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一)良渚文化中的玉器

(一)良渚文化中的玉器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至4150年,20世纪30年代中期首次被发现,在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五十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文化玉器非常发达,良渚文化是对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继承,与东北的红山文化使新石器时代晚期玉文化发展到最高峰,以制作纹饰精美和细微繁缛玉器而闻名于世。良渚玉器气势宏大,讲求对称协调,给人一种神圣肃穆的感觉,雕刻手法以阴线刻为主,配合浅浮雕,已出现半圆雕、圆雕、镂孔等高难度手法,饰纹开始采用主体纹、地纹和装饰纹三位一体,即所谓的“三层花”,第一层用阴线刻出云纹、直线、涡纹等为底纹,然后用浅浮雕的手法表现轮廓,最后再以阴线刻在凸面上表现细部。

良渚时期玉器的雕刻技艺高超,在出土的玉雕上可以看到三种不同形式的工艺。第一为直接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即把玉坯直接用“软玉法”处理,使得玉坯表面软化,然后雕刻纹饰。第二种是全遮盖式,在雕刻之前首先把玉器表面用保护层覆盖起来,雕刻图案后再使用“软玉法”处理,一定时间后取出清洗,把线槽内白色软化玉清除掉,即成有软化图案的线条。第三种是半遮盖式,这是一种减地法浅浮雕,在良渚文化后期玉器中有出现。玉器纹饰中阴线部位有笔画抖手小弯曲痕迹,一看就像画上去的,这是运用保护层遮盖“软玉法”所致,各槽沟深度基本一样深浅,纹饰下面很整齐,如同现代机器加工出来的。以上三种工艺方法也可交替使用,这样做使所雕玉器不但可除掉软化层的白色,还能保持玉身晶莹透亮,软玉技术的刻玉技法的应用,成就了良渚玉器时代的辉煌。

良渚文化玉器创造性的器型,为后代玉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础。良渚玉器所用的玉料种类很多,主要是软玉,另外还有萤石、叶腊石、石髓、绿松石等美石。玉器的主要种类有玉璧、玉琮、璜、镯、管、珠、坠、锥形饰、冠形饰、柱形饰、柄形饰、牌饰及龟、鸟、蝉、鱼等动物玉器,著名的有三叉形冠饰、玉钺和玉琮。全部玉器中,以玉琮最具代表性。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部分玉器开始慢慢脱离现在生活,开始由日常物品走向神坛法器,玉被赋予了灵魂,为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目前出土最大的一件琮高8.8厘米,射径17.1—17.6厘米,孔径4.9厘米,重达4.5公斤。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它也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琮,瑞玉,大八寸,似车img1。”这是对琮的最早定名。《白虎通•文质篇》:“圆中牙身方外曰琮。”根据《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此外还用于陪葬《周礼•典瑞》:“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

“玉琮王”呈浅黄和白色,上有规则紫红色瑕斑。外状是偏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径,中有对钻圆孔,从上往下看和玉璧有些像。这种造型来源于早期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玉匠们用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玉琮是良渚先民所用的宗教法器。在当时,每逢丰收或祭日时,人们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琮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刻一个兽面人身像,共八个。每个兽面人身像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这件大玉琮形体宽实硕大,纹饰独特精湛,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的佳作。

玉冠形饰据推测可能是巫师作法时的饰品,在良渚文化玉器中有多种造型独特的冠饰,其中以浙江余杭反山和瑶山出土的十一件三叉形玉冠饰最为有名。瑶山三叉形冠饰为青白色软玉质,高5.2厘米、宽7.4厘米、厚1.3厘米,呈半圆弧形。上端分为三叉、刻以羽翎纹,下端呈圆弧,正面微弧凸,背面三叉的上端和下端下中部均有凸块,凸块上均有上下贯通的小圆孔。正面正中用阴线细刻兽面纹,兽面威严,两眼圆鼓、扁平蒜头鼻,让人望而生畏。及蹲踞的下肢,兽面上方刻冠顶外缘。两边叉上端用阴线刻一对神鸟,背面四个凸块上也用阴线刻出两只圆眼和卷云纹等细密纹饰。刻纹纤细,肉眼难以辨认。出土于死者头部附近,出土时中叉的上方紧连一根长玉管,往往还有成组的3-13件玉锥形器,同三叉形冠饰相邻或叠压。因此,三叉形冠饰、长玉管和呈集束状的锥形器,是配套组装成整件使用的。据专家们的推测,三叉形冠饰可能是中国皇冠的雏形,因为三叉形冠饰及其配件,与今天汉字中的“皇”字相像。皇的本义为冕,也就是冕的象形,上部像插嵌五彩羽毛的冠饰,下部为冠架,后来简化的皇冠图形也是在圆形帽上面画三支带宝珠的尖叉。传说远古时,虞氏部落首领就是戴着彩羽的冠冕举行隆重祭典的。后来,这种有精美玉构件和彩羽合制而成的冠冕被称为“皇”,意在表现富丽堂皇。到封建王朝时又进一步将最高统治者与天神结合为一体,称为“皇帝”。

玉钺是由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石斧发展演变而来。在远古时代部落之间为了生存和得益时常发生冲突,石斧便成为早期攻伐杀掠重要武器,后经不断改造出现比石斧更为锋利的石钺,最后演变为军事权利的象征。在良渚文化时期,部落首领常集宗教领袖,集军权、神权于一身,玉钺成为这些部落首领手中的“权杖”,在《尚书•牧誓》中:“王左杖黄钺,右秉白髦以麾。”可见这时它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钺王”长17.9厘米,上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厚0.8厘米。玉质呈浅青色,上面有少量的褐斑。造型呈汉字“风”,两侧略向内凹弧,左右不对称,顶部有一半圆形小钻孔、双面钻成,便于用绳与玉钺捆扎固定。弧刃,上端较粗糙,并有两道斜向的捆扎痕迹。两面的刃部上角均有浅浮雕加阴文细雕刻成兽面人身像,下角有鸟纹。整件玉器通体抛光精致,刃部光滑无使用痕迹,可见出土的不是实用器具而是墓主人生前拥有军事统帅权力的象征。良渚文化中它是唯一一件雕琢文饰的玉钺,故此它被誉“玉钺王”,为同类器物中罕见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