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1.3.16.1 §16.01[一物的存在就在于它的统一] 1
[102]这两个虚词只表示某个与后面的实词不一样的东西,严格说 来,只表示某些与后面的实词有联系的东西。

泰阿泰德:——完全正确。

客人:——要是你觉得合式,我们再看看这一点。

泰阿泰德:——哪一点?

客人:——我看“异”的本性和知识一样,是四分五裂的。

泰阿泰德:——怎么呢?

客人:——它也和知识一样:知识是一个,然而知识的不同部分各有各的对象,各有各的专名,因此有各式各样的所谓技术和学问。

泰阿泰德:——很对。

客人:——“异”的本性也是一样,它是一个,却有一些部分。

泰阿泰德:——也许是这样,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客人:——“异”有没有一部分与“美”相反?

泰阿泰德:——有。

客人:——它有没有名称?

泰阿泰德:——有。我们称为“不美”的是什么呢,不就是异于“美”及其本性的东西吗?

客人:——我们来看看,请回答我的问题。

泰阿泰德:——什么问题呀?

客人:——“不美”是不是从某类“有”里分出来的某个东西,又与某个“有”对立起来了呢?

泰阿泰德:——是啊。

客人:——那么说,“不美”就是一个“有”同一个“有”的对立喽。

泰阿泰德:——对极了。

客人:——照这么说,“美”就是比较多的“有”,“不美”就是比较少的“有”吗?

泰阿泰德:——不对。

客人:——那就该说“不大”和“大”是同等地有的啰?

泰阿泰德:——同等有的。

客人:——那么,“不正”也该和“正”等量齐观,谁也不比谁多有些啰?

泰阿泰德:——对。

客人:——对其余的“种”我们也要这样说;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异”的本性属于“有”的范围,如果“异”是有的,它的各个部分就必定也是有的。

泰阿泰德:——当然啰。

客人:——那么,“异”的一部分本性与“有”的对立,看来具有的存在性并不亚于“有”自身,可以说是一样多,它所代表的并不是“有”的反面,而只是异于“有”的东西。

泰阿泰德:——这是毫无疑问的。

客人:——那我们把这个对立叫什么呢?

泰阿泰德:——很明显,这就是我们为智者寻找的那个“非有”。

客人:——它是不是象你说的那样,具有着和其他一切“种”同样多的实在性和存在性?应该不应该大胆地说,“非有”具有着一种扎扎实实的、为它所固有的本性?正如“大”是“大”,“美”是“美”,“不大”是“不大”,“不美”是“不美”一样,“非有”是“非有”,在万“有”中有它的一席之地,是其中的一个“种”:这话我们不是已经说过,而且正在说吗?泰阿泰德,我们对此还有什么疑问吗?

泰阿泰德:——没有,一点都没有。

客人:——你明白不明白,我们已经忘掉了巴门尼德的告诫,走得很远了?

泰阿泰德:——怎么?

客人:——我们已经把研究和证明推进到他给我们划定的范围之外很远了。

泰阿泰德:——你给我说清楚点吧。

客人:——他不是对我们说:——“你永远不能理解‘非有’是有的,你的心在研究中要避开这条小道”?

泰阿泰德:——他是这样说的。

客人:——而我们不仅肯定了“非有”是有的,而且搞清了“非有”的理念本身。我们已经证明了“异”的本性真实存在,分布在一切彼此相对的“有”中;我们大胆地宣布:正是“有”的每一部分,与“有”相对立,构成了“非有”。

泰阿泰德:——客人!我认为这个看法完全正确。

客人:——可别让别人说,我们在肯定“非有”是“有”的反面之后,竟然仍旧主张“非有”是有的。因为在“有”的反面这个问题上,我们早就已经宣布:我们并不急于知道它是否存在,是否可以定义。我们说“非有”存在,人们在反驳这个命题的时候应该说出道理,证明我们错了,如果做不到,那就该同我一样说:“种”是彼此相通的;“有”和“异”贯穿在一切“种”中,并且互相渗透;“异”分有着“有”,由于这一分有而存在,却并不变成它所分有的东西,仍然是“异”;既然它异于“有”,十分明显,它必然就是“非有”。反过来,“有”与“异”相通而异于其他一切“种”;它既然异于其他的“种”,那就既不是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也不是它们全体,而只是它自身;所以毫无疑问,在成千成万的情况下,“有”是没有的;其他一切“种”也是一样,不管单看还是合在一起看,全都在许多情况下是有的,在许多情况下是没有的。

泰阿泰德:——你说的对。

(柏拉图:《智者》,254 B—259 B)

§10.09[理想的国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