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训教程
1.8.3 第二十四节 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

第七章 关注特殊状态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

本章涉及的特殊状态下中小学生包括来自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学生、网络成瘾学生、留守和残疾学生。本章所谈的特殊状态下学生有些根本不认为自己特殊,有些虽承认自己与众不同,但并不为此自卑。这两种状态都很好(除网络成瘾学生外),不需要我们过分干扰他们,以免让他们为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但是,有部分学生会因为自己特殊而自卑、迷茫。我们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爱与尊重,使他们成长为有爱的能力的人:爱生命、爱自己、爱世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幸福的人。

第二十二节 单亲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及预防策略

【学习目标】

了解单亲家庭的一般特征,了解单亲家庭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掌握帮助和促进单亲家庭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本节要点】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只有母亲或父亲一方与其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未婚子女在同一户的家庭。单亲家庭分为四种类型,即丧偶式、离异式、未婚式、分居式。

近年来,多种原因造成家庭结构改变,导致单亲家庭数量逐年上升。家庭角色缺失、家庭气氛不良、经济压力过重、消极的自我暗示都可能让部分学生产生自卑自闭、敏感多疑、情感饥渴、行为失范等问题。

一、单亲家庭的特殊性

与完整的家庭相比,单亲家庭在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性别角色、家庭经济来源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

(一)家庭结构改变,家庭角色缺失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是孩子最初摄取男女性别角色、社会角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环境基础。家庭一旦破裂,父母就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完整的环境。于是,孩子在习得以上人生角色时,便丧失了可以参考的模板。

(二)家庭关系失调,家庭气氛不良

父母的分裂会带来家庭的硝烟和冷战,导致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整天处于恐惧担心中,无法建立安全感。

(三)经济来源单一,单亲角色超载

家庭中的经济来源原来由父母双方负担,现在变成一方承担,常常使监护人感到负担沉重。大多数单亲家庭是母亲-子女模式,特别是那些母亲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固定的收入,没有足够的抚养孩子的资源,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投入都会不足。监护人为了谋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还想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这样一来,只能无限挤压个人的休息时间。

(四)被过度关注,自我暗示消极

单亲家庭子女在与同龄人交往时,会出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自我暗示的心理作用促使孩子关注自己的特殊遭遇,提醒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同时,孩子非常敏感,面对同伴和社会的关怀,往往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久而久之,可能会使他们从人群中孤立出来,进入自我封闭的状态。

二、单亲家庭子女常见的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庭变故,导致经济来源锐减、家庭角色缺失、家庭气氛不良、单亲教养方式不当、监护人存在不良嗜好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一)自卑、自责、自闭

由于家庭变故带来的不安全感、被抛弃感,加之对个人、对家庭未来的忧虑,他们会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相比,因而滋生出自卑心理,做事胆怯,缺乏自信。有些孩子则会把父母离婚归因为自己不好、自己不乖。他们也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感到今非昔比,处境已大不如前,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更加忧郁,又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进而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走向孤僻和寂寞。

(二)缺乏信任,敏感多疑

在离异单亲家庭中,孩子目睹父母之间激烈的冲突、家暴、背叛、谎言,亲身感受到父母的关系由相亲相爱到反目成仇。更有甚者,孩子也被大人用来当做伤害对方的利器。在此过程中,孩子看到了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以致丧失了对人际关系的信任。他们有的会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愿与人接触,怀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困难。

(三)情感饥渴,行为失范

单亲学生由于感情需要无法从正常的渠道获得,心理压力也无法通过健康的方式得以宣泄,就选择其他非正常途径,如沉迷虚拟网络、早恋、抽烟、喝酒、离家出走等。很多单亲学生沉溺于网吧,通过在虚拟空间宣泄不满、痛苦,来获得一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单亲学生容易在感情上依恋异性,寻找情感倾诉的对象,也期盼能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缺少的爱。有相当一部分单亲初中生染上了抽烟喝酒的行为,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借此标新立异,并期望结交到志同道合者。至于离家出走,主要是逃避家庭管束,或是出于对父母离婚不满的报复心理。

三、如何帮助和引导单亲家庭学生

(一)家庭方面

单亲家长如果懂得爱、懂得关心、懂得教育,子女也能表现得很优秀。好家庭滋润着无私和爱,孕育着力量和坚强,培植着智慧和才能。这样的好环境并非双亲家庭所独有,单亲家庭也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营造出来。

1.单亲家长要调整好自身心态,注意自身言行

有些单亲家长面对离异或亡故的痛苦,难以自拔和振作。这种消极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制造出一种压抑、悲观的家庭气氛。这对孩子成长十分不利,也是家长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首先,单亲家长应尽快合理宣泄或调整情绪,勇敢地面对现实。其次,以身作则,积极生活。父母在变故面前越坚强,孩子越会有安全感、信任感,也有助于独立个性的形成。再次,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上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注重沟通交流的方式,尽量做到“不避讳、不歪曲、不强化”,即不回避家庭破裂事实、不歪曲婚姻破裂事实、不刻意强化单亲的现实。

2.弥补家庭性别角色缺失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别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性别角色学习是人成长过程中性格形成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1)要引导孩子看到另一方身上的优点

心理学认为,给人带来重要影响的不是客观现实,而是心理现实。也就是说,正是孩子心目中的父亲母亲形象给他带来了重要影响。如果从小给孩子建立的是爸爸妈妈是爱他、关心他的,即便亲子接触时间较短,但他内心对不共同生活的那一方产生的是正性的情感,由此带来的是正能量。因此,离异父母切忌将仇恨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田。监护人需要及早放弃仇恨,从心底里原谅对方。

(2)如果父母健在,尽可能促进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单亲家长交流会上,一个单亲妈妈介绍经验说:“父母离异,在很多人眼中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事。但我认为,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因此,我努力成为他和爸爸的纽带。我会叫他爸爸定期传一些自己的作品给我,我希望儿子感受到爸爸的才华。我会把他爸爸的事业上的发展讲给儿子听,希望儿子以努力进取的爸爸为榜样。因为孩子,我和他爸爸成了朋友。‘双亲’的氛围始终伴随着儿子的成长,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影响了儿子。做这次交流之前不久,儿子刚刚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

(3)注意调动亲戚、朋友、教师,给予孩子适宜的影响

有个单亲妈妈对儿子讲:“你在初中碰到的班主任、数学老师都是男老师,真是太幸福了。要抓住机会,把他们身上的阳刚气质和优点都学过来,以后和他们一样棒。”三年来,班主任老师就像父亲一样,获得了这个孩子的信任和依赖,并对这个孩子形成果断大方的性格很有帮助。

(4)利用偶像的力量

让孩子找到心中男性的偶像,如美国NBA的篮球巨星乔丹(Michael Jordan)、我国篮球巨星姚明等,让这些精英成为孩子内心男性的榜样。鼓励孩子学习偶像,奋发有为,成就未来。

(5)人类的优秀品质原本是不分性别的,但传统的社会角色将男人和女人做了绝对化的划分:男人应该是独立的、主动的、自信的、理智的、勇敢的,女人应该是体谅人的、天真的、亲切的、善于理解的、甘于奉献的。实际上,人类的优秀品质是不分男女的。父母应当教会孩子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随时随地去学习。

(6)离异夫妻需要学会心平气和的沟通,尽可能达成一致。

不管是否离异,如果双方教育理念不一致,孩子就不知听谁的好。有的孩子还钻空子,谁的意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父母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孩子发展肯定不好。

3.随着孩子成长,不断学习新的教养理念

溺爱孩子是单亲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单亲家长总觉得孩子可怜,或觉得有愧于孩子,便通过各种方式补偿,娇惯和溺爱孩子,生活上包办一切。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让孩子承担一部分家务,必要时还可与孩子共同计划生活开支,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决策,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并培养责任感。

4.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培养孩子多种兴趣和爱好

针对孩子性格容易内向和孤僻等特点,父母应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良好的纠偏方法。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设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配备心理健康教师,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1.班主任教师

班主任要在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上多关心学生,营造友爱互助的班级氛围,为单亲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要利用鼓励,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要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与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教师可有意识地把活动中的重要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对能力较差的同学,可让他为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其自信心和归属感。

2.心理教师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抗挫折能力,让学生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心理需要,利用健康的方式排解压力,并教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开设性健康教育课。弥补家庭角色缺失所造成的教育空白,以免学生出于好奇心而沉迷于黄色网站。

开设家庭课堂,增进家长的亲职教育能力。所谓“亲职教育”,是从家庭教育演变而来的新概念。简而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涵盖了父母的自身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大范畴的教育素质内容。

(三)社会方面

社会要关注单亲家庭子女发展问题,并设立机构对单亲家庭进行生活物质上的帮助。社会舆论要积极宣传家庭道德规范,增强夫妻双方的责任感。

单亲家庭子女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花朵。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单亲家庭的子女一样会成长为心理健康、卓有成就的人。

【讨论】

1.夫妻离异后,孩子归妈妈抚养。妈妈认为爸爸教育方式不对,因而不让孩子与父亲见面。如果你是孩子的班主任,你会怎么做?

2.某影星曾怒斥前夫对儿子多年来不理不睬,而前夫认为夫妻离异后应彻底翻篇,包括孩子。对此,你如何看?

第二十三节 父母离异对学生的影响及有效引导

【学习目标】

了解父母离异对孩子产生的各种影响,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帮助和促进离异家庭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本节要点】

离婚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重大冲击,会引发家庭结构和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包括离婚前冲突、刚离婚后适应、父母一方或双方再婚、离婚后经济压力及离婚后成为单亲家庭。在这些巨变过程中,处理不好就可能带给孩子心理伤害。为此,父母离婚时应做到“文明离婚”,尽量降低离婚给孩子的伤害。要尽快走出离婚的阴影,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不断学习和修正家庭教养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做一个称职的父母的能力。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诉求,引导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某种特长。学校班主任要和风细雨式地关怀学生,如果学生出现情绪或行为异常,就应报告学校心理教师介入。

一、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一)离婚前父母争吵、冲突期对孩子的影响

一些单亲家庭形成前,首先经历了家庭冲突阶段。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制造了冷漠的家庭氛围。特别是父母的不良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安全感和负性情绪体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容易出现心理病理症状。

父母离异前的情感冲突阶段对子女的心理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离婚后进入单亲阶段给孩子留下的创伤性影响。有严重的家庭冲突但没有离婚的家庭,对孩子总的不良影响比单亲家庭更为严重。孩子表现出更大的攻击性,出现的问题更多。

(二)离婚后危机期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一般要持续1-2年,过后孩子的情绪便渐归平静。但在这段时间内,孩子是极度痛苦悲哀的,在此过程中,孩子普遍会感到内疚、自卑、敏感、孤独,有丧失感、被遗弃感、焦虑和不安全的消极心理。这种心理会影响孩子将来处理感情和工作的关系。这一时期被称为危机期。

在危机期间,孩子将表现得孤僻、内向、固执、少语、倔强,语言认识能力有限,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行为上,表现出学业成绩差、多动、说谎、偷窃、逃学、攻击、喝酒、离家出走,其犯罪和自杀行为明显高于完整家庭的同龄人。

离婚后虽说子女靠单亲抚养,但夫妻双方有时还保持某种来往。如果离异夫妻之间的敌意仍然存在,其争斗、辱骂、讥讽不但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与愤怒,也可能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

(三)父母一方再婚对子女的影响

父母已经离异,但孩子仍持有让父母破镜重圆的想法。于是,孩子便试图为父母再婚设置障碍。对单身父母来讲,再婚会带来爱与幸福新希望。但对孩子来讲,却会诱发他们悲哀、愤怒甚至反叛的心理。调查显示,重组家庭的孩子更感到孤单、寂寞、无助。同时,家长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时间,要比原先家庭甚至单亲家庭少得多。

(四)抚养子女一方“经济紧张”、“角色超载”对孩子的影响

单亲家庭面临的困难是严峻的、现实的,父母也承受了更多的负担,尤其是单亲父母面临的“经济紧张”和“角色超载”,前者往往成为单亲家庭遭遇的主要问题。

(五)离婚后长期影响

进入稳定的单亲家庭阶段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心理行为发展过程中将逐渐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

1.民主权威型

提出合理的要求与限制,并要求孩子遵守,对孩子表现出热忱和热心,并尽力抚慰孩子的心灵创伤,很少粗鲁蛮横地对待孩子。亲子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密度加大,一旦孩子出现行为偏差便进行引导。这样一来,孩子便容易从灰暗的情绪中逐步恢复到活泼、愉快的状态,自卑感减弱、自尊感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发展。

2.专制型

家长非常看重孩子对自己的顺从。当孩子有抵触情绪时,家长不是耐心听取孩子意见,制造民主气氛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希望孩子毫无保留地接受自己的管教。否则,便强迫孩子去做或施加惩罚,完全压抑孩子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意识。孩子继续处于由离异前的冲突所造成的焦虑、孤僻、郁闷的情绪状态,容易产生强烈的攻击性,无责任感,学习成绩走低,性格更加冲动、顽劣。

3.溺爱型

以溺爱型教养方式为主的单亲不对孩子提出行为的标准与要求,很少进行管教,允许孩子自己做出许多决定,而不在乎孩子有没有能力决策,孩子行为随便随意,基本不受约束。当家庭面临严重的经济生活压力时,父母亲觉得自己不能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支持性学习环境时,便有一种内疚感。这种内疚使得父母在感情上不愿对子女施以刺激,不愿严格管教孩子,对外采取“过度保护”的策略,以求得亲子关系的平稳与融洽。子女变得非常不成熟,当遇到与自己期望相冲突的事件时,便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抗拒、任性,表现出反叛行为。他们可能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过分依赖父母,做事缺乏坚持性。

4.忽视型

有些父母总体上不关心子女的成长,甚至在态度上是拒绝否认的。在满足孩子最低的衣食要求外,就不再尽心尽责。他们通常生活负担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孩子相处,忽视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需要。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父爱或母爱,又无法得到单亲正常的关爱,容易发展出更强烈的依恋行为。亲子之间交流少,易造成孩子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再加上孩子的行为较少受到约束与修正,孩子便容易出现行为越轨,导致攻击性强、逃学、离家出走等。

二、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特点

离婚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常表现为自我感觉差,经常自卑自责;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常大起大落,恐惧,焦虑,忧郁,悲伤,情感脆弱,过度敏感,多愁善感,固执,好走极端,有时过分冲动,不考虑后果。人际交往上不合群,不喜欢与人交往,有意疏远别人。有的孩子又过于敏感、好胜,什么都要超过别人,嫉妒心重。性格上孤独冷漠,早熟,对人戒备心重,防范意识强,甚至有抵触和敌视心态。

三、如何有效引导离异家庭学生

(一)学校如何引导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为每年级的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和性教育课,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心理辅导。

针对特殊情况学生,学校开展心理工作的主导思想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体工作中需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的隐私;不要强调该生与其他学生的不同,避免贴标签和定势;不要形成二次伤害;问题严重应及时转介。

1.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关爱

班主任要深入学生课堂和寝室,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谈心,用爱心抚慰创伤、用友情弥补亲情。

班主任应通过年级、班级、寝室的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通过心理互助,让学生们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切实体验到友情的温暖。

班主任应为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对受过创伤的心灵来讲,“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断提升自信心,摆脱心理阴影。

2.心理教师的个体心理辅导

对情绪异常的学生可主动约谈,在心理咨询室相对私密的环境中耐心倾听学生的伤痛,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情感,帮助学生修正错误的认知,尽可能修复受伤的亲情。

引导学生接纳现状(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成才),悦纳自己。鼓励学生与同学主动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二)家庭如何引导孩子

1.离婚家庭应“文明离婚”,尽量降低离婚给孩子的伤害。

2.离异家庭的父母,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赌博、不发脾气、不打人、不骂人,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3.夫妻双方尽快走出离婚的阴影,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不断学习和修正家庭教养方式,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亲职教育能力。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诉求,引导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某种特长。

(1)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现实。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平心静气地接受夫妻离异的现实。告诉孩子,无论出现什么问题,爸爸妈妈都像以前一样爱你。

(2)不要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武器。要让孩子感受到,虽然他只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样安全、稳定,他不必担心什么。

(3)单亲家庭中的两代人之间往往在情感上过于亲密,这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联盟。但是,过分的情感依赖也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所以,父母要让自己和孩子都有独立生活的心理意识和能力,这是单亲家庭的明智选择。

(4)引导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缺损家庭的孩子由于遭受不幸,往往心情压抑,性格内向,不喜欢社交。

(5)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某种特长,鼓励孩子积极成才。

4.建议离婚夫妻进行常规联系

这种联系不是为了破镜重圆或重谈过去的伤痛,只是针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征询对方的看法,尽可能采取一致的态度。

5.与学校教师密切联系

与学校教师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借助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将有利于全面了解孩子。

6.寻求社区帮助

及时了解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社区协调,寻求社工的支持。

作为家长,尽管难度大、困难多,也应该勇敢地负起责任,履行道德和法律上的义务。作为子女,尽管有挫折、有伤痛,也应该勇敢地昂起头,与家长风雨中相扶、挫折中相助,走向阳光的未来。作为教育者,学校应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对单亲学生的学习帮助、心理辅导。全社会应用平等、平常的眼光看待这个群体,为学生的成长构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讨论】

1.离异重组家庭如何才能像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中那样幸福?

2.离异后,担心孩子接受对方探望会有不良影响,能否拒绝对方探望?为什么?

第二十四节 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

【学习目标】

了解网络成瘾学生的主要问题,了解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掌握预防学生网络成瘾的有效方法。

【本节要点】

网络成瘾的形成因素包括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影响因素。网络成瘾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扭曲学生的心灵,妨碍学生社会功能的实现。因此,对网络成瘾中小学生应早发现、早干预。在预防网络成瘾中,学校和家庭尤其重要。首先,学校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采取措施为学生减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强化父母的亲职功能。

一、网络过度使用到网络成瘾的转变

从主观感受(好或不好、满意或不满意、充实或无聊、愉快或抑郁)和社会功能(学习能力、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促进”还是“破坏”)两个维度来衡量,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健康使用网络、网络过度使用、网络成瘾。

网络过度使用和网络成瘾在症状、严重程度上有所区别。网络过度使用比网络成瘾轻,但最根本的区别是网络过度使用没有戒断症状。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其中,网络成瘾患者所占比例高达6%至14%。

二、网络成瘾

(一)网络成瘾概念

所谓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便出现异常情绪体验,进而导致学业失败、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具体可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等。

(二)网络成瘾的判定

1.症状标准

(1)对网络的使用有着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戒断反应。个体企图主动控制或减少上网行为,或被动地突然减少或无法上网时,都会出现浑身不自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反应。

2.严重程度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如社交、学习能力下降。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且平均每日非学习目的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小时。

4.排除标准

应排除由心境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所继发的持续上网行为。

(三)网络成瘾的危害

1.损害身体健康

台湾新北市一名23岁年轻男子在网吧熬夜连打23小时电玩后,猝死在座位上。警方赶到时,发见他全身僵硬,双手向前伸,看似死前仍一手打键盘、一手握鼠标。当时,网吧内有30多名玩家继续沉迷游戏。警方分析,男子疑因体虚熬夜、长时间姿势不变,加上天气寒冷而引发心脏病发猝死。

调查显示,网瘾学生往往有腰部、颈部和肩部疼痛、手腕部疼痛,容易感冒、视力下降、失眠、消化道疾病等。

2012年,中科院物理数学研究所雷浩小组发现网络成瘾学生脑白质受损,脑灰质萎缩。这一重大发现在成瘾研究领域引起轰动,为学生网瘾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扭曲学生的心灵

网瘾学生表现为:好幻想,寻求及时满足;认知及行为扭曲;情绪调控能力差;自卑抑郁悲观;行为刻板,具有完美主义倾向;选择性的责任偏差;没有目标,行动力差;反社会人格;在情感上出现“零度情感”。

3.妨碍学生的社会功能

表现在学业上,网瘾加重厌学情绪,最终往往休学。在社交上,在网络世界里是社交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社交退缩。在亲子关系上,2009年2 月11日,新学期开学前一天,天津一名15岁少年因为一整天在电脑边玩游戏而被母亲抱怨后,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死。

4.引发深层社会问题

网络成瘾行为不仅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还引发了一系列深层的社会问题,如精神疾病、自杀、犯罪等,直接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70%的少年犯是因受网络中色情、暴力等内容的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等严重犯罪行为。

三、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

(一)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因素

中小学教育以应试为主,学习的好坏、成绩的高低成为学生获得自我认可与他人认可的主要途径。但是,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很难通过考取高分来获得成就感与价值感。相反,沉重的学业负担、不良的学业成绩,以及学业带来的失败感使一些学生转而寻求各种缓解学习压力、证明自己的途径,而网络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要。

(二)学生网络成瘾的家庭因素

学生网络成瘾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气氛不和谐;早期教养经历;教育观念与方式;亲子沟通障碍;家长无法监管孩子的网络活动。

一般而言,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或双方去世,属于比较严重的家庭生活应急事件。孩子很难承受如此打击,内心的伤痛若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就容易自卑、消沉,进而在外界寻找感情寄托,比如上网。

隔代抚养,较常见的是把孩子放在姥姥、奶奶等老一辈或姑姑、叔叔等代养人家里,或很小送幼儿园进行全托,或随父母工作四处转学。

安全稳定的抚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它象征着安全、信任,而不稳定的抚养环境则带给孩子不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更多地来自早期与父母尤其是母亲之间依恋关系的建立。与母亲的过早分离,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被抛弃感等负性感受。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不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也不注重孩子的社会性交往。有的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热衷于享受。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简单粗暴,一言一行都要管,孩子没有丝毫自由。放纵型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均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在功课、家务、交友和外出时间等方面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父母关心的是学习和身体,而孩子更希望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时,父母习惯于说教,也容易导致孩子反感。

有的父母迫于生活压力或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很少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有时候,孩子在家无事可干,百无聊赖之际就可能选择上网。

(三)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因素

网络游戏则以其独特的、强大的吸引力,令学生着迷。网络虽是虚拟的,但它与现实有太多相同的设计,又没有现实世界中太多的枯燥与无奈,构建了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家园。沉迷其中,学生已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学生在网络中苦心经营,正是他们逃避现实、追求个性独立的体现。

在社会上,网吧数量密集。网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网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形同虚设。

当然,社会应为孩子们多提供一些娱乐场所与设施,如足球场、少年宫、溜冰场等,使更多的学生能在课余时间有一个交流与玩耍的场所。这样一来,网吧就可能成为学生多种娱乐放松方式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选择。

(四)学生网络成瘾的个体因素

中小学生正处于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的“三大巨变”的“急风骤雨”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在自我意识、认知、情绪及人际交往等心理方面都有其独特表现。

1.自我意识空前高涨。自我认识是基础,自我体验是核心。在发展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学生用以证明自己的方式通常指向外界,他们比较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与认可,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同。不过,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习的好坏常常成为学生成就感的唯一来源,学生获得自我肯定和成就感的机会非常有限,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在学生最渴望得到自我认同的时期,教育现实却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需要,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备受打击、否定与失败,令学生产生很强的挫败感。

因此,学生自然会通过其他途径寻找自我价值感,而网络恰恰提供了方便的途径。在网上,学生很容易体验到成功。尽管它是虚拟的,但带来的心理感受则是真实的。尤其是闯过任何一关,都可得到“回报”,这种成就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体验的。迷恋上网的学生多属于学业不良的学生,这与现实中他们无法得到很好的认同有很大的关系。

2.认知发展特点。一方面,学生的思维的独立性、判断性有了显著发展,喜欢怀疑、辩论。另一方面,其思维又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网络世界是一个充满刺激的丰富世界,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游戏中的闯关、练级,是对个人智力水平的极大挑战与锻炼,恰恰满足了学生在思想上渴望深沉,同时又喜欢挑战的心理需要。

3.情绪特点。中小学生的情感丰富,但不稳定。他们往往在无聊、烦躁时选择上网,甚至专门玩杀人游戏,以宣泄心中愤怒。

4.人际交往心理。在网络里,学生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对伙伴群体的依赖,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学生彼此的言行、爱好、打扮都相互影响,唯恐自己落伍。还有些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佳,没有朋友,只好在网络世界寻求友谊与支持。当学生迷恋上网后,则可能结交一大帮网友。大家一起打游戏,有共同的话题,在这个小团体内找到了心理归属感。

四、网络成瘾的预防

对于发育中的中小学生来说,一旦患上网瘾症,想戒除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预防是治疗学生上网成瘾的最好“疫苗”。社会、学校和家长要通过各种教育宣传途径,既要使学生看到网络的优势,也要充分看到网络可能给学生带来的严重危害。全方位监督学生浏览不健康网站,控制少玩或不玩网络游戏,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学校举行的各种有益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平时,积极与家长、老师和同学交往沟通,获得心灵的慰籍与成长。当自己出现网瘾苗头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自我,防止网瘾发生。

(一)网瘾预防——学校的作用

切实落实素质教育,采取措施为学生减负。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抵御网络游戏和不良网页的诱惑。要着力提高教师育人育心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1)组织主题班会,讨论网络带来的好处和弊端。

(2)通过网络技能课,宣传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绿色游戏推荐标准,让青少年学会辨别游戏的好坏。

(3)宣传网瘾的危害,观看《网络妈妈》等影片。

(4)每学期开始和结束,均进行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自编问卷),确定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干预。

(5)对于高危人群,通过心理测评,以及对本人、任课教师及家长访谈,查找成为高危人群的原因。同时,通过网络行为或网络游戏中的角色特点,分析其现实中缺失的心理需求,帮助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6)帮助学生发展多种兴趣和爱好,转移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学会用健康的方式缓解压力。

(7)引导学生重新多元地看待自己、接纳自己,建立自信,重新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

(二)网瘾预防——家长的责任

在预防网络成瘾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战线,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强化父母的亲职功能。具体措施包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改善家庭氛围,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制定家庭规则,将电脑放在客厅,不让孩子过早接触网络游戏,限制孩子接触电脑的时间和次数;帮助孩子规划人生;了解网络知识,掌握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绿色游戏推荐标准;主动与教师联系,促进家校联合,培养孩子多种兴趣。

一旦孩子为了去网吧玩游戏而逃学,并拒绝谈论解决问题时,应及早送正规专业机构治疗。专业化的治疗包括医学治疗、心理治疗、军事训练、体育运动、健康教育,其治疗目标包括消除症状、减少复发、完善人格、恢复社会功能。

【讨论】

1.网络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2.你教过的学生中有染上网瘾的吗?你怎么知道他有网瘾?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效果怎样?

第二十五节 留守儿童的特征及心理需求

【学习目标】

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帮助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本节要点】

农民工子女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不能伴随着农民工进城,而留在原籍入学接受教育,这部分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2009年统计,留守儿童约为5800万,占全部农村人口的28.29%。作为未成年的留守儿童本应拥有完整的家庭,但由于父母长期缺位,这些儿童拥有的是不完整的家庭和家庭教育。虽然有父母,却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孩子们时刻处于强烈的思念和精神饥渴之中,容易感到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范、安全失保,给心理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一、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

(一)学业失教

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不良习惯。学习成绩较差,很多完不成九年义务制教育。

(二)生活失助

一些留守儿童生活贫困,衣食住行等方面缺乏照顾,营养不良,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三)亲情失落

有些父母长时间在外打工,为了减少花费,几年才回家一次,孩子非常想念父母。有些家长和孩子打电话的时间很少,孩子感觉非常失落,出现情感孤寂问题。依恋性情感是儿童基本的需要之一,但由于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以及农村现有社会体系对留守儿童的关照不多,留守儿童的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它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使孩子人格发展上出现扭曲和变形,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极大不良影响。

(四)心理失衡

留守儿童表现出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从小时就离开父母,由隔代抚养,遇到麻烦事就会感觉很无助。时间长了,便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再加上,父母很少主动联络关心孩子,孩子就会逐渐变得自闭。

2.自卑。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时甚至自暴自弃,学习不求上进,或者上网成瘾。

3.寂寞无聊。父母外出时,孩子在家里感到寂寞。这种寂寞心理容易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4.盲目反抗。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自己,因而对周围的人高度戒备,甚至产生敌意。他们对教师和监护人的管教往往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5.怨恨父母。有些儿童认为,家里穷是父母没本事,让自己跟着受苦,从而怨恨父母。有些儿童因为父母长时间不回家也很少电话交流,与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五)行为失范

缺乏管教,加上社会诱惑增多,部分留守儿童少年沾染上沉迷游戏、吸毒、赌博等恶习,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留守儿童犯罪案明显增多,呈多发、低龄化趋势。

(六)安全失保

由于留守儿童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监护人监护不到位,学校和社会保护机制不健全,很少有组织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安全失保。具体表现为:一是意外事故频发,如触电、溺水、交通事故等;二是被侵害案件高发。

二、如何帮助留守儿童

(一)政府层面

1.健全法制

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必须有针对性地健全法制,建议修订《义务教育法》,增加对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享受公平性义务教育利益的规定。加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力度,加大对不法侵害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

2.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

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发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学校,建立长效的服务机制。

3.建立教育留守儿童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

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光靠家庭的作用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建立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制度。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为所有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并提供心理辅导。

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把“留守档案”作为心理档案内容的一部分,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制定管理计划方案等。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可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这两种教育方式的有效衔接,意味着学校教育将向家庭教育延伸,并为后者提供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而后者则为巩固前者的教育效果提供更充分的帮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相互渗透,才能做到相互支持。

班主任可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邀约面谈,帮助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地进行说服和教育。

建立代理家长制度。家长学校要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教育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劳动、爱生活、爱学习,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孩子自觉抵制网吧诱惑,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进行安全教育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并教会学生在必要时如何求助等。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要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要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减少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在硬件设置方面,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并完善寄宿制学校。

(三)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父母,影响教育的关键是亲子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社会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保障。正向的亲子沟通能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使他们无法接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引导,无法感受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缺乏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及时强化和不良行为的及时监控和纠正。因此,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社会化过程出现“断层”或畸形发展。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第一责任人。父母和监护人都应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倾注关怀,经常和孩子保持心灵沟通,及时化解孩子的各种问题,满足孩子的亲情需要。除了和学校保持经常联系,监护人和外出的父母之间也同样需要保持经常联络,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做到有的放矢。

现阶段,留守儿童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继续存在,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改善其生存、教育环境,还应在这些孩子的思想里导入一种健康向上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使不同境遇下的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的留守孩子,最终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讨论】

1.如何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2.如何减少留守儿童被伤害的事件发生?

第二十六节 普校就读残疾学生的心理困惑及辅导策略

【学习目标】

了解残疾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和促进残疾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本节要点】

如何帮助残疾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融为一体,是学校、家庭、社会都要考虑的问题。政府要投入资金,制定政策应尽可能为残疾学生成长提供助力。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网络素养教育,建立心理档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并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切实做到:让普通学生真心接纳随班就读学生;多挖掘残疾学生的优点、闪光点、特长,提升其自信心;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气氛;兼顾普通生;提倡普特生之间互帮互助;鼓励残疾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开展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职业指导。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家校联合,为残疾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影响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质量的因素

(一)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影响

由于缺乏全局的宏观政策和及时有效的指导,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某些经济教育发达的地区可从本地具体情况出发,制定适合当地的政策,但大多数地区做不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督促政策的落实,规范随班就读工作。

(二)普校师资达不到特教专业的水平

随班就读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影响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原因。

(三)特教中心(特教学校)的指导作用

获得特殊教育专业的支持和服务,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每所学校配备一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或从事过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能获得专业学习的机会,对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极有帮助。

(四)普校对残疾儿童的接纳程度

在很多学校,提倡对残疾学生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但实际上,如果将爱心泛用,反而对残疾学生的成长不利。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平等待人,互助友爱。一些家长也认为,应当平等对待孩子,要求所有孩子学习和遵守集体规则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普校对残疾儿童的接纳程度还有待提高。

(五)资源教室的建立

政府可以考虑在学校配置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资源教室可以为残疾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康复或特殊技能培训服务,而这些服务是残疾学生在普通课堂无法得到的。资源教师则可以成为学校的特殊教育专家,不仅为学生服务,还可以给普通教师提供教学支持。

二、残疾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人是一个社会人,只有通过交流,个人的感情才能得到倾诉,情绪才能变得平稳和谐。残疾学生因为活动少,且在许多场合常常受到歧视,使他们不得不经常呆在家里。所以,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往往把这种心理感受强行压在心里,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孤独感,甚至行为孤僻。

(一)心理不健康的残疾学生的表现

1.自卑,自闭,自我设限。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得残疾人在各方面都会遇到困难。与健全人相比,残疾学生始终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生活的信心与勇气。自卑是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品质自我贬低的心理障碍,对那些本来经过努力可完成的事情也自我放弃,精神活动受到严重的束缚、控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被抑制和扼杀。

2.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肢体上的残疾,给残疾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困难。残疾学生由于缺乏与普通学生正性社会交往的体验,加上自卑,对外界刺激敏感,造成多疑的性格。

3.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和逆反心理。有些残疾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陌生人接触。由于生理上的残缺,部分残疾学生又是贫困生,加上社会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不公正、不公平、不公道的现象,就使得残疾学生把自己的“窘迫”从归罪于“老天”迁移到归罪于社会,对一切正面的教育不信任,持怀疑态度。产生逆反心理后,残疾学生会以逆反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反感教师的管理,反感所学的专业,甚至和学校、教师的要求对着干,以发泄心头的不快。

4.出现依赖和冷漠心理。残疾学生大多是在家长和教师的呵护、帮助下成长起来的。由于自身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帮助,所以,对他人有一种依赖感。但另一方面,由于在生活中遭遇歧视,会产生冷漠心理,较少有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5.存在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主要表现在毕业前夕,这时候的残疾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非残疾毕业生的就业都存在问题,更不要说残疾毕业生了。因此,残疾学生的就业范围更狭窄,特别是重度残疾的毕业生。求职的屡屡被拒或看到其他残疾毕业生无法就业时,他们自然会产生焦虑心理,看不到自己的前途。

(二)残疾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自我因素。一般来讲,残疾学生交往的圈子比较小,周围的社会环境与普通人不同,自然形成了某些特殊的性格特征,如孤僻和自卑。

2.家庭关系。实践证明,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意志薄弱,情绪稳定性差。而严厉粗暴的环境,又极易导致孩子淡漠、压抑、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残疾学生也是如此。

3.学校教育因素。一是教师教育方法的因素。教师如果忽略残疾学生的特点,教育方法不当,也能使残疾学生不能正确领会教师的苦心,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二是教师育人观的因素。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和保护残疾学生的人格尊严,要多给一些鼓励和赞扬,促使残疾学生健康成长。

4.社会因素。在社会众多问题中,残疾人的问题应用什么观点来看待,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们往往不能从优势视角看待残疾人,认识不到残疾人参加正常社会生活的潜在力量。因此,残疾人往往很难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三、如何帮助残疾儿童少年从“心”站起来

(一)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性健康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等,建立心理档案。这是每个学生发展都需要的。

残疾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残疾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这是促进残疾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措施,将引导残疾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剂能力,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二)针对性心理辅导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观”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残疾学生往往具有灾难性的不合理想法,灾难化地扩大残疾的影响。因此,在建立融洽信任的咨询关系之后,可让残疾学生谈谈身体的缺陷给自己带来哪些局限、这些局限通过什么措施能代偿。

要让残疾孩子知道,古今中外,流芳百世、造福人类的残疾人很多。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31位、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当他担任第二届总统时,坐在轮椅上办公,被人民尊称为“轮椅上的总统”。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770-182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又胖又矮又秃头,其貌不扬,晚年失聪,但他的音乐作品却流芳百世。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俄国戏剧之父,1823-1886)双目失明,可他却写下了不朽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1982年生于澳大利亚,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没有做不成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爱鼓励身边的人,年仅30岁,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激励和启发他们的人生。

随着尼克的成长,他学会了怎样应对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自己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开始适应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用手足才能完成的事情,像刷牙、洗头、打电脑、游泳、做运动和其他更多的事情。2005年,尼克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的荣誉称号,这是一项很大的荣誉。尼克鼓励每个人勇于面对并改变生活,开始完成人生梦想的征程。凭借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和与人们沟通的惊人能力,尼克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成为备受欢迎的演说家。

2.通过团体或个体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

通过心理测评,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应对方式、防御机制及个性特征,更全面、更深入地探索自我。

通过团体辅导“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让学生认识到:虽说残疾者与健全者不同,但健全者内心也有悲伤、孤独、寂寞、彷徨、无助的时候,而身体残疾并不等于就会成为生活的弱者。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就是真正的强者。

心理活动:我的五样——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先在纸上写下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样,再逐一舍弃。通过舍弃,深入探索生命中什么是被自己真正看重的,什么是难以舍弃的,并进一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3.引导学生尝试改善人际关系

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什么?画家庭图谱,学唱手语歌“感恩的心”。

在人际交往中,建立信任,彼此接纳。通过信任之旅、信任背摔等心理拓展活动,建立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的信任和接纳。通过角色扮演,提高残疾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课堂活动注意事项

1.让普通学生真心接纳随班就读学生

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让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了解到:世界上,大约10%的人是残疾人;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平均每人有8年、11.5%的生命是在残疾中度过的。要让所有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均有不同,只不过随班就读学生表现得更明显、更直观而已。

2.教师应多挖掘残疾学生的优点、闪光点、特长,提升其自信

教师要积极发现残疾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优点和进步,及时表扬,多让残疾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提升残疾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要改变“单一评价体系”,采用多维评价的方式,每个新学期评选班级进步最大的学生。

3.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气氛

有些教师让班上每个学生每天和残疾学生至少说一句话,一是促进了普通生之间的交往,二是为残疾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环境。

4.兼顾普通生

教师在给予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更多关心指导的同时,不要忽视普通生的需求。一方面,过于偏向的做法可能会引发普通生的嫉妒和排斥,不利于残疾学生的人际交往,也违背其融入主流社会的初衷。另一方面,过于偏向的做法很可能导致随班就读生的过度依赖心理。教师应发动普通学生对残疾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和照顾,促进残疾学生的个人潜能发展。

5.提倡普通生之间互帮互助

提倡残疾学生尽其所能帮助普通学生,如在学习上、纪律上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普通生之间平等、互助关系,有利于提升自信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成就感和归属感。

6.鼓励残疾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

培养残疾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突破身体缺陷带来的种种局限。

7.开展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开辟校园社会广角,吸纳爱心人士开展“一助一”活动,扩大残疾学生的生活圈子,帮助残疾学生走出孤独和自卑,感受人间温暖。

8.借助职业指导消除残疾学生的焦虑心理

促进残疾学生就业,对改善残疾学生今后的生活状况、提高其社会地位、实现其人生价值,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引导残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使其具备良好的求职素质,掌握求职技巧及了解自己适合的职业,是择业教育必须包括的内容。残疾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学校要根据每个残疾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学校就业部门应切实做好残疾学生的就业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努力促进残疾学生就业。

(四)家校联合促进残疾学生发展

积极家访,和残疾学生家长探讨如何疏通孩子心理、如何促其健康发展的多方面问题,为残疾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家长只是怜悯、溺爱,而忽视学生的生活能力训练等问题,开展咨询和指导,与家长共同做好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向家长提供有关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咨询,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和教育策略。

【讨论】

1.尼克·武伊契奇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2.班主任和普通学生在关心和照顾残疾学生时,怎样才能做到既促进残疾学生潜能发展,又让残疾学生感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