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6.10.1 ——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

唐德宗在位时期,是藩镇最猖狂的年代。这是因为:在经济方面,强藩控制运河要道,江南财物不能送到关中。尤其严重的是:两税法实施几年以后,钱重货轻,人民的负担大大加重,纷纷破产逃亡,社会矛盾尖锐化。另外,和唐德宗的政治态度及作风也有密切关系。德宗刚愎自用,怀疑朝臣,拒谏饰非。对藩镇则处处将就姑息。他信赖的只有宦官,任意扩大他们的权势,朝政日益腐败。

唐宪宗登基以后,吸取了德宗的教训,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了内政。

首先,注意纳谏任用贤才。元和元年(806),左拾遗〔5〕元稹上书,恳请宪宗恢复太宗时期谏官随宰相议事的制度,以便“开直言,广视听”。唐宪宗立即召见他,听取他对朝政的意见。翌年十二月,白居易作新乐府百余篇,这些诗多是反映人民疾苦,讽喻时政的。诗篇传到宫里,唐宪宗看了很受启发,他立即提升白居易为翰林学士〔6〕,作皇帝侍从和顾问。大宦官吐突承璀是宪宗最宠信的人。元和五年,翰林学士李绛揭露这个宦官专横跋扈,目无大臣,唐宪宗认为李绛说得太过分了。李绛痛哭流涕,慷慨陈词,表示自己是皇帝的股肱,不能负陛下之托,见问题不讲。宪宗听了这些话,当面称赞李绛是忠臣。唐宪宗终因他事惩办了宦官吐突承璀,并且提拔李绛为中书舍人〔7〕,仍兼翰林学士。

唐宪宗不仅比较注意纳谏,而且能任用贤才。永贞元年(805)八月,他刚即位,荆南献毛龟。唐宪宗宣称:“朕所宝唯贤”(《旧唐书》卷十四《宪宗纪》)。敕令日后不许献奇兽异禽。因此宪宗任用的宰相,有不少是当时贤才。例如杜黄裳,德宗时只能担任管理国家祭祀礼乐的太常卿。宪宗登基以后,杜黄裳很快被擢为宰相。平定西蜀,恢复两河(河南、河北),宪宗朝出现中兴局面,都从杜黄裳开始。杜黄裳虽然只当了一年多宰相,但他在元和初年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继杜黄裳后任相的,有武元衡和李吉甫。李吉甫任相时期,积极支持宪宗削藩,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他请中书舍人裴垍推荐贤才,然后用于朝廷,当时“天下翕然称得人”(《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九《裴垍传》)。李吉甫以后,裴垍执政,他为人器局峻整,执法严肃,刚正不阿。过去“谏官言得失,大抵执政多忌之,惟(裴)垍奖励使尽言”。他所提拔的如裴度、韦贯之、李夷简,皆“为辅相,号名臣,自它选士,罔不精明,人无异言”(《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九《裴垍传》)。李绛和裴度,分别在元和六年(811)和十年为相。李绛勇于直谏,对于平藩多所建树。而裴度则是公认的贤相。

第二,改革两税。前面已经谈到,两税法是以钱计税,而百姓纳税时,主要是用粮和绢。这里便出现一个以绢折钱的标准问题,假若价格标准定得合理,纳税者便不会吃亏,不然,必然会加重负担。在建中元年初定两税时,匹绢3200文,十年以后,绢价下跌至1600文。“往输其一者,今过于二矣”(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裴垍执政以后,针对上述问题,对两税法进行两项改革:一是调整了纳税物折价标准。尚书省为了适当减轻纳税者的负担,制定一个低于市场实际价格的折价标准,这个标准谓之“省估”,即尚书省所定的“虚估”(低于市场实价的折价数)。具体实施办法是全国州县征收两税绢粮折价时,一律按“省估”计算,不许以当地市场的实价来折收百姓税物。二是改革了两税钱物上贡、送使、留州的比例。元和三年(808)以前,两税钱物分配比例不合理,送节度使的部分较大,助长了他们的割据实力。从元和三年开始,改为节度使只许留用其直属州上交的税物,假若不够用,再报请朝廷分收余州少数税物。这样一来,减轻了人民一定的负担,也限制了节度使的财源。因此“江淮以南,少息肩矣”(《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九《裴垍传》)。

第三,整顿改善漕运。南北朝以来,长江以南逐渐开发。安史之乱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转到江南,当时唐政府的经费基本上依靠江南八道。因此,扬州和长安之间的漕运,便成为朝廷的生命线了。在代宗时期,著名理财家刘晏任转运使后,对漕运做了不少改进,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而且节省了运费,每年从江淮运到关中的粮食百余万石。这个数字比开元年间的运输量相差甚多,主要原因是由于跋扈的节度使对漕运的干扰破坏。德宗初年,漕运一度中断。兴元元年(784),朝廷夺回汴州,运河又恢复航运,当时韩晃主持把江南粮食送到陕州。从贞元元年(785)开始,朝廷设法控制运河,沿运河要地派重兵把守,但镇守运河的悍将骄兵从贞元八年(792)至十五年,在汴州一带曾五次劫夺漕运物资,漕运仍然不断被破坏。

唐宪宗登基以后,针对上述问题,设法改进漕运。首先,削平了运河沿岸的藩镇割据势力。其次,于元和四年(809),在原通济渠的要冲,新建立一州——宿州(今安徽宿县),以加强运河险要地段的管理。宿州是由原徐州的符离县和泗州的虹县合并而成的。第三,派干练官员出任转运使,如李巽、卢坦、李鄘、柳公绰都曾主持过这一事务,督运江淮物资以供关中。其中以李巽的成绩最显著,他任转运使时期,运河的漕运粮数超过刘晏时期两三倍。

元和年间整顿漕运以后,使江淮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关中。这样一来,使经济重心和首都联系更加密切,从而巩固了唐王朝的经济基础。唐宪宗削藩的胜利和这一点有很大关系。

经济改革的另一表现是改善蠲复方法。唐朝有一个惯例,每逢灾年或皇帝即位大典时,朝廷都要发布“德音”,大赦天下,减免赋税。当时有权势者便利用这种机会因循观望,拒不纳税,一旦赦文下达,便免交赋税。不仅当权的官员如此,地方豪猾也不按时交税。至于贫穷安分守己的百姓,由于不堪里胥的追索逼迫,一天不敢违误,等到“德音”下达,赋税早已完纳。因此,长期以来,历年“德音”下达以后,不仅百姓未得实利,而且助长豪猾拖欠国赋之弊,这是赋税征收制度中的严重问题。元和十年(815)三月,唐宪宗批转了京兆府的奏疏,决定从元和十年开始,凡皇帝“德音”下达后,假若百姓已经完纳当年的赋税,可依据“德音”规定免交第二年应纳之税。

第四,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唐朝后期,逃户甚多,户籍紊乱。有些州县户口虽少,仍然保持原来的机构,官员甚多,人浮于事,浪费国家资财。李吉甫任宰相时,设法解决上述问题,裁减内外官808名,同时还裁汰诸流外官1769名,大大节省了开支。

第五,改善财政管理,建立收支计簿制度。德宗时期,财政管理非常混乱,甚至户部也向皇帝进奉羡余。裴延令管户部时,此风更加恶化。他还在正库以外设置别贮库,实际就是将国库财物转移到别贮库,以便单独献给皇帝,争取皇帝的恩宠。宪宗刚登基不久,经度支使的奏请,下诏取消别贮库,并入正库。元和六年,宰相李绛兼管户部事,下令取消户部进奉羡余的制度。元和十三年(818),唐宪宗批转了中书门下省的报告,正式规定户部、度支使、盐铁使三个机构,于每年十二月,把一年当中各项收支的具体数字报告朝廷。如果那些部门尚有剩余钱物或赤字,也须一一上报。这样做以后,一面使朝廷了解国家财政的实际情况,以便及时提出处理办法,同时也可以减少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问题。

第六,积极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元和年间,李吉甫在高邮修筑堤塘,灌田数千顷(《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李吉甫传》);常州刺史孟简,在武进修治孟渎,“长四十里,得沃壤四千余顷”(《唐会要》卷八十九);宣州南陵县有大农陂,系宁国县令范氏所修复,溉田千顷(《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洪州刺史韦丹,在南昌设有很多陂塘水门节制江水,溉田一万二千顷(《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韦丹传》)。以上这些灌溉工程,对江南农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由于漕运的改善和江南农业的发展,使东南地区的财物源源不断从江南运到中原和长安,这些物资由朝廷支配以后,保证了削藩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