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第四节 世纪之交的音乐

第四节 世纪之交的音乐

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时期的欧洲,处于社会动荡和大变革的时代。社会领域的几次重大革命事件,思想领域涌现的各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理论、学说,以及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的诸多艺术流派,对世纪之交的欧洲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一词最初来源自美术界。他们在创作中尽量避开写实的题材,转而关注大自然中的光与色,在户外光与色的变化中描绘景物的整体感和氛围,用精细的笔触渲染闪烁的气氛和色彩,表现转瞬即逝的自我感觉和印象。音乐界的德彪西和拉威尔受到这些画家的影响,将这种感受在自己的音乐中表现出来,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的表现对象趋于模糊抽象,不再追求浪漫化的感情深度,而重视客观的瞬间感受。旋律上少见清晰的旋律线条,旋律不再具有传统的主导地位,而趋向于简短片段化。和声突破传统的理论和规则,运用所有不谐和音和频繁的平行五八度进行,扩大和弦使用范围,大量采用增三、九、十一和弦等。调式音阶重视各种教会调式音阶、五声音阶、全音音阶,摆脱大小调式体系的禁锢。作品中节奏复杂多变,音乐结构趋于松散,段落划分界限不清。种种手法的使用营造出一种前所未闻的新颖音响效果,突出音乐的色彩性和独特氛围。

img97

图6.4.1 德彪西

德彪西

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年-1918年)生于巴黎,幼年就喜欢音乐,曾跟随蒙泰夫人(象征主义诗人维莱纳的岳母、肖邦的钢琴学生)学习钢琴。此后开始接触肖邦音乐,并由维莱纳引入文学乃至多种艺术新思潮中。这对他后来印象主义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1岁时,德彪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84年毕业时,获得罗马大奖,并去意大利学习。80年代末期,返回巴黎后,德彪西与印象派画家、象征主义诗人交往频繁,受到他们的艺术观念影响。1889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办,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方音乐深深启发了德彪西。

德彪西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学生时代是其创作早期,主要集中于声乐领域,艺术歌曲《浪子》、《曼陀林》等为此阶段代表作。此时的作品注重歌词内涵,追求风格的雅致考究,避免传统歌曲结构中的重复性。中期(1892 年- 1909年)创作的大型声乐体裁《佩利亚斯和梅里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年)成为西方歌剧史上别具一格的名作。器乐曲《牧神午后》(L’Apres Midi d’un Faune,1892年)宣告了法国器乐艺术的独立和复兴。交响三折画《夜曲》(Nocturnes,1899年)和交响素描《海》(La Mer,1905年)将印象主义音乐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阶段还创作了大量短小具有描绘性的钢琴作品,在钢琴音乐中独具特色。晚期受病魔折磨,作品较少。

德彪西个人艺术风格成熟于19世纪80年代,具体有如下特点:旋律简短、片断、零碎,和声的功能被减弱到最低限度,增加和弦结构,用九、十一、十三等高叠置和弦来取代传统三和弦、七和弦,追求音响效果的变化,不协和和弦不解决,使用非三度叠置和弦(四度、五度叠置),调性常是模糊的,使用非大小调音阶(五声音阶、教会调式、全音阶),常用复节拍、复节奏,节奏不规则的细分减弱了音乐推动力,常采用加强、减弱的细微力度变化,曲式结构松散自由,段落界限较模糊。作品中用一种模糊的,细碎、松散的笔触来暗示和象征,表现的是微妙、朦胧的气氛色彩与感觉印象。德彪西的音乐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钢琴作品有《前奏曲》第1集、第2集(各12首,1910年,1913年)、《意象》第1集、第2集(Images I、II,各3首,1905年,1907年)、《版画集》(Estampes,3首,1903年)、《贝加摩组曲》(Suite Bergamasque,4首,1890年~1895年)、《练习曲集》第1集、第2集(各12首,1913年)、《儿童园地》(Children’s Corner,6首,1908年)、《阿拉伯风格曲》(Arabesque,2首,1888年)等;管弦乐作品代表作有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海》、交响三联画《夜曲》;代表性歌剧有《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根据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诗歌而写的。一开始,长笛吹奏出柔顺而飘忽不定的旋律,带着微微的倦意和恍惚。长笛的音调代表着牧神懒洋洋的形象。在炎热夏日午后,牧神梦到自己与仙女拥抱,懒懒苏醒后,回想着睡梦中的情景,随后又一次进入梦乡。

谱例6.4.1:

img98

《牧神午后》前奏曲

拉威尔

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年- 1937年)出生于法国西南部,靠近西班牙边境的西布尔城,在巴黎长大。拉威尔7岁学钢琴,12岁学作曲,14岁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跟福列和佩萨尔等人学习作曲。在校期间接受印象派画家和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在艺术观上深受他们的影响。早期的作品如钢琴作品《水的嬉戏》等,在旋律、和声、织体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创造,也显露出他所受的印象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1905年,拉威尔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个人创作的成熟时期。一战期间拉威尔自愿参军,1917年复员后,继续作曲生涯。1932年在车祸中头部受伤。1934年患脑瘤,不再创作。1937年手术不久后去世。

img99

图6.4.2 拉威尔

拉威尔作品的总体特征体现在色彩性和声、配器技法上,明显地继承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他在创作中继承法国古典音乐的传统,借鉴俄罗斯、匈牙利等外来音乐的成果,重视民间音乐,其音乐已超出了印象派的范围。作品结构明确、织体清晰,节奏鲜明规整,常具有舞蹈性,配器精致严谨而富有光彩,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管弦乐色彩大师”。主要代表作有:芭蕾舞剧《达夫尼与克洛埃》;管弦乐作品《包列罗舞曲》、《西班牙狂想曲》、《鹅妈妈组曲》;钢琴作品《水的嬉戏》、钢琴组曲《镜》、《G大调钢琴协奏曲》、《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

《包列罗》是拉威尔广为流传的管弦乐曲,是拉威尔应女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之邀而作的一首管弦乐舞曲。作曲家借用了“包列罗”这种西班牙舞曲的名称,保留了西班牙的音乐风格,但音乐性质不同于舞曲。这首作品由贯穿始终的固定节奏和两个交替演奏的具有西班牙民间舞蹈风格的固定旋律组成,结构格外单纯、清晰。两条旋律原样反复了五次,在反复时,节奏、旋律基本固定不变,只是在最后一次才有所变化,而力度、和声、织体、配器……都在变,音响的力量也渐渐增强。这首作品后来演变为民间旋律广泛流传,晚年的拉威尔在摩洛哥听到当地人哼唱这个曲调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谱例6.4.2:

img100

《包列罗》舞曲的两个固定旋律

二、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1911年)出生于捷克的一个犹太家庭,家境贫寒。他早年就表现出出众的音乐才能,15岁时进入维也纳音乐院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在校期间因学习成绩优异而多次获奖,1877年到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哲学和音乐史。28岁时担任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指挥,逐渐显露出自己独特的指挥风格。他热情而又精益求精,对乐曲有独到的解释和处理,不为传统看法所束缚。

img101

图6.4.3 马勒

当他感到自己的艺术才能很难发挥时,他不断地转换阵地,先后在布达佩斯歌剧院、汉堡歌剧院、维也纳皇家歌剧院等地方担任指挥。其中在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任职时间最长,前后共10年。然而,马勒在艺术上的严肃态度却引起了崇尚靡靡之音的维也纳上层社会的不满,加上他的犹太血统,使他成为当时维也纳上层社会诽谤和攻击的对象。1907年,他愤然辞去了皇家歌剧院的一切职务。在人生的最后岁月,身受三重打击(女儿夭折、自己患心脏病、被迫辞去歌剧院职务)的马勒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创作中,借以获得安慰。1911年马勒逝世于维也纳。

马勒在作曲方面的才能很晚才被人们承认。他把他所有的体验和感受都一一写入他的音乐中,用音乐汇成一幅人生百态图。他的作品常常从哲学、宗教角度对人生问题进行探索,使其音乐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马勒作品的观念深深启发了后人。他把交响曲看作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对人生的思考、对宗教的观念、对人世间的感受都被包含其中。

马勒的作品数量不多,所涉领域只有交响曲和歌曲。除去少年时代的习作,其全部成果只有10部交响曲(第10部没完成)和40多首歌曲。这两种体裁的创作紧密相连。他的交响曲是“歌曲化的交响曲”,歌曲则是“交响化的歌曲”。例如《第一交响曲》与声乐套曲《流浪徒工之歌》关系密切。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与歌曲集《少年神奇的号角》紧密相联系,都赞颂了自然之美景和天堂的幸福。第五、第六、第七交响曲与声乐套曲《亡儿之歌》有关,都诉说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最后三部交响曲和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都反映出马勒晚年时的心理特征。

《第八交响曲》号称“千人交响曲”,是马勒交响曲,也是整个西方交响曲历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交响巨作。它包括两个乐章,构思宏伟,乐队规模十分巨大,1910年11月20日在慕尼黑演出,由马勒亲自指挥,乐队加声乐演员达1003人(乐队146人,两个混声合唱队共500人,童声合唱队350人,独唱者7人)。作品选用中世纪歌颂上帝威力的圣咏和歌德《浮士德》第二幕终场的剧词,用激昂澎湃、排山倒海般的音响来体现理想中的世界和谐、宇宙与人类的升华,试图探索找寻人类的出路。

理查德·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年- 1949年)生于慕尼黑,4岁开始学钢琴,6岁开始作曲,未满10岁就写出了管弦乐《节日进行曲》和《管乐小夜曲》。188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接受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并在以后的创作中有充分的体现。1885年,他在德国东部的迈宁根任冯·彪罗的助理指挥,当时与乐队的小提琴家里特尔相交甚密,而里特尔狂热崇拜李斯特和瓦格纳,他鼓励施特劳斯摆脱保守的创作风格,去写作表现诗情画意和哲学思想的交响诗。此后,他转而追随李斯特和瓦格纳,走上了写作标题交响音乐的道路。1886年~1895年,理夏德创作了《唐吉诃德》等交响诗7首,1898年后转向歌剧,二战期间曾为纳粹服务,战后旅居瑞士,在那儿度过了他的余生。

img102

图6.4.4 理查德·施特劳斯

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标题交响音乐作品的描绘性很强,情节描写生动逼真,戏剧效果突出,近乎自然主义的描绘性手法,配器手法高超。听众可以跟随着总谱上的标题、文字及细致的表情符号,去联想那富于描绘性的音乐所包涵的瞬息万变的情景,千姿百态的人物,去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情趣。他的标题性交响诗代表作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年)、《梯尔的恶作剧》(1895年)、《唐·吉诃德》(1898年)、《英雄生涯》(1899年)、《唐·璜》(1889年)、《死与净化》(1890年)。另外还有两部交响曲《家庭交响曲》(1903年)、《阿尔卑斯山交响曲》(1915年)。

20世纪初,理夏德·施特劳斯通过三部歌剧《莎乐美》(1905年)、《埃勒克特拉》(1908年)、《玫瑰骑士》(1910年)征服了歌剧舞台。《莎乐美》剧情取自英国作家王尔德的戏剧,题材带有颓废倾向。描写狂放不羁的女子莎乐美疯狂地迷恋预言者约翰,她给领主跳舞(逐渐脱去她的裙纱),诱惑领主砍下预言者约翰的头给她,使她能够得以向预言者约翰诉说自己的恋情,并亲吻他。作为音乐创作,其器乐有明显的独创性。《埃勒克特拉》与《莎乐美》题材相似,都被认为预示了二十世纪的表现主义,创作手法超前,极端、变态地表现出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倾向。歌剧《玫瑰骑士》转向甜美风格,是一部喜歌剧,背景是18世纪的贵族社会。全部音乐的和声基于自然体系,有着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维也纳圆舞曲节奏,管弦乐音响也很细腻。似乎是莫扎特与瓦格纳二人的结合。这是理查德·施特劳斯众多的歌剧中最通俗也最受欢迎的一部,标志着理查德·施特劳斯事业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