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杨匏安
杨匏安


杨匏安(1896--1931)--原名麟焘,又名锦焘,笔名匏庵、王纯一。南屏北山村人。出生于破落茶商家庭。幼丧父,由母亲陈氏抚养教育,人读前山恭都学堂,后转读广州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毕业后回前山恭都学堂任教。复随堂叔杨章甫赴日本追求真理,在横滨过着极清苦的生活。他自学日文,钻研政治、经济、哲学、文艺等方面书籍,探讨西方各种流派的新学说与社会新思潮,并开始从事翻译工作。

民国5(1916)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从事教学与写作活动。民国8(1919)“五四”运动后,杨匏安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发表了许多文章。是年11月发表的(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为最重要。该文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差不多同时问世。文章热烈地赞扬了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组成的三个部份。他是华南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民国10(1921)春,广东成立共产党小组,杨经谭平山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其住处杨家祠成为党的活动据点。杨匏安致力于向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当选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执委会文书部中文负责人,广东区团委代理团委书记。这一时期,杨还担任粤汉铁路局广州分局编辑主任,利用这一合法身份,到广三、广九和粤汉铁路工人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民国12(1923)6月,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谭平山与杨匏安分别被派为中共和青年团在国民党中的党、团书记,以统一出席国民党会议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的思想和行动。民国13(1924)1月,国共合作建立,谭平山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杨匏安任该部秘书,实际主持日常工作。同年秋,中共广东区委成立,杨任监察委员。

“五卅”运动爆发后,他以廖仲恺代表的身份,与邓中夏一起前往香港会同苏兆征、杨殷发动省港大罢工。罢工开始后,他被港英当局以“煽动工潮”罪关押近两个月,释放后被驱逐出境。杨在广州继续参与领导罢工斗争,被聘为省港罢工委员会顾问兼香港罢工工团宣传学校名誉校长。在民国15(1926)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杨匏安被选为国民党中央九个常委之一,仍兼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与整理党务案后,杨与其他共产党人被迫退出国民党中央机构。民国16(1927)春,杨匏安离粤去武汉,在中共五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坚决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展开斗争。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杨在汉口参加“八·七”会议。广州起义失败后,杨一度赴南洋从事党的工作。民国18(1929)回上海党中央机关,参与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民国19(1930)调任中共中央农民部副部长。民国20(1931)7月在上海被捕,蒋介石曾几次派人劝降,被杨坚拒,8月,牺牲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后人编有《杨匏安文集》留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