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
1.6.3.3 三、击沉“大和”号

第四章 无限精彩——航母趣话

Wu Xian Jing Cai——Hang Mu Qu Hua

第一节 航母的建造方法

这里简要介绍以美国、前苏联/俄罗斯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航母建造方法,同时,对意大利新航母“卡武尔”的不同寻常的建造方法也略作阐述。

一、美国

美国航母是按分段模块建造法在大型船坞中建造。也就是说,美国航母是以分段为单位在船坞内拼装成航母舰体。但在船体钢结构装焊车间内完成船体分段结构的加工制造后,将其提交给环境条件良好的模块舾装车间,进行相关的机械、电子设备模块的预先安装,从而大大减少在船坞内的设备安装工作量。

● 美国某海军造船厂

为进一步提高建造效率,近年来美国建造的核动力航母都按超级起吊分段进行建造,也就是将原来较小的分段在车间内拼装焊接成尺寸重量更大的超级起吊分段,然后运往船坞装焊成舰体,从而减少在船坞内的建造工作量。例如,“尼米兹”级的最后一艘——“布什”号全舰划分为161个超级起吊分段,最大的分段重量已接近龙门吊车的最大起重量,如球鼻首分段的重量就达到了730吨。再如,该舰将飞行甲板划分为14个超级起吊分段,只要吊装14次,就能完成飞行甲板在坞内的航母舰体上的拼装焊接工作。而以往由于分段划分较小,需要吊装150次。采用分段模块建造法和按超级起吊分段进行航母的建造,大大缩短了航母在船坞内的建造周期和总的建造周期。

二、前苏联

与美国航母采用的坞内建造法不同,前苏联建造航母仍是采用传统的船台建造法。“基辅”级航母均采用分段建造。为提高建造效率,缩短船台周期,从“库兹涅佐夫”号开始采用总段建造。“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全舰划分为24个总段,每个总段由若干个分段构成。其中,主船体以机库甲板为界,划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分划分成10个总段;上部分为11个总段,左、右舷舷台和岛式上层建筑各为—个总段。最大总段的重量达到1400吨,由两台起重能力各为900吨的龙门吊车协同,能够将其从总段建造场地吊上船台就位。船体分段装焊车间按舰船建造计划的顺序,借助专用的运输平板车将各总段所属的分段依次运送船台旁侧的总段建造场地,拼装焊接成总段,然后借助龙门吊车将其吊上船台就位,并进行相邻总段之间的拼装焊接,直至建成完整的船体。

● 航母基地图片

据说,在“库兹涅佐夫”号之前,在英国建造的吨位与其相近的“玛丽女王”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邮轮从纵向倾斜船台下水时,都出现船体底部板架变形受损的重大问题,后来为避免这一风险,造船制造公司都将数万吨的大型舰船安排在船坞内建造。但“库兹涅佐夫”号建造中采取了有效措施,设置了横向分布宽度达30米的4根下水滑道,并针对因受河道条件限制下水滑道入水深度不足的情况,在舰首设置了带有球形支铰的下水支架,从而保证了下水的安全。

“库兹涅佐夫”号下水后停靠在专用码头,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然后进行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航行试验分为常规试航和舰载机试验两个部分。其中舰载机的舰面作业试验借助专门订制的模型飞机进行,而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着舰试验由著名试飞员普加乔夫和阿乌巴吉诺夫分别驾驶苏-27K和“米格”-29K飞机进行首次起飞和降落着舰,均取得圆满成功。

● 夜间舰载机着舰示意图

三、意大利

一般情况下,—艘航母的建造总是由一家船厂承担。20世纪60年代法国建造“福煦”号航母时,在大西洋船厂建成舰体并下水后,舾装等后续工程施工和试航交船则转交布雷斯特船厂负责,开创了一艘航母由两家船厂合作建造的先河。

意大利的航母建造采用船台建造法。现正在建造的自二战以来该国吨位最大的“卡武尔”号航母,由于国内没有一家船厂具备独立承担该舰建造的能力,从本国国情出发,由芬坎蒂尼公司作为总承包商,组织下属的里瓦·特里戈索船厂、穆吉亚诺船厂、安科纳船厂等三家船厂通过明确分工,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该舰的建造任务。具体分工是将该舰舰体分成前、后两个大段,其中,穆吉亚诺船厂承担从舰首起大约70米长的前段;里瓦·特里戈索船厂则负责其余长约165~170米的后段(约占舰长的70%),后段中的部分分段由该公司商船分部的安科纳船厂建造并提交里瓦·特里戈索船厂拼装成后段舰体;后段建成并下水后拖往穆吉亚诺船厂,由该厂借助浮船坞进行前、后段舰体的对接,设备、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试验试航,直至交船。

● 欧洲造船厂车间

第二节 航母的后勤保障与舰上生活

航空母舰通常以战斗群体进行活动,在作战状态下,每艘航母每天要消耗400~500吨舰用燃油,平均3~4天就需要伴随保障船补给一次。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全方位的后勤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大大提高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

一、航母上的运输机与后勤保障

尽管大型核航母的海上自持能力很强,但一艘航母出海少则数月,多则半年,它上面的近百架飞机和5000名人员难免会出现一些临时性的紧急问题,如人员的调换、伤员的撤离,某些零部件和物品的急需等,这时,舰载运输机就是最方便的运输工具。

● 航母上的舰载直升机航母的跑道

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海上伴随保障主要依靠快速战斗支援舰、综合补给舰、油料淡水供应船、舰载直升机、舰载C-2A小型运输机进行,是海军海上后勤保障系统的关键环节,直接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所需物资的80%以上。

二、航母的生活空间

航空母舰通常被认为是移动的水上城市。大型航母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舰上约有6000人居住,即使中型航母也有2000~3000人在上面生活,而且一出海执行任务往往几个月,甚至半年。为了保证几千人在海上生活几个月,使他们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提高生活质量,其中航母生活舱室的设置,例如应设哪些舱、设多少、有什么设施、布置在什么位置等都是要重点考虑的。

● 航母运输机

● 航母的餐厅

航母上的生活舱室类别众多,包括住舱、卫生间、餐厅、厨房、娱乐和休息室、医务室和停尸房、健身房、洗衣房、小卖部、理发室、邮局、印刷室,“警察署”和禁闭室等。有的航母甚至还有做礼拜的小教堂、航母上虽然有众多的生活舱室,但更多的是工作舱室和设备舱室。航母舱室设置时,在统筹的前提下,总是优先考虑工作舱室和设备舱室的位置,以保证全舰作战使用和日常勤务的实际需要。

航母上各种生活舱室设置的范围,由上至下,主要分布在飞行甲板以下至主机舱以上的主船体区域内;从前到后,由舰首至舰尾均有设置。其次是分布在岛式上层建筑的驾驶室甲板以下的范围。

三、住舱和卫生间

航母上高级军官,包括编队首长、舰长、副舰长、航空联队队长等以及他们的高级助手大多居住在岛式上层建筑的2~4层,那里视野清楚、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到达驾驶室及指挥部位方便。房间有套间、单人间、双人间。套间仅用于编队首长、舰长,使居住、生活、办公合一。飞行员都集中住在飞行甲板下的2甲板上,位于上层建筑下面及向前区域,那是航母上“最安静”的地方,为了使他们尽可能休息好,而且也便于飞行员到达设置于上层建筑中的飞行员值班室、飞行员准备室进行值更。飞行员住舱通常为大小约10平方米的双人住室。在2甲板中部及3甲板首部,以中级舰员(包括各部门长等)居住为主,那里也算是全舰相应条件较好区域。部门长以单人间为主,中级军官居住在大小约8平方米的双人间。其他就结合各部门工作特点,以“值更靠近”的原则设置士官和领班的住舱,有双人间和4人住舱。还有居住几十人的士兵大舱,均布置在机库甲板以下区域或机库甲板以上舰首、舰尾。士兵居住的大统舱中间用挡板分开,隔成几个小区,再配上床帘,尽可能营造—些独立的空间,以减缓长期海上生活的疲劳。

除单人舱室外,其他多人舱,包括军官居住的双人间均为双层铺,士兵舱亦可为三层铺,美国航母就是这样的。由此可见,航母虽然很大,但内在空间的使用仍很紧张。住舱是舰员最主要的休息地方,在设置时优先考虑军官的居住条件,因为他们的作用更大,而且不像普通士兵在舰上仅待几年。军官的住舱—般靠舷侧,有舷窗,空气和光线均好一些。

● 航母的娱乐间

在住舱中与—般水面舰艇一样,配置了床铺、桌子、凳子、物品柜或者床柜,还有其他的公用设施,如电话、饮水桶等。在双人间和单人间,根据需要增设办公桌、椅子、书架、公文柜;套间需增加沙发、茶几等。

除了高级住舱内直接设置卫生间外,飞行员、军官、在医务室住院的病人均设专用卫生间,其他都使用公用卫生间。卫生间包括厕所、盥洗室和含更衣室的淋浴室。淋浴室还需考虑与舰的“三防”洗消部位结合。卫生间的全舰设置原则为使用方便,与令随居住人员匹配,全舰分布合理。在厕所设置时还要考虑工作舱室较为集中部位人员的使用以及与膳食舱室的距离。

住舱在设置时还需考虑隔音、隔热措施,以及通风、空调和通信联络设施。

四、餐厅和厨房

航母上餐厅分为军官餐厅、土兵餐厅以及飞行员专用餐厅,而负责飞行地勤的人员是和舰员—起用餐的。几个餐厅往往是处于某一个就餐区,可共用一个厨房,餐厅通常设置于2甲板、3甲板中部几个区域,这样使全舰从各个部分来往用餐较为均衡,也可除中部外在舰首、舰尾再各设置餐厅。全舰的士兵需要分批用餐,军官可视情况而定,如果除高级军官和飞行员外,分为两批用餐,那么所需餐厅的面积可以按约为60%人员编制计及。航母上大的餐厅有几百平方米,餐厅中设置以两边有固定座位的长条桌为主,高级军官和飞行员用餐的中、小餐厅可以设双人桌、4人桌。

● 航母的厨房

厨房设置在餐厅旁边,并能方便地在食品储藏舱和冷库中进行取、存食品,在厨房边应有日用品储藏舱。以一个厨房为中心,周围可以设几个餐厅,比如一个厨房供应一个飞行员餐厅、一个军官餐厅和一个士兵餐厅,也可一个厨房供应两个士兵餐厅等。

厨房由几个部分组成,有备料、加工、清洗的,有烹制和烘烤的,有配菜和发放的,还有餐具回收、洗涤的。以西菜为主的厨房很少产生油烟而需外排,所以在舰上设置的部位有较大的灵活性。如果有大量的油炸、煎炒,则需要有排油烟的烟道,在设置上就会引起很多麻烦。

厨房不仅每天要准备几千人的用餐伙食,要负责处理几千人每次餐后清洗工作和打扫卫生,还必须能随时开伙,以保证部分值更人员、特需人员、病员的供应。所以在厨房工作的人员非常辛苦,整天绕着膳食工作转,其中掌勺的大厨都有较高的水平,也同样具有较高等级厨师的技艺。

此外,舰上还有不少食品储藏舱,如肉类冷冻舱、鱼类冷冻舱,蔬菜、果品和罐头冷藏舱、干粮舱、食品配料舱等。有冷冻和冷藏要求的舱室一般设置在舰的下层,靠近制冷机组的部位。

五、娱乐与健身舱室

在航母上设有电影室、阅览室、广播室、健身房。会议室和大餐厅平时亦可作为休闲的场所。电影室中主要存放各种播放器材和影片,负责每天播放各种电影和录像,其节目的播映要使舰员在几个月中保持新鲜感,当然也可重播经典的大片,播放地点可以在餐厅或会议室。阅览室存放着不断更换的各种杂志、期刊和报纸,有大量的图书可供借阅,包括文艺和专业业务书。全舰各部位都装有喇叭,按时播放新闻和舰上消息,播放音乐和文艺节目,播放通知和规定的条令。在休息场所配有闭路电视,可以观看几个频道的卫视节目或录像节目。在机库和飞行甲板上还可以开展大型集体娱乐或联欢活动。在舰上经常营造休闲放松、愉快活泼气氛也是非常有益的。

● 航母上的健身房

● 美国航母上士兵正在打篮球

航母上还配有小型的印刷室,可以印刷和出版舰上的相关通讯、文稿以及文件等。

在舰上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工作要求他们必须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强壮的体魄,平时除了能在飞行甲板和机库进行跑步外,健身房便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锻炼场所。航母上的健身房面积并不固定,大的能到几百平方米,里面配备有多种运动器材,通常这些舱室被设置在舰尾区域,那些地方震动较大,不适宜安排工作舱或住舱。与健身房配套的还有设在附近的体育用品储藏舱。此外,在机库、甚至在飞行甲板,还可以开展一些球类活动以及其他一些体育竞赛项目,这些都使得舰上的业余生活同样可以丰富多彩。

六、服务舱室

航母上有多种多样的服务舱室,它为舰上人员长期正常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 航母上的超市

相当于一个小型医院规模的各种医务舱室

医务舱室有内科、外科、五官科、牙科等就医舱室,有消毒室、手术室、理疗室、注射室、病房、隔离室、化验室、药房、医务用品储藏舱以及停尸房。整个医务区有几百平方米大小,通常设在舰的中部略靠前、接近飞行甲板的一个甲板层内,带有冷藏设备的停尸房则设在舰尾。手术室可以进行简单的外科手术,如阑尾炎;牙科可以补牙、拔牙,舰上配有简易的医疗诊断和抢救设施。病床按l%~2%舰员的比例设置,分为几个不同等级的舱室。对于重病员、复杂手术和疑难病症的病员需用直升机运到陆上或专门医疗舰上去治疗。舰上除了集中在一起的医务舱室,还在舰首、舰尾设有备用的医疗救护站,以满足战时需要。

在舰上还要考虑战时对放射性物质、毒剂和细菌沾染的医疗救护和卫生处理。

日用小商店、理发店、邮局室等

航母上有供应舰员日常所需用品、食物、饮料的小商店,还出售各种礼品。所设置的邮局室包括邮寄、收发与陆地来往的信件和物品,包括生日礼物。设置的理发室每天进行十几个小时的服务,舰上还有经营摄像、冲洗照片业务的舱室。

需要说明的是,航母上不使用货币,尤其是硬币不能带上航母,以免遗落在飞行甲板上,对飞机发动机(启动时)造成严重损害而发生事故。所以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在飞行甲板上有几百名人员,地毯式地、低头漫步巡查金属小件的特有情景。航母上的经费采用记账结算。

此外,航母上还配有缝纫、修鞋、小电器用品修理等服务舱室。这些日用服务舱室可以设置在餐厅附近,便于舰员在用餐前后光顾,也有利于全舰的人流来往合理。

洗衣房

包括收集分类室、洗涤消毒室、烘干熨烫室、存储发放室等,各尽所能。航母上洗衣服务有个人的日用衣服、工作服和被服,有公用的织物,都是采用集中洗涤管理的。据报道,“尼米兹”级航母每天洗涤物达5吨,各种换洗衣服、床单、枕套堆积如山,所以洗衣房得不停地工作。洗衣房一般设置在舰后部,接近舰尾。军官、士兵、飞行员的洗涤用品是分开处理的,军官的服装需要烘干、熨烫,士兵服仅烘干就可以。

洗衣房每天消耗舰上大量的水和能源,配置节水型、低能耗的洗衣设备非常必要。对于洗涤用水需设置收集舱和处理装置,以提高利用率。

垃圾处理间

包括分离、粉碎、压缩、焚烧间等。几千人居住的航母上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可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类。由于环保要求,对垃圾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天产生的食物、剩羹、粪便等有机垃圾,收集、粉碎后可以在深海中冲放;油脂和纸、木质物收集焚烧后可以冲放;金属和塑料制品可压缩成圆饼状物再存放于专用舱室。对于生活污水、厨房废水还要设置大的收集舱,或设置带有处理装置的较小存放舱。

美国航母在舰上还有牧师,设有小礼拜堂,舰上允许开展宗教活动。在多数情况下,舰上的牧师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员,他们可以帮助长期生活在这封闭铁壳内的人员缓解心理压力,减少情绪波动。

此外,美国航母上还配有警察和禁闭室,处理和关押违法乱纪人员或罪犯。

第三节 碧海硝烟——航母经典战例

航母在欧美发达国家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已演进了好几代,从常规动力发展到核动力,舰载机离舰方式从滑跃起飞、弹射起飞向着电磁弹射起飞方向发展。中途岛海战可以说是航母之间的第一次较量,对后来的航母作战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中途岛海战的意义是深远的,日本人虽然没有输掉整个战争,却受到了一次沉重打击。对美国人来讲,中途岛海战显然是一次战略上的胜利。在本节内容中,我们一起去感受航母之间的殊死搏斗。

一、偷袭珍珠港

二战爆发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成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进行扩张的主要障碍。英国皇家海军1940年突袭塔兰托的做法引起了日本人极大的兴趣,通过对相关经验教训的研究分析之后,他们最后制订出给予美国太平洋舰队致命一击的计划。然而,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建议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首先,美日双方力量相差悬殊,日本海军要想与美国海军进行争夺,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其次,日本必须要在士气上压倒对方,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就是一个先例,在那次战争中,日本人在一次突然袭击后取得了对于俄国人的精神优势;最后,但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对美国的战争应当速战速决,从而防止美国聚集起强大的工业力量进行反扑。最后一点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在战争的第一天,美国便遭到惨败,从而受到严重的“恐吓”,不敢与日本人打一场长期的战争。

在确保不引起美国人注意的情况下,日本最高指挥部开始实施这项计划。当时,曾经有人认为美国人缺乏战斗意志,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对此表示怀疑,但他同时认为美日战争必将是一场短期战争,因此,他支持有关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重要基地——夏威夷珍珠港的计划。

有关突袭珍珠港的计划由大西龙治郎海军少将负责制订,此时,他正率领着经验丰富的日本海军飞行员研究一种投放木质尾翼鱼雷的新方法。通过日本驻夏威夷领事馆以及对于所截听的无线电数据的分析,日本人搜集了大量有关美国海军实力和舰船动向的情报。1941年9月,日本开始进行大规模演习,截至11月初,山本五十六的作战计划完成了。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和平谈判走向破裂,一场无法避免的战争正在逼近。在日本方面,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亲自指挥整个联合舰队的作战行动,谨小慎微的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担任第1航空舰队指挥官。

● 沉没的“亚利桑纳”号纪念馆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南云中将指挥“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祥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出其不意地攻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在第一波空袭中,美国战列舰“亚利桑那”号被彻底摧毁,“俄克拉荷马”号发生倾覆,“加利福尼亚”号和“弗吉尼亚”号沉没,并对“马里兰”号、“内华达”号和“田纳西”号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第二波空袭中,大量停在陆地上的飞机被击毁,人员伤亡惨重。当时,倘若连续实施第三波空袭的话,那么将会有更多的美国舰船被击沉,但南云中将没有批准飞行员的请战要求,匆忙收兵了。

毫无疑问,日本人为取得这一次成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尽管这足以使美国人蒙羞,但突袭珍珠港并没有达到日本人的长期目标。根据最初的设想,日本的132架A6M2型“零”式战斗机、 129架D3A1型俯冲轰炸机和143架B5N2型鱼雷轰炸机本应取得更辉煌的战果,而实际上并非如此。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情报错误,美国的“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并没有像原先设想的那样在停靠港内遭到打击;二是袭击计划中甚至没有将修船厂和油库这两个关键性战略目标包括在内。对于美国人来说,在所遭受的损失中,除了“亚利桑那”号之外,所有战列舰均能修复,舰上所有的防御武器均能重新进行更换,但是如果没有了油库或修船厂,珍珠港至少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无法对太平洋舰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人的这次袭击行动使得美国人摆脱了孤立主义,为雪“国耻日”之耻辱,整个美国都团结起来了。

过于简单化地理解某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很危险的,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珍珠港事件成为航空母舰作战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纯”航母战术成为美日交战的唯一模式,美国海军必须把航母特混编队作为进攻部队的核心,而非仅仅作为一支作战中队。美国人曾考虑过这种航母中心战术,甚至还进行过相关实验,但是这一战术从来没有成为正式的准则。

在当时,对于所有这一切的作战理论及模式,人们均未能意识到。在袭击珍珠港后的6个月内,日本海军似乎所向披靡,美国海军“企业”号、“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曾试图阻止南云编队进攻威克岛,但均无功而返。事实上,对于这些美国航空母舰来说,最幸运的是,它们居然没有遭遇上南云麾下的训练有素的航空大队。此后,日本派遣4艘水上飞机母舰开始进攻菲律宾,但没有派遣航空母舰去征服马来亚,因为力量稍逊一筹的英国军队在那里没有部署航母。在马来海战中,由于英国人完全丧失了制空权,日本岸基鱼雷轰炸机轻而易举地就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等英国主力舰送入海底。实际上,英国人曾计划把“不屈”号航空母舰派遣到新加坡,但这艘航母却在西印度群岛搁浅。这一意外对它来说也许是幸运的,因为其上载的航速极低的舰载机根本不是日本飞机的对手,倘若“不屈”号参战的话,那只能是加重英国人的损失。

● 马来海战资料图

1942年1月20日,就在快速航空母舰刚刚重返战场之后,南云海军中将就开始进攻东印度群岛,对新不列颠的拉布尔发起攻击。“飞龙”号、“苍龙”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执行入侵安汶的任务,而另一支航空大队则攻击位于苏门答腊海域的美、英、荷、澳4国巡洋舰编队。2月15日,日本第1航空舰队的188架飞机对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和布鲁姆发起攻击,这是一次先发制人的进攻,目的在于防止澳大利亚人干预其入侵爪哇的行动。当时,在爪哇海域的盟军航空母舰仅有英国“不屈”号和美国“兰利”号,前者刚刚将50架“飓风”式飞机移走,舰上所搭载的航空大队飞机数量很少,根本无法与敌人抗衡。于是,这艘英国航母小心谨慎地撤退了。“兰利”号航空母舰此时正向芝拉扎运送P-40型战斗机,因此遭到日本陆基轰炸机的攻击,并于2月26日沉没。截至3月初,日本人以极小的代价取得对东南亚石油、橡胶和煤矿资源的控制权。

3月26日,日本人继续横冲直撞,这一次的攻击目标是印度洋上的英国皇家海军编队。日本海军出动5艘航空母舰对位于锡兰(斯里兰卡)的亭可马里基地和科伦坡港发动攻击,同时,“龙骧”号航空母舰和4艘巡洋舰在印度外海破坏盟军的海上运输线。从理论上讲,在此部署的英国皇家海军实力与日本海军不相上下,共有3艘航空母舰和5艘战列舰,均由詹姆斯·萨默维尔海军中将指挥。但“可畏”号、“不屈”号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总共搭载了16架“欧洲燕”式、21架“管鼻藿”式和“海上飓风”式飞机,以及一支由“金枪鱼”式和“剑鱼”式飞机组成的混合编队,而其对手却是100架“零”式战斗机;此外,英国的战列舰也不是日本水面舰队的对手,以上这些差距所引起的后果将在接下来的交战中暴露无遗。

萨默维尔海军中将并不打算与敌人发生正面冲突,相反,他下令舰队在白天尽力保持在敌人的打击范围之外,到了晚上,则利用雷达优势与敌人进行接触;此外,他的另一项优势是拥有一个新的秘密基地,该基地位于科伦坡西南方大约800千米处的马尔代夫群岛的阿杜环礁上,直到很久以后,南云海军中将才发现该基地。

由于飞机数量有限,英国海军航空兵发明了夜航技术,该技术远远高于日本和美国的飞行技术。在使用雷达加强昼间防御方面,英军在地中海所进行的大规模护航作战为飞行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英军的原则是,把战斗机集中用于最能发挥作战效能的地方,使它们在空中“待命”,并形成直角从太阳方向接近敌人,避免正面迎敌,从而不必在敌方视线前进行极其耗时的180度转弯。同时,敌友识别技术的改进使得战斗机指挥官在雷达屏幕上便可很好地辨别出敌我飞机。

● 日本“零”式战斗机

尽管拥有以上这些先进技术,但当萨默维尔试图在4月2日与南云舰队进行交战时,作战计划却出现了问题。当时,日本航空母舰并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出现,于是,萨默维尔乐观地认为南云舰队可能撤退了,他下令由两艘装甲航空母舰和“厌战”号战列舰组成快速分队前往阿杜环礁进行加油,这样一来,位于亭可马里的“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和两艘驱逐舰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处境,这一失误导致英国皇家 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月5日,“康沃尔”号和“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被日本俯冲轰炸机击沉,3天后,从战列舰上起飞的日本水上飞机发现了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和一些小型舰船,不到两个小时,“竞技神”号及其他舰船就被日军85架俯冲轰炸机击沉。

与此同时,在中太平洋上,美国人正想方设法取得战争的主动权。1942年1月初,“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穿过巴拿马运河,加入“企业”号航母编队,为向萨摩亚群岛运送部队的舰船护航。截至此时,太平洋舰队拥有了4艘航空母舰。1月11日,美国“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在瓦湖岛西南部被一枚鱼雷击中,不得不返回美国本土进行维修。为使进攻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进攻的计划得以继续进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很快就替代了“萨拉托加”号。

● “企业”号航母

以上这些航空母舰被分成3个特混编队:第 8特混编队——以“企业”号为核心,由哈尔西海军少将指挥;第11特混编队——以“列克星敦”号为核心,由布朗少将指挥;第17特混编队——以“约克城”号为核心,由弗莱彻少将指挥。第 8和第17特混编队将按计划实施打击,而第11特混编队则在威克岛东部进行掩护。接下来,第8特混编队首先对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发动攻击,尽管给日本护航运输队造成了轻微损失,但自身也遭到敌人防空战斗机的阻击。第17特混编队负责对吉尔伯特群岛发动进攻,但取得的战绩更小。后来,这次进攻被描述成一次“代价昂贵的飞行员训练演习”。不过,这次行动的确暴露出美国海军所存在的战术弱点。最糟糕的是,F4F型“野猫”式战斗机(“欧洲燕”式战斗机的海军航空兵版本)缺乏敌友识别仪,战斗机指挥官无法识别己方攻击机和敌人空中巡逻机;而且,由于飞机缺乏良好的远程无线电通信设备,在48千米(30英里)以外无法正常进行双向无线电通信联络。

● B-25轰炸机

“大黄蜂”号新型航空母舰被指定执行一次不同寻常的任务。早在1942年1 月10日,一位潜艇舰员就向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参谋机构提出建议,从航空母舰上起飞陆军轰炸机对东京进行轰炸。在海军作战部长的空中作战参谋机构研究过该项建议后,发现B-25型双发动机轰炸机可以从航母上起飞,而且也可在航母上进行降落。著名飞行员詹姆斯·杜利特尔陆军中校奉命执行这次攻击任务。2月10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弗吉尼亚角外海进行飞行试验,两架B-25型飞机成功地 从航母上起飞了。

4月2日,在经过短暂的准备之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满载16架B-25型轰炸机离开旧金山,其姊妹舰“企业”号为其执行护航任务,一道组成第16特混编队,由哈尔西将军指挥。在最后的航渡阶段,“大黄蜂”号将护航驱逐舰甩在了后面,因为它们缺少高速续航能力,但4艘巡洋舰仍然伴随航母一起航行。4月18日,尽管当时的风速高达40海里,但16架B-25型轰炸机仍然安全起飞了,第16特混编队随后就全速撤退。

尽管日本人意识到美国海军可能要轰炸日本,但没有想到B-25型轰炸机将参加轰炸行动,而且还错误地预测了飞机抵达的时间。因此,当轰炸开始时,东京上空的防御力量非常薄弱,在轰炸结束后,这些飞机没有受到任何拦截便飞向了中国。当时,重庆上空的气候非常恶劣,许多飞行员被迫在黑暗中跳伞,有4架飞机进行“坠毁迫降”,其中1名飞行员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被前苏联人扣留,3名飞行员失踪,这次行动被称作“杜利特尔轰炸东京”,尽管其军事效果微不足道,但标志着美国人扭转了失利的局面,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人。在不得不透露发起这次袭击的“秘密基地”时,罗斯福总统仿照詹姆斯·谢尔顿的小说称之为“香格里拉”(秘密航空基地),为纪念这次英勇的行动,一艘新建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被命名为“香格里拉”。

二、角逐中途岛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海上和空中交通要冲,这里也是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及夏威夷群岛的西北屏障。

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利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于是决心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日军企图夺取中途岛,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

● 中途岛海战

5月中旬,美军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电报,掌握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企图。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调集航空母舰3艘(舰载机230多架)及其他作战舰艇约40多艘,组成第16特混舰队(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和第17特混舰队(弗莱彻少将指挥),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展开,隐蔽待机。

1942年6月4日凌晨,日本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第一机动编队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4时30分起连续派飞机攻击中途岛。

7时28分,日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舰队。8时20分,日侦察机报告美舰队似有1艘航空母舰。南云于是命令攻击中途岛的飞机和担任空中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返航,随后率舰队北驶,以免遭到袭击,并重新部署对敌舰队的攻击。

9时20分至10时26分,正当日军第2波飞机卸下炸弹重挂鱼雷的混乱之际,美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空母舰。海战结果: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 1艘、飞机322架,人员3500名;美军损失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艘、飞机约150架,人员307名。

中途岛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无论从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还是在中途岛局部战场的兵力,日军都占明显优势,但却遭到惨败。中途岛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海军的实力对比,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

三、击沉“大和”号

1945年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如果美军占领了冲绳岛,将会严重威胁日本本土的安全。4月5日,日本联合舰队决定执行“天号作战”计划,由“大和”号战列舰、“矢矧”号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海上特攻舰队,只带单程燃料,作自杀性攻击,前往冲绳岛反击美军的登陆,企图破釜沉舟与美国舰队决一死战。 4月6日15时,特攻舰队起锚。20时,驶出丰后水道。日本舰队刚到九州东海岸,就被美国潜艇发现了。

7日拂晓,特攻舰队进入九州以南的公海,11时 30分,美军巡逻机盯上日本舰队。这时,美军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电令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进攻日本舰队。

12时40分,40架美军飞机向“大和”号俯冲下来。

此时,“大和”号没有飞机掩护,只能用密集的高射炮火对空射击。美机冲破火力网,轮番轰炸。“大和”号中了两颗炸弹和一枚鱼雷。此时“大和”号的时速已降到18海里,但仍歪着舰身,继续向冲绳岛行进。

13时35分,美军的150架飞机赶到,集中轰炸“大和”号,8颗炸弹、6枚鱼雷击中“大和”号。该舰倾斜15°。14时1分,“大和”号中了第8枚鱼雷,舰身倾斜18°,时速降到7海里。

数百架美机像蚊子似的围着“大和”号团团转,从不同方向朝它进攻。14时15分,第12枚鱼雷再次击中“大和”号,使其舰身倾斜30°。

14时25分,“大和”号上的弹药库发生连锁爆炸。这艘被日本人认为是永远不沉的超级战舰,还没来得及对登上冲绳岛的美军发射一发炮弹就天崩地裂般地沉入了大洋。

“大和”号的沉没,彻底宣告了“大炮巨舰”主义的破产,战列舰从此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航空母舰从此登上了“海上霸主”的宝座。

“大和”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6.4万吨,满载排水量72 809吨,舰身长263米,宽38.9米,舰上有3座三联装460毫米口径主炮,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它们的装甲防护极好,日本人吹嘘它们是永远不沉的超级战舰。但其姊妹舰“武藏”号已于1944年10月24日在锡布延海被美国飞机炸沉,“大和”号也难逃厄运。

四、空袭利比亚

非洲大陆北部的利比亚毗邻地中海,它的北方就是地中海南部最大的海湾——东起班加西、西至米苏纳塔港、宽达300海里的锡德拉湾。1981年8月,美国海军第6舰队“尼米兹”号、“福莱斯特”号2支航空母舰战斗群集合20余艘舰艇、200余架舰载机,闯进被利比亚宣布为领海的锡德拉湾海域举行一年一度的例行海上军事演习。18日,利比亚空军派出米格-23、米格-25飞机75架次飞赴美海上军事演习区上空进行侦察监视。美航母舰载机则频频升空巡逻、警戒,并拦阻和驱赶利比亚飞机。19日,美“尼米兹”号航母起飞的2架F-14A式舰载机在距离利比亚海岸60海里的空域,遭到2架利比亚空军苏-22式战斗轰炸机的空对空导弹攻击。成功摆脱来袭导弹之后,美F-14A式舰载机反过来使用空对空导弹将2架利比亚苏-22式战斗轰炸机击落。此次冲突之后,美利关系更加恶化。

● 空袭利比亚

美国针对1985年12月27日在意大利罗马机场和奥地利维也纳同时发生的恐怖事件作出反应,从1986年,1月3日开始,陆续将“美国”号、“珊瑚海”号、“萨拉托加”号3个航母战斗群的34艘战斗舰艇和250余架舰载机先后调往地中海,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由,向利比亚施压。利比亚方面针锋相对,1 月26日重申锡德拉湾为利比亚领海,宣布锡德拉湾北纬 32°30′线为“死亡线”,对越过该线的美军舰只和飞机将予以打击。美军则制订了相应袭击利比亚的“草原烈火”作战计划,准备自3月 23日至4月1日,以演习为名越过利比亚划定的“死亡线”进入锡德拉湾,诱使利军首先开火,然后借口自卫,转而对利比亚进行惩罚性打击。

● F-14战斗机

3月23日 11时30分起,美航母战斗群在距利比亚海岸180海里的海域以挑衅姿态开展“和平自由航行与飞越”海空联合演习。E-2C预警机升空对参演兵力实施协调,并进行空中预警;EA-6B电子战飞机在空中监视利比亚雷达工作状况,收集技术参数,准备进行电子干扰;F-14战斗机和F/B-18攻击机率先越过“死亡线”,在锡德拉湾上空做试探性飞行机动。“提康德罗加”号导弹巡洋舰在1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的伴随下也越过“死亡线”,开进锡德拉湾东部海域示形造势,咄咄逼人。24日清晨位于锡德拉湾东南岸锡德尔镇的利比亚岸防导弹阵地对美舰实施导弹攻击,发射2枚“萨姆”反舰导弹。美EA-6“徘徊者”舰载电子干扰飞机施放电子干扰,使导弹在偏离目标1500米的海面坠落。随后,利比亚空军2架米格-25飞机逼近美舰,遭美舰载机拦截而返回。傍晚,利比亚岸防导弹阵地再次对美航母编队舰机实施导弹攻击,分别发射了多枚“萨姆”反舰和防空导弹,仍然受到电子干扰,无一命中。当晚,美航 母凭借夜视器材的优势利用夜暗发起主动攻击。21时26分,“美国”号航母的2架A-6攻击机向高速接近美舰的利比亚导弹巡逻艇发射“鱼叉”导弹,并投掷“石眼”式集束炸弹,将其击沉。22时06分“美国”号航母的另2架A-6攻击机在EA-6B电子战飞机支援下,使用“哈姆”反辐射导弹攻击了利比亚岸防导弹阵地上正在工作的雷达站,炸毁其雷达天线。23时15分,“珊瑚海”号航母2架A-6攻击机对2艘利比亚导弹艇进行攻击,将其重创。25日凌晨,美舰载机对利比亚的岸防导弹阵地和导弹艇等目标进行了反复攻击。直至美航母特混舰队于25日上午9时接到命令后撤,作战活动时间持续了35个小时,舰载机一共起飞1546架次,平均每小时44架次。交战中,舰载机日益增强、日趋完善的攻防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成功实现对反舰导弹有效防御的同时,完成了对岸上固定目标和海上运动目标的有效攻击。由于大量吸收和应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美军航母作战能力又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 A-7攻击机

3月底,“萨拉托加”号航母离开地中海回国,“珊瑚海”号、“美国”号航母2个战斗群移至地中海西部海域游弋,继续保持对利比亚的威慑。4月2日,美国1架波音 727客机被炸;3天后,西柏林一家有许多美国人聚集的舞厅被炸。美国认为这两起爆炸事件均为利比亚所策划。“草原烈火”作战之后不到20天,美国又发动一场针对利比亚的更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代号为“黄金峡谷”的作战计划。4月14日,以“珊瑚海”号、“美国”号航母为核心的特混编队32艘舰船搭载160架舰载机就位于地中海中部距利比亚海岸500千米的海域,虎视眈眈。印度洋上的“企业”号航母战斗群从印度洋火速驶向阿拉伯海,做好随时向地中海方向靠拢增援的准备。15日凌晨1时20分,航母特混编队上空,即将参战的舰载攻击机机群,与从5000千米外英国基地出发、沿途经过3次空中加油飞来的美国空军战斗轰炸机机群准时准点会合。联合攻击兵力有:海军A-6舰载攻击机 15架、A-7舰载攻击机6架、FA-18舰载战斗机6架、EA-6B式舰载电子干扰机6架;空军PB-111战斗轰炸机22架、EF-111电子干扰机6架。另有百余架舰载战斗机担负空中警戒和伴随掩护。攻击目标分别锁定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

1时48分,预先突击开始。A-7攻击机、FA-18战斗机、EA-6B电子干扰机分成两个攻击方向,向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周围的雷达站发射“百舌鸟”和“哈姆”反辐射导弹50枚,直接摧毁5座,其余雷达站被迫关机,切断了利比亚防空系统预警信息源,导致整个防空系统彻底瘫痪。EA-6B电子干扰机与EF-111式电子干扰飞机继续对的黎波里、班加西两地的雷达和通信设施进行电子干扰。

1时54分,主要突击行动开始。A-6攻击机在班加西方向,分为2组行动:8架攻击贝尼纳空军基地,7架攻击“民众国”兵营。FB-111战斗轰炸机在的黎波里方向,分为3组行动:8架攻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住所和阿齐齐耶兵营,每架携带4枚2000磅激光制导炸弹;5架攻击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军用区,每架携带12枚500磅激光制导炸弹;3架攻击西迪比拉尔港兵营“突击队训练中心”,每架携带12枚500磅激光制导炸弹。2时11分,历时17分钟的主要空袭行动结束。除1架FB-111式战斗轰炸机被地面炮火击落之外,其余参加空袭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

此次短暂的空袭行动,美军投掷了150吨炸弹,按预先计划命中、摧毁了各主要突击目标,造成严重破坏和伤亡。由多军种、多机种组成的空中攻击兵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配合,及其攻击效果都达到了极为精密准确的程度,开创了“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先例。

五、海湾建奇功

英国作者安东尼·普雷斯顿在《航空母舰》一书中介绍说:“美国海军的航母一如既往地最先抵达现场。除此之外,还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些航母在当时还是唯一能够阻止伊拉克进一步侵入沙特阿拉伯的手段。”事实正是如此。

当伊拉克军队越过国境线侵入科威特的当晚,正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附近海域执勤的“独立”号航母最先接到国防部命令,火速驶近阿曼湾,8月7日抵达海湾入口处的预定阵位。在地中海执勤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于8月8日接到部署海湾的命令,11日穿越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萨拉托加”号航母于8月7日驶离美国东海岸向海湾进发,8月22日进入红海;“肯尼迪”号航母于8月15日驶离美国西海岸向海湾进发,9月14日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很快,美国在中东地区集结了4个航母战斗群,对伊拉克形成直接、有力的军事威慑,实现了阻止伊拉克进一步进攻沙特阿拉伯的战略意图。

● “独立”号航母

而后,美国继续抽调航母部署到海湾地区:“中途岛”号航母于10月2日驶离日本横须贺基地,11月1日抵达海湾;“突击者”号航母于12月8日开始部署,1991年1月12日进入北阿拉伯海阵位;“罗斯福”号航母于12月8日离开诺福克,1991年1月14日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战争爆发前到达阿拉伯海阵位;“美国”号航母于12月8日离开诺福克,1991年1月15日经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2月7日离开红海,2月15日抵达波斯湾。

海湾战争前后,美国海军先后一共出动了8艘航母。“独立”号和“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中途撤离,未参加实际作战;此后,海湾地区部署的美军航母维持在6艘,参加实际作战的也就是这6艘。此外,英国在海湾部署了“皇家方舟”号航母,法国在海湾部署了“克莱蒙梭”号、“福煦”号航母。

在航母部署过程中以及部署就位之后,美国还同时实现了另—个战略目标——控制海上交通线,为地面部队和空军部队投入战区提供掩护,保证了占作战装备、物资和人员总运量90%的海上运输安全、畅通。

控制海洋除了确保己方利用海洋之外,还要阻止对方利用海洋。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于8月16日发出命令,海湾地区美海军拦截一切过往的伊拉克商船,对伊实施全面的海上封锁。在此后的7个月中,总共有165艘舰艇拦截和盘查了7500艘商船,其中登船检查964艘,迫使51艘商船(装载100万多吨禁运物资)改变航向。航母舰载机为海上拦截行动提供空中掩护之外,还担负对海上目标进行搜索,舰载直升机还执行登船检查的任务,直接参与海上拦截。1月31日,“肯尼迪”号航母派“海豹”小队队员乘舰载直升机机降登上1艘悬挂圣文森特国旗的“超级明星”号货船,迅速控制该船,配合美舰“比德尔”号巡洋舰派遣的海岸警卫队随后登船检查。以航母为坚强后盾的舰艇编队通过严厉的海上拦截活动,完全切断了伊拉克的海上通道,使伊拉克石油出口、战略物资进口被迫停止,经济和军事潜力受到沉重打击。

1991年1月17日“沙漠风暴”行动开始时,“中途岛”号、“突击者”号、“罗斯福”号3支航母编队位于波斯湾,编成波斯湾特混舰队,由第5航母大队司令兼任舰队司令,“中途岛”号为旗舰;“肯尼迪”号、“美国”号、“萨拉托加”号 3支航母编队位于红海,隶属于红海特混舰队,由第2航母大队司令任舰队司令,“肯尼迪”号为旗舰。后来,为了更有利于对地面进攻的空中支援,“美国”号航母调往波斯湾,加强波斯湾特混舰队。

6艘航母配备6个舰载机联队:“萨拉托加”号航母配备第17航空联队,舰载机78架;“肯尼迪”号航母配备第3航空联队,舰载机84架;“中途岛”号航母配备第5航空联队,舰载机62架;“突击者”号航母配备第2航空联队,舰载机68架;“罗斯福”号航母配备第8航空联队,舰载机84架;“美国”号航母配备第1航空联队,舰载机73架。舰载机一共有9种类型、455架,约占多国部队飞机总数的16%。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8,120架次,占多国部队飞机出动的架次也大约为16%。舰载机所执行的作战任务主要是空中侦察预警、空袭、反舰、防空等。

● “突击者”号航母

航母舰载EI-2C预警机是美军在战区内最早部署的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飞机,用于汇集机载空中预警控制系统、舰载“宙斯盾”系统和其他来源的战场信息,加以综合分析,为海湾战区指挥官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战场情报。“沙漠风暴”行动期间,它们从红海和波斯湾航母起飞,24小时不间断地执勤飞行,对战场态势实行全时监视,使海军攻击部队及其他多国部队清晰了解战场态势。机组的空中管制人员还进行有针对性的战术控制,协调各类兵力之间的行动,避免多国部 队内部相互发生冲突。整个战区内共配置了27架E-2C预警机,其中25架由航母搭载。

空袭战是海湾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作用最大的作战样式,而航母战斗群是空袭战的一支重要力量。从红海和波斯湾航母起飞的舰载攻击机与美国空军、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一起对巴格达附近以及伊拉克西部的“飞毛腿”导弹阵地、机场、防空系统、通信网、供电设施等目标进行猛烈轰炸。空袭第一天,就从航母上起飞舰载机548架次。战争期间,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所进行的空袭行动中,由航母发起的打击行动占到35%,舰载电子战飞机针对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统实施了有效干扰和压制。

反舰作战始于1月18日,“突击者”号和“中途岛”号航母派出舰载攻击机击伤了伊拉克2艘炮艇、1艘导弹艇和1艘勤务船。当天,“突击者”号航母还起飞了18架舰载机执行在祖拜尔河口布设水雷的任务,目的是把波斯湾北部的伊拉克海军水面舰艇同巴士拉、祖拜尔、乌姆盖斯尔的港口兵力和海军基地隔开来。22日,“中途岛”号航母的舰载机击沉1艘伊军气垫艇。24日,“罗斯福”号航母的A-6E舰载机击毁1艘布雷舰和1艘巡逻艇,F/A-18舰载机袭击伊拉克乌姆盖斯尔海军基地时击伤4艘舰艇。2月20日,“罗斯福”号航母舰载机击毁1艘炮艇。

在舰载机的全部作战活动中,21%的架次是执行防空任务。防空主要采用电子战手段,真正的空战仅有1月18日一次,从“萨拉托加”号航母起飞的2架F/A-18舰载机在轰炸一个机场时,发现2架伊拉克米格-21歼击机,并用“响尾蛇”导弹将其击落,这场遭遇战是美航母舰载机与伊拉克空军唯一的一次空中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