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史十二讲
1.14.3 三、秘密宗教信仰

三、秘密宗教信仰

清代是民间秘密宗教发达的时代。明代中后期到清代的众多民间秘密宗教教派,主要有以下几大系统:

罗教。创教人罗梦洪(1442~1527),又名罗清,山东既墨人,隶京师密云卫古北口军籍,成化时皈依临济宗,正德年间创立罗教,并于嘉靖、万历时迅速发展。罗梦洪著有《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等五部经卷(其中一部分为两册,简称“五部六册”),其教义采取了佛教的空论,认为悟了真空,即可成道成佛。又吸收道教无为思想,以无极净土为宇宙本源。并以世界末日来临,归真家乡、真父母为号召,吸收群众入教。罗教追求的是无为法,即向自家心头参道,罗教的教义把禅宗这种士大夫迷恋的思想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向下传播,已跨越了禅宗而成为异端。

罗梦洪在明清民间秘密宗教中威望很高,很多教派奉他的五部六册为经典,称他为罗祖。罗教最初活动于密云卫、古北口一带,其信仰者多为戍边军人及运粮军人。密云卫地处运河,罗教因此传播很快,明末传入江南,在浙、赣、闽、湘、鄂一带发展势力,又被称为老官斋教。“入会吃斋之人,乡里皆称老官”,故名。各处建有斋堂,朔望聚会。活动在漕运水手中的另一支罗教,在苏杭一带建有庵堂,主要供运粮水手歇脚和残疾衰老教民居住及死后安葬,具有同业福利的性质,一般教徒的宗教活动是诵经、上供、吃斋、坐功。道光、咸丰两朝,江浙漕运水手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导致安清道友——青帮的最终形成。〔4〕

黄天道,又称黄天教。直隶宣化府怀安县兴宁口李宾,道号普明(?~1558),创于嘉靖年间,在宣化、大同一带传教。著有《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宣传个人修行、长生炼养等道教内容,信奉弥陀、无生老母,宣传普渡92亿原人归真家乡的宗旨。黄天教是一支以佛道相混,外佛内道为特征的教派,以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为宗旨。明末,该教的一支在浙江传播长生道,清代流行于江浙。李宾晚年到万全县膳房堡传教,死后葬附近碧天寺内,该寺为黄天教的圣地,虽于乾隆二十八年被当局所毁,但光绪初年复兴。

弘阳教,又称洪阳教、混元教等。直隶广平府曲周县韩太湖(号飘高祖,生于隆庆四年)创于万历年间,主要活动于京畿一带,26岁时到北京传教,受到太监护持,后扩展到北方各地,仿罗教,造五部弘阳经,以“红阳劫尽,白阳当兴”为宗旨。受道教影响,奉混元老祖(即太上老君)为最高神。清代有较多的妇女和旗人教徒,大家都烧香拜佛,念经敛钱,为人治病。该教派有较强的政治色彩,1796年的五省白莲教起义,即属于弘阳教系统。

闻香教,又称弘封教、东大教。从罗祖教分化而来,创教人王森,原名石自新,北直隶蓟州人,后移居滦州石佛口。王森创教于万历年间,自称得妖狐异香,故倡闻香教,教徒遍布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有大小传头及会主等称号,系统严密。其子王好贤和徒弟徐鸿儒、于弘志等人曾于1622年(天启二年)发动过大规模起义。徐鸿儒说该教法门弟子已超过二百万。王森、王好贤父子死后,滦州石佛口王氏家族继续进行宗教活动,在清代将教名改为清茶门教,取自该教做会上供时供清茶三杯的仪式。直到嘉庆年间遭到毁灭性打击,其间活动十分频繁。该教是罗祖教与白莲教的混合教派,宣传三劫说和天盘三副说,即认为过去燃灯佛掌天盘九劫;现在释迦佛掌天盘十八劫;未来弥勒佛掌天盘八十一劫。未来弥勒佛降生青山石佛口王家,反映了王姓创始人有登基之想,王森七代孙王秉衡的再传弟子方荣升,又创立收圆教,因在嘉庆时谋反,被破获。

张保太无为教。张保太是云南景东府贡生,康熙二十余年间在云南大理鸡足山创无为教,自称四十九代收圆祖师,1741年(乾隆六年)被捕,死于狱中。其教奉弥勒佛和龙华三会,劝人入教修行,吃斋念佛,烧香礼忏,将来升天成佛,免除阴间疾苦。该教流行各地,西南地区为最,各地教名不一,有大乘教、无极教、铁船教、法船教、瘟船教、龙华会、燃灯教、西来教等。张保太和各地教首取得联系,并一一封有官职,形成一个巨大的联络网。张保太死后,继子张晓和法船教教主刘奇强调教义中弥勒佛下凡管天下的说法,并宣称未来皇帝是李开花的讖言,反清色彩浓厚。

八卦教。清代最有影响的教派,主要活动于华北地区。早在康熙年间,山东单县人刘佐臣创立五荤道又叫收元教,受闻香教和一炷香教影响,以不食五荤为戒条,以《五圣传道》为经书,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死,宣传普渡众生收元结果,每卦设卦长,教内按照八卦分支,祈祷仪式是默祈天地,每日早午晚朝太阳磕头三次,默念咒语。刘氏子孙相继传教,乾隆时曾搞过暴动。乾隆以后,八卦教继续发展。震卦教首王中一派,又称清水教,因供三天老爷时用清水三杯命名;乾隆时山东临清清水教徒王伦组织起义,嘉庆时曾爆发了天理教起义,首领李文成原系震卦教,林清本是白阳教徒,后又习坎卦教,并创天理教新教名。八卦教信奉天盘三副说,把过去、现在、未来改称先天、中天和后天,这三天的掌世人物也从天上转移到人间,刘佐臣及其孙刘省过被尊为先天和中天老爷,王中曾自称后天老爷,更增添了它和现存政权对立的叛逆性。

明清时期民间秘密宗教的信仰很有特色,主要由民间秘密宗教的经卷——宝卷体现出来,其内容分以下四方面:

第一是三世说。认为宇宙自开创起至最后止,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过去、现在、未来,或称青阳、红阳、白阳,或称三叶青莲、五叶红莲、九叶金莲,或称龙华初会、二会、三会,或称先天、中天、后天。龙华三会的内容为:初会是燃灯佛铁菩提树开花,二会是释迦佛铁菩提树开花,三会是弥勒佛铁菩提树开花。三会中的三尊佛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明清民间秘密宗教的三世说,又根据佛教的教义繁衍为天盘三副说”。〔5〕

第二是劫灾说。认为人类社会要经历大劫、末劫、三劫、九劫、一十八劫、九九八十一劫等劫数,其中所谓末劫,主要发生在现世和未来世之间,经过末劫的最后磨炼,人们才能进入理想世界,宗教领袖用宣传劫灾即将来临的恐怖,加深人们的危机感,从而号召入教避劫,达到扩大徒众的目的。随着劫灾到来的是劫变,即通过社会的动乱促成社会的变更,达到理想世界的实现。

第三是弥勒佛降世说。明清民间秘密宗教信奉弥勒佛为未来神、救世主。它的降世,意味着改天换地,实现理想世界。

第四是无生老母的信仰。无生本是佛教语言,与涅槃的含义相近,即认为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无生无灭绝对静止的,它和母亲相联系,变成了一个最高神佛。明中叶以后,产生于罗教,后被民间秘密宗教奉为教主。她被认为创造了宇宙和人类,同时又是使人们脱离沉沦与苦海命运的救世主。她要下凡临世,度化迷恋在红尘境界的九十二亿无生老母的皇胎儿女同上天宫,即真空家乡。民间秘密宗教以“真空家乡”,“无生父母”为八字真言,“书于白绢,暗室供之”。

民间秘密宗教信仰还通过入教活动的大量仪式、方法体现出来,仪式、方法具有神秘性和现实性,对下层群众很有吸引力。

首先秘密宗教吸收教徒入教,一般都要有一二位介绍人,并举行授戒、传诀、唱誓愿文、上表挂号、对合同等仪式。授戒,有五戒、七戒、十戒等,与佛教戒条的内容大致相同。如清茶门教授五戒包括:杀、盗、淫、酒、诳语。传诀,各教派内容不一,清代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或“无生父母”)最为普遍。唱誓愿文,即宣誓,一般是上香发誓,有的还歃血盟誓,表示入教决心。上表挂号、对合同,即书写入教者姓名,烧纸向无生老母或无报圣祖等最高神报告。有号的,才得出世。有的还发给合同纸,即日后升天的许可证。

其次,教徒有自己的一套活动方式,平时念经、烧香、拜忏、上供、坐功、纳钱、考选等。念经,主要是念宝卷,到了清代,各个教派的宝卷混同,大家混念。宝卷多以戏曲形式写成,便于传诵。烧香礼拜即叩头,各派各有特点,像震卦教,每日早、午、晚三次朝拜太阳,两手抱胸,合眼跌坐,口念“真空家乡,无生父母”81遍,名为抱功,功成可免灾难。很多教派强调吃斋,有全斋和花斋,花斋就是隔日吃斋。教徒要用家常食物上供,无生老母以上供的厚薄为赐福之轻重。坐功运气有“二十步修行”的说法,是过上天关口的功夫,并且同时需要用表疏、牌号、誓状才可过关。教徒必须纳钱,即交纳会费,所纳之银钱,称根基钱、种福钱、元勋钱等,意思是种下弥勒佛下凡时代的幸福,届时可得偿十倍、数十倍。如天理教有“输钱百文,许地一顷”、“粮食数石,许给官职”的说法。还有开场考试,以此定上天的顺序。

教徒定期集会,大约每月一二次,遇到教内节日,如菩萨的诞日、三元节(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清明、中秋等,另有集会。民间秘密宗教认为男女不二、不分彼此。平日集会,男女混杂,夜聚晓散,既是利用闲暇时间和为了保守秘密,同时也是一种信仰方式。钥匙通天宝卷说:“男取阴神者即成菩萨之果,女采阳气者即成佛男之身”,以男女教徒一同练功作为上天的一种秘方。

民间秘密宗教的信徒多是社会下层群众,由小农、小商贩、小手工业者、矿工、水手、无业游民等构成。特别是女信徒为数不少,尤以寡妇为多,这些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备受压迫和歧视,大多无依无靠,生活没有保障,信教可以寻求精神慰藉和生活出路。民间秘密宗教的首领,一般由乡约、客头、衙役、书办等充当,他们充作医仆、商人到各地传教。因此,这种社会下层群众信仰的秘密宗教应当放在俗文化中加以理解。

秘密宗教可以满足信众的部分要求。首先是民俗医疗方面。人类社会生活,求生是最重要的,然而经常遇到天灾、人祸、疾病、死亡等,其中疾病是最常见的,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下层社会对于疾病一般是依靠民俗疗法,民间宗教也非常关心这个人类最关心的问题。民间宗教的教首多兼具医疗知识和经验,被认为是民俗医疗的医师,下层社会的穷苦人民如本人或亲人染患病疾,甚至心理上遭遇挫折,常请民间宗教教首消灾除病。因此,这些群众相信民间宗教具有特殊的神力,从而皈依宗教。

民俗医疗的办法常有以下几种:(1)茶叶治病。茶叶具有清热解毒的性质,民间宗教教首常将茶叶供神祈祝,相信这样可以产生超自然的神力治疗作用,或给病人煎服,或将茶叶嚼烂放在伤口上,或姜茶医疗。所治的病一般是眼病、头疼、心疼、腿疾、热病、瘫症等。(2)针灸按摩。用扎针、推拿的办法治疗心疼、肚疼、腿折等。(3)坐功运气。学习坐功运气静养功夫治疗怯症、生疮、眼疾、吐血、虚弱等病,延年益寿,可收身心治疗的功效。(4)念诵经咒。治病的事例有足疾、手足不仁、经疾不痊、生疮、年老多病等,有的可以起作用,有的则是巫术。

其次,信徒的福利问题。以罗教为例,到处兴建佛庵,以容纳外地粮船水手,各庵由老年水手看管,以佛庵作为养身之处。庵外置有土地,供水手耕种,还有空地为义冢。故信罗教的人,生可以托付,死有葬身之地。此外,民间宗教教首还常常为信徒诵经咒超度亡灵,还会相地看风水。〔6〕

清代民间秘密宗教前所未有地兴盛,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除了考察历史上的白莲教、明教等秘密宗教传统的影响外,应当特别注意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民间社会的信仰。明清时代民间信仰的特征之一是儒、佛、道三大体系的思想理论都远较前代普及和深入民间,而且“三教合一”,融合成新的体系,许多地区出现了三教堂,民间把佛、道同祖先一起祭祀的现象广泛存在,神鬼迷信也与其他信仰有机地融合,所以,民间秘密宗教不过是一种杂糅佛道、神鬼以及儒家思想,而又侧重于佛道,具有叛逆性的信仰。表现在宝卷中,大量利用五行、八卦、九宫、干支、时宪书、占卜、堪舆、占相等书籍和思想。还充斥着忠义考悌、轮回报应天命观等传统说教,而宝卷中宣传的神祇,除弥勒佛、无生老母外,还有其他神祇,既有民间秘密宗教塑造的,也有佛、道、儒和戏曲、小说中的人物,十分庞杂。

对于下层民众来说,民间秘密宗教同他们平常的信仰距离并不遥远。我们以河南为例说明。雍正年间河南巡抚田文镜在《抚豫宣化录》卷四中说该地迎神赛会,假托玉皇、释门等名色,焚香设誓,“此即邪教之所由起,欲杜邪教,先严神会”。乾隆皇帝则说河南越省进香,先在城隍庙申疏焚香,进行挂号,然后黄冠缁衣,男女杂沓,将来即恐流于邪教。正因为有“邪教”产生的土壤,所以乾隆年间兵部侍郎雅尔图指出:河南众民,每被云游之人、佛道之徒假挟治病符咒诸邪术,以行医为名,或指称烧香礼斗,拜忏念经,求福免灾为词,而依“邪教”。如果说民间秘密宗教与民间其他信仰的差距,主要在于“邪教惑众”,即用民间宗教冲击正统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民众,进行抗争。清代民间秘密宗教组织普及天下,抗争此起彼伏,要揭示这些社会现象,应首先对其信仰进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