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励你一生的人生法则
1.12.8 名利之前适可而止

名利之前适可而止

俗话说:“人生在世,名利二字。”人在社会上行走,所做之事必然与名利相关,这不仅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我们不得不追求名利。

俗话又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为了争名逐利,使自己背上了一生的污点,有的甚至丢了性命。照说,名利是为生命服务的,为了名利而丢掉生命,就太不值得了。所以,追求名利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让付出的代价超过收益。

北宋包拯有一首诗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木终成栋,钢精不作钩。”意思是要以淡泊名利做人,以廉洁耿直立身。这首诗确实是他一生经历的写照。

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以执法严明、刚正不阿著称于世。他为人严肃,性情刚直,与人相处从不随声附和,也不用虚伪的言辞取悦于人。

包拯的廉洁之道在于“不取”二字。他不仅廉洁自律自己不取不义之财,而且要求他的下属、他的儿孙也都做到清正廉洁。

包拯生活很简朴,虽然官越做越大,但他身上穿的衣服、日常生活器用、平时饮食都和当地老百姓时一样。他也绝不给别人写信、批条子,让别人替他办事。

包拯早年曾在任知州。端州出产著名的端砚,端砚、湖笔、徽墨、宣纸被视为文房四宝中的极品。每年端州都要向朝廷贡奉一定数量的端砚。为了升官发财、办事行贿,历任端州知州都假借向朝廷上贡的名义,大肆向制砚者索要比贡数多几十倍的端砚,以巴结、贿赂朝中握有生杀大权的权贵。包拯任知州后,对这一恶习深恶痛绝,决心根除弊端。他下令,每年端砚的制造数量以朝廷所需数额为准,除此之外,制砚者多一方也不许造。到包拯任职期满,离开端州时,包拯没有带走一方端砚,包拯不仅自己清正廉洁,而且严格约束属下,想方设法断绝他们的索贿之道。当时,按照旧的制度,凡是去官衙告状的人都不能直接来到公堂上诉,必须经过守门吏员的盘查和侮辱,所谓“有理没钱莫进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包拯升任开封尹后,下令大开公堂正门,让告状的人直接来到公堂上陈述是非曲直,吏员便没有机会也不敢欺诈侮辱那些来告状的人。由于包拯廉洁自律,要求属下严格,所以当时那些行贿请托的人都不敢到开封府来。当时开封府百姓传诵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公清心淡泊,却官居上品,博得一世英名,真是不求名而名自至,不求利而自来。可有些人,苦心求名而身败名裂,苦心求利而家破人亡,这都是追求名利不懂得适可而止的结果。为什么这些人为了名利甘冒此大险呢?他们心里往往抱着一个自以为“高尚”的目标:为后代子孙造福。他们却不知道,让无德无能的子孙得到过多的名利,就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得到珍宝,那也许会给他招灾惹祸呢!

真正要为后代子孙造福的话,应该像孙叔敖一样,懂得适可而止,给后人留下知足常乐的德行和和廉洁不争的智慧。

春秋时期,孙叔敖因才识卓越,受聘为楚国令尹。他虽然居高位,握重权,享厚禄,却不恃此而骄,常常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救济穷人,所以做了很多年的令尹,一直深得民心。

楚庄王对孙叔敖更是倚重信赖,凡军国大计,无不向他请教。楚国也因为有这样一位贤能的令尹而日益富强。

后来,孙叔敖年高体衰,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叮咛告诫儿子孙安说:“楚王为嘉奖我多年的功劳,曾多次要我选一处地方作为封邑,我都坚决谢绝了。我死后,如果他封你官爵,你千万不能接受。我了解你,没有多大才能,难以担当治国安邦的大任。楚王若封给你一处好地做封邑,你要坚决推辞。如果推辞不掉,你就请求把‘寝丘’封给你。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不吉利,是不会有人来争夺的,可以长保子孙后代平安。”

孙叔敖死后,楚庄王亲临送葬,抚棺痛哭,从行者莫不垂泪。

葬礼安顿后,楚庄王立即要封孙安做大官。孙安遵父命,力辞不受,回到乡下种田为生,日子过得比较艰苦。

时间一久,楚庄王把这件事给忘了。

有一天,宫中优伶作戏唱道:“廉吏高且洁,子孙衣单而食缺。君不见,楚之令尹孙叔敖,生前私产无分毫,子孙丐食栖蓬蒿……”

楚庄王立即问:“孙安真的穷困到这种地步吗?”

优伶回答说:“不穷困,不见前令尹之贤。”

楚王急忙派人召孙安进宫,要封他万户之邑。

孙安说:“大王如果惦念先父尺寸之劳,要赏赐我衣食,愿得封寝丘。这是先父的遗命,非此地不敢接受。”

楚庄王没有办法,只好把寝丘封给了他。

寝丘这个地方,位置偏僻,他的名字是“死者停处”的意思,对迷信兆头的人来说是不吉利的,王公权贵都不屑一顾。所以楚国几代政治动乱,好的封邑频频易主,只有寝丘无人理会。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意思是说,金银珠宝堆满了屋子,没有人能永远守得住;富贵而骄纵,只会给自己招灾惹祸。这也是告诫追求名利要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

追求名利是一种生存需要,也要懂得厚德载物的道理。大凡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苦心孤诣得到名利,却没有深厚的德行来承载,就像基础不牢的大厦,哪有不倒塌的道理?

什么叫适可而止呢?孔子说:“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把不义之财看作浮云一样,分毫不取。弄清楚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只取自己当得之名、当得之利,就算懂得适可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