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
1.3.1 第一节 社会学习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社会学习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一、传统行为主义的危机和认知革命的兴起与影响

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眼里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虽然新行为主义者因不满经典行为主义者在对待意识等问题上所持有的那种过于简单化的做法,从而提出了“中介变量”说,但他们在方法论上过于强调客观实证的拘谨态度,决定了他们的理论观点在实质上仍然对意识持否定的态度。对意识的这种极端的怀疑论态度,最终不可避免地使传统行为主义的一切形式的研究方案都陷入了危机并导致了它的衰落。

传统行为主义发生的危机,促使更多的人重新开始思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从而出现了多种试图取代行为主义的新的研究范式,其中现代认知心理学,或者更明确一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影响日益强大,有逐渐取代行为主义而成为实验心理学的统治形式之势。

现代认知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与行为主义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不同,在研究重点上,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体内部所发生的对其外在行为表现起着某种调节和控制作用的某些心理机制上,即放在人对外界信息的内部加工过程上;在研究方法上,现代认知心理学并不排斥被试的主观报告,而是把实验室研究与被试的主观报告结合起来,把行为主义的实验所注重的外部条件的改变,只作为揭示人的内部心理结构的辅助手段。还有,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还反对把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混为一谈的做法,他们认为,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特殊的生物,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某些比较低级的认知能力,人类和动物都可能具有,但他们更倾向于直接观察和研究人类被试本身。总之,现代认知心理学试图用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这样一个统一的观点来解释人的知觉、注意、思维、学习,甚至情绪、动机、个性等等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而趋向于把这些领域引向一个单一的结构中去(陈永明,1989,16)。

这场所谓的认知革命的蓬勃发展,给处于危机之中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行为主义者或学习理论家以巨大的理论方面的启示。在行为主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行为主义者如班杜拉、罗特尔和米契尔等人,认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理论要求,因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基本假定和科学理想与行为主义完全相同,即与行为主义有着深刻的连续性。他们试图把行为主义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综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在两者之间走一条折衷的道路。也就是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大胆吸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成果,成为一个新行为主义者。

贯穿于行为主义对学习问题全部研究中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关于学习的性质问题,即学习是如何发生或刺激—反应联结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传统行为主义对意识等问题持极端怀疑与排斥的态度,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理论目标是对学习问题作出机械的(或客观的)的解释,而不参考或接受任何被他们认为带有主观性色彩的有机体的内部过程。因此,他们在理论上都共同接受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强化自动作用说,也就是认为作为反应结果的强化刺激对行为反应方式的塑造和控制,是以一种自动化的机械方式发生的,而独立于诸如效果律等理论术语所反映的那种内部因素或过程。这个假设要求,学习的发生必须以学习主体对强化刺激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而要求强化的即时性原则,即当有机体作出合适的反应时必须立即给予强化,否则学习难以发生。

作为对传统行为主义危机的反应,并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社会因素对人的学习过程的影响;主张学习过程具有飞跃性,而操作的习得具有内隐性与潜在性,习得与操作不再是同时的;辩证地分析了先天遗传与后天习得的关系;并注重自我调节、认知和自我效能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作为传统行为主义继承与发展的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的操作—强化原理,对我们将要介绍的社会学习理论家的特殊影响,我们将选择他的理论观点予以介绍。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B.F.Skinner)是一位新行为主义学者,由于他对美国教育、社会的影响使他位居其他心理学家之首。他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而他用来研究操作条件作用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已被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所发明的“教学机器”和所设计的“教学程序”,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是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提出了以操作行为主义理论进行行为控制和社会改造的乌托邦计划。因此,他的理论和研究对心理学本身及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心理学是描述行为的科学

斯金纳明确提出心理学是一门描述行为的科学,心理学应该直接对行为进行描述与研究,以发现行为的规律。他认为以往的心理学家总是以行为难以直接描述与研究为借口,从而采取间接研究的方式,假定存在一个仿佛不证自明的内部实体,这个内部实体决定了行为的一切特性,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将心理学的研究引入歧途。

而要研究与描述行为,首先必须精确地定义行为。在斯金纳看来,日常生活用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描述行为的词汇不符合科学概念的要求,它们要么含糊不清,要么属于不可直接观察的范畴。在行为科学体系中,行为是指“机体所正在做的事情——说得更确切些,就是被另一机体观察到的它正在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某一活动的事例通常能被观察到就说它属于行为的范围,那是把这一特征的意义理解错了。更中肯的说法是,行为是一个机体的机能中用以作用于外界或和外界打交道的那个部分”。(转引自章益辑,1983,267)

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前者指由明显可见的刺激物所引起的行为,如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中,由食物或灯光所引起的狗的流涎液反应,在食物或灯光与狗的流涎液反应之间有特定的、明确的刺激—反应联系;后者指在没有明显可见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有机体的有关行为,它似乎是自发的,如在斯金纳的条件反射实验中,白鼠在斯金纳箱中的按压杠杆行为,似乎是自发的,难以找到与之有关的刺激物。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受刺激物的控制;而操作性行为表示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受行为结果的控制。我们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如唱歌、绘画、阅读等等,都是操作性行为。因此,这两类行为具有不同的条件作用形成机制,即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将他的全部精力主要放在对操作性条件的作用的研究上,并因此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他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操作行为主义理论体系。

(二)行为原理:操作—强化学说

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

斯金纳利用斯金纳箱对白鼠的操作性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操作及其伴随的强化是动物操作性条件发射建立的两个主要因素,并以类似的方法对其他动物和人的操作性行为也进行了研究,从中得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规律。也就是在某一操作发生之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反应的强度就会增加,强化增加的只是某一反应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原理,在动物和人类的许多学习中得到了印证。只要巧妙地安排强化的程序,就可以训练动物习得许多复杂的行为。例如,可以根据操作—强化作用训练鸽子把头抬到一定的高度。依据同样的原理,斯金纳成功地训练了两只鸽子玩一种复杂的乒乓球游戏。我们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技能,如言语、行走、书写、驾驶,甚至道德品质、人格的形成等等,都是操作—强化作用的结果。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

所谓分化就是有选择性地强化动物反应的某一特征,如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动物就会逐渐形成有选择性的反应。因此,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一样,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也主要在于强化。例如,通过强化或不强化,可以训练白鼠习得以不同的力量强度作出按压杠杆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在其他动物,包括人类身上也可以看到。例如,利用渐进强化法可以训练鸽子专啄一种红色圆盘,还可以使用渐进强化法训练动物学会各种新异而复杂的技能。我们人类遵循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原理,逐渐习得在特定的场合作出特定的反应,如在葬礼上表现得很严肃凝重,在婚礼上表现得很欢乐愉悦。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指一个已经因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性反应发生之后,该反应发生的频率不增强反而逐渐降低这样一种现象。可见,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一样,消退的关键也在于强化。在动物和我们人类身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例如,白鼠的按压杠杆反应如果得不到食物的强化,就会逐渐停止;孩子的良好表现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与表扬,最终就会放弃作出良好表现的努力;学生的学习如果没有得到成功的反馈,就会停止努力学习。当然,反应消退的发生表现为一个过程。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不会随着强化的终止而立即终止,而是会持续出现一段时间,直到最终不再出现。从强化终止到反应不再出现的过程就是消退过程,期间还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如表现出愤怒、产生挫折感等,即表现出某种行为波动。

反应消退的时间与习得该反应时的强化数量和强化方式成正比。一般而言,受到强化的次数越多,则反应消退的时间越长;在强化次数相同的前提下,间歇强化比连续强化更能抵制消退。因此,反应消退的时间也成为斯金纳衡量操作性条件反射力量的一个指标。

4.强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作用

强化在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有人称他的行为原理为操作—强化学说。斯金纳还专门写了《强化的程序》一书,书中详细分析了强化的种类、性质、模式等等。

强化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反应相伴随的能增加该反应发生的刺激物,如食物、水、奖赏和性关系等,这类刺激物就叫作积极强化物或正强化物;另一类是把与反应相伴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除去,从而能增加该反应发生的刺激物,如电击、噪音、强光、寒冷和炎热等,这类刺激物就叫作消极强化物或负强化物。

食物、水、噪音、电击等属于原始强化物,因为它们对动物具有巨大的生物学意义,对动物的行为具有天然强化作用。还有许多中性刺激原本不具有强化作用,因与强化刺激反复匹配,由于条件作用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从而成为条件性强化物,它所发生的强化作用就称为条件强化。条件性强化物的强化力量与与之相匹配的原始强化物的匹配次数成正比,匹配的次数越多,强化的力量越大。如果一个条件性强化物与多个原始强化物相匹配,那么该强化物便具备了多方面的强化作用而成为一个概括性强化物。由概括性强化物所发生的强化作用就称为概括性强化。金钱是最典型的概括性强化物,因为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广泛的联系,因而具有广泛的强化作用。最后,斯金纳进一步指出,与条件性强化物不同,原始强化物即使不再伴随出现,概括强化物的作用依然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次操作性反应发生后都会受到强化。所以斯金纳主要研究了间歇强化,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间歇强化是相对于连续强化而言的,指有机体的行为并不是每次都受到强化,只是间歇性地受到强化。实验室的研究表明,间歇强化的效果优于连续强化,受间歇强化的行为保持得相当持久且难以消退。间隔强化根据时距或比率的固定与否可分为固定时距强化、变动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和变动比率强化四种类型。

固定时距强化指时间间隔固定的强化。例如每隔5分钟或10分钟对白鼠的行为予以强化。人类的计时工资就是固定时距强化的一个例子。实验表明,时间间隔越快,有机体的反应越快。反之,有机体在越接近强化时间点时反应越快,一旦强化过后,反应又会变慢,如此循环下去。变动时距强化指时间间隔不固定、变动的强化。只规定一个平均时距,在具体实施强化时,可能几秒钟,也可能几分钟实施一次强化,使强化看起来似乎是偶尔进行的。实验表明,这种强化所形成的行为具有超长的持久性。因此,变动时距强化的强化效率优于固定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指有机体作出一定数量的反应后才予以强化,是根据反应的数量而不是时间来实施强化。例如,白鼠每作出10次反应才予以强化。人类的计件工资就是固定比率强化的一个例子。实验表明,固定比率强化与固定时距强化的效果差不多。但只要强化的比率标准是有机体力所能及的话,固定比率强化下的有机体反应就会快于固定时距强化下的有机体反应。变动比率强化指强化的比率标准不变,但在具体实施强化时,比率的范围有一定的变化,例如,有机体的反应可能连续几次都受到强化,也可能连续几次都没有受到强化,但平均每10次强化一次。人类的赌博就是固定比率强化的一个例子。在这种强化形式下,有机体的反应会保持一个稳定而均匀的速率,并且难以消退。因此,变动比率强化的效果要比固定比率强化的效果好得多。

以上四种强化模式的影响各不相同,而且各有利弊。斯金纳指出,不止使用一种强化模式,而是综合使用多种强化模式,建立“强化表”,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行为控制。这些理论后来被广泛地加以推广与应用,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斯金纳的行为原理在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

斯金纳非常重视把自己的行为原理推广应用到人类活动的许多实践领域,如教育教学、言语行为、心理治疗、行为控制与社会改造等领域。最后,他运用他的理论解释了人的自由与尊严。

1.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例如,不符合强化原则、违背了及时反馈原则等等,因此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效率低下,令人反感。因此,他运用操作强化原理设计了一套教学机器,重新安排教学的程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斯金纳程序教学的主要思想是注重学生学习的自我强化,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能得到强化,从而使之形成复杂的行为模式并保持一定的行为强度。为此,光靠教师个人是不够的,有必要利用机器辅助教学。因此,斯金纳亲自动手设计、制造出一套教学机器。该教学机器是一种台式机械装置,内置教学程序。该教学程序是印在纸带上的把一门学科内容分成的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知识项目,并以问题的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排列。学生只有正确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才能进入下一个问题界面,这是程序教学或机器教学的一般模式。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或机器教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优点是可以集中最优秀的教师来编写机器教学所使用的教学程序,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受到及时的反馈强化,因而能够及时起到鼓励的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程序教学能够适用于个别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程度,自己决定学习的进程。当然,程序教学也有它的缺点。例如,研究证明,机器教学在算术、阅读、书写等方面效果较好,但学生只能接受机器提供的现成的答案,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因而特别不利于学生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机器教学无法取代教师的人格教育活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程序教学很快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2.心理治疗

斯金纳把心理治疗看成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控制方式。心理治疗机制就是一种行为控制机制。他认为,所谓心理治疗实际上就是行为治疗。对个体自身或对他人是烦扰的或危险的行为,需要进行“治疗”。

斯金纳用操作行为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心理治疗的过程。通常心理治疗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步骤。在斯金纳看来,诊断首先是治疗者了解他所治疗的病人的某些事情的过程。他必须具有关于病人的某些历史的讯息、需要治疗的行为的讯息,以及病人当前的生活环境的讯息。但是斯金纳强调指出,诊断不仅仅是收集关于病人的讯息。在行为科学对病人行为的分析中,这只是第一步,而证明功能关系则是诊断的第二步,亦即要找出病人行为表现(因变量)与环境刺激(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所谓治疗,在斯金纳看来,就是在诊断的基础上,对需要治疗的行为的控制。当然控制的是病人的生活环境,因为控制了其生活环境这个重要变量,也就意味着控制了其行为这个自变量。

在病因观上,他提出了控制不良论。他认为,神经症和行为失调不是内在压抑的结果,也不是身体原因所导致的,而是控制不当,即强化安排不佳,尤其是惩罚过度引起的。在治疗观上,他认为既然问题是由强化安排不佳或惩罚过度引起的,那就重新安排强化,掌握适度惩罚的原则就是了。在具体的治疗技术上,斯金纳提出的许多行为控制技术,被移植到心理治疗中或发展为比较成熟的行为矫正技术。例如,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分化的原理发展而来的行为塑造技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消退原理发展而来的行为消退技术,还有与斯金纳的负强化作用原理、渐次强化原理等紧密相关的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和模仿疗法等。

3.言语行为

斯金纳认为,他的操作条件作用原理不仅可以解释动物和人类直接作用于环境的操作性行为,还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独有的言语行为。他对言语行为的基本见解是:言语行为就是和人的其他行为一样的操作行为,它的获得并非由于遗传;所谓言语的创造性只是因新奇刺激引起的。

斯金纳站在行为主义的立场上来分析人的言语行为。他认为,言语行为就是行为。言语行为之所以有自己的特点,原因仅仅在于它受自身对人们(最初是对别人,而最终是对说话者本人)的作用的强化。因此,它不含有发生在操作行为和非社会结果之间的空间的、时间的和机械的联系。斯金纳还认为,人怎样说话有赖于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言语社会的实践。言语的全部机能可能是基本的技能,或者它在许多细微类别的刺激控制下可表现出一种精细的外貌。形成它的相倚联系可以是宽容的(如父母反应于孩子对标准形式的粗略模仿),或是有要求的(如在教词语使用时)。在同一个说话人身上,不同的言语社会形成并保持不同的语言,于是他便具有对不同的听众产生相似效果的言语技能。斯金纳指出,言语行为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偶然的听众,它不需要环境的支持。

在斯金纳看来,人的言语功能不是遗传而来的。他坚持认为儿童获得言语行为仍然是通过相倚联系强化,就像人获得其他的行为一样。他认为,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再发性,能够用操作条件作用的术语来说明这种特点,也能够用简单的“刺激—反应”原则对复杂的语言现象作出解释。他还认为语言是在环境中通过学习(或叫作操作性强化作用)获得的。

斯金纳对于创造性言语行为也有自己的解释。他指出,像在所有的操作行为中一样,在言语行为中最初的反应形式是由人先前没有碰到过的情境引起的。行为的起源并非不同于语言的起源。新的刺激结合形式出现于新的环境中,而说话者对之进行描述的反应也许从前根本没有产生过,或者根本没有从别人那里听到过或读到过。有许多产生“突变”的行为过程,它们是从属于强化相倚联系的选择活力的。例如,在新词、合成词、混成词、与单词原意不符的妙语,以及随便谈话时的错误中,人们都能产生新奇的言语形式。也就是说,在斯金纳看来,所谓的创造性言语是由新奇的刺激引起的。

4.行为控制与社会改造

斯金纳研究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把心理学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难以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研究了行为控制与社会改造的必要性、形式和手段等问题。

关于控制及改造的必要性,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斯金纳看来,人的行为的控制和社会的改造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因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环境条件决定的,所以控制人的行为则意味着控制各种影响行为的社会环境条件,也就意味着对社会的改造。因此,在谈论对人的行为的控制问题时,实际上也就是在谈论对社会的改造。站在一个行为主义者的立场上,斯金纳对于行为控制和社会改造的必要性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行为表现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主动地控制人类行为、进行广义上的文化设计对社会发展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关于控制的形式,斯金纳基于控制者是单个人还是多个人,把对人的行为控制分为个人控制和群体控制两种形式。他认为,由单个人实现的对他人的控制,其种类和程度取决于个人自身的条件和他的技巧。但他又指出,与群体控制相比,个人控制怎么说也是微弱的。仅仅作为一个个体,除了偶然的例外,很少能改变对他人行为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变量。个体控制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控制模式的特点:个体首先操纵可利用的变量去产生和保持控制者和受控制者之间的接触,如果这一举动是成功的,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的可能性。对于有必要能力的个体来说,物理力量也许是最迅速有效的控制技术手段。但是从长远来看,运用强力常常让位于利用行为的内在过程。这时,控制者不需要通过外力直接强制或压抑被控制者的行为,而是通过改变环境来影响被控制者。

对人的行为控制的另一种形式是群体控制。斯金纳说,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操纵影响个体行为的变量时,对这个人行为的控制通常会更强。群体对其个体行为的控制的方法是把行为分为“好”或“坏”,也可分为“对”或“错”,以此为标准给行为者相应的强化和惩罚。不过群体内的这种分类标准也许会有分歧,这种状况会造成群体在控制方向上的冲突。对于群体控制的作用,斯金纳说,群体控制的结果和个体最初的被强化行为发生强烈的冲突:自私行为受到抑制,利他主义受到鼓励。但个体却从这些练习中获得利益,因为他是控制其他个体的群体的一部分,他受到控制,但也去控制其他人的行为。在达到“稳定状态”的系统中,个体的利益和损失处于平衡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对个体自私行为的合理控制和他所获得的利益是相称的,因为他所处的群体也同样对待其他人的自私行为。

关于控制的手段,斯金纳认为,对人的行为实行控制并由此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的手段很多,主要有政府和法律、宗教、经济、教育、心理治疗以及社会文化设计等。这些手段涉及的面非常广,都是靠特定的机构发挥控制效能。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较为正规的群体控制的具体表现。斯金纳认为,政府和法律、宗教、教育、心理治疗等机构控制操纵着特定的变量,它们通常比一般的群体组织得更完善,对变量的控制更有效。他对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在行为控制中能够发挥的真实作用,充满着自信和希望。

对于使用控制手段的控制机构,斯金纳认为,它们和由它们所控制的个体构成了一种社会系统。行为分析的任务就是要解释这种社会系统中所有成员的行为。它必须辨别组成机构的个体,并解释这些个体何以拥有操纵机构所使用的变量的权力;同时,还要分析对被控制者所产生的总体影响,揭示这种影响如何导致反向强化。

5.人的自由与尊严

斯金纳心目中的社会改造,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使社会产生一般性的变化,如增加社会财富、改变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等;也不是单纯地从社会成员的精神改变的角度来谈社会改造,如提高人们的敬业精神、守法意识等。他是希望通过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条件而改变人们的行为(即行为控制);反过来,一旦人们的行为得到了控制,则社会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现时的种种难以对付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在斯金纳看来,人的行为由社会生活环境条件控制,而业已形成的人的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条件。那么他究竟是如何看待人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呢?

关于人的本质,在《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中,斯金纳用专章论述了“人是什么? ”这样一个问题。在他看来,人乃环境造就的有机体。正是在环境中人类才得以进化,个体的行为才得以形成和保持。他说,这一点,就连朴素的环境论者所持的论据也是非常清楚的。不同地域的人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可能就是由于生活地域的不同造成的。他举例证实道,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和置身于太空的宇航员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在他们出生时就互相调换了生活地域,那么他们作为人也会相互调换(指行为方式会相互调换)。

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人责难说斯金纳把人看成是机器。对此,他有自己的见解。虽然他承认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曾主张人是一种机械运动装置,这是接近19世纪的观点,但他指出,自那以后行为主义理论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同时他直接表明,人是一个按规律运行的复杂系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人是一台机器,但是人这种系统的复杂性却不是机器或其他任何系统可以比拟的。

关于人的自由,在斯金纳看来,它只是人的感觉而已。他说,人能成功地摆脱物理环境的刺激和危险,也能摆脱社会环境的一些惩罚和某些方面的剥削。因此,人感到自己能自由地发展在科学、艺术和社会关系中的带有高度强化结果的其他形式的行为,同时,也使人感到自由。人之所以会有上述种种所谓的令他“感到自由”的行为表现,实际上是操作行为的阳性强化的结果。由于没有任何看似可能的作为原因的直接先行事件,因此便被认为是表现了自由意志的内部起因,于是人们“感到”自己是在自由地行为。斯金纳明确指出,感到自由并不意味着真的自由。实际情况是,人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处在各种形式的环境条件的控制之下。

由于任何人事实上都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控制,所以笼统地说追求自由、反对控制是不妥当的。但是斯金纳同时又指出,控制的方式应当得到改善,应当符合他的行为科学的原则。在斯金纳看来,需要控制的不是心灵主义所宣扬的“内在人”,而是社会环境或者说是人所处的各种相倚性联系,因为正是社会环境或者说正是各种相倚性联系要对人的行为负责。只有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人的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于人的尊严,斯金纳认为,人没有绝对的尊严。因为人类没有绝对的自由意志,他们总是处在环境的控制之下,所以绝对的尊严是不存在的。他认为尊严与正强化作用有关,即行为者的行为因为对他人有益而受到他人的赞赏,这种赞赏具有正强化作用,行为者本人因此而有了尊严感。他说,当人们发现某人的行为有强化意义时,人们就表扬和奖励他,使他可能重复作出这种行为。这是斯金纳解释尊严感与正强化作用有关的一种含义。另一种含义是:由于人们都有“强化那些强化了他们自己的人”的倾向,也就是说,人们因为某人做了某事而赞扬他,是因为人们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了强化后果。总之,在斯金纳看来,人的尊严感都是产生于别人对自己的赞许和奖赏。对于尊严对人的作用,斯金纳认为,尊严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属于心理性的东西,和人的其他心理内容一样,是环境产生人的行为时的副产品。

(四)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简评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有它本身的局限,他的体系也受到众多的批评。例如,第一,宣称心理学不需要任何理论,重要的是对行为的描述。这种轻视理论的观点影响了其他一些心理学家,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其实每一个研究者都有他自己的理论取向。斯金纳坚持研究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坚持描述行为而不是解释行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理论取向。第二,用行为代替心理,坚持只能研究那些可观察可实验证实的对象,这是由于他的极端客观的行为主义立场造成的。这就使他把人们的心理现象等主观事件排除在心理学的大门之外,或者勉强以操作强化原理来解释它们,不仅不符合人们的心理生活实际,其解释也难以被人们所接受。第三,人兽不分的倾向。斯金纳从有限的动物(白鼠、鸽子)的有限行为研究中推导出普遍的动物行为原理,并用来解释人类的各种行为表现,有简单化、片面化、还原化之嫌。第四,他的极端的环境决定论思想,忽视了有机体的状态和主观能动性,与实际事实不符。但毫无疑问他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对推动心理科学在传统道路上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斯金纳在华生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对人及动物的行为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研究,积累了许多资料,把问题引向了深入。旧的意识心理学只是简单地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心理过程,而对内部心理过程又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陷入了对内部状态的不可知论。斯金纳则从相反的方向着手进行研究。他避免钻入内部状态,而是单纯在外部环境中寻找行为的原因,并企图据此解释人与外部环境、心理与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当然,他并没有能够真正科学地解释清楚这些关系。可是他明确指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不存在所谓主宰人的行为的“内部小人”,也就是不存在所谓的“灵魂”或“心灵”。单从这一点来说,它在客观上有助于进一步破除对心理和行为的神秘观念,对存在了几千年的迷信思想是一种打击。而且对旧的意识心理学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的观点也是一种批判,至少可以认为,通过斯金纳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暴露了传统心理学的缺陷。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认为,尽管斯金纳提出的行为环境决定论同样会陷入意识不可知论,甚至可以说把心理学变成了无头脑的心理学,实质上有可能取消对心理学的研究,但仍不应该否定他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此外,斯金纳在进行人的行为研究时,其方法虽有片面性,但某些具体的做法仍不失为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手段。例如,他精心设计了著名的“斯金纳箱”,强调在有机体的外部对有机体的行为进行观察,获得资料,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如能恰当地看待环境的作用,这种方法是有可取之处的。有时,我们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从而间接地了解其心理状态倒更为方便。斯金纳本人确实是一个细心的行为观察家。他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在不同条件下对人和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通过这些观察,确实获得了许多研究人的心理的重要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斯金纳的研究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最后,我们要着重指出的是,斯金纳的操作—强化原理对我们将在下面加以论述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班杜拉早期对行为矫正的研究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虽然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班杜拉开始研究认知因素及以认知为基础的其他主体因素如自我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调节等对学习的必要性,并对新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提出了许多批评,但“强化”这个概念始终是他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