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励你一生的人生法则
1.13.1 志当存高远

志当存高远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对有志于从政者来说,首先应树立远大志向。

孔子言志,观点鲜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以自己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告诫弟子,立志贵从少年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又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但是如果“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从历史上一些成功的政治家情况来看,也符合这一规律。

诸葛亮高卧隆中时常以管仲、乐毅自比;项羽、刘邦第一次看到秦始皇时,发出的感慨是“彼可取而代也!”、“大丈夫当如此也!”的豪言壮语。毛泽东少年时就立下救国救民之大志。17岁时第一次离开韶山给父亲留下的一首诗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投考东山小学的第一篇作文是《言志》。他从国弱民穷之现实,发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感慨,抒发救国救民之理想。

立志的关键在“内因”。《论语》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论语·子罕》)

实现远大之志向,需有安贫乐道之精神,孔子称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毛泽东曾推崇范仲淹、顾炎武、王船山等人物以及魏禧“破产不为家,有似张良之为人”。

立下远大的志向,还需有坚强的毅力,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杨昌济先生对孔子这句话做了如下解释:

“意志之强者,对于己身,则能抑制情欲之横恣;对于社会,则能抵抗权势之压迫。道德者克己之连续,人生者不断之竞争。有不可夺之志,则无不成矣。”

“临难毋苟免,见危授命,乃意志之强,同于良心之强之状态也。古来殉道者,宁死而其志不可夺;反对之者,但能残虐其身体,不能羁束其灵魂。其志事虽暂挫于一时,而前仆后继,世界卒大受其影响。”

“近世教育学者之说,人属于一社会,则当为其社会谋利益。若己身之利益与社会之利益有冲突之时,则当以己身之利益为社会之牺牲,虽然,牺牲己之利益可也,牺牲己之主义不可也。不肯抛弃自己之主义,即匹夫不可夺。志之说也。”(《论语类钞》)

然而每一个人来说,“立志”又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孔子强调,“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曾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毛泽东的体会是“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之谓也”。掌握“宇宙之真理”是立志的根本。“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他断言:“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毛泽东在读书笔记中还这样写道:“君于谋道不谋食,系对孜孜为利者而言,非谓凡士人均不贵夫谋食也”。“志不在温饱,对立志而言,若言作用,则王道之极,亦只衣帛食粟,不饥不寒而已,安见温饱之不可以谋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充分表达了其追求真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决心。

孔子论“立志”在强调志同道合的同时,指出因志向不同所造成的认识上的差距在所难免。所谓“德不孤,必石邻”(《论语·里仁》),“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对立志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如果有一句话可以奉告的话,那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论语·宪问》)

艰难困苦的考验可以造就伟大的政治家,而要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则要经过千辛万苦的磨炼。春秋时成就了“霸业”的晋文公的经历就具有典型意义。

晋文公在做国君的不长时间里建立霸业,成为一代霸主,他的谋略和才智主要得益于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左传》详细记录了其流亡经过。

当晋文公还是重耳公子时,曾领着一行人离国逃亡,他们途经卫国时,卫文公见他们是些逃亡的人,拒绝接待他们。重耳一行来到了五鹿(今河北省濮阳县南)这个地方。这时,他们饥饿难忍,向一群农夫讨点饭吃。农夫见他们是一些贵族模样的人,便开他们玩笑,给他们盛了一盘泥土。重耳大发脾气,挥起鞭子要打那个人。狐偃赶忙拉住说:“得饭容易得土难,泥巴代表土地,这正是上天把国土赐给你的预兆!”重耳听了,便下车向农夫叩头致谢,并把泥土收下。农夫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说重耳他们是呆子。

重耳一行又走了几十里路,缺粮短草,人困马乏,不能再走了。重耳又累又饿地倒在别人的身上。随行的人挖了些野草,煮了点野草汤,先让重耳喝。这时,介子推拿来了一碗肉汤捧给重耳。重耳吃完了问介子推:“哪儿寻来这么好的东西?”介子推说:“算不了什么,是我大腿上割下来的。”重耳流着眼泪,说:“这,这怎么说哟,我拿什么来报答你呀?”介子推说:“但愿公子回国,做一番事业就是了。我并不指望公子报答。”

当重耳到齐国后,受到齐桓公的热情接待。齐桓公送粮送肉,还送给重耳二十辆用四马拉的大车,并把本族的一位姜氏姑娘嫁给重耳。在齐国,重耳产生了安逸思想,他说:“人生安乐如此,还有什么可想的呢?”狐偃看到主人贪图享乐,感到问题严重,便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们到这里来,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进取。如今秦国有着‘亲晋’的倾向,应该到那里去争取更大的外援。”重耳却听不进去。姜氏也劝重耳离开齐国,重耳不听。姜氏和狐偃见重耳还是不肯走,便把重耳灌了个酩酊大醉,装上车子,送出齐国。重耳一觉醒来,已经是远离齐国了。他一气之下,操起戈要刺狐偃,还骂道:“你这一番图谋人晋为君,倘不成功的话,我将杀了你,吃了你的肉!”狐偃一边躲他,一边回答说:“倘事情不成,我不知葬身何处,恐怕要转于沟壑,被豺狼吃掉,谁还能和他们去争肉呢?”重耳这才悻悻然上了路。

重耳一行来到曹国(今山东省陶县西北)时却受到冷遇和嘲弄。曹共公是个昏君,朝中做官的三百人,大都是些市井胁肩谄笑的小人。他见重耳来投奔,怕重耳留在曹国不走,不想接待。但他听说重耳肋骨连在一块,便偷看重耳洗澡。

重耳一行又到了郑国,郑文公既不接待,也不杀他们,重耳一行又前往楚国。楚成王以国君礼节欢迎他。楚成王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协助重耳回国,是他插手中原、争霸称雄的好机会。

楚成王在一次宴会上对重耳说:“公子如果回到晋国,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奴隶、宝石和丝绸你有的是,漂亮的雀翎;名贵的象牙和兽皮,本是贵国的特产,流散到晋国去的,只是你享用后剩下的罢了,叫我用什么东西报答你的恩典呢?”楚成王说:“话虽这么说,可总得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要是托你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楚晋两国和睦相处,将来万一发生晋楚战争,双方军队在中原相遇,我一定指挥军队退避三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算是报答你的恩情。”经过千辛万苦,饱受人间冷暖,重耳逐渐成熟起来,重耳对楚成王“何以报答?”问话的回答,显示了政治家维护国家尊严的机智与机敏。

秦国是重耳流亡生活中的最后一站,在秦国的帮助下,重耳返回晋国。

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论语·宪问》),谲就是用诡道、手段。他的这一特点正如楚王所言:“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