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训教程
1.3 第二章 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与技术

第二章 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与技术

【摘要】

心理工作面向人的心灵,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业。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心理辅导专家林孟平强调:“心理咨询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人生。”心理教师需要自觉和严格地遵守有关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执业能力。心理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需要了解与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策略与技能,需要有效进行自我察觉,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专业品质和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给学生以持续不断的积极正面的影响与促进。

第七节 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与掌握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咨询涵义与特征、基本要素等,了解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简史和未来展望,了解心理咨询的四大基本理论流派及其核心观点。

【本节要点】

介绍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咨询的涵义与特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心理咨询常见的基本类型;介绍历史上主要的几种心理咨询理论与观点。

一、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求助者就心理、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咨询专业人员进行诉说、商讨和询问,以求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特征

从心理咨询的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具有两个特点。

心理咨询是一个人际互助过程。咨询的互助,是双向交流而非单向交流,它集中表现为咨询双方之间发展出一种亲密、信任、富有建设性的关系。

心理咨询具有“心理性”。表现在四个方而:求助者的困难主要是心理、行为方面的困难或问题;咨询互助的内容主要属于心理学范畴;咨询的目标是要促成求助者在心理、行为方向的积极改变;咨询所依据的理论、使用的方法来自于心理学的基础研究,着重于正常人。

(三)什么是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1]

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素质,其知识结构应是三层作用有别、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核心层知识(必须具有)是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咨询理论流派与方法知识;次级层知识(应该具有)是心理测验、普通心理、社会心理、教育心理、发展心理、人格心理、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外围层知识(最好具有)是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相关的医学知识。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确实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二者在强调帮助求助者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但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有很多不同。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一种提供信息、析疑解惑、忠告建议的活动。心理治疗在英文中被称为“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或“治疗(therapy)”。二者的起源不同,心理治疗起源于欧洲,心理咨询起源于美国。二者的从业人员不同,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接受的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常被称为“老师”,心理治疗的从业人员接受的是心理学和医学的培训,常被称为“医生”、“大夫”,具有处方权。二者的工作对象不同,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是遇到困惑和苦恼的心理正常的人群,而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产生严重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的病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促进当事人发现自己的心理潜能,实现人格健康成长,而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医治病人的心理疾患,解除其精神痛苦。心理咨询一般在学校或社区心理服务中心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地点则是医院或医疗机构。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二者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有咨询,二者紧密联系,穿插进行。心理咨询人员应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人员也应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五)心理咨询的分类

心理咨询,从性质上可分为发展心理咨询与健康心理咨询,从规模上可分为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从时程上可分为短程(1-3周)、中程(1-3月)与长期(3月以上),从形式上可分为门诊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与网络心理咨询。

发展心理咨询:在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产生的困惑和障碍。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为选择合适的职业,为个人事业的成功或突破个人弱点,这时所进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发展心理咨询。

健康心理咨询:当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因各类刺激引起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或者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时,发现自己的心理健康遭到破坏,这时进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健康心理咨询。

个体咨询:咨询师与求助者是一对一的咨询关系,与求助者所处的社会、集体及家庭无直接关系,内容方面着重帮助求助者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

团体咨询:团体情境中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交往、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模式,以促进个人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短程咨询:时间1-3周,资料收集和分析集中在心理问题的关键点上,就事论事地解决求助者的一般心理问题,追求近期疗效,对中、远期疗效不做严格规定。要求:思维敏捷、果断,语言准确、明快,有长期的临床经验。

中程咨询:1-3个月内完成,可涉及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有完整的咨询计划。咨询过后,追求中期以上疗效。

长期心理咨询:疗程在3月以上,针对严重的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使用标准化咨询方法——心理治疗,要求制定详细咨询计划和案例分析报告,追求中期以上疗效,并要求疗效巩固措施。

门诊咨询:在医院和专业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的面对面咨询。

电话心理咨询:利用电话给求助者进行支持性咨询,用于处理危机,防止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

互联网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通过互联网帮助求助者。

二、历史上主要的几种心理咨询理论与观点

(一)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S.Frue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区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有前意识作为中介。无意识虽然常常是潜伏的、被压抑的,但也有一些征兆可以为人们所觉察。比如,梦就是无意识的需要和愿望以及冲突的满足和达成。常见的还有口误和遗忘,也是无意识的流露。催眠后暗示、由自由联想导出的信息、投射技术导出的信息以及精神病症状中的象征性内容,都是潜意识的显现。

2.结构观点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受生物本能欲望的支配,遵循快乐原则,是无意识的、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得到满足,婴儿的人格结构就属于本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代表理性和审慎,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合乎逻辑,对本我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需要。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从自我中分化出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父母权威的内化,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3.心理动力观点

心理动力的观点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出自先天的本能。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里比多)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4.发展观点

性心理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口欲期(0-1岁)、肛欲期(2-3岁)、恋母期及生殖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岁以后)。在弗洛伊德看来,每个阶段都有需要满足的生理本能的需求。这一过程如果不能顺利进行,在某阶段受挫,或从高阶段倒退回低级阶段,就可能造成行为的异常,成为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的根源。

5.适应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的实现并不容易,往往在现实环境中受挫。人们对于现实有两种基本应对方式,即变相宣泄与自我防御。

变相宣泄是指因为主要的心理动力——性本能的活动与发展,是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与自我不断周旋中进行的,是在自我的监督、控制中度过的,所以,本我必然练就一套“应对的功夫”,甚至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自己得到满足。

自我防御出于自我保存本能,在个体发展中,随时都要维护个体的安全,对现实中一切危害生命的危险必须及时予以反应,恪尽自己的职守。这类应对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关。对环境的了解程度,可以影响反应的强度,制约着应对的方式。在发现危险信号时,会形成“真实焦虑”,这是应对的开端。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6.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认识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神经症起源于自我和性的矛盾,是经过化装的无意识的症结。因此,这一派的治疗总体可称作“意识化”治疗:着重在于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通过分析,使求助者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心理过程,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使症状消失。

(二)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以基础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为根据,注重现实原因而非历史原因,强调以行为为中心,强调环境因素等外在力量的作用,强调对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明确的、往往是定量的描述。其特点是严谨、科学。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的先驱是俄国的巴甫洛夫和美国的桑代克。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他在实验中发现狗不仅在食物出现时流唾液,在与食物出现有关的任何其他刺激物单独出现时也流唾液。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尝试—错误”定律。此后,华生提出“刺激—反应”模式,他说:“给我一打婴儿,并在我设置好的特定环境中教育,那么,任意挑选其中一个,不管他原本的情况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设定的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乞丐和小偷。”但是,华生的极端观点受到新行为主义的挑战。托夫曼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或者说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另一位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人类行为有“前因—后果”关系,即前一个行为的结果,可以是后一种行为的激励因子并决定以后的行为。另一个行为主义的代表是班杜拉,他进一步强调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行为治疗简介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对“靶行为”的发生的情境及其功能的分析;对“靶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矫正目标的制定;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干预实施;监测、调整计划;结束干预;检验干预效果,如果“靶行为”复发,给予辅助性处理。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主要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自我管理技术、厌恶疗法、模仿法、代币疗法等。

(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1.认知心理学原理

人们不是由于某些事件本身,而是由于他们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所困扰。情绪是认知的产物,心理障碍来源于错误的思维方式,即非逻辑的思维。

认知治疗基本过程:寻找不良认知;改变不良认知;新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的好转;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2.认知治疗的常用技术

行为技术:完成愉快体验的评估、每日活动记录、逐渐加量的家庭行为作业、行为的演练或实践、心境状态的曲线记录等。

认知技术:认知拮难技术、识别自动思维、改变认知图式。

3.认知疗法的特点

(1)限时、短程

15-24次,1-2次/周,40-60分钟,持续3-4个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

(2)定式化会谈(三段式会谈)

认知治疗每一次会谈的基本结构都是:复习、检查;讨论、认知诘难;小结、布置作业。

4.理性情绪治疗法

认知疗法中,最广为人知的(RE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治疗法。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称为ABC理论。

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

要求的绝对化。从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常用“必须”或“应该”的字眼。然而,客观事物的发生往往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常出乎个人的意料。因此,怀有这种看法或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

过分概括化,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一方面,表现在对自己的非理性评价。常凭自己对某一事物所作的结果的好坏来评价自己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别人的非理性评价。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其结果导致一味责备他人,并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

糟糕透顶。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

在理性情绪疗法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disputing)是帮助病人的主要方法,并获得所设想的疗效(effect),所以,由ABC理论所建立的本疗法可用“ABCDE”五个字头作为其整体模型。即: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Believes)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释等);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ves)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通过治疗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理性情绪疗法中最常用的,也是区别于其他心理治疗的最具特色的几种治疗技术包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认知的家庭作业。认知的家庭作业主要有理性情绪疗法自助量表(RET Self-Help Form)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和合理的自我分析(Rational Self-Analysis,RSA)。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

1.时间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至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2.主要内容

(1)认为人基本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这些特征与生俱来,而某些“恶”的特性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天性。

(2)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有向好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巨大潜能可以挖掘,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根本性的动机。

(3)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认为一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称作现象场)是他的真正的现实,反对用一些外在的指标、标准来衡量、评估当事人。

(4)反对教育的、控制的治疗倾向。认为治疗主要是一种关系,包括真挚、尊重和同感。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一种治疗的过程就会出现,而行为与人格上的建设性改变也随之会发生。

(5)治疗技术主要有自我表露、角色扮演、心理剧等。

3.马斯洛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马斯洛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在于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等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这些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心理学上,需要层次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

(2)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4.罗杰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1947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虽然近些年来,“当事人中心疗法”作为一个单独的流派不再像数年前那样声名隆盛,追随者众多,但它的一些重要思想,如人本倾向、重视咨访关系、自我概念等,已经被大多数新的治疗体系所吸收,成为了整个咨询和治疗学科的共同财富。[2]

【讨论】

1.精神分析疗法有何长处,有何限制与不足?

2.行为疗法有何长处,有何限制与不足?

3.以人为中心疗法有何长处,有何限制与不足?

4.理性情绪疗法有何长处,有何限制与不足?

第八节 心理咨询的基本策略与技能

【学习目标】

了解与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策略与技能。本课内容特别为初学者设计,浅显易懂,注重实际应用与操作,便于初学者结合自己的生活及工作经验理解与掌握。

【本节要点】

注重基础铺垫与实际操作。介绍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引领初学者了解初始接待的注意事项,初步掌握基本心理问题的鉴别与诊断,能够有效区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与精神障碍;掌握咨询的基本策略与技巧,包括倾听的技巧、言语表达的技巧、情感反应的技巧,以及有效应对沉默、保密和转介的原则和策略。

一、心理咨询的步骤

(一)开始阶段

1.建立咨询关系

2.掌握求助者的资料

3.进行分析、诊断

(1)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及性质,决定咨询的适应性;

(2)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以区别对待;

(3)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指导与帮助阶段

1.制订咨询目标

2.选择咨询方案

3.实施指导与帮助

(三)巩固和结束阶段

1.巩固效果

(1)指出求助者已经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说明已基本达到既定的咨询目标;

(2)和求助者一同就其咨询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3)指导求助者巩固已有的进步,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使之能独立有效地适应环境。

2.追踪调查

(1)填写信息反馈表;

(2)约请求助者定期前来面谈;

(3)访问他人。

3.结束咨询

二、初始接待

(一)必要的准备工作

保证心理咨询室的整洁舒适,安静安全。

(二) 表现出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衣着大方,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与目光接触。

(三)礼貌的接待方式和接待语言

例如:你好,欢迎你来咨询。

用间接询问的方式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些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间接询问:你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的帮助?你能把你的情况具体说说吗?

直接询问:你找我们来有什么事,说吧!出了什么事,说吧!

(四)应简约地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及其在应用时的限制,说明心理咨询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没有征求到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不得将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接触的过程透露出去。

心理咨询师只有在得到求助者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或演示。在因专业的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讨论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辨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等),以保障求助者不被识别出来。在团体咨询中,关于团体成员的自我暴露,心理咨询师(员)必须事先设定守密标准。

在下列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可以暴露消息(打破保密规则):

(1)取得了求助者(或其合法代表)的许可;

(2)求助者有自杀倾向,你判断求助者有明确的自杀危险;

(3)求助者有杀人倾向,或威胁参加明显可能危害他人的行为;

(4)求助者有致命的传染性疾病且可能危及他人;

(5)求助者是儿童,你有证据假定其受到性侵犯、性虐待和躯体虐待或被忽视;

(6)你有证据假定求助者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犯、性虐待或躯体虐待;

(7)你有证据假定发生了虐待老人的事件;

(8)你被法庭命令提供求助者的消息;

(9)法律规定需要披露时。

在遇到上述中的(2)、(3)、(4)、(5)、(6)和(7)的情况时,心理咨询师有向对方合法监护人预警的责任;在遇到(8)、(9)的情况时,心理咨询师有遵循法律规定的义务,但须要求法庭及相关人员出示合法的书面要求。

三、心理问题的鉴别与诊断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或者说,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都属于健康心理咨询范围。心理咨询师对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应该慎重对待,对于神经症问题和精神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并及时转诊。

(一)一般心理问题

由不严重的现实因素激发,体验到不良情绪,持续时间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行为不失常态,虽可造成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但仍可维持,没有泛化。

(二)严重心理问题

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不足半年。

(三)神经症

1.区分神经症与心理问题的标准是: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

心理冲突常形的特点:一是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二是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变形的特点:一是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二是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2.神经症的临床评定

(1)病程:不足三个月评1分,三个月到一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分。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或只有轻微妨碍,评1分;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避免,评2分;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总分为3,不够诊断神经症,如果不小于6,神经症诊断可成立,4-5分为可疑病例。注意: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3个月的情况。

(四)如何判别精神病

1.是否违背了病与非病三原则:心理活动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

2.是否有求助动机愿望而主动求助。

3.自知力是否完整,能认识到自己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产生的原因。

4.有无感知觉异常,有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四、心理咨询的基本策略与技巧

(一)聚焦目标

要善于聚集,要目标明确。当然,这个目标必须是正向的、积极的。

比如,咨询师提问:“是什么原因使你来这里?”

学生有可能回答出一个非常理想的积极目标,如“我想交到好朋友”、“我想提高成绩”等。这时,咨询师要细化这些目标,找出达到这些目标所要做的具体的事。如问学生:“如果你的成绩已经很好,你认为你是怎样学习的呢?”

当然,学生回答的目标很可能并不符合要求,如消极的目标“我不想考试老不及格”、“我不想上课老走神”等,这些目标都表明学生不想做什么或想停止做什么,是一种“缺失的目标”。这时,咨询师要找出能代替它的目标,可立即以一个能引出可观察行为的问句来干预,为一个消极目标重新定向。

另外,学生还有可能回答出一些有害的事情作为目标,如辍学、伤害他人、离家出走等。这些学生的根本问题是生活空虚,有害目标就是这个问题的反映。此时,咨询师应找到他们想达到这些目标的原因,帮助他们重新建立适合他们内心需要的积极目标。

(二)善于倾听

所谓倾听,是指咨询师对当事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观念等。

倾听是告诉求助者,咨询师主动而专心于他的问题。倾听是表示对求助者的尊重、接纳和支持。倾听可以使咨询师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心理上都能专注地投入到咨询的情境之中,从而有效收集求助者的信息并做出回馈。

在聆听时,咨询师应避免一声不吭地一味倾听,应配合以不时的(不是刻意的、机械的)合理应答(哦、嗯、是这样、我知道、我听清楚了、结果呢、为什么),还可以简短地重复或强调对方所讲的某部分内容,或尝试留有余地地提问,以鼓励求助者更详细地说明,从而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及表明关切和专注。

要耐心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话。万一需要插话,也要注意用商量的、客气的口气表达“对不起,我想插句话”、“我可以提个问题吗”。

即使有意见分歧,也要看是否有咨询意义,没必要“有错必究”。可以先用婉转的话避开,留待合适的时侯再讨论。这会让求助者感受到聆听者的宽容和善解人意。

避免急于做出解释说明或提出意见,须知欲速则不达。

要对一些含混的表达信息(如欲言又止、犹豫停顿、自相矛盾、语调变化等)特别注意,善于发现和捕捉求助者所省略的或避重就轻、自觉不自觉回避的本质性问题,并善于听出弦外之音、“潜台词”、隐含或暗示,从而抓住主要矛盾,探寻深层心理症结。

(三)言语技巧

平和的语气、中等语速,给求助者稳重、可靠、自信的感觉,并有与反应内容相吻合的情感语气(激动而不夸张),使求助者能感受到你的专注(不是敷衍)、你的耐心(不是厌烦)、你的认真(不是随便说)、你的热情、可信赖和负责任的态度。

切忌在语调上流露出机械应答、懒散、怠倦、冷淡的意味。具体说来:声音不要太大或太小;语速不能太快或太慢;话音不能模糊;不要有太重的方言口音;避免语调平淡;措词用语要简洁具体。

在咨询过程中,用字措辞不但要适当,而且要简单、清楚和准确,要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用语,避免不够精细和过分概括化,以免探讨变得杂乱无章,费时费力,阻碍咨询的顺利进行。

1.提问技术

(1)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如“什么”、“怎么”、“为什么”、“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等,可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剖析、自我探索。

封闭式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以便咨询师收集资料,澄清事实,抓住重点。由于这种提问限制了求助者的回答,它还可以制止求助者喋喋不休、漫无边际的叙述。此外,封闭式问题也可帮助咨询师把求助者偏离某一主要内容的话题重新牵引回来。譬如:“我们能否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要特别把握好问话口气,切不可让求助者感到有“审问”、“追问”甚或咄咄逼人的意味;要让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是真心实意地想更详细地知道事情的真相,从而能够客观地理解事件并更好地帮助自己。

(2)提问的时机

不同时机使用不同形式的问句,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刚开始建立信赖关系时,既要有封闭式的提问,又要有开放式的提问,其比例要适当;当求助者产生心理抵抗时,宜用开放式提问;当求助者心理抵抗减轻时,少用开放式,多用封闭式;当求助者愿意展露感情时,应以封闭式为主;当希望获得更多信息时,宜用开放式。

(3)提问缺乏

如果你很少提问,求助者可能会怀疑你是否理解他,或会认为你对他的思想、情感没有足够的重视。

(4)提问过度

过度提问会使求助者认为你主要是为了研究什么才这样做的,会产生厌烦情绪。特别在咨询的开始阶段,更是如此。不断的提问还会在咨询关系中导致若干问题:产生依赖性,咨询师不问,求助者不说话;把自己摆到专家的位置,减少求助者的责任和参与度,甚至引起求助者的反感;降低求助者言语的主动性,增强防御,并导致获得更少的信息。

咨询师: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吗?

当事人:唉,我心里很烦。

咨询师:能告诉我什么事令你烦恼吗?

当事人;唉,一言难尽。

(沉默)

咨询师;是不是学习上遇到困难了?

当事人:(摇头)

咨询师:是人际关系不好吗?

当事人:不是。

咨询师:是不是恋爱遇到了挫折?

当事人:也不是。

咨询师(生气地):那究竟是什么事让你烦恼?

(5)问题设计

问题如果只强调咨询师认为有趣和重要的内容,求助者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观点不重要。好的咨询师应在大量提问后,通过问求助者“还有什么我们尚未谈到的”、“你感到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没有谈到”等来减少这种危险。所问的问题一般应与求助者的问题有关,提出的问题要围绕求助者的关注点。

(6)提问要通俗易懂

问话要切合当事人的身份和文化程度,避免使用医学或心理学术语。如有必要,应解释你问话的真实含义,等当事人理解后再请他回答。避免提问易引起求助者反感及敏感的年龄、地位、薪水等问题。否则,他们会恐惧、怀疑,甚至不合作。

(7)提问时一次应只问一个问题

如果咨询师一下子提出多个问题,而没有给求助者足够的反应时间,只会使求助者糊涂,他们可能只回答他们想回答的问题。

(8)提出问题后,应给求助者足够的时间

让求助者产生被迫回答的感觉,是十分有害的。

(9)注意提问的口气和态度

在很多情况下,提问的口气比提问的内容更加重要,应避免使用指责性、质询性的问题。这种问题常由于咨询师的语气和使用了“为什么”,而带有对立性质,会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咨询师在提问时不要带有暗示性或偏见,以免导致求助者回答不正确。

(四)情感反应:尊重、信任、真诚、共情

1.尊重

尊重,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罗杰斯提出了著名的观点“无条件尊重”。尊重,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通过尊重,可以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可使求助者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尊重,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重要条件,是有效助人的基础。

2.信任

对求助者的信任是基于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相信人与生俱来有向善、求真、爱美的倾向。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人的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一个处理和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

3.真诚

真诚是指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统合、真实、可靠。不扮演角色,不戴面具,不设防。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自然地表达真实的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辅导关系中,与求助者交往互动。但是,心理咨询中的真诚应当是对求助者有所助益的建设性的真诚。心理咨询师必须理解真诚应当实事求是,但真诚不等于完全要实话实说,表达真诚要适可而止。

4.共情

empathy一词,中文有许多种译法,如通情达理、移情、同情、同感、共感、投情、拟情、同理心等。按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共情练习。例如,你本来手头就不宽裕,钱包又不慎被小偷偷走,情绪很低落,几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安慰你:

A“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很难过的。不过,伤心也没用了,破财免灾,以后注意就是了。”

B“谁让你不小心点?现在治安这么乱,全怪你自己。”

C“唉!不就是丢点钱吗?至于那么伤心吗?你也把钱看得太重了。”

D“这种事太常见了,上次我丢的还比你多呢,没什么大不了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试比较四个人的说话,你更容易接受哪一个?你觉得哪个人更理解你?

理解与共情的传达。可以通过说一些诸如“你觉得……”、“你心里感到……”这样一些仅在于反馈、证实或承认求助者情绪状态存在事实而不含判断的话,来传达对求助者情形的关切。还可以通过一些诸如“你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会有那么大的情绪反应一定有你的理由,能让我了解得更清楚一些吗”之类的话语,鼓励求助者更多地倾诉内心感受。

要避免轻易下结论评议或对求助者的反应表示认同。例如,可以说“我很理解你当时的这种心情”,但不能说“他怎么能这样,太不象话”。应婉转、含蓄地表达,如“他这样做是有可能让你感到伤心”、“他这样对待你也许是不太合适”、“他这样做似乎不太好理解”、“他这样处理好象不是很恰当”等。

如果咨询师的应答是正确的,求助者往往会给出某种类型的言语或非言语表示,说明咨询师是正确的。

求助者:“我真想不到,他会这样想。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

咨询师:“你有些气愤,更多的是伤心,对吗?”

求助者:“是的,当时是有些生气,后来越想越伤心,连我最亲近的人都不理解我,我怎么会不伤心呢?”

当应答不准确时,求助者常常以不同的方式让咨询师知道:他可能会停下来不吱声了;语音不连贯了;话题偏到另一个方向上去了;或者说明并不是他的意思。

求助者:“我与母亲的关系一直都不好。”

咨询师:“你一直耿耿于怀,对吗?”

求助者:“我才不呢,反正我快要出嫁了,关系不好就少回家!”

(五)对质

对质的使用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即在咨询关系中,我们要肯定已经有接纳、尊重、同感、真诚和温暖的出现,才可以运用对质。对质的运用,可促进当事人发现和了解自己对他人的混淆感受与态度,提高对自己的信念、言语、行为及所处境况的自觉。

例一

求助者:(长期酗酒)酒这个东西真是碰不得,一碰就着迷,甩也甩不掉,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让我儿子喝酒的原因。可是,他偏偏要跟我作对,三天两头喝得醉醺醺的,我实在很生气。我父亲以前就是常常喝酒,害我也跟着他学。结果,让我一辈子都毁了。我一定要救我儿子。

咨询师:你一生被酒所误,如今你的儿子重蹈覆辙以酒为伍,你觉得很担心。(同理心)但我不解的是,你既然恨你父亲做了个坏榜样,害了你一生,可你却重蹈覆辙像你父亲一样,给了你儿子不好的示范,让你的儿子学你的模样。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这其中的关联?

例二

求助者:我不喜欢我妈妈一天到晚要我好好念书。我知道她比我更紧张,因为她怕我考不好害她没面子。其实,我一点都不着急。虽然我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电视,可我心中早就有一套完美的读书计划。考试离现在还有两个月,我打算在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书,每天看16个小时,每天读完3本书。到考试的前一天,我就可以将所有的书复习两遍。

咨询师:考试到了,你妈妈比你还紧张,让你觉得很厌烦。其实,你早就有一套读书计划,所以对考试充满信心。(共情)你说在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书,每天要看16个小时,看完3本书。我不知道你的耐力如何,是否一天能够拼16个小时,还要连续拼一个月?而16个小时是否能够背完3本书?如果这些书你都还没有复习过,你的计划恐怕不容易实现。(对质)

(六)把握沉默

沉默是求助者犹疑与茫然中的等待,是思考问题和整理情绪。咨询师此时一定不要着急,要耐得住寂寞。也可以有一些带有理解与同感,不给压迫的回应和促进:“你在思考呵,这个问题对你很重要,不着急,我可以等你几分钟,想清楚了再说。”

还可以巧妙地利用“沉默”结束咨询:“这个问题我们己经谈了很多(很久)了,你也需要再好好想一想。今天先这样,我们下次接着谈,好吗?”

(七)促进自助

心理咨询的最高境界在于“助人自助”。咨询师应通过鼓励求助者多做自我分析,启发引导其自救自励、自强自立,从而实现自我解脱、自我完善。多提问、少评判,多讨论、少建议,多启发当事人自我认知、少代替其思考和下结论。在具体操作上,应避免过多使用“我想”、“我认为”、“我的意见”等字眼,可多问“你觉得呢”、“你说呢”、“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呢”,不说“你听我的没错”,更不可随意批评和教训人。

但危机干预的情况例外一些,咨询师会主动参与或者给出参考建议。不过,在措词上也应讲究。例如,可以说“如果那样的话,可能会对你更好”(形势更有利、更合适、更主动)、“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可能会……”之类的婉转的话,容易让对方接受,更容易对当事人产生影响。

(八)心理咨询的转介原则

1.什么情况下需要转介

(1)当事人的问题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围;

(2)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师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3)心理咨询师受知识、技术、经验等自身情况所限。

2.咨询师怎样进行转介

(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

(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

(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

(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评论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更不能指责。

【讨论】

1.怎样理解尊重?

2.怎样理解真诚?

3. 怎样理解共情?

第九节 心理教师的自我察觉与自我成长

【学习目标】

促进学校心理教师的自我察觉,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保持积极的心理健康的状态,从而给学生以持续不断的积极正面的影响与促进。

【本节要点】

介绍成功心理教师应当具备的特征,促进心理教师认识自我修养对于学校心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我察觉能力,准确把握自我需求,清晰认识自我概念与自我形象、信念与价值、人生经验及个人能力,对提升和完善人格品质、保持积极心态的影响作用。

一、优秀心理教师的特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心理教师本身的修养。优秀的学校心理教师应当具备如下特质:[3]

1.积极面对自我的成长,包括身体、智能、社会、情绪和精神,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做学生的模范。

2.注意身体健康,以便有旺盛的精力来生活。

3.有适度的智能,通过不断阅读和学习来装备自己,好叫自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

4.有良好的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同时有能力回应他人广泛的需要。

5.关注学生整个人,留心聆听学生的说话,也能从学生的观点和角度来了解学生。

6.尊重学生,不会批判学生,亦相信学生潜在的动力和资质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尽力有效地生活。

7.真挚诚恳,如有需要,会和学生作个人分享。

8.表达是简洁具体的。

9.协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和行为作出统合。

10.若对学生有帮助,他会出于关心做出对质。

11.知道仅有自我认识是不够的,所以,会协助学生做出行动的改变。

12.是个实用主义者,明白整个教育和咨询过程是为要引导学生建设性地改变行为。

13.拥有自己的咨询模式和风格,可以娴熟灵活地运用与改变。

14.喜欢与人相处,但并不是通过帮助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需要。

15.积极面对自己的局限,谨慎工作,不断提升自己。

二、心理教师的自我察觉与自我成长

自我察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知觉与了解。自我察觉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和人格特点,也包括自己的言谈、举止、表情、语调等方面的行为风格。自我察觉是一个人同一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性格特点的基础。良好的自我察觉,有助于个体的社会调适和心理、行为素质的良好发展。[4]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心理咨询专业领域中有一句行话:心理咨询师能走多远,就能带领你的当事人走多远。要想促进求助者的发展,心理咨询师必须不断成长。同样,做一个称职的优秀的学校心理教师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需要有自知之明。

要称职并且优秀地完成学校心理工作,最有效的资源是学校心理教师的理论和技术,还是教师个人的生命素质?对此,美国学者艾鲍(Apell)说:“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能带进辅导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身。”[5]也就是说,心理教师在学校心理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手段最重要的不是他的理论和技术,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调动起来的他的全部的人格因素,包括他的认识、他的情感、他的经验、他的价值观、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他对生命的态度等。

特别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必须以一个真实的个人投入,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另一个生命,协助求助者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成长。这个过程既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也不单纯是一个情感过程,而是咨询师全部人格的投入过程。在这里,咨询师不是一个刻板的工作角色。一个脱离了个性生命内容的技师般的角色,充其量只能对求助者进行意识层面的分析,并不能与求助者进行人性上的交流。惟有咨询师乐于以一个真实的生命与求助者交流,才能设身处地地对求助者产生同感,才能开启求助者的心灵。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开放与相互交融,能够唤起求助者面对自我的勇气和决心,带给他自我成长的力量。咨询师只有不断地完成自我成长,才能更好地助人成长。

尽管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求自己不以权威的专家身份出现,不为求助者做直接的行为指导,但在实际上,心理咨询是在一个由咨询师和求助者建立的非常亲密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处于心理无助的求助者往往会非常信任咨询师,常常会把咨询师看作是自己的权威,当作自己行为上的典范。咨询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不知不觉地影响求助者。求助者会巧妙地接受学习,照着咨询师的看法思考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求助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咨询师倘若不真诚,求助者就会更加努力加固自己的防卫机制,更加巧妙地伪装自己;咨询师倘若情绪冲动,求助者也无法学会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香港学者林孟平认为:“严格说来,我们从事咨询,实际上是参与了一种直接或间接地左右人生的严肃事业。”[6]

对于学校心理教育和学校心理咨询来讲,我们面对的对象是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学生对于教师有殷切的信任和期待,教师在客观上是他们的一种榜样、一面镜子。因此,学校心理教师的自我察觉和自我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心理教师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学校咨询教师两种,这两种分工和角色在有些学校合而为一,在有些学校则是分开的。由于做学校咨询工作比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性要求更高,因此,本章中论述学校心理教师的自我察觉与自我成长侧重于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但其中的理念与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

心理教师需要自我察觉和自我成长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一)心理教师对自我需求的认识

心理教师同所有人一样,有如马斯洛所说的需求金字塔,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心理教师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满足外,也会在助人工作中得到另一份满足。例如,心理教师通过助人关系的建立而与求助学生认识、互动,表达关怀、接纳,感受到被接纳、被需要(爱与归属的需求),在助人关系中求助学生依赖他、珍惜他并认同他的建议与行为,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自尊的需求)。

除了这些需求之外,心理教师还有一些个人心理需求,也会在助人关系中出现。比如,由于心理教师个人的需求会对求助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更感兴趣,而忽略了求助学生提出的学习适应问题。比如控制需求,有些心理教师利用助人关系来满足他们对权力、名望及控制的需求。求助学生带着困扰前来,而心理教师是施予帮助的人,立于控制的立场。又如抚育的需求,有些教师需要从学生身上得到爱与接纳,每件事都替求助学生设想、解决,使得求助学生养成过度的依赖心,无法也不想学习独立解决困难,而凡事找心理教师帮忙。

总之,如果心理教师没有很高的自觉水平,如果心理教师不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这种情形将会影响有效的助人关系。此时的教育和咨询过程很可能更多地是按心理教师的意愿进行,而不顾及求助学生的愿望。因此,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必须察觉到自己的需要,才能监管自己的行为。不仅要发现个人的需求是什么,还要了解以何种方式来满足它。了解和察觉自我需求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心理教师采用建设性的方法来满足它,在助人过程中把它放在一边,不让它干扰工作,妨碍求助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教师对于自我概念与自我形象的认识

心理教师应当做到悦纳自我,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所谓悦纳自我和无条件接纳自我,就是不讨厌自己,客观地认识、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对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能够原谅自己的失误,包括接纳自己的家庭出身、性别、身材容貌、年龄、成就等。但悦纳自我和无条件接纳自我并不等于纵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接纳自我与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的心理教师对于自己的性格特质与行为型态缺乏认识。比如,自己身为男性或女性心理教师的特质与限制。在咨询过程中,大多数求助学生会视女性心理教师为大姐姐或女教师或母亲,因而更能松弛,更能接受来自女性心理教师的关爱的眼神与身体的一些接触(如握手、拍肩、拥抱等)。而很多男性心理教师也表示当他们面对求助学生的痛哭时,会相当紧张。有的心理教师日常讲话的语气过于平板,有的心理教师讲话的频率过于缓慢,有的心理教师口音太重,有的心理教师性格急躁,有的心理教师不太注意仪表的端庄整洁。

心理教师如能清楚地认识到自我形象的长处或弱点,并扬长避短,树立起作为心理教师的个人魅力与专业形象,将会避免因个人因素而导致阻抗的产生,促进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

(三)心理教师对自己信念与价值的认识

在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中,会讲到“价值中立”问题。所谓“价值中立”,是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对求助者个人及其思想行为做出是非好坏的价值评判,不把外在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对方,而应由求助者自己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进而自己解决问题。概括地说,价值中立原则就是要求咨询师对求助者个体及其思想行为不评价、不指责、不干涉。

但是,我们对于“价值中立”这一命题的理解也要中立而不能失之偏颇。事实上,心理咨询是生命的流露,我们的价值观是无法隐藏的。在学生眼中,心理教师有着威望与权威,很自然地会把教师当作为人处事的典范。特别是学校心理工作的本质含有教育和学习的意味,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重点。因此,心理教师要对生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否则就不宜从事这份工作。

在咨询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心理教师与求助学生看法或观点不同的现象。有时,心理教师会发现求助学生的困扰就是根源于其价值观。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咨询就是一个价值澄清的过程。既然咨询过程免不了要处理与价值有关的问题,心理教师要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心理教师的人生哲学、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会带入帮助学生的关系和过程中。心理教师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认为人生应发挥哪些健康的功能,从咨询目标的订定到选择达成目标的处理程序,心理教师与求助学生所沟通的都含有价值观的内容。

(四)心理教师对自己人生经验的认识

心理教师对于求助学生来讲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求助学生的价值信念、行为方式。同时,这种治疗性的深入接触对于心理教师来说也是一面镜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必然面对自己的内心障碍,诸如自卑、寂寞、权力、性欲、父母等主题。心理教师自身的“痛处”被触动,他过去的人生经验,特别是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浮现出来,情绪被大大地感染了。这时,就会产生投射与反向移情。心理教师由于与求助者或其问题高度认同,从而失去客观性,无法清晰地分辩助人过程中出现的感受与分析问题。例如,当心理教师对自己的父亲有强烈的畏惧时,面对求助学生与父亲的问题,会主观地假设对方畏惧父亲。一位对自己姐姐既爱又有所埋怨、不满的心理教师,当面对一位求助学生诉说自己与妹妹的不和谐关系令自己苦恼时,心理教师出现反移情,站在求助学生妹妹的立场上,批评求助学生对其妹妹的伤害。一位个性内向、不善于在公众场合出头露面的心理教师面对一位能言善辩的求助学生时,尽管求助学生再三表述自己在公众场合讲话时很易激动,招致别人闲言,从而令自己十分苦恼,但由于心理教师内心十分渴望自己也能在众人面前谈吐自如,所以,他不顾求助学生的苦恼,一再表扬求助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合乎心理学专业伦理道德的咨询操作,心理教师必须警觉自己对于求助学生的情绪反应,并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承认自己的感觉,察觉这些冲突会如何影响自己,心理教师才不会被当事学生的情绪浪潮冲击,才能促进学生开放地表达感觉,使咨询客观、有效地进展。

(五)心理教师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

首先,从心理咨询的功能与限制来看,心理教师总是期望自己的工作能帮助求助学生达到好的成长。但如果心理教师对求助学生恨铁不成钢,求好心切,订的目标太高或不切学生实际,不仅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也会使自己感到受挫、失败。因此,心理教师必须对助人工作持有合理的看法,深入了解心理咨询的功能与限制。咨询是协助当事人自我探索、自我了解,以便能真正自我发展并解除困境的历程。但是,却不是每个个案都能达到这样的功能,因为影响咨询历程与效果的因素太多了。只有明白咨询的限制,才不会自伤伤人。只有分清哪些自己能做而哪些自己做不到,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咨询的功能。

其次,从心理教师的学识修养来看,心理教师是普普通通而非全知全能的人。在咨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不懂或没有经历的事情。对此,心理教师须有清醒的意识,并能坦然、真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咨询,反而会赢得求助学生的进一步接受与信任。当然,心理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

最后,从心理教师的体能来看,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不可分割的一项重要指标。咨询是一个需要付出很多爱心、耐心、时间、心力与体力的工作,心理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明确的自觉,有张有弛,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增强咨询的效果,延长咨询的生命。

三、心理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和个人辅导的重要性

心理教师只有认清自己的需求、信念、价值、人生经验、水准技巧、力量、软弱(限制)等,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与别人,才会更有弹性开放的态度接纳所有求助学生的所有情况,才不会轻易地在助人关系中产生投射与反移情,才不会被求助学生的情绪浪潮冲击而失去客观冷静,才能有效进行咨询。

【讨论】

1. 心理教师为什么要增强自我察觉,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2. 如何看待自己的成长经验,怎样才能不使自己的主观经验影响到对学生的帮助?

3. 怎样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

【注释】

[1]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年6月P422.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8年7月P294.

[3]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1月P55.

[4]杨眉.心理关键词影响你一生[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11年1月P9.

[5]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M].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8年1月P52.

[6]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M].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8年1月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