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6.19 十九、黄巢起义(下)
十九、黄巢起义(下)

农民军在两广休整了几个月以后,补充了口粮和装备;另一方面,这支义军成员中,有些人在岭南不服水土。为此,黄巢决定立即北伐。当时黄巢以农民军“百万都统”的名义,发表声讨唐政府的檄文,宣布自己将率领大军打进长安。他痛斥唐政府黑暗腐败,列举宦官专政及官员贪暴的罪恶,提出了“禁止刺史殖产,县令犯赃者族”的具体要求,号召全国劳动人民行动起来,推翻李唐王朝。北伐宣言反映了全国被压迫人民的共同愿望,击中了唐政府的要害,是北伐胜利进军的思想武器。

乾符六年(879)十月,黄巢令全军在桂州(今桂林市)结集,利用湘江涨水的机会,乘数千木筏顺流而下,经永州(今湖南零陵)到达衡州(今湖南衡阳),农民军在衡州研究部署作战方案。

当时的湖南观察使兼行营招讨副都统李系是招讨都统王铎的助手,掌握五万精兵,屯防在战略要地潭州(今湖南长沙市),企图堵塞黄巢的去路。黄巢探明敌军的虚实以后,迅速发起猛攻,仅用一昼夜时间,便攻陷了这个战略要地,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不久,农民军又占领沣州(今湖南澧县)。黄巢乘胜向江陵挺进。唐招讨使王铎,吓得立刻逃奔襄阳。留守江陵的唐将刘汉宏乘机抢掠江陵居民,烧毁民房,城内百姓纷纷逃进山谷。十一月中旬,农民军攻克江陵府,接着大军进逼襄阳。这时,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督率沙陀骑兵,驻守在江陵通向襄阳要路的团林铺(今湖北荆门南40里),而以曹全晸把守荆门关。荆门关地形险要,刘巨容选择了有利地形,做好伏击的准备。乾符六年(879)十一月末,农民军进至团林铺。曹全晸率沙陀兵迎战,刚一交锋,便佯败而走。农民军拼命追赶,遭敌人伏击,这次死伤17万人。

荆门之战失利以后,黄巢不得不放弃从襄阳进攻两京的计划。这年十二月初,黄巢撤离江陵,率大军顺江东下,沿途克服了饶(今江西省鄱阳)、信(今江西上饶)、池(今安徽贵池)、歙(今安徽歙县)、衢(今浙江衢县)、婺(今浙江金华)、睦(今浙江建德)等十五州。在作战过程中,各地贫苦农民纷纷参加起义,黄巢领导下的农民军发展到20余万。

唐僖宗因王铎指挥无功,解除了他的招讨都统职务,任命高骈为诸道行营都统。高骈是残暴阴险的政治野心家,他一上台,便纠集各镇兵七八万人,坐镇扬州,和农民军隔江对峙。由于黄巢力量很大,而且兵锋指向淮南,于是高骈使出两手策略:一方面给黄巢写信,用节度使的职衔诱降;同时派都知兵马使张璘渡江,进攻饶州。黄巢也针锋相对,一方面派人与高骈周旋,答应可以考虑和谈;而另一方面,却固守阵地,打击来犯之敌,积极准备渡江。高骈误认为黄巢上钩,他恐怕别人分享自己的功绩,于是上奏朝廷,称黄巢不久可平,不用劳烦其他节度使的军队,请皇帝陛下勅令他们各回自己防地。不久,各镇军队果然奉命撤退。这时,黄巢立刻停止谈判,于广明元年(880)六月,在信州大败张璘的队伍,并且在战场上斩了张璘,全歼高骈这支江南的劲旅,取得了重大胜利,从而为农民军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明元年(880)七月,黄巢引兵北上,占领了宣州(今安徽宣城县)。接着,农民军便从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县西北)渡过长江,即克服和州(今安徽和县)、滁州(今安徽滁县),大军屯于天长、六合之间,距高骈驻地不到50里,使高骈坐立不安。他一面死守扬州,一面向朝廷告急。唐僖宗闻讯后,除了下诏指责高骈外,又调河南各镇兵进驻溵水(即沙河);任命泰宁军(原驻山东兖州)节度使齐克让为汝郑把截制置使,率兵守郑汝一带;调曹全晸任天平节度使兼东面招讨都统,部署指挥洛阳以东的防务。

农民军在天长(今安徽盱眙东南)一带休整了40余日,然后耀武扬威,击溃了曹全晸军,攻占泗州(今盱眙对岸)。这年十月,黄巢指挥大军浩浩荡荡渡过淮河,沿途克服颍州(今安徽阜阳)、宋州、申州(今河南信阳)等地。这支义军纪律严明,秋毫不犯,一路上百姓参加起义者纷至沓来,使农民军迅速扩大到60余万。这时黄巢又发表檄文警告各地官员说:“我军过去陈兵淮南,饮马颍川,逐高骈如同赶老鼠,不久将打进东都,直捣长安,吊民伐罪。你们要各安其地,不许乱动,否则严惩不贷。”这里黄巢明确提出打进首都,惩办皇帝,吓得节度使胆战心惊。

十一月中旬,农民军开到东都外围,唐东都留守刘允章见大势已去,率部下出城迎降,黄巢胜利地进了东都。大军入城以后,不动群众一针一线,“闾里晏然”。

唐僖宗听说东都失守,立即召集宰相豆卢瑑和大宦官田令孜等商讨对策。田令孜保荐神策军马军将军张承范任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步骑将军王师会任制置粮料使,率神策军驰援潼关。

广明元年(880)十二月初,农民军的先锋到达潼关,他们的旗帜一眼望不到边。农民军大将尚让和林言亲率义军,从潼关南面的“禁阮”绕到潼关侧后,从两面夹击潼关。唐将齐克让虽然掌握万余武装,只勉强抵抗一下,就连夜焚营溃逃,黄巢克服了潼关。

唐僖宗闻黄巢打进潼关,立即携带妃嫔、亲王等,离开长安逃往成都。

农民军占领潼关后,留大将乔钤率兵镇守。黄巢令尚让为平唐大将军,在盖洪、费全古的协助下,指挥数十万农民军奔向长安。广明元年(880)十二月八日,大将柴存率先锋攻进长安,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领文武百官到灞上迎降。黄巢入长安城时,农民军盔甲耀眼,旌旗蔽天,英姿飒爽,威武雄壮。满载粮秣的车马络绎不绝,车马隆隆,人马欢腾。长安市民聚集在街头,夹道欢迎义军入城。平唐大将军对欢迎的人群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不像李家皇帝害了你们。从今以后,你们只管安居乐业了。”农民军都把自己的物品分给穷苦百姓。

广明元年十二月中旬,黄巢在长安宫城的含元殿,正式当了皇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黄巢即位以后,立即组织农民政府。黄巢任尚让为太尉兼中书令,赵璋为侍中,崔璆、杨希古为同平章事,孟楷、盖洪任左右仆射兼军容使,费传古为枢密使,郑汉章为御史中丞,黄谔、李俦、尚儒任尚书,方特任谏议大夫,皮日休、裴偓任翰林学士,张直方检校左仆射,王璠任京兆尹,朱温、许建、张全、李逵任游奕使。这些人除了张直方、崔璆、皮日休、赵璋等人以外,都是农民军的骨干。当时的政权,完全由农民军掌握。

农民政府建立以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第一,没收大贵族、大官僚的土地和浮财,救济贫民。第二,宣布唐朝三品以上官员,全部撤职。第三,镇压顽固分子。当时大官僚豆卢瑑、于琮、刘邺、裴谂、赵蒙、李溥、李汤等,由于抗拒大齐政府的命令,私匿民间,立即正法。第四,整顿纪律,建立革命秩序。严禁农民军任意杀人。如要杀人,必须经过法律程序,经上级审批后方可执行。第五,刀、剑、戟、弓矢,一律上交国库,民间不许私藏兵器。第六,四品及四品以下官员,可以留用。

以上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大齐政权的农民革命色彩,和地主政权有显著区别。

黄巢虽然建立了政权,但其统治基础不很巩固。因为数十万农民军进了长安以后,没有继续向周围地区发展革命势力,过去的占领区,大部分放弃。大齐政权的势力,西到龙尾坡,东至潼关,东北抵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控制商、邓。因此,首都长安实际在唐军的四面包围之中,粮食来源非常困难。

唐僖宗到达成都以后,又重新组织中央政府。四川本来是“天府之国”,加上农民军放弃江淮,那里的粮食绢绫源源不断输送到成都等地,于是,唐僖宗又有了卷土重来的本钱。而投降黄巢的凤翔节度使郑畋是两面派,他表面“归顺”农民军,暗地又挖战壕、筑工事,训练士卒,准备反扑。

广明二年(881)四月,唐僖宗任命郑畋为诸道行营都统,纠集各镇节度使,围剿农民政权。当时泾原镇兵据渭北、河中镇兵占据沙苑(今大荔县南)、易定镇兵据渭桥(今西安市西北)、鄜延镇兵据武功(今陕西武功县)。四月,唐军发起进攻。黄巢发现敌军众多,势力强大,主动率部队撤出长安,把主力军布置在长安郊外。唐将程宗楚、唐弘夫、王处存等突入长安,他们纵兵出入民宅,大抢大杀,奸污妇女,长安人民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黄巢探知城里唐军缺乏后援,于是立即组织反攻。在大将孟楷率领下,起义军二次攻入长安,与唐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唐军缺乏统一指挥,大部被消灭,程宗楚、唐弘夫阵亡,只有王处存带少数残兵脱身。农民军虽然打了胜仗,但兵源和粮食的补充却遇到极大困难。虽然如此,他们在困境之中仍然坚持斗争。当时尚让西出长安,打败了邠宁凤翔军,收复了兴平。同州的农民军打败了王重荣。正在这关键时刻,驻守同州的朱温,于中和二年(882)九月叛变投敌。这样一来,长安东北门户被敞开,形势更加险恶。

当时唐政府为了增强进攻力量,又勾结沙陀人李克用。中和三年年初,李克用率领4万大军到达同州,会合唐将王处存和王重荣,在梁田陂与农民军展开激战。农民军被打败,伤亡数万人,迫使黄揆和王璠从华州撤退。四月八日,李克用打进长安,当天夜里,黄巢领15万农民军离开长安,退入河南。五月,孟楷率领农民军一举攻克蔡州(今河南汝南),接着,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唐军在陈州实行坚壁清野,顽强抵抗。当一支农民军进至项城(今河南项城)时,被陈州的唐军打败,牺牲1万余人。

黄巢得知大量战友牺牲的消息,十分痛心,决心不惜一切力量攻取陈州。陈州刺史赵alt家世代是陈州地主。早在黄巢东撤以前,他就大力兴筑城堑,缮治甲兵,积储军粮,广募士卒,并且把周围60里内拥有资粮的地主全部徙入城中。赵alt还以其弟赵昶、赵珝,长子赵麓、次子赵霖“分领锐兵”,组成一支家族亲兵,准备和黄巢决战。赵alt曾公开说:“吾家久食陈禄,誓与此州存亡”(《通鉴》卷二百五十五中和三年六月条)。陈州的存亡,对赵氏全家,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赵alt是农民军最凶恶的敌人。

从这年六月,孟楷与蔡州降将秦宗权即开始围攻陈州。农民军攻陈州300多天,发动大小战役数百次,始终没有取胜。

黄巢长期围困陈州,是战略上的重大错误:一则农民军伤亡惨重,劳而无功;二则唐政府利用黄巢集中力量围攻陈州之机,拼凑大量部队,准备全面大反攻。中和四年(884)三月,李克用率兵5万从太原出发,会合汴州、徐州等路唐军奔赴陈州。于四月间攻陷太康(陈州附近),农民军伤亡万人。不久,屯驻西华(今河南西华县)的黄邺也被唐军打败,投奔陈州。这时,黄巢不得不从陈州撤兵,把大军引向汴州。李克用与忠武都监使田从异率兵北追,在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县北)乘农民军渡河之机大举进攻,黄巢部众又伤亡万余人。尚让在这关键时刻投降了时溥。与此同时,农民军另一批将领葛从周、张归霸等,则投降了叛徒朱温。

王满渡战役后,黄巢经封丘(今河南封丘)到了兖州(今山东兖州)。这年七月,在山东莱芜以北的瑕丘,与唐将时溥打了最后一仗,农民军大部牺牲。黄巢至死不屈,最后在莱芜东南的狼虎谷,壮烈自杀。这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最后失败了。

黄巢起义为什么失败呢?主要原因是搞“流寇主义”。在十年战争中,始终是流动作战,未能建立比较稳定的根据地,没有可以依靠的物质基础。他们往往是前面攻取一地,随后又放弃了。最后,几十万农民军进了长安,好像钻进口袋,减少了人民的支持,断绝了粮源和兵源。

另一方面,黄巢对消灭旧政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没有及时消灭在逃的唐僖宗,而忙于自己称帝。农民军进了长安,停止军事进攻,使唐政府得到喘息之机。唐政府从四面八方纠集兵力,对农民军反扑,从而使农民军在庞大的反动武装围攻下失败了。

革命的首要问题是政权问题。黄巢虽然也改元称帝,但当时旧政权没有被打垮,他们仍然处在旧政权包围之中,这表明当时阶级力量的对比,仍有利于唐政府的再起。各节度使虽然各有野心,互相牵制,但在对付农民起义方面却是一致的。结果是他们终于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了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具有伟大的历史作用。这支起义军转战万余里,镇压了很多贵族、官僚和豪强。旧士族的残余,经过十年大扫荡以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黄巢起义是300年来农民反抗的总爆发。“黄王起兵,本为百姓。”农民军“广侵田宅,滥渎货财”,用暴力方式剥夺地主的土地和财物,而对穷苦人民,争相施遗。这些活动正是“平等”、“平均”要求的朴素实施。黄巢的“平均”口号,对封建社会里后来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北宋时李顺、王小波更明确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就是在唐末农民要求“平均”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

黄巢起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远征。它经历了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苏、陕西12省,往返一万五六千里。这样的远征并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农民军中某个领袖主观决定的,而是唐朝所特有的社会条件促成的。首先是流民问题,早在安史之乱后,农民逃亡就很严重,唐代宗的《安抚流亡诏》里反映,当时很多农业生产者“荡为浮人,乡居地着者不四五,如是者殆三十年”。这些失业破产的流民,“或托迹为僧,或占募军伍,或依倚豪族”,还有“结聚攻陷城邑者”。黄巢起义时吸收了大量流民。

其次是兵变问题。从8世纪中叶到黄巢起义时的一百多年间,全国有军乱、反叛、逐帅事件126起之多,兵变已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历史内容。这些兵变,有的是藩镇大小头目的斗争,也有一部分是士兵反对压迫的斗争。后一种兵变就与农民起义相结合,庞勋起义就是其具体表现。在黄巢领导的农民军中,有“庞勋余党”。所以《唐鉴》说:“黄巢之寇,本徐方之余”。

再次是“盐枭”问题。唐朝后期政府直接控制食盐产销,高价卖盐,从中牟取暴利,人民怨苦,甚至淡食,从而煮私盐、贩私盐的“盐枭”便活跃起来。武装贩盐的“盐枭”,把低价食盐卖给农民,解除农民淡食之苦,这便与农民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当农民起来反抗封建政权时,“盐枭”也可能参加,并且常常因为他们具有和政府斗争的经验和斗争能力,而成为农民战争的骨干。这样,便可以理解贩运私盐的黄巢、王仙芝领导农民起义的原因。

由此可见,流民、叛兵、“盐枭”都是唐朝社会孕育出来的,并且在农民起义中结为一体。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战斗过程中,充分表现了这些人的思想倾向:愿意流动作战,奔向大城市。唐朝交通比过去便利,“盐枭”在各地贩盐,士兵远戍边疆,他们走过很多地方,又熟悉山川关隘,就是流民的眼界也比一般农民广阔多了,这就为农民创造了远征的条件。因此,当他们遇到强大的军事压力时,便可能向有利的地方进军,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斗争情况,运用他们的战略策略,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了黄巢等人卓越的才能。

注 释

〔1〕李豫:初名俶,封广平郡王。至德二载九月,以广平郡王为天下兵马元帅。至德二载进封楚王。乾元元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立为皇太子。

〔2〕专赐给功臣者,其形如瓦,外面刻着功臣简历和功劳,里面刻着免罪减禄之数。在铁瓦上刻字,字嵌以金。各分左右,左给功臣,右藏内府,有事把左右合之以取信。

〔3〕山棚:指迁移无常,强悍善斗者。

〔4〕司马:州设司马一名,从六品上,协助管兵。职位在长史、别驾以下。

〔5〕左拾遗:掌供奉讽谏,左右拾遗各一员,从八品上。

〔6〕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册封太子等文告,号“内相”,唐后期常以翰林学士升宰相。

〔7〕中书舍人:掌起草诏诰之事,正五品官。

〔8〕阴阳家把每月都定一天叫“往亡日”,这天忌讳行军征讨、上任、拜官等活动。

〔9〕右补阙:谏官,从七品上。

〔10〕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

〔11〕长史:是州刺史的副手,协助刺史管理州里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