神负担。可能由于生活上的不习惯,卢慕贞在南京呆了一段时间,又返回了广东。

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职位之后,卢慕贞随夫到日本游历,在前往东京的途中汽车误撞电线杆而身受重伤,后经过调治,得以痊愈。

失婚

一个“可”字道尽心酸

在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的一个月前,元配夫人卢慕贞悄然抵日,与孙中山商谈离婚之事。也许是出于愧疚,在卢慕贞91日到达后,孙中山不但陪她游览了公园还陪她出去购物,923日,孙中山送卢慕贞回到澳门。

1915年孙中山命卫官郑卓、儿子孙科持休书送到澳门交卢慕贞,深明大义的卢慕贞得知情况后,问了宋庆龄的一些情况,表示同意离婚。叫孙科取过笔,在信上写了一个“可”字。

当时部分重要党人反对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但卢慕贞当着大家的面慨然表示:“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照料他身边的生活,且有助于其政治活动,我愿意成全其事,与先生离婚。”

晚景

蛰居澳门生活节俭

卢慕贞与中山先生协议离异后,卢慕贞仍每有大事必先征求孙中山意见。孙中山也恪守中国传统男性之责任,每每指教,并担负赡养家子之责。从书信往来署名“科父、科母”中不难看出,在孙中山眼里,卢慕贞永远是孙家人,孙科的母亲。

1925312日,孙中山逝世于北京,卢慕贞闻此噩耗,极其悲痛。她请人代笔,发表悼念文章,赞叹孙中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人格”。她函复香山商会,简略地回顾了孙中山和她共同度过的岁月,表达了自己追随孙中山的敬仰。

卢慕贞晚年一直蛰居于澳门,生活极为节俭。然对亲朋好友,乡里乡亲,及公益事业十分关心,多慷慨解囊,她对晚辈甚为严厉,尤其反对吸食鸦片和赌博。卢慕贞也同样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抗战初期,曾帮助过抗日游击队在澳门购买枪支弹药、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将伤员送到澳门治疗提供方便。

195297日,卢慕贞在澳门病逝,享年85岁。澳门浸信会为她办理了隆重的葬礼,原葬澳门大西洋坟场,后迁葬于澳门氹仔孝思永远墓园。与墓园同在的“国父纪念馆”还有许多文物。现在此地已成为澳门一旅游胜地。

延伸访谈

“‘解放’之于女人,也许带来更深的失望”

记者:20世纪初,包括孙中山、鲁迅等许多社会精英分子,都有过离开包办婚姻妻子的经历,是巧合,还是社会转折时期包办婚姻的必然结局?

张念:是的,这份名单可以列很长,这是从族谱书写到个人书写的转变,这也是中国革命发生学的独特之处。在如何迎来新世界的问题上,人们考虑得不多。走向共和是早产还是流产,共和遗产如何变成了胎儿化石,如我们今天所感受到的那样,这些有待历史学家评判。我关心的是在最基本也最基础的习俗层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政治的敌人如何隐藏在习俗之中,比如包办婚姻。性别引擎如何发动了中国革命,具体说,“出走”是革命的最小一步,也是最身体化的一步。出走意味着什么?一句话,我要自己找老婆。而从学堂回来的女孩子,要自己找婆家。与“老太爷”决裂,这是五四剧本的原型。但其后,真正让个人能够选择的机会几乎没有了,要么是强制选择,要么意识形态程序就会把人像电脑病毒一样给屏蔽掉。

记者:离婚是否是一场劫难?作为旧式女性,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卢慕贞做出离婚的选择?

张念:“离婚”不是劫难。旧式婚姻中的“人”,只是伦理句法中的一个词汇,离开结构,这个词毫无意义。婚姻关系一旦确立,这个句子就刻写在亲属关系中,很难抹除。卢慕贞失去的只是和一个具体男人的联系,孙氏家族的结构还在。1947年,卢慕贞80大寿之际,国民党、澳门总督及孙氏族人为她举办了长达十天的庆典。“名分”这个东西,人们很看重,它超越于现代法律理念,就是最初的偶然性的事物所具有的正当性。这也是中国家庭,传统意义上的臣服与庇护的奇妙关系。

记者:那时,从旧时期走过来的女人似乎都渴求“解放”……

张念:《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里面,有个场景我印象很深,孙中山在接受采访,谈女性问题是那个时代的时髦话题———有的人认为这个话题现在也还时髦,证明整整一百年,我们没发生多大改变———他说女人是炊烟,是等候风雪夜归人的炉火,是大自然之类等等流俗比喻,而镜头里,宋庆龄正在厨房准备饮料,这个年轻女人还在悄然落泪。原因是她对孙中山和黄兴之间的冲突有自己的看法,孙训斥了她。我要说的是,“解放”之于女人,也许带来更深的失望,到孙之后,新青年们走向延安,但女人们发现,男新青年的外表下,藏着的还是“老太爷”,这就有了丁玲那篇著名的《三八节感言》。

地理记忆

卢慕贞故居

卢慕贞故居坐落在金鼎镇外沙村的一条横巷内,它是两间并列一起的青砖灰瓦平房,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已有近二百年历史了。故居内分主房和客房。故居有板障、神楼,神楼供奉着卢慕贞母亲的相片。两旁对联云:“玉烛辉时皆瑞气,青烟霭处尽祥云。”

卢慕贞纪念堂

离故居四五百步远,就是仿照翠亨村中山故居的样式所建的“卢慕贞纪念堂”。此堂是19845月由其香港之侄孙卢汉华等捐款兴建的,室内珍藏多幅有关卢慕贞的照片。照片中的卢慕贞身着唐装大襟衫,宽阔的额头上,头发整齐地往后挽成一个发髻,面孔丰润,端呈着静肃的仪态和慈祥的目光。另有一张小照片,是19477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孙科偕陈氏夫人及儿女回翠亨村参加母亲卢慕贞80大寿庆典时,在中山故居水井边的合照。

精神遗产

受访人:何志毅,珠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

“卢慕贞是一位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

记者:相比其他珠海名人,卢慕贞是个被历史湮没的名字吗?

何志毅:卢慕贞的角色是孙中山的前妻,本质上是一个家庭妇女,并没能对历史进程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本身并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很难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记者:的确,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卢慕贞这个名字一直与孙中山分不开。但如果撇开孙中山,你会如何评价卢慕贞这个人?

何志毅:卢慕贞是一位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她是一位好妻子,数十年默默地支持丈夫革命;她又是一位好母亲,在丈夫为革命奔波时,一手承担起养儿育女的重任;她还是一位好媳妇,不仅孝顺明理,悉心侍奉公婆,而且善良大度,照顾家姑,关心后辈生活。

“其实卢慕贞希望孙中山将宋纳为妾室”

记者:孙中山不曾为了红颜知己陈粹芬与卢慕贞离婚,却为了宋庆龄离婚得如此决绝,有没有一些比较深层的原因?

何志毅:很多人认为孙中山是出于对大哥孙眉的敬畏,因此在大哥生前没有贸然提出与卢慕贞离婚。但实际上,孙中山之所以与卢慕贞离婚是由于其政治地位和宗教信仰。孙中山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主张男女平等,极力反对中国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轻视与压迫,明确地反对纳妾。况且,孙中山和宋庆龄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该教一向主张一夫一妻制,故孙中山要与宋庆龄结婚,必须与卢慕贞离婚。

记者:关于卢慕贞与孙中山的离婚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孙中山提出,卢慕贞被迫离婚;另一种说法则截然相反,说是卢慕贞主动要求离婚的,你怎么看?

何志毅:我走访过孙中山的副官郑卓,是他将孙中山请求离婚的书信交给卢慕贞的。郑回忆说,其实卢慕贞是不愿意离婚的,希望孙中山将宋纳为妾室。“主动”说有美化卢慕贞的嫌疑,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妇女,我们不应该刻意去拔高她。

“她晚年频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

记者:不少学者对卢慕贞的评价是淡薄名利,对政治毫无兴趣,但晚年的卢慕贞却频繁参与公益事业,并曾配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该如何看待这一转变?

何志毅: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虽然卢慕贞对政治不感兴趣,但她认可孙中山的事业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受博爱精神的影响,使得她晚年频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并对革命持同情态度。

记者:卢慕贞与孙中山离婚后,为何没有选择翠亨或金鼎,而是选择在澳门度过后半生呢?

何志毅:一是澳门离翠亨村和她娘家外茔乡都很近,来往方便;二是原孙眉在澳门有一套房子,孙眉建起来后原为弟弟孙中山住,孙中山不在,由卢慕贞管理;三是卢慕贞与一水之隔的南屏(今属珠海市)也有特殊关系。卢慕贞与孙中山离婚后,收养了一个养女,女婿是南屏人,卢慕贞到南屏看望养女和女婿,也较方便。

趣闻轶事

对赌博管制严厉

孙公馆有一辆车轮挡板上贴有“孙”宅标志小牌的黄包车,专供卢慕贞外出时使用。在澳门这种人力黄包车普遍装有脚铃,行进时用“叮当”的声音来唱道,提醒路人让道,俗称“叮当车”。

每逢卢慕贞乘车外出,公馆里的家人便伺机聚赌,但当她乘坐专用的黄包车回来时,聚赌的人一听到黄包车脚铃的“叮当”响声,立即如鸟兽四散,各就各位,一声不响。

原载2008124日《南方都市报》之《珠海读本  珠海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