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励你一生的人生法则
1.9.2 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生于公元638年,本姓卢,老家北京大兴、宛平一带。其父曾因罪被贬至岭南广东新兴县一带。幼时因家境清贫,借以卖柴为生。有一次在街上,听到有人读诵经卷,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忽有感悟,心生向往。于是立即问别人这是什么经,谁在传授它。有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湖北黄梅冯茂山的弘忍法师在讲授它。

慧能听了,顿生北上求法之心。到了黄梅,弘忍一见他便问道:“你从哪儿来?”

“岭南。”

“做什么来的?”

“只求做佛。”

五祖一听,此人好大口气,当即试探他:“岭南葛僚之人,有什么佛性!”“葛僚”相当于今语“野蛮”一词,是对南方边远地区人的蔑称。

不想慧能的回答十分锐利:“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岂有南北之别。”这话叫五祖看清了慧能根器的利钝,但当下只说:“去磨坊碓米去。”

慧能施过礼,就去碓米,一干就是8个多月。

到了五祖选法嗣的一天,弘忍对弟子们说:“你们听了我这么长时间的弘法布道,也不知道你们悟了没有。诸位各作一首偈子呈来,让我看看你们修行的成绩。中意的话,就把衣钵传他。”

在众多的徒弟中,当时有一位名叫神秀的上座和尚,资历很深,读了很多经书,颇有学问,深得弘忍器重,大家认为这回呈偈受衣钵的人非他莫属。神秀为人持重,虽自知为众望所归,但还是把精心写的一首匿名偈子,乘天黑贴在廊壁上。第二天人们见到了这首偈子。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只要以空观时时拂拭不已,那么心中是不会落满无名烦恼的,心是清净、明亮的。但这偈子还有身心的执障,并未达到究竟空的境界。虽然神秀要人终生不断地拂尘拭埃,但产生烦恼的根源——身心,却没有证悟。这是渐修的法门。所以五祖看了这首偈子后,说道:“照着这个法子修行,可以达到很好的果位。”

慧能一直在碓房舂米,并不知五祖要学人呈偈选法嗣的事。当有人念着神秀的偈子从碓房经过时,慧能不禁感叹道:“好倒是好,但并未到家。”

那人听了慧能的感慨,不禁呵责道:“你一个舂米的行者,胡说什么?”“行者”,是称呼未正式出家而流浪于世法的人。

慧能也不跟他计较,当下想好了一首偈子。到了晚上,找一位童子带他到了廊壁下,请人代笔把他的偈子写上。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偈子针对神秀而来,认为“菩提”和“明镜”也是空的,进一步否定了身执和心执:“空”的本来面目是“无一物”,怎么可能沾惹尘埃,怎么需要时时拂拭呢?但慧能的偈子也有执空之弊。所谓空无一物,是在心念的不停流动中,不停滞,不执著,有而非有,空而非空;如果执空不放,这就是一种挂碍、沾滞,必将堕入魔障中。

五祖读后说道:“这是谁做的?也没有见性。”虽然如此,但由这首偈子,弘忍更加认识到慧能是成大器的材料。为了掩人议论,弘忍脱下鞋子,用鞋底把慧能的偈子擦掉了。

到了晚上,慧能还在碓房干活,五祖悄然而至。寒暄过后,五祖用手杖在碓石上敲了三下,转身走了。慧能会意,便在三更时刻到五祖房中。五祖为他讲解《金刚经》,当听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言下大悟。印心之后,弘忍随即传法衣与他,慧能即为禅宗六祖。当夜,弘忍就让他逃走。因为当时佛门内部权力的争夺很激烈,连弘忍都无法保障其生命安全,更何况慧能在当时连僧的地位都不到,只能算个行者。

慧能一直逃到岭南老家,隐居修行了十几年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1年)正月初八到了南海,住在法性寺。法性寺中有位印宗和尚,正在讲《涅槃经》,慧能也常去听讲。

有一天傍晚,一阵风吹动了刹幡。有两位僧人触景动议,争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各执一端,很不相契。慧能听了,开导他们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心动。”两位僧人所争论的无非是想弄明白真正在动的是什么,以及动的真实性在哪里。

依照佛家的观点,风动、幡动都是不对,而是风吹幡动,因缘和合所以动,但是这种动只是动的幻想,因缘和合决定了动的真实性在于人的判断,在于心的感受,因此当把风动幡动的争议从缘起论上空掉时就得到了“心动”的统一,只有“心动”这一点才是最真实的。慧能的见解是如此的发人深省,以至两位小和尚听愣了。

恰好,印宗听到了慧能“心动”说,也颇感震惊,就把慧能请到自己的室内,询问“心动”的根据。慧能谈了自己的见解,印宗大为佩服,不禁问道:“行者肯定不是一个普通人,你师傅是谁?”

慧能就把他在黄梅求法的经过如实告诉了他。印宗听罢忙行弟子礼,想拜慧能为师。慧能当然婉转拒绝。印宗再讲法时,对座下众人说:“我虽受了具足戒,都还是位凡夫,今天我遇到一位肉身菩萨。”说着向慧能指了一下。随即把慧能在黄梅求法及得法衣的经过告诉了众人。

正月十五,印宗召集当地名僧大德,亲自为慧能剃度。原来慧能得了法衣后,遵照五祖的嘱咐,一直保持行者的身份。慧能受戒后,就在法性寺里弘扬东山法门。

第二年二月,慧能要求回到韶州曹溪宝林寺。《坛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那儿宣讲的,它也是唯一出自我国的一部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