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训教程
1.2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摘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以一条主线为指引、以两个目标为导向。一条主线,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两个目标,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具体实施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三大理念,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这四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发展与预防的任务,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同时,要注意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倡导积极的理念和行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与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

2.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在个体发展及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本节要点】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具体措施;是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事业科学的现实需要。同时,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获取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基本保障。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的教育、教学和辅导。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和实践体验为轴心、以活动为载体和组织形式的自主自助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又是能让学生放松心情的,而且是让全体学生参与的。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自我调节、自我决策,最终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能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学生朝气蓬勃且富有创新精神。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具体措施。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学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缓解学生压力,排除学生焦虑,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正当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事业科学的现实需要。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时期,更加需要内涵发展,更加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世界。当代中小学生是充满希望、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一代,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让教育闪烁更多人性的光辉,并且使教育真正为人生的成功与幸福奠基。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时也介绍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其根本目的不在于掌握心理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个体发展应包括三个层面的发展:在生理层面,应成为一个有完整生理功能或生理意义的人;在心理层面,应成为一个有完整人格或心理意义的人;在伦理层面,应成为一个有伦理道德或伦理意义的人。个体只有在生理、心理、伦理三个层面都得到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真正的完整的人。

在个体生理、心理、伦理三个层面的发展中,心理层面的发展对个体发展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心理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理的缺陷,并为个体的伦理发展奠定基础。心理的发展既包括智力因素(IQ),也包括非智力因素(EQ),而非智力因素(EQ)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的领域。非智力因素又称为情商(EQ),是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最重要的,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超过智力水平。

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也就是心理上的一种塑造。如果一个孩子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那么,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成就。反之,情商高的孩子会有很好的自我认知,能在积极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增强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分享、合作,为日后成功做准备。孩子的情商应该从小培养,不但要在家庭教育中培养,也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重点培养学生情商的一项工作,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及对个体消极因素的防治。个体的心理既包括积极的品质,也包括消极的因素。传统的心理咨询较多关注个体的消极因素,这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在积极心理学出现后,心理学界开始更多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个体的潜能开发与幸福生活。

教育部《纲要》把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表述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实际上,《纲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表述包括个体心理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培养;二是对个体心理问题的干预。但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基。

三、从《纲要》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纲要》精神,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指导思想包括五个方面: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强化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观念,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引导和干预作用。

二是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要充分尊重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客观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合理需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是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时俱进。要针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平衡的现状,把握阶段性、区域性特点,根据各地实情,既坚持整体推进,又保证重点突出;既坚持统筹规划,又保证分步实施;既保持快速发展,又保证教育质量。

(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立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树文明、诚信、友善之人。对此,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营造培育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良好氛围,加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人文关怀,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二是加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重点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援助。

三是开展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坚持以“育人为本”为核心

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分类开展教育活动。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要让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和心理保健常识,重点是有关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尽快摆脱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四)坚持以“心理和谐”为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和谐,而构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其核心就是心理和谐。和谐的心理是身心健康的标志之一,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重要条件,更是在服务于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关注心理和谐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新目标。

(五)坚持以“健康发展”为指向

“健康发展”在中小学生身上重点表现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备正常稳定、积极主动的心理特征,善于调控情绪情感,使其内部协调、外部适应,并适当追求发展,心理状态具有稳定性、协调性、适应性、发展性。包括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特征。

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从《纲要》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根本要求

教育部《纲要》提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根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种理念、四项方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一条主线

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是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相信学生,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两个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基。

具体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三种教育理念

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要求。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利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注重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途径。

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要求。应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四)坚持四项工作方针

全面推进,就是要普及、巩固和深化,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争取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重点突破,就是要抓好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和使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分类指导,就是指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努力提高质量和成效;其他地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加大投入,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协调发展,就是通过工作的协调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要通过改革教育的评价体系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体系,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

【讨论】

1.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哪些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哪些作用?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与方法

【学习目标】

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与方法,构建起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框架性的了解与认识,使此项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本节要点】

对教育部最新颁布的《纲要》进行解读,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与方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整体构建,由点到面,逐渐深入,有序推进。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工作推进中的保障。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核心的目标任务。

(二)具体任务

主要任务着重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具体任务则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具体任务是在主要任务的指导下,对于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落实。

1.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具体任务是普遍开展,工作常规化,并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教师要在心理学理论知识上有显著提高。教师除了通识理论与技能之外,还需要有一个专门的、专项的心理学理论支撑,成为一个专才。这些专项的理论知识能帮助教师打好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专长。

(2)实践技能方面,教师要在心理辅导技能上有显著提高。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成为一个实干家,能够亲自进行咨询辅导,能够开展个体咨询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胜任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3)自身状态方面,教师要关注自身身心健康,提升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从关注中小学生延伸、扩大到教师领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既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群体,也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的水准,更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具体任务是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1)这些区域的工作重点,是要着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建设。队伍建设永远是基础性工作,也是前瞻性工作,更是工作效果与深度的保障。先培养这些地区的业务骨干,先让一部分人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掌握基础理论,学得基本技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然后,再从这个基础上普及、提高。

(2)在工作态度方面,各地区要注重总结经验,加强区域性推进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既不超前,也不滞后。各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要有区域推进的整体建构,要注重顶层设计,把实践经验有步骤地推广开去。不能照抄大城市的经验做法,也不能选择与经济或文化不适应的方法或手段。要根据当地中小学师生的心理状况、文化意识、经济基础,建立适合本地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这类区域的工作目的,是区域性推进,开展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课堂、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种活动之中,将有效的工作方式在本区域推广,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形成良好的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3.暂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中小学——具体任务是制定区域性发展规划,培训师资。

对于暂不具备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条件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中小学,需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制定发展规划,在资金、师资、教材等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保障,抓好部分试点学校或建立实验学校,以点带面,把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在师资队伍培训中,要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师资培训内容与模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任务,新《纲要》给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明确了主要工作内容。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发展性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发展性问题上,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对学生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予以指导。同时,要兼顾少数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内容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并注重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1.学习辅导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成绩,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与技能,并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进行训练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自卑自弃心理、学校恐惧症等。

2.人格辅导旨在帮助、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即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人格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辅导、情绪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青春期及性心理辅导等。

3.生活辅导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及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应对负性生活事件,为学生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发展个性、增长才干、提高学习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职业辅导旨在通过生涯认知、生涯导向、生涯试探、生涯选择、生涯安置、生涯进展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就业条件,确立职业意向,进行职业选择和准备。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参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新《纲要》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内容具体。在实现的途径上,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即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借鉴西方的文化精髓、熔炼本土特性,进而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内容。心理文化的建设要注意体系化,用一个具体的理念概括起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如尊重生命、体现生命价值、崇学尚德等因素融入其中。要体现“心现于细,念植于心”的指导思想,注重细节的把握,把校园心理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学校整体环境布局、装饰与校容校貌上,并在具体教育行为中予以体现。

第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

首先,从儒家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资源。如孔子的个体发展心理学,“十五有志于学”到“三十而立”就是一个人确立学习目标和人生方向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中人生目标与理想,以及生命价值的定位问题。“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是确立了人生重要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的体现阶段。能否认同自我终生的发展,这个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六十耳顺”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是一个人总结一生经历、经验的阶段。最后能否实现人生的极致呢?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内心的自由与富足,与外界规则的和谐相处,是人心理发展的理想状态。

其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不可忽视道家文化。《道德经》涵盖了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医学、物理学等领域,道家的整体观、自然观成为调身修心的重要秘籍。中国古代政治家治世多数是外用儒家借用法家,内心修为则多倚重道家。

最后,佛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又一重要分支,历来被誉为人格教育的典范。佛家讲究人成即佛成,从根本上把人格的圆满境界定义为佛的状态,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与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了通渠之法,其核心修心之道“心无挂碍”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第二,要借鉴西方文化精髓。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借鉴学习西方学科体系建设的优势与严谨,以及心理学的实证与实验科学,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心理文化。

第三,要熔炼本土特性,从本校特有的历史、经验、人物、事件中提炼出具有感召力的元素,萃取出具有影响力的因子,提炼成为自豪的标榜,通过深度融合,将当代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向历史延展,增加历史厚重感。

(二)课堂主渠道

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尤其是心理活动课与主题班(团队)会。

一般来讲,心理活动课与主题班(团队)会的授课要采用师生参与式备课与授课,注重体验式教学,注重学习成果或作业的讨论与分享。

在课堂中,要侧重于班级团(团队)或组织的整体性,围绕群体的共性问题进行授课或分享,体现尊重、侧重发展、侧重预防,将情感作为主线,将心理学的方法与理念体现于生活之中。要坚持心理活动服务于实际,侧重于能力与理念的训练与熏陶。

在活动中,要善于设计情境,借助游戏导入的方式消除陌生感,破除戒备心理,也便于放松、提高兴趣。活动中要体验反思,要有提炼升华。课程的设计要坚持从小题目入手,开展阶段性探究,一课一目标,解决共性化问题。要坚持课程为发展服务、游戏为分享服务的原则,实现内容为现实服务、现实为人格服务的目标。

在心理活动课或主题班团队会中,对于学习成果或作业的讨论与分享,要占有一定的时间比例,可根据学生的能力与群体可以实现的目标进行分组学习或授课,有条件的班级可考虑让学生参与备课与讲习,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发展。

(三)学科渗透

所谓学科渗透,就是把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与教育中来,坚持尊重平等,使用中性的反思性的语言,借用故事的资源应用于教学。

比如,语文教学可以借用文学与文字的优美,来强化学生对内在的体会与情感,帮助其对自我状态与自性发展建立概念。数学的条理与规则的意识,则会帮助学生获得稳定与安全的认识与感受。化学的变化、关系转化与规则意识,对于帮助学生体会创新与安全也会起到积极作用。物理的力量与规则的演绎,更可以在学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立足之处。

同样,外语所体现的交流与合作无形中体现了关系与自我,政治对于理性与理想的召示、对人格的弹性与坚挺要求纳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音乐的想象与体验也把人的幻想与自由进行了新的渲染,体育的运动与美感对于了解心理学的掌控、支配与动力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家校联盟

家校联盟是被呼吁较多,但作用发挥不一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能秉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理念,将父母作为早期的家庭“教师”的职责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挂钩,将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能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家校对等、同步,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与巩固,利用亲子关系来检验心理健康教育现实实效,那么,该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能为教育教学、为学生、为教师、为家长的成长提供富足的精神营养。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建章立制带队伍

实践证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才会有实效、形成长效。在某种意义上讲,领导特色就是学校特色,领导风格就是学校风格,领导品质就是学校品质。所以,把领导的身心言行制度化、规范化,将之细化成为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资源就得到了最大优化。

在建章立制带队伍中,需要有具体可操作性的制度,如学校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培养、选聘与考核办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办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使用办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等,都要以制度的方式体现出来,有步骤、有节奏地开展。要突出重点,落实经费保障,否则,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上不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最后,所有的工作一定要有考核手段,有奖励措施,有鼓励办法,师生才能切实享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处。

(二)群团活动搞深入

团体活动、群体活动对于人的精神、体能、交往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有声有色的各种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融入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社团活动检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力。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手拉手学校,让学校的能力、能量、队伍流动起来。

(三)个别辅导做配合

学校在开展大面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不要忽视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个体。个别谈话、书信、邮件、QQ、师生交流日记等方式,其价值不可小视。在个别辅导谈话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沟通技术,时刻把握尊重平等的对话状态,形成不设防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有保障。

(四)兴趣小组打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将学习的兴趣转变为责任,让学生自动自发地健康发展,这就是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纵观历史,所有的教育教学方法都对应着问题、需要和需求。能够解决问题、能够满足需要、能够解决需求的有效的、有益的方法,都是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

【讨论】

1.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师职业幸福感有怎样的关系?

2.结合当地实际,思考有哪些可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设计几种自己擅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说明意图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目标】

1.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2.了解积极心理学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本节要点】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力量与品质,这种力量往往被人们忽视,但这种力量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个体的快乐与幸福至关重要。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培养个体积极的解释风格,可以激发每个人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目前,美国中小学围绕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开展了许多实践,如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美国中小学的“强壮孩子”计划及发展性有利因素框架等。这些实践为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启示,让我们重新反思我们的学校文化,让我们的学校文化变得更加包容与欣赏,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优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创立

(一)习得性无助实验

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塞里格曼去实验室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教授和助手正在做一个实验。他们在一个大笼子里用一排矮栅栏隔断成两个小笼子(狗可以轻易跨越过去),两个小笼子一个有电击,另一个则没有。教授和助手希望狗在受到电击之后或在听到某个和电击相关联的声音之后能很快逃到另一个小笼子去躲避电击,但实验很不成功,狗在受电击后或在听到那个和电击相关联的声音时却一动不动地蹲在那里,发出呜呜的吠声。在场的人不知所措,谁也不能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

塞里格曼却由这一现象受到了启发。他发现,这些狗在此之前已经学会了把某个声音和电击联系在一起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狗在此之前已接受过多次电击,不管声音在什么时候响起,也不管狗怎样挣扎,狗从来就没有逃脱过电击。这种再怎么努力也逃不脱电击的经历逐渐使狗形成了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特性。现在,换了一个新的情景条件,它能够通过努力来逃脱电击,但“习得性无助”的特性却使狗们还像以前一样,依然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也逃不脱电击的厄运。依据这个发现,塞里格曼做出了大胆假设:许多人存在的诸如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缘于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人格特质——对现实具有一种无可奈何的信念,而不是人真的无法解决问题。随后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证实了这个假设。

塞里格曼进一步认为,既然抑郁、退缩等消极心态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而获得,那么,乐观、高兴等积极品质也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

(二)赛里格曼与五岁女儿的故事

有一天,赛里格曼在屋前的花园里割草,他的小女儿尼奇在一边玩着,还不时把父亲割下的草抛向天空。赛里格曼对尼奇的行为不耐烦了,对着尼奇大声训斥了一声。尼奇一声不响地走开了,可不久她又走回到花园,并且一本正经地对赛里格曼说:“爸爸,我想和你谈谈!” “可以啊,尼奇!”赛里格曼回答。“爸爸,你还记得我在过5岁生日之前的情况吗?你常说我在3岁到5岁之间是一个经常爱抱怨和哭诉的人。那时的我经常要对许多事抱怨和哭诉,也不管这些事是紧要的还是无关紧要的。但当我过了5岁的生日后,我就下决心不再就任何事对任何人抱怨和哭诉了。这是我迄今做的一件最艰难的事。不过我却发现,当我不再抱怨和哭诉时,你也会停止对我吼叫和训斥的。”

女儿的这番话使赛里格曼顿悟了,他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道理,至少是三个方面的道理。首先,抚养孩子并不是一味地呵斥和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是要理解孩子的心,多和孩子交流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只有对孩子的积极力量进行有意的鼓励和培育,孩子才能真正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取得进步。其次,他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待改进,因为他总是生活在消极的阴影里,总是用消极的方式去对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也许换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应对他人的消极行为,会更有效果。最后,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新的认识(selingrna,2000),认识到心理学也应该多去研究人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的形成机制。

(三)积极心理学的创立

1998年,赛里格曼等人在墨西哥埃库玛尔召开会议,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支柱,即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2000年,赛里格曼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正式诞生。积极心理学的创建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将心理学从一种研究生命中不幸的事件转向研究生命中幸福的事件,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二、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幸福课程

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年轻的教授本·沙哈尔第一次开设“幸福课”。当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还有2人中途退课。2005年第二次开课时,已有近400名学生选修。到了2006年,即第三次开课时,选修“幸福课”的学生达到850人,超过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幸福课”教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英国的剑桥大学在2006年开始开设“幸福课程”。此外,英国顶尖的私立学校威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于2006年为该校14至16岁的学生开设每周一次的快乐幸福课程。这项课程旨在使青少年了解:只有拥有良好的健康、成就感和持久的友谊,才能活出成功而丰富的人生。在课堂上,通过设想或实践一些追求快乐的正面做法,让学生从中认识到:酒、毒品、电视或过多的食物只能暂时满足自己,而那种满足感不仅很快就会消失,还会使他们感觉更糟。

(二)美国中小学的强壮孩子计划

美国中小学的强壮孩子计划希望通过传授一些积极的、正向的心理技术,促进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美国中小学的强壮孩子计划已出版系列丛书,从5至18岁,分为“强壮的开始”、“强壮的孩子”、“强壮的青少年”三个阶段,在美国中小学引起积极反响。

(三)美国中小学的“发展性有利因素框架”

21世纪初期,面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应在青少年身上培育并增进一些能对他们的发展以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长远的、积极影响的品质,而不是仅仅关注减少冒险之类的问题。

他们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提出了一个“发展性有利因素框架”,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观点,指引他们走向成功。“发展性有利因素框架”是所有青少年走向成功所需的积极“建构模块”,包括关系、经验、价值观、态度及特性。

根据Starkman等人(1999年)的观点,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可分为外部的与内部的两大类,共40个。外部的有利因素有20个,关注青少年从他们身边的人们与组织中获得积极的经历。内部的有利因素有20个,关注明智的判断、有责任的选择以及真诚的同情。

外部的有利因素包括:A支持,是一种来自父母的爱及来自其他人(如朋友、邻居、教师)的尊重与关心的形式;B认同,是来自社区的尊重与认同;C边界与期望,告知对青少年的期望及他们的行为是否在边界之内或之外;D建设性地利用时间,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闲时间。

内部的有利因素包括:E喜欢学习,致力于自身的提高;F积极的价值观,包括诸如诚实、真诚及责任心等信念与性格特性;G社会能力,是对他人的态度与方式,将帮助青少年建立友谊,对他人显示容忍与尊重;H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对自我力量、目标与价值观的强烈感知。

有关学者认为,青少年应至少具备40个因素中的31个,使他们更加强壮、更有复原力。研究发现,具有更多的有利因素除了能保护青少年免于消极的行为外,也增加了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态度与行为的机会。那些具有最多有利因素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形成如助人及获得成功等积极的行为与品质,更有可能在学校里取得成功,价值更加多元,并且不会过分自满(Scales,Leffert,1999)。

(四)改造学校文化,关注性格优势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引下,澳大利亚吉龙(Geelong)文法学校开始进行积极心理学实践。他们关注学生的性格优势,旨在构建一种积极的学校文化(包容与欣赏),不再是注重克服人的缺点,而是充满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变得更加有趣,学生学习更加投入,教师也更容易获得幸福。

(五)积极教育的提出及发展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外有学者开始提出“积极教育”的主张。国内有学者将“积极教育”译为: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教育活动。[1]

美国积极心理学学者将“积极教育”定义为“传统技能教育和幸福教育”。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技能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是要发掘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积极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批评和说教。不要对学生新奇、有创意的想法、说法、玩法和做法进行过多的批评和指责,而要培养学生对他们的想法、说法、玩法和做法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和意识。积极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是要关心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学生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健康的人。

学校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阵地。积极教育要求,组织各种活动时不要搞太多的竞争,因为竞争不利于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利他主义与合作品质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感到自己是被人信任的。当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被挑战时,就可能挑起彼此之间的竞争。

积极教育提出的通过减少竞争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是:给大一点的或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多一些责任,给小一点的或经验不足的学生多一些锻炼的机会,给那些安静、胆小的学生多一些积极暗示和身体支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对他们是信任的,他们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提高,而不是争着与他人竞争。塞里格曼认为,如果分配的责任和任务与学生的优点互相吻合并富有象征性,就能有效减少各种消极竞争,而且有效促进合作与友谊。教师在给学生分配事件时,要细心考虑学生的优点和性格,想方设法让分配的事件符合学生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的优势在“干”中充分体现出来。

积极教育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2]

第一,问题与潜能同时存在。教师需要在发现学生问题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及各项积极心理品质。

第二,期待和行为同时发生。教师需要厘清学生的主要品质培养目标及所期待的品质的可操作行为,说那些与期待相一致的话,鼓励学生愿意行动,解决学生想不想做的问题。

第三,优势和劣势相互融合。教师需要利用学生1至3个标志性积极心理品质,战胜学生自身的问题和困难。

第四,耐心和变化同步积累。教师需要从学生行为的方法和途径、努力的强度、坚持的时间、信念的表达来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和努力多长时间的问题,教师要发现促进学生变化的关键点,并有足够的耐心。

第五,乐观率和幸福感同比提高。教师需要应用主动积极式语言风格,力争使自己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达到3∶1以上,并提高自己的语言乐观率,有效提升学生对所做事情意义的感悟,实现成就目标。

教师应用积极教育有三种水平:一是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积极教育的原理和技巧并有效运用;二是教师教授给学生练习和应用这些原理和技巧;三是学生的品格发展与教育目标及学校和班级的整体目标自然契合,学生情绪积极、士气高涨、成绩提高,师生关系良好。

【讨论】

1.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

2.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主张是什么?

3.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何启示?

4.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涵义、设计与实施

【学习目标】

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涵义,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策略,以及需要特别关注的若干事项,为上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和引领。

【本节要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旨在促进其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在学校教育及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学科教学、思想品德课、班会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目标是一致的,但在指导理念及具体实施策略方面有所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生动活泼的、适合学生年龄段与学段的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体验感受及参与互动。既要做好教学设计与课前准备,又要善于处理课程进行中的突发情况。要防止学科化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含义

(一)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方面,其宗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不同的称谓,有的称为“学校心理课”,有的称为“心理辅导课”,有的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的则不称其为课程,代称为“心理素质培养”或“心理教育活动”。提法不一,认识不一,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上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它是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门类,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概念来界定它。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它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是一类边缘的宽泛意义上的“学科”。本课程在视频讲授中采用了“班级心理辅导课”的提法,现根据最新的教育部文件精神,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特点

1.计划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依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地、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辅导影响、进行心理训练,在活动一段时间后要做出相应的评价。

2.目的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明确的预期目标,侧重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自我观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理性价值观念、增强调控情绪能力、改善意志品质等方面。这些都是发展的和预防性的目标。

3.经验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去分享,不同于传授和说教。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在情感上会有深刻而愉悦的体验。

4.开放性。构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不是封闭的,集中体现在活动目标的开放、活动内容的开放、活动时间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开放五个方面。

5.系统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同,每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目标要求一致但程度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的内容、形式、水平会逐步加深和提高。

6.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课程中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自己设计活动形式,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发展、完善自己。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

(一)内容不同

学科课程侧重传授学科知识,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的技能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它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二)形式不同

学科教育以讲授为主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班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

(三)师生关系不同

在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比较明显,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平等、真诚、亲密。学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对学生持非批评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师生之间的活动是合作的、民主的、商谈式的协助活动,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评价的方法不同

学科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为主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评价则以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五)心理机制不同

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它着重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念、原理等本质规律的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情绪的唤醒,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

总之,一般学科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间接经验),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关注学习结果,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评价方法以客观定量评价为主,心理机制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逻辑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主动探究,注重过程经验,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评价方法以主体综合评价为主,心理机制注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唤起。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的区别

从课程功能上看,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关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关注政治立场、观点、方向的问题,关注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规范等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旨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困扰问题。

从课程内容上看,思想品德课往往注重“高、大、全、远”的人物、事件、理念、原则、规范,特别是为学生树立的榜样往往是盖棺定论的英雄模范,事迹虽然感人,却离学生的实际较远;而心理辅导课则比较注重“真、实、小、近”的人物、事件、心态、理念及价值判断,往往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

从实施形式上看,思想品德课侧重由外向内的理论灌输和道德教育(尽管它也有榜样的感染和熏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侧重由内向外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情绪的释放和个性的张扬。

从操作技巧上看,思想品德课依据教学规律来进行操作,讲究教学常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是依据团体动力学规律,讲究运用倾听、关注、理解、同感、回馈、重述、引导、面质、具体化及行为训练等辅导技巧与辅导艺术。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到心理课与思想品德课的区别,尽可能把心理课上得专业一点;但也不必把心理课和思品课的界限划得过于分明。相信随着不断探索和积累,心理课会上得越来越有“心理味”。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主题班会课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班会课特别是心理班会课确有相似之处:二者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都属于“大团体情境”,都可以采用某些相同的活动形式来组织,如小品、讨论、辩论、游戏等。但二者也有明显区别。

从实施过程来看,主题班会重在解决班集体的建设问题,或者是组织一些有时代色彩、政治意义的主题活动,重在发挥德育的教育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重在解决同一年龄段学生共同关心的自身成长的问题,注重个体的人格发展问题。

从实施形式来看,主题班会课往往是班主任幕后导演或前台主持的,师生间缺少一种完全融于一体的互动状态和心灵感应;活动的形式总会给人一种事先已设置答案的程序化的感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主题班会课的重要区别还在于使用的技术和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主题班会课理应更多地运用规范、示范和权威影响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强调教师要自觉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并且尽可能地学习使用一些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技术,如倾听、关注、理解、共情等。

五、怎样设计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基础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前提。

(二)确定贴近学生实际的明确的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活动主题的确立应该针对全体学生共同存在或关心的问题开展。了解学生们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最大的烦恼和困惑是什么,一个活动的目标应是单一的,一个活动只能解决一个问题或提高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质。一堂课一般只解决一个主要问题,目标越具体越细,实施起来就越便利,也越容易实现。

(三)营造积极愉快的情境和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促成一种气氛,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想说话。在教学组织上,应改变传统教学“插秧式”的座位排列,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教师不要讲得太多,不要喧宾夺主,尽量把时间、地点让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写、画,动脑想,动嘴说、唱。当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画龙点睛,在必要时给予提示,在最后时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

(四)精心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的活动构成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只有活动才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只有活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降低心理防御水平。因此,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活动设计要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喜闻乐见,专注投入;活动要有利于学生体验情感,引导学生自我重新评估与内省。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性显得更加重要。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其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因此,活动的多样性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而形式的多样性,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大大增加,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以活动的目标及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有时可以一种教学方法贯彻始终,有时可以多种教学方法交互运用。教师在选择教学的方法上,既要符合教学的目标,更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除了运用常见的讲授法、自述法、讨论法外,还可以运用训练法、表演法等。

1.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自由发表意见和看法,以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和引发思考的目的。

2.创设情境法。针对学生心理问题,以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点,创设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有关的活动,获得心理体验。

3.角色演示法。通过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人物,处理情境中的各种事情,体会情境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学会为人处事的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4.心理训练法。通过一定的行为学习训练方法,掌握某种心理技能。

5.游戏法。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设定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现某种情感或理解某个道理,开发心理潜能。如“二人三腿比赛”,就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

6.脑力激荡法。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启发,促进正确信念、态度、观念的确立,并激发和培养创造力。

7.心理暗示法。通过活动、语言、动作、表情向学生做出暗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种教学方法。

需要补充说明: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其心理复杂而多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常常会有“意外”。作为心理教师,课前需要认真准备,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精心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导语和结束语。但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不能固守教案,而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估,可以全面揭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现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捕捉到闪光点加以提炼和推广,为课程的指导者提供即时反馈和横向比较的机会,从而全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的评价标准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明确,有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真正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出发,选择主题。

(二)思路清晰,情境“动”人

1.设计思路清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只有40分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很难实施一个复杂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给全班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关键就在于操作思路是否简洁、清晰、明快。

2.情境“动”人

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创设生活化情境。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

创设活动化情境。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实践,使学生在动口说、动手做、用耳听、用眼看、动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面向全体,注重互动

1.面向全体

活动时,教师要选择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涵盖面广的教育点,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交流,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注重互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体验中感悟、分享,不能越俎代庖,不顾学生实际,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或者急于评价、总结。

(四)科学性、人文性强

1.教育理念正确。教育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灵魂。当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各种具体问题、发表各种不同见解时,是对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活动课主题及其核心理念的一种挑战。处理得当,问题就会变成促使学生成长的契机。

2.心理技术运用得当。教师是否自觉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主题班会或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区别。心理教师要学会运用专注、倾听、共情、澄清、重述、小结、具体化、举例、聚焦等心理技术,对各种情况及时作出回应。

3.人文性强。人文性强主要体现在教师有亲和力,亲切、真诚地面对学生,上课有激情、感染力。研究表明,学生在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中更易流露真情、表现真我,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此时的学生也更易得到启发,从而获得心灵的营养。

(五)注重实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注重实效。教师要抓住问题的症结,从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步步深入、层层落实,由点到面、由表及里,运用多种方法、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高质量的活动。

以上五个方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概述。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涉及到课程目标、设计、实施过程和结果,也涉及所用的读本、要求和结果,因此,心理健康课程评估的方法和形式很多,要通过教师、学生、专家、社会全面评价,才能获取真正的效果。

【讨论】

1.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游戏(活动)?

2.怎样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班会课、思品课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节 学校教育环境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目标】

引导教师自觉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如何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学生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互联网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本节要点】

1.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渗透、教学内容的渗透、教学过程的渗透和教学评价的渗透,要注意适时、适度、适用。

2.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在学生组织及其活动中的渗透,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意心理效应的影响。

3.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渗透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渗透,要克服在方式、内容和参与主体上的问题。

4.在学校互联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于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而且能提升学科教学的实效。

(一)学科教学目标的渗透

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科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在学科教学目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目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第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作为“次级目标”设定在学科教学目标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本学科必须完成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是学科教学的“首级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占有一席之地,但只能处于“次级目标”的位置,不能“越位”。

第二,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作为“班情目标”列入学科教学目标之中。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具有针对性,在确立前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动态,即学生目前遇到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心理疏导、这一节课能否渗透这方面的辅导……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需要,主动地在学科教学目标中有机渗透适合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心育目标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作为“隐性目标”纳入学科教学目标之中。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更多的是内隐的、暗示的,主要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同步进行。此外,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分内的、自然的,是教材本身所隐含的,或是教学活动所需要的。

(二)学科教学内容的渗透

德育课程本身就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智育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无不涉及观察、记忆、想象、注意、思维等心理能力。有些课程直接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的则间接蕴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数学学科重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间接地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其他课程包括美育课程(美术、音乐等)、体育课程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资源。教师在学科教材的处理上,要注重挖掘心理因素,在确保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兼顾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学科教学过程的渗透

教育教学活动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的尊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需要相互渗透。有的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融入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构筑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激发心理潜能,在获得高效教学的同时,师生双方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有的学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将情境设置、角色扮演等心理辅导技术方法应用到学科教学之中,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学科教学评价的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一个微笑、一句赞赏、一种关切的目光,不但有益于本学科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情、声音、体态,不时地向学生发出欣赏、肯定、关注、喜爱等积极的暗示性评价,保持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需要,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度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适度。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是“首级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次级目标”。为此,一要避免“喧宾夺主”。不能因为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渗透,就挤压或淡化了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二要避免“牵强附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围绕教学素材来设计,是分内的、自然的,不是附庸的、牵强的。

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要适度。虽然学科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任何时候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根据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其蕴含的可利用资源,捕捉、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

在教学过程的整合上要适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是与整个教学过程相随共生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获得感悟,完善心理品质。那种脱离教学活动,生硬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是不可取的。

2.适时

一是在一节课里,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时间不宜太长,避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冲淡了本学科的味道,俨然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好的做法是融入教学,“润物细无声”,两者有机结合。

二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要及时搜集学生的心理变化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策略,把握最佳时机,增强渗透的时效性。

3.适用

适用于教学需要。一方面,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适用于本班学生。一要有针对性,学科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要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学科教师要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现有学业水平,了解他们在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基本情况,更要了解他们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等背景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学渗透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二要有差异性,学科课堂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主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不能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二、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在学生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校长工作渗透、班主任工作渗透、学生工作渗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提高管理者自身心理素质。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新时期的学生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新方法,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一)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设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

基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在每一个班级里设立心理健康委员,作为班委会的组成人员之一,促使更多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学生群体与班主任、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成立同伴心理互助小组

同伴心理互助主要是同学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相互提供积极的帮助和干预。同伴之间由于年龄相近,往往有着类似的生活经验、生活方式,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共通性大、互动性强,容易产生相互的心理支持。

3.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建设班级环境,自主管理班级工作,自主开展班级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促进他们的情感、需要、兴趣等方面发展的同时,形成积极的班级文化和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4.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变化召开相应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这种在班会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形式可称之为“心理班会课”。它以班级为主体,利用团体的磁场和力量,以游戏、体验、分享等团体辅导形式,营造民主、活泼的团体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和创建更合理的团体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潜力,实现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目的,并使班级的发展成为个体获得成长空间的重要条件。

(二)在学生组织及其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在共青团、少先队、社团组织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等组织活动中渗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拓展训练、校园心理剧等。特别要发挥学生社团的心育功能,可专门成立一个校园心理剧团。校园心理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安全、开放,活动性强,极富创造性,为中小学生所喜欢,具有很强的辅导功能和教育功能。

2.在学生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往,还能达到优化情绪、认识自我、开发潜能、化解心结、接触社会等效果。例如,教会学生做放松操,学生在学习紧张焦虑时可随时随地操作以放松身心;组织学生做健脑操,通过让学生反复练习健脑操,改善精神状态,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使大脑的运行和心理活动稳定地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3.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月或活动周、活动日

不管是月活动,还是周活动、日活动,都是在短时间内,促进全校师生参与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宣传,心理健康优秀成果的展示交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辩论赛、绘画展、小剧场等,具有参与度高、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

三、学校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小学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它通过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在学校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不断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系统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顺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

学校环境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克服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良倾向,同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

(一)在物质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只有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来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才能发挥这种“静态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首先,要不断净化、绿化、美化、静化校园。特别是从教育的理念出发,着力凸显“四性”,即: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育性,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寓心育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性,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美的享受;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切不可一味追求时髦、高档、漂亮,而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力求经济、实用。

其次,要重视校园的“阵地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二)在校园精神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精神文化这种“动态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比“静态文化”来得更直接,也更具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深刻性。学校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出发,大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

1.在制度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识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发现情境来内化。学校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要注重人性化,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规定下来。

2.在校风、教风、班风营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好的校风能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起着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形成集体成员的心理相容状态。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经过长期限积淀,将形成学校的优良传统,进而成为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3.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教育心理环境

校园人际氛围和教育心理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1)教师的示范渗透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和塑造人,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2)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在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直接的主要是师生关系。在决定师生关系的诸因素中,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及其性格特征等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那些尊重学生的意愿、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空间,以朋友和导师的身份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关系,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4.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验是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的原则,心理体验的内化离不开环境的感染熏陶。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举办活泼新颖的、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表达思维成果和感情,获得切身体会,加深教学情境在身心结构中内化积淀的程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活动中交流了情感,拉近了心理距离,更有利于教育。校园心理剧就是值得中小学推广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之一。

校园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但许多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建设重表层的形式表现、轻深层的精神构建,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内容体系上,校园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外显层(校园物质文化)、中间层(校园制度文化)、内隐层(体现学校成员共同认可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校园精神文化)。其中,内隐层是校园文化的观念形态,是其核心,也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部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有些学校却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美化校园物质环境,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和娱乐活动,而忽视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重视积极、理性的校园精神的构建与培育,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从方式上看,校园文化建设偏向行政化、形式化、成人化,缺乏人文性、时代性、创造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冷漠、逆反心理。有些学校由于压制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缺乏与学生在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充斥着行政化、形式化、成人化的影响,缺乏人文性、时代性、生动性,整齐划一、呆板生硬、缺乏个性,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冷淡、忽视,对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也难以认同。

从参与主体上看,校园文化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不仅在内容上要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而且要让每一个学生既生活在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之中,又能参与其中、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随学校领导的喜恶而变化,有的一味跟风、生搬硬套,有的则把它看成是宣传学校的窗口,为了尽快展示成绩,往往把参与主体锁定在一部分人身上,更多的学生成为陪衬者、旁观者。这不仅无助于推动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使得他们因总得不到认可而感到受轻视,易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

四、学校互联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互联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快捷便利条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的过程,促进“网络时代”心理健康发展,完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网络教育体系。互联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在学生中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提高他们对网络的科学认识,使他们知道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利弊,自觉树立网络心理健康观念。

(二)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学校可以丰富自己的校园网资源,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推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密切相关的网站,并将网络应用到教学中。利用网络快捷、保密性好和传播面广的优势,开设心理咨询网站,进行网上行为训练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讨论】

1.在学科教学中,可应用哪些心理辅导技术,既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你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评价(课堂作业设置与批改、便是与评卷等)中有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3.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或团支部书记或少先队辅导员),你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在学科教学或学生工作中还要注意哪些心理效应的影响?

5.在你所在的学校中,存在哪些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垃圾?如何消除?

第六节 心理技术与心理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引领学员从心理学视角审视有效教学,学习掌握一些心理技术和心理训练方法,运用这些技术方法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参与,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课业和学习负担,促进学习效率的改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本节要点】

重视学习效率,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有认知的参加又有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有助于促进积极的认知,积极的学习心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心理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本节还列举了心理技术和心理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习心理与有效教学

(一)国外有效教学的研究

国外对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把教学有效性描述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Mursell,1954)为代表。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自信、能在生活中运用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种界定方式更多地考虑教学结果因素,忽略了教学过程因素。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其关系,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

(二)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2009)将有效教学界定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其结果既是认知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从而实现有效、高效教学,并最终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可从五个维度来考察分析,即情绪状态、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

综合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可以看出,有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心理高度相关。

二、心理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可以通过改变心理状态来改变行为。靠什么来调节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心理技术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它是依据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为实现教学活动目标,对学生的心理活动采取的激励和调控措施,具有开发学习潜能、调动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功能。常用的心理技术有自我暗示法、自我精神训话法、具体化技术、NLP心理技术、积极语言HAPPY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归因法等。以下以语文教学为例,具体论述几项心理技术的运用。

(一)应用“角色扮演技术”,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注意的组织和维持。但是,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及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是有一定时间局限的,年龄越小,其无意注意越占优势。在一般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只能维持10分钟,中高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能维持25分钟。这样的注意力保持水平显然难以适应课堂40分钟连续性的紧张学习。如何激发大脑的注意力潜能,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柏恩(Eric Berne)和詹姆斯(Murial James)给出了几条建议:给课程内容增加一些扣人心弦的悬疑问题;让学生展示和演讲;对课程内容用戏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里,可应用的心理技术很多,如聆听法、自我奖励法、镜子技术等。其中,角色扮演技术是比较适合语文学习的一种心理技术,它是通过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心理剧就是一种角色扮演技术。但是,综观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有时像上演一场闹剧,台上嘻嘻哈哈、台下乱乱哄哄,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达不到教学预期。

心理辅导中强调“角色指派”、“观众技术”、“分享技术”等技术在角色扮演中的综合运用,这对语文教学很有借鉴意义。角色扮演不是让若干学生在台上比划一番了事,而是要让学生担当导演选推演员并参与角色的指导包装,让学生担当编剧进行大胆创编。更重要的是要把充当观众的学生划分成几个观察小组,分别针对角色、对话、剧情进行观察、揣摩和讨论。最后,还要让学生观众担当剧评,分享活动的感受与体验。这样的角色扮演才能让每一个学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二)应用“精神演练技术”,刺激学生的阅读想象

精神演练又称为形象演练、想象演练,包括目标成功想象演练法、活动过程想象演练法、以往成功或失败情境想象演练法。它是通过想象,使知识或活动过程逐渐具体化、形象化,形成整体结构性强、清晰鲜明的心理图像,进行形象操作演练。学生的想象力虽然潜能巨大,但需要合适的策略去激发,精神演练技术不失为一种适用的心理技术。它的应用干预,将有效刺激学生的想象,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个性化学习。课例古诗《牧童》教学片段就借用了精神演练这个心理技术,让学生走进冥想的心理状态,从刺激学生的再造想象开始,逐渐过渡到创造想象,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丰富起来,诗境也随之生动鲜活起来。这样的阅读教学鲜活而有效。

(三)应用“积极关注技术”,唤起学生学习的良好情绪

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积极情绪使得认知活动顺利进行?心理学上有名的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时,情绪趋向积极,进而提高活动效率。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全神贯注》时,对于那个没有举手、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并没有冷落他,更没有放弃他,而是非常体贴地特许他坐着回答,对他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正是教师这一系列的积极关注,让这位学生的情绪从消极发展为积极,心理状态从紧张、担忧、害怕转为平静、自信,其学习行为也发生改变,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了。

唤起学生积极情绪的心理技术还有很多,如积极暗示、同理心、聆听等。

(四)应用积极语言HAPPY技术

积极语言定义为[3]: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点及潜能,关注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语言。积极语言模式是试图构建一个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教师或家长趋于稳定的积极的语言表达基本机制。

“积极语言HAPPY模式”基本解释是:根据预想的积极品质特征,教师用积极语言给予学生正向、具体、有目标效果的引导,使预想、期待的积极品质可操作化。

“积极语言HAPPY模式”基本解释

HAPPY语言模式在应用中的主要目的是:教师以期望学生某项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H:Hope),激励和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标志性积极品质或期待形成的积极品质(品质特征),具体指导和全力支持学生去做标志性的或学生期望的那些积极品质界定的行为(品质行为),使学生“想”行动(A:Action),引导学生抓住与期望中的品质特征和希望形成的行为之间有关联的关键点(P:Point),并增加学生对这些行为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在指导学生形成新行为或在改变某些行为的过程中(P:Process),注意语言层次,进行正向“惩罚”和有效赞美,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及对自身行为的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使学生向着某项品质的行为特征发展(Y:Yield)。[4]

(五)应用“反向式提问技术”,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定势效应普遍存在于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中。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思维定势。人们常说的“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一种思维定势现象。

定势效应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仅从学生的自主提问便可见一斑。学习《搭石》一课时,让学生提问题,便是“谁搭石”、“为什么搭石”、“怎样搭石”、“结果怎样”。学习《中彩那天》一课时,则成了“谁中彩”、“为什么中彩”、“怎样中彩”、“结果怎样”。虽然也是问题,但全然不是出自学生个性化阅读后的真疑问,质疑成了一种模式,一种思维定势。如何消除定势效应对学习活动的消极影响呢?“反向式提问心理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从叶圣陶先生“我看狐假虎威”习作教学片段的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出叶老的反向式提问打破了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势,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其干预是成功的。

三、心理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指出:“一个带着积极的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也是经常被忽视的是学习心理因素,包括学习怠惰、学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紧张担心等。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我们还得从“心”入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心理训练。

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暖身操”这个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放松身心,更好地融入活动中。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从2006年9月开始,尝试在课前进行类似“暖身操”的一分钟心理训练。经过不断实践、完善,一分钟心理训练的技术日趋成熟。一分钟心理训练用时少、生动有趣,能够快速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潜能,达到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一)一分钟心理训练的特点

一分钟心理训练形式丰富多样,简单易学,不受空间、道具限制,全体学生参与,学生掌握后能自觉使用,成为学生今后成长的助力。每次训练时间一分钟左右,但能迅速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二)一分钟心理训练的内容与形式

1.训练内容

根据人的情绪、意志、行为、认知四大机能,分成观察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训练、想象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放松训练、意志力训练、手指操、改变习惯训练、自我认识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多个项目,从身体的活动到大脑的思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训练形式

一分钟心理训练动静结合,有文字、有图片,有自我训练,有互动交流,有借助情境进行训练,深受学生欢迎。训练形式有: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互动,在交流中协调彼此的关系;静心冥想,调节身心,使心变得安定、清醒和觉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中;动手动脚,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三)训练原则

训练项目可根据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各种训练项目可由浅入深、组块训练,又可交叉进行。

1.坚持性原则

一分钟心理训练是一种技能训练,要达到激发学生潜能的效果,必须经历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如手指操,经过练习达到熟练程度后,还需经常反复练习,才能不断地促进手指小肌肉群的发育,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和开发。

2.针对性原则

(1)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选择训练形式

上课前,各种因素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生理状态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这是一节以计算为主的数学课,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那么,课前一分钟训练就可以选择做个“我总是很努力”暖身操,在活动肢体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如,学生刚上完体育课气喘吁吁、兴奋躁动,一分钟训练就采用“深呼吸”放松,让学生情绪平静下来,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活动。或者,学生刚上过一节课堂容量较大的英语课,本节课显得疲惫懒散,师生就一起做“耶和OK”手指操,既活跃气氛,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2)根据学科具体特点选择训练项目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课堂形态和能力要求。教师如果有意识地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就能对课程学习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语文课和英语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一分钟训练可多选择记忆力训练和想象力训练;数学课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侧重思维训练和注意力训练;在美术课前,可进行观察训练;在音乐课前,可练习手指游戏,以提高双手的协调能力。

(3)根据课堂需要灵活调整训练时机

一分钟心理训练多用在上课之前,但也可在课中训练。如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可在课中穿插一分钟训练,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后半节课的学习。部分训练项目也可在课堂结束环节使用,比如“过电影”训练,即在学习完新知识后,让学生根据板书或笔记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闭上眼睛将主要内容放电影般再现,及时巩固新知,强化记忆。

(四)在教学中的应用

1.调适法——控制焦虑,融入课堂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焦虑是常有的事。学生在长假过后,面对上学会出现恐惧或焦虑等情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精神,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调整适应。这种开学焦虑症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很大。双休日之后,也会有类似的焦虑心理。教师普遍反映,周一的课难上,因为休息两天孩子反而无精打采。此外,临时调课也极易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

高焦虑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是很大的,表现在:学生对失败更为敏感;学生过分关注教师的评价;学生过分关注自我,常被无关或偶然刺激所吸引;学生的思维活动被抑制;倾向于消极的归因模式。心理学家认为,应当把焦虑控制在中等程度,才有利于多数学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调适式的心理训练,如为我欢呼、撕纸人生等,借助短时心理训练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帮助学生克服焦虑,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2.放松法——超然静思,自主学习

过度紧张的学习心理对学习不利,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有一个宁静的心理状态。深呼吸放松、冥想放松、活动放松均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放松。

3.破冰法——拉近距离,有效互动

有效的教学需要师生的良好互动,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平时的临时代课或公开课借班上课,更需要在短时间内创设轻松的心理环境,拉近师生距离,后续的教学活动才会顺畅。同伴破冰、师生破冰、拥抱都是简单有效的心理破冰法。

4.刺激法——激发潜能,高效学习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激发其潜能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游戏和活动。一分钟心理训练正是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时间虽短,效果却很明显。

(1)注意力训练。良好的注意力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因此,这种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注意力的保持。

(2)想象力训练。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几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或几个图形,展开遐想,说说想到了什么?也可找一些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想象它们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分钟心理训练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调适也许只是一时的,对教学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日积月累,便会从量变走向质变,助人自助,在学生掌握更多的适合自己的一分钟心理调适的方法之后,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种正向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教学将随之而来。这如同心理学上的“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必须花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量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此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旋转。

【讨论】

1.什么是有效教学?以实际教学为例,谈谈学生学习心理对有效教学的影响。

2.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3.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倾听技术?

4.你知道的心理技术有哪些?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应用这些技术?

5.你知道哪些心理训练方法?哪些方法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请举例。

6.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7.如果到其他学校执教公开课,你如何在短时间内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注释】

[1]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6年第4期.

[2]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3年6月第2次印刷,P11.

[3]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P42.

[4]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