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训教程
1.7 第六章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章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学校教师有义务指导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他们的成长发展是有规律的,家长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探索和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本章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家长不可缺位;家庭教育是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动力之类的问题都有其形成原因;父母的一切言行举止、家庭的生活状态和互动模式都可能成为家教的课程,对孩子的发展都会有一定影响,家长要以身作则、因势利导,推动孩子的心灵成长。

第十九节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内容与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掌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动力、策略、方法和内容。

【本节要点】

家校沟通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但在家校沟通的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家庭教育的处境和限制难以体会,而家长对学校的某些安排和教师的苦心也不太理解,沟通过程会由于双方的理念不同、立场不同和角度不同而变得困难。本节内容旨在指导教师从观念上调整、从心理上觉察,把家长当做自己的同盟军,以对学生的爱为动力,感受学生和家长的感受,从帮助学生和家庭的目标去考虑问题,从沟通的实效去评价和衡量,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家校沟通的实效。

一、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沟通

(一)教师的工作需要家长配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常任教师。孩子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身心发展都与家庭有密切关系。教师要了解和教育孩子,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家长自己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

(二)家长的教育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指导

教师是学有专攻的专业人员,具备科学引导和教育的经验。家长有其不同的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经验能力、教养理念,对孩子教育会比较随性或随意,更多地按自己受父母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和管理孩子,其科学性、针对性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家长也需要通过教师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目标一致、角度不同

学校教师与家长在促进孩子成长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在学校里,师生关系是公务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更趋于理智和客观;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是血缘关系,对待孩子的态度更倾向于情感并带有主观色彩。所以,家校沟通可以更好地让家长面对现实,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方式,以期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二、让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更有效——怎样沟通好

(一)观念——教师的学生观与教育观

1.每个学生都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都是独特的极具生命力的个体。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极大的潜能和有待开发的积极品质。

2.教育的本质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而不是纠缠在孩子的不足和缺陷上。

(二)态度——沟通的基础

1.真诚与理解。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教师应实事求是、以诚相见,让家长感到教师真的是为学生好,不推卸责任,不感情用事。同时,也要理解家长的情感和难处,通情达理地交换思想、讨论问题、寻求对策。

2.尊重与平等。尊重每个家长,不管他们的文化水平、社会角色、经济地位和孩子表现如何,都一视同仁。教师是教育者,但在人格上与学生、家长是平等的。在家校互动中,教师不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要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和解释,以便达成共识。

3.觉察自我。有时,教师对学生的好恶会比较明显,就要检查自己是否有什么情绪夹杂其间。实际上,有些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师的不公正或情绪化造成的。所以,教师特别要反思这一类师源性的问题。

(三)爱心——沟通的动力

1.积极评价。积极评价的背后是教师的积极心态,要看到学生负面行为背后的正面需求和发展动机,找到学生点滴的积极品质,从纵向看学生某方面或某一点的进步,从横向看学生各种行为习惯中的闪光点。

2.爱心流露。设身处地地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交换意见,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努力。

3.防止无意伤害。每说一句话,都要思考一下:是提升家长的信心,还是打击家长的信心;是让家长学到教育孩子的方法,还是增加他们的负性情绪。教师自己要多应用积极语言,也要鼓励家长多使用积极语言。有时,教师会细数孩子的缺点,并将某孩子与好学生比,或将孩子的某方面缺点与同伴优点比,就会让被比的家长和孩子很受伤。所以,教师要尽量避免“比文化”的发生。

(四)方法——沟通的艺术

1.做好沟通的准备。与家长沟通前,要想明白:请家长来有无必要?讲什么?怎么讲?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要准备哪些资料?很多时候,教师请家长来只是出于一种情绪,或者是一种无奈。因此,应冷静下来想想,权衡教育的利弊。约家长也要注意方法,自己联系往往比请学生传达更显诚意。

2.注意沟通对象的特点。针对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理念、教养方式、生活背景,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沟通,把大道理说小、把深道理说浅。不能“一言堂”,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想法,为家长支高招,支好招。要充分考虑家长的感受,从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多报喜、巧报忧,充分展露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于那些文化素养较高且比较理智的家长,可坦率地反映孩子的表现,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袒护孩子的家长,可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再婉转地指出其不足,诚恳而耐心地启发家长觉察自己所用方式方法的教育效果。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放弃自己责任的家长,可多给家长一些关于孩子的正面反馈,满足家长欣赏孩子优点的荣誉感,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自认为孩子是后进生,或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管不了的家长,可尽量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许多负面行为背后的正面需求,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3.客观全面地评价。教育是对一个人身心成长发展全方位的影响,不能只拿文化成绩来衡量。家校沟通中,一定要防止家长只看考试分数,忽略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倾向。不能把考试分数放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教师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避免伤害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潜力的好学生。

4.立足“解决”而不是立足“问题”。教师与家长沟通,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会向家长细数孩子的“恶行”,甚至直接训斥、指责、埋怨家长。家长自然感觉尴尬、愤懑,回去后便训斥孩子,更激起孩子对教师的抗拒,使原有的问题更加复杂。所以,在家校沟通中,教师要立足于“解决”框架而不是发泄不满情绪的“问题”框架,即使要讲孩子的缺点,也要留有余地。总之,与家长沟通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讨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形成共识、凝成合力,而不是推卸责任,指责对方,对家长和孩子施加压力。

5.注重渠道选择。目前,家校沟通的渠道主要有家长会、家访、约谈、电话、短信、QQ群和电邮等。家长会效率高,但往往只能谈共性问题,通报学校的要求和动态。家访和约谈可以充分交换意见和看法,有可能深入地探讨问题,但需要双方抽时间碰面。电话、短信、邮件等便捷快速,但信息交换不太充分。QQ群快捷,辐射面大,并且比较自由,可充分反馈广大家长的建议和意见。以上沟通渠道相辅相成,灵活应用,就可形成多渠道、多用途的家校沟通管道。

6.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与家长沟通。时间要选择家长的可支配时间,不能为了一点小事就十万火急地要家长立即赶到。地点可以比较随意,避免家长产生压力。不要在人多时谈论孩子的问题,让家长难堪。如果需要与孩子一起谈,最好预先与孩子通气,以免孩子反感,使谈话陷入僵局。

三、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沟通些什么

(一)统一认识

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交换看法,对其优缺点形成共识。

(二)交流情况

1.家长需要了解的情况

(1)交往情况:如同学交往的圈子,孩子在班级里的表现和在非正式群体中的作用等。

(2)学习情况:如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

(3)活动情况:参与各项活动的态度,如参与体育、科技、艺术等活动的情况、兴趣爱好与动手能力等。

(4)师生关系:如孩子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对孩子的看法等。

(5)循规守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如遵守作息时间、就寝、就餐、上课等。

(6)社团活动:如是否参加少先队、共青团或其他社团组织,以及任职情况、特长情况等。

(7)动态情况:如成绩是否有突变、情绪是否良好、上课表现等。

2.教师需要了解的情况

(1)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成长环境(是否特殊家庭,如特困、特富、离异、再婚、流动人员)等。

(2)在家情况:如对父母、祖父母等的态度,与邻居、社区、楼组内的人的关系。

(3)家庭和社区中的表现:如对家务劳动、公共事务、社区活动的态度等。

(4)活动圈子:如在校外与同伴或同龄人的交往等。

(5)校外学习情况:如在家里自学、完成作业、校外培训学习等。

(6)生活方式:如习惯和兴趣,自律、自理、自身要求如何,做事是否认真踏实等。

(7)家长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严厉型、民主型还是放纵忽略型等)。

(8)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模式。

(三)协调措施

通过家校沟通,统一思想,统一教育口径、统一要求、商定对策。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引导孩子自强自立,督促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校外实践活动任务。学校也可通过了解学生校外活动的信息,根据家长的要求,更有针对性地施教。

(四)联络感情

与家长的沟通是教师与家长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情绪表达的过程。大多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复杂性不了解,在家庭中采取的家教模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通情达理,认为对孩子要严格,教师的要求哪怕过分也是为了孩子好。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不能吃亏,一旦教师批评了孩子,立刻就有情绪出来。有的家长归因偏差,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便认定是教师教学有问题,带着情绪来沟通,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所以,沟通的效果更取决于教师在沟通实践中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控场能力,也有赖于教师本身的真诚态度、人格魅力和谈话技巧。

四、沟通实例

【案例一】

王老师请小凯的妈妈来校,当着很多教师的面细数小凯的缺点,如惹是生非、欺负同学、不交作业、考试作弊等。最后,还说:“你怎么管孩子的,这孩子太糟了,我可教不了这样的学生。”然后,转身走了。

过年后,王老师请了产假。接替她的李老师对小凯挺关注的,并看到了小凯身上的闪光点,运用积极语言与家长交流情况,家长也积极配合。不久,小凯的一些缺点居然有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说明:情境中的王老师在家校沟通过程中,主要是叙述“问题”,强调问题有多大、多严重、多可怕。家长听了,自然会产生悔恨、内疚、无奈、羞愧、愤怒、痛心、恐惧、焦虑等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很容易责骂、埋怨孩子,甚至可能彻底放弃,将孩子推得更远。

李老师则立足于“解决”,而不是立足于“问题”。李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从理解孩子的角度,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些信息,如热心帮助邻居、有一定自理能力等。然后,才向家长通报孩子的情况。通报时,给予家长信心,鼓励家长配合,告诉家长哪些地方有所进步、哪些地方还需要提高,希望家长怎样配合更有利于孩子改进。李老师特别注意把小凯的负面行为中的正面需求分析给家长听:“惹是生非,欺负同学”是目前孩子的人际交往方式,他期待有玩伴在一起;“作业不交”是因为他怕作业做得不好;“考试作弊”是因为他想考好点,他内心对自己有很多期待和向往,只不过不知道如何去争取。

李老师在沟通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沟通对象的特点(家长很在乎孩子的形象,关注孩子未来的发展)。李老师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就是行为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不能上纲上线。这个孩子也有很多亮点和优点,如能适当引导,孩子的将来会很好。结果,沟通效果很好。家长有了信心,还向李老师请教家教的其他方法。

李老师立足于解决问题,并看到小凯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动机,运用积极评价、积极语言与家长交流,有效激发家长的信心和期待,赢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

【案例二】

某初中历史老师因为管理学生能力差、讲课平淡乏味等原因,课堂纪律很差,有的学生不但不听讲,还大声说笑,甚至发展到捉弄教师。于是,德育处指示班主任约相关学生家长开家长会,商讨如何管教这些调皮的孩子,确保历史课的课堂秩序。家长会在沉闷的气氛中开始。有个家长问:“在数学课、语文课上,我的孩子是否也这样?”班主任说:“你的孩子上语文课、数学课还挺守纪律的,就是在历史课上要捣乱。”其他几个学生的情况也是这样。于是,家长们提出:“孩子们只在历史课上捣乱,这恐怕不光是我们孩子的问题吧?老师是不是也要找找原因呢?”班主任听了,十分尴尬。

案例说明:请家长来,首先要弄清原因,有的放矢。否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降低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度。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

【案例三】

下午第二节课上按排做英语练习卷。下课铃响后,老师示意科代表李悦收卷。坐在最后一排的田刚不顾老师的催促,还在答题。李悦过去说:“时间到了,快交!”说着,就去扯田刚的试卷,不小心将试卷撕掉了一块。田刚大吼一声:“你为什么撕我的试卷?”他冲到李悦的座位上,将李悦的课本扔到地上,不小心连眼镜也摔碎了。李悦哭了,告诉了班主任周老师,并要求田刚赔偿眼镜,周老师犯难了,因为她听说田刚爸爸是个“难缠的主儿”。

第二天,李悦的妈妈来找周老师,表示李悦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收卷的,这是班干部的工作,撕破试卷纯属偶然,而田刚摔书摔眼镜是报复行为,理应受到批评,要求田刚赔礼道歉,并赔偿眼镜。周老师充分肯定了李悦科代表工作负责,学习认真,并表示会妥善处理。于是,周老师约田刚父母来校。在此之前,周老师先找田、李谈话。两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所不妥:李悦主动表示自己工作上鲁莽粗心,愿意向田刚道歉;田刚也承认自己太冲动。

第二天下午,一位中年男子戴着墨镜、叼着香烟来找周老师。周老师问道:“田刚爸爸吧?”对方说:“是啊。”周老师马上说:“你看,说两点来就两点钟到,您真守信用啊!”对方拿掉墨镜,熄灭烟头,坐在周老师的对面。周老师递上一杯水,介绍了田刚最近的表现,像学习上有进步、热心为同学服务、运动会获奖等。田刚爸爸脸上有了笑容。这时,周老师说:“昨天出了点小意外,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田刚爸爸说:“我知道,那个科代表也有错,不然我儿子不会惹事的!”周老师笑笑:“是的,科代表已经道歉了。田刚爸爸,看得出你是个爽快人,说话办事通情达理,你看这事……”田刚爸爸很干脆地说:“损坏东西要赔,从小就知道这道理,眼镜我们赔吧!”事情就此顺利解决。

案例说明:周老师的善后处理比较周到,李悦和田刚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从中吸取教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周老师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得体,最终赢得家长的配合。

【案例四】

某班学生小A上课经常与同学讲话,做小动作,学习马虎。于是,班主任沈老师决定约他母亲来谈一次。沈老师先跟小A谈话,请他转告他妈妈,并约定明天下午让他妈妈来校。小A顿时脸色发白,双手颤抖:“妈妈很忙,能否不叫妈妈来呀?我改还不行吗?”沈老师说:“既然这样,那我看你行动。其实,你很聪明,就是自控力差。上次象棋比赛,你还拿了班上第二名。希望下次见到你妈妈时,我可以向她报告你进步的好消息。”小A脸上活络起来:“好,我一定努力,谢谢老师!”不久,沈老师发现,小A上课的表现真的有了明显改善。于是,沈老师给小A妈妈发了短信,告诉她小A的进步,让他妈妈及时肯定和鼓励。学期结束时,小A的成绩明显提高了。

案例说明:约见家长沟通情况,应视情况而定。如果沈老师不顾小A的哀求,执意约见小A母亲,让小A遭到母亲的训斥甚至打骂,其结果很可能并不理想。

结合上述几个案例来看,教师在家校沟通实践中应注重“觉察自我”:一要觉察沟通气氛,对待家长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尊重和接纳。二要觉察沟通目的:是想协调孩子的教育问题,构建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发展的环境?还是发泄不满、推卸责任、给孩子家长施压?三要觉察沟通情绪,沟通时自己是什么情况,这种情绪会给家长什么感受?四要觉察沟通行为,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语言和行为是否合适、得体,对沟通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五要觉察沟通效果,当前的沟通有效吗?怎样做效果可能会更好?

【讨论】

1.教师需要在家校沟通过程中“觉察自我”,你觉得应觉察哪些方面?

2.怎样理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3.为什么很多家长回避家校沟通,孩子也害怕家校沟通?

4.目前情况下,家校沟通有哪些渠道?各有何特点?

第二十节 教师如何促进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

【学习目标】

强化教师争取来自家庭教育的支持的意识,学会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初步掌握科学开展家庭教育的理念、策略、内容和方法。

【本节要点】

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父母和教师如能凝成合力、形成共识,从不同的角度来爱孩子、引导孩子、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那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从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角度,通过对家校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家长的亲子理念更新、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特殊地位、教养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论述,探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教师在促进科学家教方面大有可为

(一)学校教育要争取家庭教育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社会支持,其中之一就是来自家庭的支持。来自家庭的支持是指家庭通过各种方法,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家庭主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促进家庭和谐发展,促进学校稳定发展,达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家长育人能力、激发教师合作意识、增强家校教育合力的目的。

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必须统一认识、形成合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充分说明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

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由此可见,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教师有义务指导家庭教育

家校合作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环节。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家教能力也有高低,家教的随意性、自发性、盲目性常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三)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各种家教资源

1.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成果资源

不少家长积累了很好的个性化家教做法,在家教实践中行之有效。教师可以建立交流的平台,组织和促进家长之间互动。如借助家长座谈会、公共邮箱和QQ群等,促使同龄孩子家长的互动更有借鉴价值。

2.能力和技术资源

家长在各自岗位上有各自专长、技术和相关能力,教师可以协调这些资源,为学生开办兴趣班、研究性学习、课外主题活动等服务。

3.社会关系和信息资源

学校和家长的互动,可以带来大量的与相关单位、部门联系的纽带。学校教育需要的社会关系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体验生活、开阔眼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

4.其他资源

如媒体可以宣传学校和学生,展示学生的作品;对硬件资源,如用车、场地和活动设施等,可善加利用。

(四)教师要努力提高家教指导能力

教师要加强社会学、发展心理学和亲子关系理念的学习和积累,提高理论素养和具体指导能力,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成长观和成才观。在教育学生、联系家长的过程中积累家教的实践经验,提高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多开展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

二、推动和帮助家长更新观念

科学家教关键是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怎样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父母怎样做会更好,这些方面的问题要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一)学习观

读书是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和锻炼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例如,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以及同伴交往、游戏等课余活动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学习文化课固然重要,而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能力锻炼、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对其一生的发展意义更大。无数案例说明,未来的社会成就与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的关系并不是很大。牛顿(newton英国)小时候在班上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作“笨蛋”。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英国)在日记里记载,教师和家长都曾认为他智力低下。作家高尔基(Maksim Gorky俄国)只读过小学三年级。陶行知先生曾提醒老师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成长观

家长往往比较关注孩子身体的成长和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孩子心智的成长。健康的孩子的心理成长与身体生长发育是协调的。孩子各方面的进步是一种成长,孩子犯了错误而吸取了教训、遭遇挫折吃了苦头,学会了应对,更是一种成长。事实上,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客观上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进程。

(三)成才观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学习好就是人才,学习不好肯定不成器。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可能成才,也可能不成才。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岗位要求高,需要很多专门人才。一个人要想出成就,还需要强健的身体、成熟的心智、和谐的人际关系、清晰的自我认识、灵活的处事能力和学习能力,直至必要的生活技能。这一切并非只要书本知识的积累就可以获得的。

三、让家长认识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特殊地位

(一)爱的链接

1.亲子关系因爱而链接。孩子是父母的天使,与孩子具有血缘的联系。父母天生爱孩子,孩子也天生爱父母。但是,爱有时候也会伤人,父母的溺爱、宠爱、糊涂的爱,往往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智慧的爱则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激发孩子的生命火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源泉。

现在,有很多家长爱子心切,无条件地投入钱财、精力和时间。只要孩子想要的,无论是否现实,都会尽力去做。这样的“爱”换来了孩子的退缩、逆反和抗拒。家长投入越多,孩子越是无能、反感甚至憎恨,让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不少家长把孩子紧紧束缚在身边而不忍放开,总担心他们羽翼尚不丰满,容易受伤。然而,过度的爱和保护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走入社会。其实,孩子早已具备了独自飞翔的潜能,只是因为我们的不舍和溺爱,才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一种成长的动力、生命的火花。家长如果以爱的名义,一味关注孩子是否吃好穿好,一厢情愿地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会妨碍孩子更高层面的成长需求,压制孩子生命火花的绽放。

2.夫妻要相亲相爱。对孩子要倾注无私的父爱和母爱。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情绪状态、习惯养成和人格发展。孩子会因为父母关系的和谐而放松、快乐、积极上进,也会因为父母的不和而焦虑、恐惧、抑郁、苦闷甚至自暴自弃。所以,父母相亲相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更充满爱心。根据有关调查,孩子比较阳光、活跃且人际关系好的,家庭都比较和睦,父母关系和谐;孩子存在较多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父母的关系往往也存在问题。

(二)合理期望

期望越低,痛苦越少。孩子能够成器,拥有幸福的未来,这是每个家长的期望。努力培养孩子成为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就是育人的方向。一些家长视孩子为自己的名片,将自己的很多未遂心愿寄托于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提出了很多超越孩子实际能力的高要求。结果,由于拔苗助长,堵塞了孩子的兴趣之源,熄灭了孩子的希望之火,家长自己也十分焦虑和痛苦。

(三)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如待人热情、尊老爱幼、学习认真、遵纪守法、生活规律等都会是孩子的示范。

(四)觉察自我

父母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在对孩子说话时,是否背后常有一个潜台词:“我这样是对的。”虽然没说出来,但对孩子的压力甚至伤害却不容忽视。另外,“我这是为你好”也常挂在嘴边,以示对子女的关爱。殊不知,这会让孩子备感压力和痛苦。所以,父母要及时觉察自己的言行。

“我这是为你好!”父母说话的动机和真诚没问题,孩子听了之后的情绪也是真实的,问题就在于父母能否洞察孩子此时此地的心态,能否放得下权威和长者的架子,能否容忍孩子的不同看法和自主要求,能否看得出孩子内心并未认同自己的意见。由此可见,父母觉察自己的言行真的很重要。

四、引导家长尝试有效教养方式

(一)分析管教方式

家长根据自己的家教理念和生活体验,会对孩子采用不同的管教方式。

1.关心尊重型。这类父母既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又能尊重孩子的意见,开诚布公地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或错误,这类父母不是斥责了事,而是耐心引导,说明怎么做才对。更重要的是这类父母能以身作则,要孩子做到的,自己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于是,孩子也能形成开放、包容、阳光的性格特点,能很好地面对、接纳自己和他人。

2.溺爱型。这类父母总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幼儿,事必躬亲,总不放心。他们整天围着孩子转,吃喝拉撒、洗澡理发、起床睡觉都要管着。这类父母不能尊重孩子渐趋成熟的独立人格,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了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坏习惯。

3.惩罚型。这类父母认为,孩子只有打骂才能成才,不然就会变坏。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孩子动辄得咎,常常受到父母过苛的责罚。久而久之,孩子要么遇事谨小慎微,要么就是形成强烈的反抗心理。

4.说教型。这类父母道德观很强,期望高,脱离孩子的认识水平和实际需求,无视儿童成长的特点,认为道德评价和说服教育可以解决一切,居高临下,不理会孩子的实际感受,一片苦心,孩子却并不受用。

5.忽略放任型。这类父母对孩子的一切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样做,不但让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他们,缺乏安全感,还会加深彼此之间的代沟。更有甚者,孩子会因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迷失自我。

以上五种管教方式,第一种是最好的,既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又善尽父母教育之责。后四种方式均不可取。

(二)掌握沟通策略

很多时候,父母说话往往根据自己的好恶,而不是针对孩子的需求。所以,孩子不理解、不配合,沟通没效果。于是,父母更加焦虑。多次重复之后,亲子之间的对抗就形成了。为此,父母必须注重沟通过程中的策略运用。具体说来,应特别注意几点:说得对不对没有意义,说得有效果才最重要;沟通没有效果,就要尝试改变;让每句话都给孩子增添自信,提升正能量;怎样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想让孩子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

(三)有效沟通的建议

把“关心和尊重”的教养方式应用于沟通,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描述你看到的现象或问题,例如:

A-1湿毛巾搁床上啦。

A-2你怎么又把湿毛巾搁床上啦。

A-1只说现象,没有评价指责,对孩子只是提醒的作用。A-2除了说现象,还有指责。

B-1你衣服上有几块污渍。

B-2你看看你把衣服弄这么脏。

B-1只说看到的现象,说话比较平和,提醒孩子,无情绪。B-2含有愤怒的情绪和指责,说话的语气有些激动,孩子会感受到压力而抗拒。

C-1你没回答我的问题。

C-2你怎么没有反应。

C-1只说此时此地的现象,无情绪。C-2有情绪,有指责,有攻击性,孩子听了可能会抗拒。

上述例子说明,要尊重孩子,要让孩子接受你的建议,有三点很重要:只说事,不说人;不指责,不评判;语气平缓,肢体动作亲切接纳。

2.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你的意思,说话简明扼要,突出关键词。少讲大道理,防止居高临下或把情绪带到语气中。

3.说你自己的感受,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例如,爸爸接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打架了。爸爸回家后不是指责孩子,而是说“我听说你跟同学打架,我心里很难受”。

4.通过写便条(或能让孩子私下看到的日记)来进行交流。

5.倾听并积极回应。认真的倾听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乐于沟通。

6.及时肯定。肯定不光是夸奖和表扬,而是要肯定具体的事实。例如,肯定孩子的动机情绪、他的努力、他看问题的角度和他的未来发展。

以上6条反映了父母的积极关注、尊重平等、包容欣赏,即使孩子有错,父母也能接纳。这就是“关心尊重型”的教养方式的具体体现,也是便于家长实际操作的沟通建议。

五、提升家庭教育效果的具体做法

(一)接受孩子、相信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给各自的家庭带来欢乐和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父母理应接受孩子的一切。只有发现每个孩子人性的美丽,相信孩子对父母的忠诚,看到孩子内在的力量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从容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挑战和磨难。

(二)关注优点,忽略缺点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无穷的潜力,同时也有缺憾。我们要关注他们的优势,放大他们的亮点,忽略他们的缺点。孩子即使有问题,也是成长中的问题。尽量不比较,要比较也一定要纵向比。多加肯定、及时肯定,提高孩子的自信力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犯了非原则性的小错时,父母要予以谅解和包容。把错误“上纲上线”,更容易把孩子推向实质性犯错的道路,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干脆“破罐破摔”。

(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站在儿童的立场了解其需求,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和动机。经常体会孩子的感受,特别是在孩子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理解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心声,换位思考问题,用心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爱,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

(四)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不必要求小孩一定顺从、听话。父母要平等、民主地与孩子对话,不能代替孩子设计人生。在人格构造中,自信是根基。家长要注意保护和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不可把孩子看作私有财产,加以控制和支配。有的父母会事无巨细地要求孩子必须做什么,限制孩子不能做什么。如果不是涉及原则问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五)鼓励尝试和体验

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自己尝试和体验更是重要的环节。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只知道骑车要领也学不会骑自行车。不怕孩子犯错,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孩子自己尝试,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技能是这样,发展能力也是这样,抱着走的孩子永远不会跑。

(六)积极心态、积极语言

在生活中,父母要以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孩子,以阳光的心态照亮孩子的心灵,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引导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真切感受世界的美好、社会的和谐和生活的希望,促使孩子产生良好的行为。

学校和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培训班、家访、约谈和网上交流等方式,让家长重视家教,学习家教和探索家教,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要做称职的父母,需要学习、需要智慧,更需要施爱。在家教的实践中,孩子的身心不断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此,父母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多些觉察、多些感悟,不断调整自己。

【讨论】

1.如果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你觉得应包括哪些内容?

2.作为班主任,你怎样有效开展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3.家长不管孩子的想法,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4.有些父母频繁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问题,为什么其结果却适得其反?

第二十一节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学习动机;理解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本节要点】

本节首先阐释了学习动机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学员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哪些现象可能与学习动机有关。其次,介绍了几种经典的动机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有些理论分析了动机源泉来自哪里,比如,强化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分别从获得外部强化、满足内部心理需要的角度去阐释;有些理论揭示了某一心理需要如何成为动机的来源,比如,自我价值理论认为,肯定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深层的动机力量;有些理论研究了在何种情形下学习动机是内在且持久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是在自主的环境中,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是在学生不断体验成功并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情形下,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是在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掌握取向为主的情形下,归因理论提出乐观的内部可控归因风格有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最后,本节介绍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

一、导言

有研究表明,聪明与否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而学生的毅力和自控能力是学业成绩的很好预测指标。这就是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胜过提升他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的好与坏不但是一个会学、学得快的问题,更是一个愿不愿学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复杂、有挑战性的学业任务,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同时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才有可能胜任。

可是,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学习中的很多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首先,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逐渐减弱甚至几乎厌学。其次,好学生也有学习动机问题。不少好学生主要是为了考出好成绩、为了排名、为了升入理想的学校而学习,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外在的,学习是为了探究、为了智力的愉悦这种内在动机被很大程度地扼杀了,学习沦为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种手段,学习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这一作用被严重削弱了。因此,这样的好学生在内心深处往往不喜欢学习,他们很少享受学习本身带来的智识愉悦,他们只是因为恐惧排名的落后而不敢在学习上松懈。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现象,如果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可以得到较好的理解,比如,拖延完成学习作业;在家悄悄用功学习却对同学或老师掩盖自己的努力;动机用错地方,玩游戏兴致勃勃,写作业就唉声叹气,等等。对于学习动机水平下降乃至缺失的学生,如何才能使他们再次发动学习引擎,重建学习信心,这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二、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这一概念用来对学习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启动机制。学习动机引发的学习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以目标为导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是由于对某一目标进行了积极评价,并以该目标作为学习行动的方向和指南;

第二,具有持久性,当学生投入某一学习行为时,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较长时间地维持这一学习行为;

第三,学习动机的强弱程度影响学习投入的状态,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可以废寝忘食,而学习动机弱的学生可能连老师布置的一点作业都倍感厌恶;

第四,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启动机制,不是一种外显行为,因而不能直接观察到,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可以间接推断动机状态。

根据以上对学习动机的含义及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的分析可知,学习动机是对学习行为的方向(目标)、持久性和强度等进行解释的一个概念性工具。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或者是缺乏清晰的学习目标,或者是不能指向该学习目标,或者是不能维持在某一学习任务上,也可能是动机强度过强或过弱,等等。

(二)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

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学习动机,但是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学习现象能帮助我们推测他的学习动机状态和水平。比如,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状态、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可以折射出他的动机状态。如果学习时很专注,聚精会神,外界很少能打扰到他,很少分心,表明此时的学习动机比较强。如果学生学习时感受到兴致勃勃,饶有趣味,或者平和的愉悦等等,表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喜爱。此外,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面对现实,坚持不放弃,尽量想办法或寻找支持以解决难题,不被暂时的挫折吓退,这种学习的毅力也能表明学生较强的学习动机。

(三)两种分析视角

德国心理学家法尔克·莱茵贝格(Falko Rheinberg)提出分析动机作用的两种视角:推动力和吸引力,对我们理解动机的本质很有启示[1]。如果行为是受驱动或推动的,这时的动机是一种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欲望、本能或缺失性(生理)需要,我们因为内部的某种欠缺而努力寻求满足,比如饥饿感推动我们去进食,口渴会促使我们找水喝。如果行为是受到吸引的,我们把动机看做是一种吸引力,行为受未来期望的指引,人们想要达到的未来状态或积极目标吸引着他去进行某一行为,比如,学生想要考出优秀成绩激励着他努力复习功课,想要获得看电视的权利激励着学生先把作业完成。

推动力视角主要解释受生理因素支配的行为。对于学习这一复杂高级的行为来说,从寻找目标的吸引力角度着手,也许能更好地分析和解释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引起和维持及其强度,对学习行为的“为什么”进行追问。

(四)学习动机的成分

奥苏贝尔指出,学习动机由三种不同的成分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要,充实而成功的学习本身就是对学习者的奖励。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学生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学习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和自我价值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获得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好的需要。当儿童接近青春期时,附属内驱力逐渐降低其重要性[2]

(五)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的分类有不同标准,相应地,分类结果会有所不同。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学生的内部需要产生的动机,包括兴趣或好奇心、求知欲。受内部动机推动的学习有一个特点,活动目的在于改善并提高自己,学习活动本身就是报偿。外部学习动机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例如,各种奖赏或惩罚。从学习的角度来讲,培养内部动机是最为理想的,但不能因此忽视外部学习动机在培养内部学习动机中的作用。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不感兴趣时,可运用外部奖惩唤起学习动机,之后逐渐促使学生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还可以利用赞扬、鼓励等方式使内部动机保持激发状态。

根据动机作用时间长短,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是由学习活动本身而直接引起的内部动力状态。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相连的学习动机。低龄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年龄大的学生可以产生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支配学习行为的作用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主导性学习动机动力强,对学习行为起着主导性作用,而辅助性学习动机动力弱,起着次要的、从属的、辅助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单一的,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若干辅助性学习动机构成一个动机体系,共同影响学习行为。主导性学习动机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产生变化。比如,低年级小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可能主要是为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夸奖,而高年级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是为获得优异成绩,展示能力,升入重点中学或大学,等等。

三、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一)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强化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来自行为主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它认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强化是学习行为启动和保持的基本机制。例如,认真完成作业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因此,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实中,学校的很多做法体现了这种激发动机的行为主义观点,比如,考试分数或优、良、中、差成绩等级评定系统、各种荣誉奖励证书等。

通过强化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的是学生的外在动机,不如内在动机那么稳定持久。而且,以强化为手段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会损坏其内部动机。因此,使用强化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定期给予意外奖励;谨慎使用并尽快消除实物奖励;在使用强化方法时要注意以学生的认知作为中介,减少强化的控制作用,增加强化的信息功能。比如,表扬学生时要针对其特定的行为,减少评价性表扬,“你的回答表明你思考得很深入”,“你的作文思路非常清晰”,而不是笼统说“你真聪明”,或评价“你是表现最好的”“你的表现比大部分同学好”等。

(二)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A.)提出了按下列顺序出现的需要层次:

第一层次,生理需要,即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如进食、喝水、睡眠、呼吸等;

第二层次,安全需要,指免于遭受危险、焦虑或心理威胁的需要;

第三层次,爱与归属的需要,指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需要;

第四层次,自尊需要,指通过胜任学业任务、展示自己的能力等从而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的需要;

第五层次,求知的需要,指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要;

第六层次,审美的需要,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围环境事物有秩序、有结构、顺自然等的心理需要;

第七层次,自我实现需要,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智、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需要的层次安排意味着按顺序满足需要,个体必须先得到基本需要的满足,然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马斯洛还将七层需要分为两大类,较低的前四层需要称为缺失性的基本需要,较高的后三层称为成长性的需要。缺失性需要由于生理或心理有某些欠缺而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是随后才发展出来的。

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时,要考虑学生的缺失性需要是否已得到满足,这些需要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学生强烈的追求满足行为,从而无法顾及学习。此外,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时要保护其自尊、爱等需求的满足,从而避免学生出现逃避学习的状况。

(三)成败归因理论

个体怎样解释其先前的成功与失败,将影响今后对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热情程度等。从认知过程的角度解释动机,主要包括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 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如下表所示:

归因的维度和因素

由于归因方式的不同,相应地,会增强或削弱学习动机。具体来说,将成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即努力程度,有助于产生学习动机。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将可能阻碍学习动机。将失败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也不利于学习动机的产生。

根据成败归因理论的思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使学生正确地、建设性地分析自己的成败,形成更有效的成就动机。其次,对于失败,引导学生归因于内部但可控的原因,例如,努力、知识、策略等,避免对失败做能力或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归因。第三,对于成功,归因于足够的能力和适当的努力。第四,基于学生是否努力进行奖励和惩罚,而不是根据学生成功与否。最后,帮助学生做“努力——结果”的联结。

(四)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个体对能力的看法有两种潜在观点:一种是能力实体观,持这种观点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可控的特质,学习和努力只能获取新知识,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把成就情境看作是对自身能力的检验,关心的是如何获得高的成绩,以证明自己的能力,避免低能的评价;个体设定学习的表现目标,即关注能力展示和社会比较,尽量避免低能的评价。另一种是能力增长观,持这种观点的个体认为能力是一种不稳定的、可控的特质,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增长,把成就情境看作是提高能力的机会。个体设定学习的掌握目标,即强调进步,关注任务掌握和发展能力。

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不同的目标取向会导致不同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式,如下表所示:

不同目标取向定向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式

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于努力和兴趣,偏好挑战性任务,能有效运用深层加工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仍然能够保持积极情绪,用适应性策略去应对。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容易任务或特别难的任务,使用浅层信息加工策略,面对失败往往做出低能力归因,产生焦虑、羞愧、沮丧等消极情绪,运用自我防御机制,或干脆放弃努力,出现习得无助。

这个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帮助学生澄清其内在的能力观,建立能力增长观和掌握目标。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先于行为活动的预期和主观判断。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衡量其后继学习的动机水平,这样,自我效能感实际上起到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相信自己能做成某事,他就会为之努力。如果他认为自己不会取得成功,就会放弃或不努力。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成败经验。成功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复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不断的成功或失败会使人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自我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当学生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者或榜样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主要受自我与替代者之间相似程度的影响,相似性越大,替代者或榜样的成败经验越具有说服力。3)说服。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完成某一学业任务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他会付出更大的努力。4)情绪唤醒。帮助学生调整情绪状态,减轻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可以起到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力水平的发挥。研究证明,在能力水平相近的情况下,非能力因素往往对学生的表现和最终成就发挥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能力可能会因自我怀疑而被削弱,也可能会因自我坚信而有超常的发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下做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设定适当的期望,提供适当难度的学业任务,给学生学习上的支持,使学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与其相似的榜样,分析榜样成功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鼓励学生的学业进步,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强化;帮助学生调整焦虑、紧张的情绪和过度压力,保持放松和平和的状态,从而提升学习的信心。

(六)自我价值理论

自我价值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卡文顿提出的。该理论提出,人有一种认为自己很好、很有能力的需要,同时会拒绝或否认自己的失败,这种需要就是自我价值动机。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人类将自我价值作为最优先的追求,这一点特别明显地体现在学生在对待学业成功的反应中。按照成败归因理论,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或努力,都属于积极归因方式,有利于建立自信,但实际上学生总是倾向于将成功视为能力的展现而非努力的结果。从自我价值理论的角度出发,这个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时,能使人感到更大的自我价值感。

不过,在充满竞争和社会比较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从考试结果中所体验到的几乎总是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在长期追求成功而得不到满足的情形下,学生既要维持自我价值,又想逃避失败后的痛苦,于是在心理上形成一些逃避策略,避免承认自己的能力薄弱,从而维持自我价值,如找借口不参加考试,力图给别人留下自己没有努力的印象,降低考试成绩期望——只要及格就行,拖延完成任务,或故意选择特别难的任务,等等。另外,考试焦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也是一种逃避失败的策略,因为看起来焦虑总比看起来笨有利于保护自我价值。在长期的成败经验中,学生逐渐形成在学业中追求成功或避免失败的行为取向。

自我价值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有些学生不愿努力学习”,“为什么有些学生要掩饰其努力”等现象。这些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将成败归因于能力的自我价值保护效应,表面上是学习动机的降低,从深层看却是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加强。过强的自我价值动机得不到相应能力的支持,于是采取了不适当的各种逃避和掩饰行为。过强的自我价值动机并不是积极的动机,因此,对于学习来讲,并不鼓励过强的自我价值卷入。教师或父母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时,要注意指向学习本身,避免过多的自我卷入型评价。

如何通过维持和提升自我价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呢?首先,鼓励学生刻苦努力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保护自我价值的需要。其次,对成功的再理解。并不是超过别人、表现得比别人优秀才是成功。只要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取得个人进步,就意味着成功。评价时以自身提高为标准,避免过分强调竞争和社会比较。第三,设定掌握目标,避免学生过度追求表现目标。

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基于学习动机的上述有关理论,可以知道学习动机的来源是多元的。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或家长可根据学业任务要求、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灵活地整合这些动机力量,激发学生建立和保持稳定、长久的学习动力。

(一)满足合理的心理需要

学生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或自我价值需要,自主需要,认知需要等等。无论在班级还是家庭中,要营造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自在、被接纳和关注、被重视、肯定其个人价值、民主协商的班级氛围和家庭氛围。

(二)引导学生提升需要层次

在满足学生的缺失性需要(如安全和爱、自尊等)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去追求更具成长性的需要满足,例如,发展兴趣和天赋,不断探究,满足好奇心,不断接受更具挑战性的学业任务,提升胜任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建立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形成“学习行动是自我决定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享受”、“学习内容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这样一些知觉,为此,要鼓励学生形成或维持这些知觉,避免他们感觉参与学习活动是为了取悦老师或家长,以及为了换取某种奖励。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认识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而培养相应的学习兴趣。

2.提供恰当难度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

如果学习任务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相匹配并有一定挑战,能提高自身能力,学生就会投入其中,得到成长的快乐。因此,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挑战不能太大,让学生觉得没有成功的机会,也不能太容易,使学生觉得“没劲”、“提不起劲”。只有胜任和完成这种恰当难度的学习任务后,学生的成就感才是最真切和充实的。

3.给予选择,允许协商,发挥自主性

当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自主需要时,学生会觉得学习是自我决定和自我驱动的,学习成为内部动机激发的行动。支持学生的自主性要求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选择和做决策的机会,最小化外部压力,例如,分数、竞争,监督和最后期限等;提供指导性信息反馈,而不是控制性规则 ;使学生发展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控制感。

一般来说,如果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好奇性、控制性和幻想性,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其中控制性与学生的自主需要相关联,即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体验到自主或自我决定。[3]

4.减少社会比较和过度竞争,最小化表现目标

给学生提供学习反馈时,要避免使学生过度的自我卷入,避免制造过度竞争的班级气氛,避免学生关注表现目标。让学生懂得,得到学习反馈并运用它来指导和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这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要让学生认为课堂评价和成绩评定是他们学习或完成作业的外部压力。提供反馈时最好私下进行,强调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而不是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

(四)引导学生建立能力增长观,设置掌握目标

引导学生对能力采取增长观而不是实体观,面对学习任务设置掌握目标而不是表现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自我提高而不是与同学做比较,提醒学生错误是学习的一部分,在班级学习中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而不是竞争、一定要超过谁。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反馈时,要设法激发学生对自己已有成就的欣赏,鼓励他们建立将达成最终目标的信心。

(五)引导学生进行乐观型归因,提升自我效能感

在学习活动中和学习活动后进行的归因很可能影响人们随后在该活动情境或类似情境中的动机。引导学生将学业表现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制的原因,比起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学习努力和坚持性。要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型归因风格,即,将成功归因于足够的能力和适当的努力的结合,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足够的知识、策略或努力不够,同时,避免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固有的不可控的能力限制。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和可控的因素,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相信今后能够在类似任务中取得成功,从而建立自我效能感;同时,将失败归因于内部但可控的原因,如知识储备不足、努力不够或策略不适当等,使学生在面临失败时仍能保持学习的投入和耐挫折的坚韧性。

(六)引导学生思考“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我期望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思考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这将成为最深层、最持久的学习动力。

(七)给予有效强化

运用外部强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必要时才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外部动机策略是有效的,但不能过度使用。如果学生热衷于奖赏和竞争,可能就会忽略真正要学习的东西,而难以发展出对知识和技能的价值的欣赏;第二,针对进步与努力,目的是提高努力的强度而不是表现的水平和质量;第三,强调强化的信息功能,是具有建设性、实质性、指导性的评价反馈,弱化其控制功能。[4]

【讨论】

1.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分析自我价值理论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何启示?

3.分析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何启示?

4.分析成就目标理论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何启示?

【注释】

[1][德]法尔克·莱因贝格著.王晚蕾译.动机心理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10月.第6-9页.

[2][美]D.P.奥苏贝尔等著.佘星楠,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486-487页.

[3](美)布罗菲 著.陆怡如 译.激发学习动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月.第118页.

[4](美)布罗菲 著.陆怡如 译.激发学习动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月.第98-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