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第三节 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

第三节 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

19世纪的东欧和北欧许多国家仍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一场民族解放运动与民族文化复兴运动汇聚成风,席卷了整个东北欧各国。

19世纪30年代初,这些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作曲家。他们以本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采用本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音乐充满炽热的爱国热情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人们称之为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

一、俄罗斯音乐

俄罗斯民族自古就能歌善舞,民间音乐非常丰富。19世纪之前的俄罗斯城市音乐生活以法、意歌剧为主,缺乏本族个性;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开始进入到浪漫主义音乐的黄金时代。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年- 1857年)是19世纪俄国民族音乐的奠基者,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10岁开始学钢琴和小提琴,并拜师学习作曲。一生几次到德、奥、意等地,广泛接触西方各国的专业音乐和民间音乐,并曾向很多作曲家求教。俄国丰富的民间音乐和城市音乐,以及西欧各国的民间音乐汇合在一起,成为他音乐创作的主要源泉。

img78

图6.3.1 格林卡

格林卡的音乐创作大致分为歌剧创作和管弦乐创作两个方面。

歌剧作品有:《伊万·苏萨宁》和《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前者是史诗性、英雄性和庄严悲壮的,后者是世俗的、充满魔幻色彩、诙谐幽默的。它们突破了西欧古典、浪漫主义歌剧的格局,确立了俄国歌剧在西方歌剧史上的地位。

管弦乐代表作是《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阿拉贡霍塔》和《马德里之夜》。《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于1848年创作于波兰华沙,是以两首俄罗斯民歌《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和《卡玛林斯卡》为主题的幻想曲。它不仅直接引用了民歌的主题和手法,还采用了西欧管弦乐的配器、和声、复调和变奏等手法,是第一部有高度艺术水平的俄罗斯民族化的管弦乐曲。

格林卡成功地将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和西方古典、浪漫乐派的作曲技术相结合,既突出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又使它建立在扎实的艺术技巧之上,把俄罗斯音乐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他的创作,对后来东欧民族乐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是一个作曲家的集体,这个团体有五位作曲家,包括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1837年- 1910年)、居伊(César Cui,1835年- 1918年)、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年- 1881年)、包罗丁(Alexander Borodin,1833年- 1887年)、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y Rimsky-Korsakov,1844年- 1887年),人称“五人团”,他们自称为“新俄罗斯乐派”。他们敬仰格林卡,立志继承和发扬他的优良传统;他们热爱俄罗斯民间音乐,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关注音乐与文学、戏剧、诗歌、美术的紧密联系,提倡音乐的标题性、思想性;喜好将异国和俄罗斯风情作对比描写,扩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除上述共性外,他们每个人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殊贡献。在创作上有突出成就的是穆索尔斯基、包罗丁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穆索尔斯基

穆索尔斯基的创作具有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倾向,在音乐风格上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征和独特个性。代表作有: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歌剧《霍万斯基之乱》、交响音画《荒山之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

img79

图6.3.2 穆索尔斯基

在穆索尔斯基的原稿上有这样一段说明:“来自地下深处非人间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传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乐曲中有几个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极富个性的音乐主题作自由变奏式展开,一个段落接着一个段落,不加过渡,从而前后对比强烈。

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是一部标题器乐作品。作品通过一段代表作曲家参观画展的“漫步”主题作为引子和乐章间的连接,将具体描写图画的10首分曲连成一个不间断演奏的整体。

谱例6.3.1:

img80

《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题

包罗丁

包罗丁的创作继承了以格林卡为代表的俄国专业音乐的传统,很少直接引用民歌,却使自己的音乐以雄浑的史诗性和深刻的抒情性反映俄罗斯民族的豪勇性格。代表作有歌剧《伊格尔大公》,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二“勇士”交响曲》。

img81

图6.3.3 包罗丁

【作品选介】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

管弦乐色彩明亮、旋律优美动听,是带东方风味的音乐。作曲家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描述:在中亚细亚单调的沙漠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它所陌生的俄罗斯安详的歌调。马群和骆驼的蹄声越来越近,忧伤的东方曲调隐约可闻……

全曲由两个主题构成:一个是明朗的俄罗斯主题,一个是东方风味的主题。开始时轮流陈述,后来重叠在一起。音乐以很抒情淡雅的笔调,形象地描绘出上述意境。

谱例6.3.2:

img82

《在中亚细亚草原》俄罗斯主题

谱例6.3.3:

img83

《在中亚细亚草原》东方风味主题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创作以歌剧和交响乐为主,题材多取自历史、文学和民间传说,音乐以俄罗斯民歌为基础,吸取了东方民族音调,既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征,又具有异国特色。音乐风格明快、富有色彩性和幻想性,客观描绘多于主观感受。代表作有:歌剧《五月之夜》、《雪姑娘》、《金鸡》,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等。

img84

图6.3.4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作品选介】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又名《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作曲家在总谱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说明:苏丹王山鲁亚尔认为女人都是不忠实的,他发誓要把自己的每一个妻子在第一夜后全都处死。但是舍赫拉查达王后善于用讲故事来取悦国王,从而救了自己的生命,她的故事连续讲了一千零一夜,苏丹王因为对故事的好奇心不断延续她的刑期,最后终于完全打消了自己的主意。作品包括四个乐章:《海洋与辛巴德的船》、《卡连德王子的故事》、《王子与公主》、《巴格达的节日和撞毁于青铜骑士礁石的船》。

作曲家采用了类似主导动机的两个主题来贯穿其中,即以小提琴的独奏代表舍赫拉查达的聪颖、智慧、温柔形象;另一主题是威严、残暴的苏丹王形象。

谱例6.3.4:

img85

舍赫拉查达主题

谱例6.3.5:

img86

苏丹王主题

img87

图6.3.5 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年-1893年)出生于乌拉尔沃特·金斯克的一个矿山工程师家中,幼年时对音乐十分敏感和喜爱,当地流传的民歌、渔歌给他留下了最初的音乐记忆。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23岁时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三年后完成学业,应聘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年创作《第一交响曲》,1868年与“五人团”交往,并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下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1876年开始,柴科夫斯基接受富孀梅克夫人长达14年的慷慨资助。她的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摆脱了困境,辞去教学工作而全力从事创作和演出。二人有着密切的书信来往,结下热烈浓厚的友谊。1887年~1888年,柴可夫斯基先后两次赴西欧各国访问演出,1892年当选为巴黎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1893年被授予英国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年在圣彼得堡去世。

柴科夫斯基是继格林卡之后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作曲家,也是19世纪俄国最国际化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充分反映了这时期音乐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渗透的特点,也体现了俄国民主主义精神。其创作以交响曲、歌剧、舞剧最具代表性。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的三个主要特征:抒情性、戏剧性和悲剧性。抒情性体现在旋律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旋律大师,每一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很鲜明,音调亲切自然、深情浓郁、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和难以言传的美和魅力。戏剧性表现在他的创作中令人震惊的戏剧力量。他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种种体验,把人们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冲突,形象地通过精致的音乐语言,化为爱与恨、光明与邪恶、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音乐具有强烈、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柴可夫斯基以悲剧性内容闻名于世,是其艺术的独特性所在。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有:《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弦乐四重奏》、序曲《1812》、交响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三部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

【作品选介】《第六交响曲》

这是柴科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总结。他自己在信中说:“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在旅途中起腹稿时我常常痛哭失声。”在首演后,柴科夫斯基接受了他弟弟的建议,加上了“悲怆”的标题。

作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生的美好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最后导致悲剧的结局。他自己曾说:“我们生来仿佛就是专门为了同噩运斗争,寻求理想、追求永恒真理,而又永远达不到目的。”

谱例6.3.6:

img88

《第六交响曲》引子主题

谱例6.3.7:

img89

《第六交响曲》主部主题

谱例6.3.8:

img90

《第六交响曲》副部主题

二、捷克音乐

捷克是一个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它历经坎坷,从17世纪20年代以来的近300年的时间里,长期受奥地利帝国的统治。自19世纪中叶以来,捷克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族自由,再次掀起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在这个大的环境中,和其他的文学艺术一样,捷克的音乐文化也体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形成以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为代表的民族乐派。

img91

图6.3.6 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年-1884年)出生在一个小酒店店主的家庭,从小喜爱民间音乐,学习过小提琴和钢琴的演奏,中学毕业以后在贵族的家庭中当家庭教师,1849年- 1856年还曾创办了音乐学校,后来还担任捷克合唱协会的指挥职务。

斯美塔那的创作在题材内容和音乐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他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和与民间音乐的密切联系。他的一生致力于发展捷克的民族音乐事业,通过自己的创作为捷克专业音乐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斯美塔那的创作领域主要在歌剧和交响诗套曲,代表作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1866年)、《李布舍》(1872年)、《布兰登堡人在捷克》(1863年)、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6首,1874年- 1879年)等。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充满了对捷克壮丽的历史的缅怀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颂,共有六个独立的交响诗:(1)维舍赫拉德、(2)伏尔塔瓦、(3)莎尔卡、(4)捷克的田野和森林、(5)塔博尔城、(6)勃兰尼克山。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首《沃尔塔瓦》。沃尔塔瓦河是贯穿捷克南北的河流,被誉为捷克民族的母亲河。音乐中的沃尔塔瓦主题充满捷克民族特点,淳朴自然、真切动人。

谱例6.3.9:

img92

沃尔塔瓦河主题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年- 1904年)是继斯美塔那之后的又一位捷克民族乐派的杰出人物。小时候的德沃夏克是在民歌声中和教堂的乐声中度过的,学习过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和管风琴,后来进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1892年应邀去美国任教,1895年回国。他的作品涉及交响乐、歌剧、合唱、室内乐等。

img93

图6.3.7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的音乐朴素自然,扎根于民族传统和古典传统,并有自己的个性。他认为伟大的音乐必须像植物那样从本国民间音乐的沃土中成长。他把自己的风格建立在祖国的民歌和舞曲的基础之上。他的很多创作都倾注了对捷克民族精神的赞颂和光荣历史的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歌剧《水仙女》、《斯拉夫舞曲》(16首)、《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等。

【作品选介】第九交响曲

作品是德沃夏克到美国后写下的,作曲家自己曾说:“如果我没看过美国,是写不出这样的交响曲来的。”作品正是表达了作曲家作为一个捷克人身处美洲新世界的种种印象和感受,包括对美国资本主义大都市繁忙紧张的生活的印象,以及对遥远的祖国的深切思念等。作品虽吸取了一些美国民间音乐的素材,但仍以鲜明的捷克民间音乐的特色著称。

谱例6.3.10:

img94

《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念故乡”主题

三、挪威、芬兰音乐

挪威和芬兰两个北欧国家长期受到异族的统治、欺压,国家没有独立自由,经济不发达,两个国家都面临着争取国家独立自由、复兴民族文化的任务,民族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两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日益增强。

img95

图6.3.8 格里格

在这两个国家的音乐艺术领域涌现出两位杰出人物,分别为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挪威的格里格和芬兰的西贝柳斯。

格里格

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年- 1907年)的祖辈是苏格兰的移民,他出生在一个商人的家庭,母亲是钢琴家。格里格从小跟母亲学习钢琴,15岁时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1864年格里格决心以挪威的民间音乐为基础,开辟民族音乐的道路。此后,格里格除了从事创作,还积极创立音乐协会,还进行旅行演出。晚年时在乡间别墅隐居专门从事创作。

格里格的代表作有:话剧《培尔金特》配乐、《a小调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等。易卜生的话剧《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传说,描写了一个离家少年培尔金特周游世界、放荡不羁,历经种种荒唐、冒险的生活,筋疲力尽,最后在未婚妻的怀抱中死去的故事。1886年,格里格从配乐中选出8段重新配器,组成两部著名的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包括:《晨景》、《奥萨之死》、《阿尼特拉舞曲》、《在山妖的洞穴中》。《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包括:《诱拐新娘》、《阿拉伯舞曲》、《培尔金特归来》、《苏尔维格之歌》。

img96

图6.3.9 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年- 1957年)出生在芬兰中部的一个小城镇的医生家庭,他小时候已展露出音乐才能,中学毕业后听从母亲意愿学习法律,同时在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但不久即放弃法律专攻音乐。后来曾到德国柏林、维也纳深造,回国后专心从事创作。

西贝柳斯的创作体裁广泛,以器乐成就,尤其是交响乐的创作最为突出。他的很多作品都贯穿着芬兰民族雄浑、粗犷、豪放的气质,渗透了北国大自然的氛围,充满了史诗的气魄。代表作有:交响诗《芬兰颂》、《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塔皮奥拉》,管弦乐组曲《历史场景》等。交响诗《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它向全世界的人民宣告:位于北极圈的一个小国正在为了自己的生存自由而与入侵者进行着殊死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