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蔡廷干
蔡廷干

蔡廷干(1861-1935),字耀堂,广东珠海市上栅村人。1861415日(清咸丰十一年农历三月初六)出生,是1872年至1875年间中国派赴美国的120名留学幼童之一。蔡廷干是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的重要官员,他学贯中西,文武双全,历任军、政、财、文要职,均游刃有余,有所建树,晚年潜心研习学问,著有《老解老》(诠释老子《道德经》的著作)及《唐诗英韵》。1935924日,蔡廷干卒于北京。

名人之魂

一个得欧风美雨洗礼、具有民主气质的中国早期知识分子

珠海的金鼎,原先亦是一个颇具悠久历史的乡镇。星移斗转,如今成了唐家湾镇的一个行政村落。名谓金鼎,究其势概因周遭群山环抱,固若金汤。但在近代史上,却贡献了一批金融买办各式人才,其中不乏三代均为洋行的买办、总办,所谓世家旺族,如今则在留存的古建筑中,还依稀可以判断出有过的兴旺盛衰。

买办生涯是先替洋行做事,然后再用积蓄自已做事,其荦荦大者则成为了民族资本的先声。

然而同是出在金鼎上栅村的蔡廷干,却走出了一条迥然相异的路。

蔡廷干出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生在靠近澳门的开放风气之先的这块南海之滨的土地上,在彼时彼地可算是一种幸运。

他在受蒙之年亦被选为第二批留美幼童,其后的故事亦同唐绍仪、唐国安等同籍同里的同学大同小异。在美读书心智开启,1881年被清廷召回渐次起用。先后在北洋舰队、福建水师服役,并参加了中法之战、甲午海战。其中有荣升的喜悦,也有败军被俘的创痛。

人由青年至壮年的阅历,其实是一个人生命的重要底色,而蔡廷干在这段重要的人生历程中,不仅与同学唐绍仪过往甚密而且因此结识了袁世凯。人生的拐点虽然出现在后半段,可这一个人际交往的圈子,却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量级的人物。

在袁世凯当政之际,蔡廷干由海军重臣转而在辛亥之年屡任重角,继而由武入政成为财税总办,人生的三部曲渐次奏响。

以蔡廷干的娴熟英语及外交才能,投身并不熟悉的理财理税的总办宝座,其人生的转换与变脸竟不着痕迹,这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其不仅智力超群,而且已在那一个转型的历史时期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官僚。这亦是从珠海人徐润所著的《徐愚斋自叙年谱》中可梳理出与其妹夫蔡廷干交往的历史的线索出来。

历史把蔡廷干推上了二十世纪初中国财税外交的舞台。蔡廷干在袁世凯称帝、英国梦想吞并西藏的外交斗争中,在俄国对蒙问题的讹诈上、在日本的侵华野心面前,都表现不俗,表现出了一个得欧风美雨洗礼、具有民主气质的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良好品格。

而蔡廷干自己呢?在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给西方世界时,还亲力亲为翻译介绍《道德经》和唐诗等,成为财税之外对近代中国做出了又一种贡献的优秀的中国人。

名人词典

求学第二批赴美留学幼童

1871年,容闳的幼童留美设想付诸实践之后,由于广东省得风气之先,加上有容闳、唐廷枢、徐润等思想较为开明人士的引荐,入上海预备学校者大多数是粤籍儿童,尤以香山县为众,蔡廷干便是其中之一。蔡廷干先被选进清廷在上海创办了一间预备学校,后顺利通过考核,并于1873年作为第二批赴美留学幼童出国,抵美后与唐国安、唐元湛同被安置在玛萨诸州的A.S.MsClean家中,入新不列颠中学(NewBritain)就读。毕业前夕,蔡廷干还曾入该州罗沃尔(Lowell)机械厂学习。

1881年,由于清廷保守势力的疯狂攻击,加上当时主持洋务的李鸿章态度游移,这批原定15年学成的幼童,只得奉命提前回国。归国后的蔡廷干,被分配到“大沽水雷学堂”学习,除了学习有关鱼雷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之外,还跟随外籍教官学习电机、采矿、测量、航海课程。

从戎亲历甲午战争并被俘

毕业后,蔡廷干被派往福建水师当士官,1885年参加了中法之战,1888年被调往北洋水师服役。1889年(光绪十五年),蔡廷干升任北洋海军鱼雷左一营都司、委带左队一号鱼雷艇;1892年,晋升为北洋水师“福龙”号鱼雷艇管带。

1894年(甲午年),日本政府趁朝鲜政府请清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的时候,悍然出兵侵占朝鲜,并于7月下旬突然袭击北洋水师。8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甲午战争爆发。黄海之战中,北洋水师受重创,水师提督丁汝昌受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蔡廷干在率领“福龙”号舰与日军“西京丸”交战中,鱼雷用完了,只有在返航中救助堕海的战士。第二年2月,日本海、陆两军又夹击威海卫基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蔡廷干率“福龙”号舰在突围中受伤被俘,被押往日本大阪囚禁。18954月,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蔡廷干被释的同时亦被革职。

从政与袁世凯的关系跌宕起伏

不过,经好友唐绍仪引荐,蔡廷干很快再踏仕途,充当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幕僚。19079月,袁世凯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蔡廷干亦随之入京。同年10月,蔡廷干跟随清廷派商务大臣杨士琦率“海圻”、“海容”兵舰自上海赴南洋考察,宣慰华侨,以娴熟的英语和丰富的国际知识,渐为袁世凯倚重。

1909年,宣统登基后,袁世凯被逼隐退,蔡廷干同期在北京退隐,这种共进退的行为被袁世凯视为忠贞的表现,为其日后受重用埋下了伏笔。因此,当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被起用为总理大臣之后,蔡廷干很快获得重用,被授任海军部军制司司长,补三品京堂。

19122月,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在此期间,蔡廷干积极协助袁世凯,利用其朋友《泰晤士报》驻京记者莫理循(G.E.Morrison)的身份,营造对袁世凯有利的国际舆论。与此同时,自身的官位也不断升迁。

191212月,袁世凯授予蔡廷干为海军中将,并任命为大总统高等参谋。1913年,蔡廷干担任财政部盐务署盐务厅总稽查兼税务所会办、税务处会办,千方百计为袁世凯筹集财政资金。1914年,蔡廷干又兼任袁氏英文秘书、大总统副礼官,帮助袁世凯处理繁忙的外交事务。礼遇之隆,使得蔡廷干竭智尽忠为袁世凯效力。

然而,随着袁世凯称帝野心的暴露,蔡廷干对袁世凯和莫理循的信赖逐渐起了变化。袁世凯在“中立”的幌子下,任从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强占山东要地,枪杀中国政府派出调解中日事端的外交人员,甚至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秘而不宣,任从日本政府用删改了的《二十一条》知会各国政府,欺骗国际舆论……面对袁世凯一系列的倒行逆施,蔡廷干感到厌恶和悲愤,政治上逐渐倾向段祺瑞阵营。

政治立场的适时变更,使得蔡廷干在19183月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后,再度获得北洋政府重用,被委任为修改税则委员会主任兼全国税务学校校长、大总统副大礼官,又授予“大绶宝光嘉禾勋章”以示嘉奖。

1923年,蔡廷干任整理内外债务委员会委员、关税会议筹备委员会副主席。1924年,任税务处督办。1925年,受段祺瑞派遣,蔡廷干与外交次长曾宗鉴赴上海交涉“五卅”惨案事宜。同年10月下旬,蔡廷干与沈瑞麟、颜惠庆、王正廷、黄郛、施肇基(后增王宠惠)为关税特别会议的全权代表,与美、英等12国代表讨论中国关税自主问题。1119日,关税特别会议通过中国关税自主案。

1926年,时值北洋直系、奉系、晋西军阀混战时期,杜赐珪成立,蔡廷干被任命为外交总长,但任内无甚作为。杜赐珪内阁辞职,蔡廷干也离开外交部,仍旧担任税务处督办。

19271月,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并占领武汉,而北京政府却发生了财政恐慌,蔡廷干身为北京政府的税务处督办,不能为北京政府提供财源,无奈辞职。

治学晚年致力于国学研究

19275月,蔡廷干离开了北京政府,闲居大连,时年66岁。在此期间,蔡廷干对当地贫困居民时加接济,拒绝与占据大连的日本显要人物来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蔡廷干返回北平定居。

晚年的蔡廷干致力于研究国学,有时应清华大学、燕京大学邀请,以中国文学为题材作专题演讲。他著的英语《老解老》(诠释老子《道德经》的著作)及《唐诗英韵》(ChinesesPoemsinEnglishRhyme),1930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唐诗英韵》一书,至今仍在英、美等国家流行。其他未成书的有英译《阅微草堂笔记》、《红楼梦选篇》,在中文方面有《古君子》及《大东诗选》等。由于蔡氏在文事武功方面,均有卓越的成就,所以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中又被冠以”儒将“的称号。

地理记忆

蔡廷干故居寻常巷陌难寻名人踪迹

关于蔡廷干故居史料记载甚微,翻遍书刊仅能找到一句简短的地址描述:蔡廷干故居位于珠海市上栅村两围城长巷19号。

午后,记者带着有些忐忑的心情驱车来到了蔡廷干故居所在地,经过一座牌坊,车子驶进了人杰地灵的金鼎镇上栅村。沿着窄巷一路向前,记者注意到不同此前采访过的名人故居,马路两边没有任何指示牌。无奈之下记者只好徒步询问,令人颇感失望的是受访的当地村民竟对蔡廷干一无所知。

如此声名显赫的一位历史名人,他的故居难道真的踪迹难觅?抱着一丝希望,记者心有不甘地沿街苦苦寻觅。一路穿街转巷,终于“两围长巷19号”的门牌映入眼帘,定睛一看虽是一座有些年头的民宅,但根据灰色的水泥外墙判断,眼前的这处民宅不可能是蔡廷干的故居。敲开宅子的大门,八十岁的屋主表示自己已在此居住了十多年,并不知道此地原为蔡廷干故居。后经《唐家湾侨刊》主编唐观挺老人确认,蔡廷干的故居早年的确位于此地,但故居已经被毁。

傍晚的斜阳越过矮矮的院墙,流逝的时光和有关蔡廷干的记忆,全都被笼罩在银灰色光线散落的窄巷中。驻足蔡廷干曾经停留的庭院,穿越蔡廷干曾经踏过的巷陌,似乎只能从20世纪初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中才能捕捉些许蔡廷干的影子。

精神遗产

受访者:唐观挺,唐家湾历史文化研究者,唐家湾侨刊主编

“他将民主共和的理想错误地寄托到了袁世凯身上”

记者:如果要评价珠海名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力,蔡廷干应该不亚于容闳和唐绍仪等人,但我在走访蔡廷干故居时,却发现在唐家人的记忆中,蔡廷干似乎是一个被堙没的名字,原因何在?

唐观挺:不错,蔡廷干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确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与唐绍仪和容闳等人相比,蔡廷干没有那么重的家乡情结,踏上仕途之后,很少回归故里,也没有做什么泽被乡里的事情,被遗忘也在情理之中。

记者:蔡廷干为何会选择追随袁世凯?

唐观挺:在欧风美雨的沐浴下,和其他留美幼童一样,蔡廷干的政治主张属于温和的改良派,因此他反对革命,主张共和。我认为,蔡廷干之所以选择追随袁世凯,一方面是因为袁在他革职后重新启用了他,对他有知遇之恩。另一方面,蔡廷干和唐绍仪一样,将“民主共和”的理想错误地寄托到了袁世凯身上。

记者: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蔡廷干似乎是个例外。袁世凯死后,蔡廷干作为其心腹幕僚,却获得了段祺瑞的重用……

唐观挺:蔡廷干自幼受西方教育,对于民主、专制体制之优劣深有体会。在袁世凯称帝野心路人皆知的同时,蔡廷干在政治上也开始与袁世凯逐渐疏远,而接近黎元洪、段祺瑞。所以段祺瑞执政之后,蔡廷干仍能保持其职位。

“蔡廷干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记者:蔡廷干一生跌宕起伏,早期从戎,后来从政,晚年治学,您如何看待其一生的成就?

唐观挺:无论是从军还是从政,又或是治学,蔡廷干皆有所成。纵观其一生,用政治家、外交家、财税专家等字眼来评介蔡廷干都不过分,但从骨子里来讲,说蔡廷干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更为合适。

记者:不少人认为唐家湾之所以涌现出那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与容闳的留美幼童计划分不开,身为唐家湾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您对此怎么看?

唐观挺:同是珠江口,为什么东莞和保安没有涌现出那么多的名人,而珠海却出了那么多名人?这恐怕要从鸦片贸易说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基本都是以澳门为据点,鸦片船在到达广州之前,经常落脚唐家湾,因此这一时期不仅唐家湾的贸易日渐兴盛,唐家湾先辈也得风气之先,开始让子女学习洋文,从事买办,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容闳虽然是留美幼童计划的构建者,但其实施主要得益于唐廷枢、徐润等人的大力支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珠海涌现出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并非与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有关,而是珠海得风气之先的产物。

趣闻轶事

两次剪辫子

在长达八年的美国生活中,蔡廷干和多数的留美幼童一样,在西式教育的影响下,对中国固有的封建礼教社会伦理的观念有所淡薄,成为几名首先剪掉辫子的学生之一。后来,又因为太顽皮,被送到机械厂实习,由于在机器旁留辫子有危险,所以朝廷给了他可以剪辫子的特权。

踏上政坛之后,为了帮助袁世凯表达“民主共和”的决心,蔡廷干亲自操刀帮袁世凯剪掉了辫子,并将这一消息透露给《泰晤时报》驻北京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授意其发表“今天下午蔡当着一位秘书和袁的儿子袁云台面前,剪掉了袁世凯的辫子”的独家新闻。

隐居淇澳岛

蔡廷干和唐绍仪不仅是同乡,更是知己好友。资料显示,蔡廷干仅是童年和少年时期曾在唐家短暂居留,留学归国后未曾回乡。但唐观挺老人告诉记者,根据他早年淇澳岛上对老人们的走访,唐绍仪回珠海修建共乐园期间,蔡廷干曾跟随其回乡,隐居在淇澳岛上,并在一块大石上书写了“松涧流泉”四个大字。后由于淇澳岛兴修水利,大石被毁,蔡廷干的手记不知所踪。现如今,“松涧流泉”已成为淇澳八景之一。

遭外报记者移花接木

蔡廷干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从事涉外工作,在很长一段时期,都充当着袁世凯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利用媒体制作有利于袁世凯的舆论,但他可能没想到自己也会被记者“移花接木”。当年的《插图伦敦新闻》曾经刊登过一帧相片,作伪者为了表示袁世凯的洋顾问莫理循的恭顺效力,竟将蔡廷干向袁世凯请示的照片偷梁换柱,将莫理循的头像安放在照片中蔡廷干的身躯上。

人文观察

珠海,你的面目要清晰

我这里说的“面目”和美女什么的没有关系,我说的是城市。其实城市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面目,面目清晰的城市往往给人留下隽永的记忆,虽然有时只是车轮暂停的邂逅,但许多年过去,它们依然鲜活地存于人们的念想中。

然而,可惜的是,现在我们的城市,一般来说都是面目模糊,似曾相识,缺乏区别的标识。国内城市的比较就不说了,即使将国内的城市和国外的城市放在一起相互打量,我们也会遗憾地发现,城市这种生长物,在生长和茁壮的过程中,一致地患上了一种名为“渐行渐近”的病症。三年前,我曾经在北欧五国行走了一圈,五国中最远的是接近北极圈的冰岛,除了地貌特征以及建筑特征外,其它的标识都很模糊,我说的标识是指在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服装、节庆、品牌等等细微的呈现。

实际上,在遥远的北欧,我看到的是和中国一模一样的“麦当劳”、“肯德基”;走近商店看到的是几乎相同品牌的服装,新货上市的时间和国内几乎同步……电影亦如此。其实在国外,我已经失去了购买的兴趣,因为很多货物你其实在家门口便可以买到。我曾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麦当劳小坐,除了人们是凹目高鼻之外,他们的服装和我的毫无差别,我要的东西也和珠海的毫无差别……那些油腻的炸鸡腿、毫无二致的薯条以及酱油色的饮料,大大地败坏了我的游兴。由此,我想所谓“世界大同”,它暗藏的深意应该是“世界大致相同”而已。

其实,当世界因为资讯的发达因为交通的便利,已经变为实际的地球村时,它暗藏着的陷阱便是“雷同”,当所有的新鲜玩意在一秒钟就举世皆知时,你还有什么独特可以隐藏?!

珠海是我居住的城市,也是我深爱的城市。当我在皑皑白雪中,在丹麦、挪威的小城漫步时,我感觉北欧真的很美,空气清新无比,没有高楼,咖啡店的桌子从室内延伸至室外……在那一刻,我以为生活在北欧真的很美妙。可是,当我一回到珠海,我以为珠海比北欧更美,温暖的冬天,花草不知冬滋味,在北欧冰天雪地的季节依然热闹地红着绿着……现今世界,物质的影响力使世界大大小小的城市陷入“趋同”,而文化的影响力却极力地呈现城市间的差异,这差异是城市的“脉”,无数的“脉”犹如涓涓细流,汇合起来便成为城市的风格和面目。我以为,珠海是一座有自己面目的城市,它独特的地势:无数的小山脉犹如潜龙般在城市的空间游走;它的海岸线犹如锦缎般连绵飘拂,规矩着山与海的界限……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故居、学说思想等等,都是属于珠海的文化力量,珠海具有面目清晰的资本。

一个城市的面目清晰来自两方面,一是对于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发扬光大;二是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尽量保持一种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符合城市整个文化背景下的开拓求新。□王海玲

原载200918日《南方都市报》之《珠海读本  珠海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