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寒,男,1961年1月11日生,浙江新昌人,出生于黑龙江绥化。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大学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内燃机学会执行理事长,第二十七届国际内燃机大会(CIMAC Congress)主席,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防科技奖船舶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11月当选第十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2015年7月起出任上海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热气机及其动力系统研究与应用开发,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并在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是我国该领域的开拓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其它奖4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30多篇。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所领导的团队多次获得上海市劳模集体等荣誉,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
【人物经历】
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9月参加工作。
1978年3月至1984年9月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内燃机和动力装置专业学习,分别获得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留校在热工教研室任助教。
1985年3月考取中国舰船研究院博士研究生,1989年4月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而后,一直就职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1999年起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989年4月至1995年10月在第二研究室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室副主任。
1996年6月任热气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8年5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0年2月任所长助理,并被任命为某重点型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2001年2月任七一一研究所总工程师兼热气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2月起一直任所长兼总工程师。
2004年9月13至11月30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科研院所长现代管理MPA高级研修班”的脱产学习。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11月当选第十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他还兼任国际内燃机学会理事和董事会成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奖船舶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
作为学科带头人,所领导的团队入选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先后主持国防重点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期技术演示验证和重大型号研制等20多项重要的科研和工程项目。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何梁何利技术进步奖等荣誉。所领导的团队多次获上海市劳模集体等荣誉,
2007年5月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是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5年7月至今,任上海大学校长。
【个人荣誉】
金东寒的专业特长是新型动力技术。 1978年考进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为武汉理工大学)内燃机专业。曾于1998年5月获“第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年12月获“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2003年4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热爱事业】
积极拥护党现阶段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说过:“领导干部不要光拉车,不看路,要教育好职工,使中心工作有效运转起来,首先要武装好自己”。他对事业孜孜追求,忘我投入,一直处于担子重、负荷大的辛勤工作中,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在工作紧张之际他没有节假日,吃在食堂、宿在单身集体宿舍,并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指导设计、试验。下试验室一蹲就是半个月不回家,其爱人带着孩子给他送来日常生活用品。他把全部心血都放在热气机研究事业中,中心的员工评价:“他为热气机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为使热气机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金东寒敏锐地意识到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热气机队伍。于是他经常与年轻人谈心,做员工的知心朋友。有位博士后到国外实习期间,其爱人分娩,他组织护理小组进行工作。他尊重老同志,把疗养名额全部让给老同志。他组织对组长和主管工程师培训,亲自给新来的硕士生、本科生讲课,及时把年轻人送上关键技术岗位。
【突出成就】
金东寒的最突出成就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型舰船装备了被誉为“中国心”的新型动力系统,使我国新型动力系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发动机历来被视作船舶的“心脏”,这种被誉为“中国心”的新型动力系统,是金东寒领衔攻关获得的原创性成果,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其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被业内公认为21世纪某新型舰船的标志性技术之一。
【人生目标】
2006年初,金东寒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自己从不把人生目标定得多么远大,一般只瞄准“下一步”。
【16岁】
金东寒被分配到一家校办工厂当学徒。师傅是一位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八级工人,技艺高超。
那时的金东寒,最大的愿望就是像师傅那样当个出色的钳工。他不辞辛苦地工作、钻研,一步步向着“出色钳工”的目标进发。然而,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写了金东寒的理想。他想上大学,多学一些本领。1978年,金东寒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内燃机专业,成了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
看到那些年纪大的同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小小年纪的金东寒也拼命地刻苦学习,并且立志考研,更深地钻研专业。
金东寒如愿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扎实地走向自己的每一个“下一步”,并且在前行的每一步中,收获了沉甸甸的硕果:
先后主持过20多项国家重点预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研究,项目经费总共达数亿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多篇,重要的科研报告200多篇。
先后荣获第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5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防科技系统劳模、上海市劳模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专业领域内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担任国际内燃机学会(CIMAC)理事、国际热气机会议理事会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上海造船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等,还任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的兼职教授等。
【领军人物】
金东寒被业内专家公认为我国特种发动机技术的领军人物。20多年前,金东寒开始专注于特种发动机专业,师从我国著名特种发动机专家沈岳瑞先生,并成为“国产”的第一位特种发动机专业博士。
那时,国内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特种发动机”为何物,所以科研条件可想而知。不过,这位博士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止步。在五年科研经费不足40万元的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攻关,1990年金东寒及课题组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功率特种发动机样机。
之后,这一技术开始受到国家重视,科研投入逐年增加。已担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所总工程师的金东寒,就主攻新型动力——特种发动机技术研究,带领课题组突破了特种发动机研究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他们研制的高性能特种发动机和相应的系统,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特种发动机技术从此转入工程化阶段。
在开发特种发动机整机技术的同时,金东寒和他领导的特种发动机工程研究中心还开展了相关应用系统技术的研究。由于该技术本身具有的多种优良特性,在节能环保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他们研制成功的热电联供系统能使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并大大提高了排放物的环保标准,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心”】
采访金东寒的时候,记者见到一艘舰船的模型,这艘新型舰船的发动机是金东寒的杰作。金东寒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给了这艘新型舰船一颗强劲的“中国心”。
这颗“中国心”,是金东寒带领科研团队二十多年顽强攻关的硕果,使我国这一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对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心”的搏动一鸣惊人,而“中国心”诞生过程也历尽艰辛。在“中国心”走出实验室的过程中,遇到了安全性、可靠性和工程化等一系列难题。经过“八五”、“九五”的研究,金东寒和他的科研团队相继突破12项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科技含量高、难度大,所涉及的多项技术均位居国际前沿,在全世界只有个别国家能够掌握。所以,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他们对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次超越:
发展特种发动机仿真技术,使我国该类发动机性能分析理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该技术发展的理论问题;
攻克了发动机换热器换热强化、工作容积优化、流阻最小化、换热均匀化等难题,采用管内流阻一致化控制技术,实现加热管均匀换热;
攻克了高压燃烧和燃气再循环技术,创建了燃气再循环分析模型和试验装置,发展了计算方法和试验技术,解决了小空间高强度完全燃烧、流场与温度场均匀分布、燃烧压力稳定控制等技术难题;
研制成功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台特种发动机原理样机。2002年,又研制成功了工程样机,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相当,部分超越。
在完成一系列全系统演示验证试验后,该动力装置成功地装备于某新型舰船,并交付用户使用,实现了由科研成果向实用装备的转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使我国该型装备跨上了一大台阶。
【科研团】
金东寒具有双重身份:科学家和科技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双重身份的金东寒很忙。问忙到什么程度,他回答说:忙得没有时间生病。过去在科研第一线攻关时,他忙得不可开交,在一次重要试验任务中,他带着几位骨干长达两个多月吃住在试验室,当时正值换季,试验室里出现了夫人抱着女儿给他送棉被的感人一幕。他既要管技术路线、技术决策,又要关注科技产业、经营管理,自然是更忙了。只要在单位上班,最后熄灯的总是所长办公室;吃饭常常忘了时间,需要别人提醒;经常出差,但平时忙得没时间,就只好安排在周末。旅途中,他见缝插针看资料、想问题,没有一刻的空闲。
作为团队中领军的“第一号”,金东寒更注重将工作“流程化”,将复杂的事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步骤,协力完成。每当遇到重大的技术问题,他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再作出技术决策。如发动机的机内工质系统复杂,给制造和安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大影响了维修性,而用户对这一点又非常重视。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方案,简化了系统布置,提高了可靠性和维修性。
国外同类项目从实验室成果发展到工程化应用一般要12年时间,而他们在评估风险的基础上,优化了技术途径,高效配置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所以大大缩短了研制时间。
金东寒的麾下集聚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才俊。当年他领导的特种发动机中心有博士6名、硕士32名,这几年有21人担任了课题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有12名研究员,有3人享受国家突出贡献津贴,1人享受省部级突出贡献津贴;涌现了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先进人物。也正是这支团队,多次被评为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先进集体”,两次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他当了所长,依然思贤若渴,爱才如宝。正因为有了这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才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受到国家嘉奖。金东寒的一颗心,连接着团队每位成员的心。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心连心的科研团队还会不断创造,为祖国的科技进步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