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第三节 贝 多 芬

第三节 贝 多 芬

一、生平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 1827年),在波恩渡过他人生最初的22年。贝多芬的父亲是宫廷合唱队的男高音歌手,一直试图让贝多芬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神童,但却从未有莫扎特父亲那样的耐心引导,与之截然相反的行为是常常在自己醉酒后斥责贝多芬。对贝多芬来说,从一开始,人生就像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11岁时,贝多芬跟随当地一位宫廷管风琴师聂费(C.G.Neefe,1748年- 1798年)系统地学习音乐。聂费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激进、观念新异,不仅在音乐方面以创新精神教育贝多芬,同时将自己的思想、知识和品质也传授给他。1787年春天,17岁的贝多芬在维也纳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巨匠莫扎特,莫扎特对他的才华给予肯定。当时贝多芬非常希望能留在维也纳跟随莫扎特学习,但因为母亲病重,他又回到了波恩,此后肩负起养家的重担。

img44

图5.3.1 贝多芬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来到了他心中“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音乐之都维也纳。贝多芬跟随海顿学习,后又跟萨列里等人学习。凭着自己出色的钢琴演奏技术,贝多芬很快赢得了李希诺夫斯基亲王等贵族的青睐。亲王把他请到家里,每年给他六百弗洛林的津贴。从此,贝多芬一边求学,一边步入了上层社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贝多芬的音乐演奏和创作都逐渐显示出自己的个性。这个时期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等作品中宏伟的结构、优美的旋律、罕见的节奏和力度上的大幅度变化,都标志着他在与旧的艺术框架决裂。

1798年左右,贝多芬患了耳疾,这对他是个致命的打击。爱情的失意、耳聋的折磨、精神的痛苦,使贝多芬恐惧、悲愤,绝望渐渐袭上他的心头。在一个悲凉的秋日,他在维也纳近郊的一个小村庄海利塔施塔特村写下了一份遗嘱。但为了心中的音乐,贝多芬最终坚定地走出了困境,这是他对生命价值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成为他在以后的25年中创造辉煌的巨大动力。重新迸发的激情与活力使贝多芬又投入到创作之中,他把自己的创作理解为巨大的行动力量,而他创作的目的只有一个:“使人类的精神迸出火花!”一部又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问世了:《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等等。

贝多芬晚年更多地沉浸在对人生、宗教的思考之中,继续追寻着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信念。他一生无妻室儿女,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身旁。但下葬时却极其隆重,维也纳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数以万计的人群护送着他的棺柩缓缓前行……

img45

图5.3.2 贝多芬的葬礼

二、器乐创作

贝多芬在各个时期都有些重要作品问世。从1792至1802年,贝多芬创作了10首钢琴奏鸣曲,6首弦乐四重奏,第1、2部交响曲,2部钢琴协奏曲和话剧配乐《普罗米修斯》等。从1803至1815年,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第3至8交响曲,歌剧《费德利奥》,弦乐四重奏若干,第11至26钢琴奏鸣曲,第4、5钢琴协奏曲,戏剧配乐《爱格蒙特》等。从1816至1827年是贝多芬的晚期创作阶段,作有第9交响曲,《D大调庄严弥撒》,第27至32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在器乐创作里成就斐然,创作了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序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重奏曲。

奏鸣曲领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贝多芬通过自己的创作把奏鸣交响套曲形式推进到完美境地,对奏鸣曲式这种重要曲式结构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贯穿其一生创作。早期的第一、第二交响曲,继承了海顿交响曲的模式,皆以海顿式的缓慢引子为开端。但也有创新之处,如《第二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首次以谐谑曲取代了小步舞曲,末乐章的主题及发展带有一种粗犷热烈的性质。第三至八交响曲创作于贝多芬个人创作风格成熟时期。晚年创作的第九交响曲被认为是集大成之作。

《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1803年- 1804年)是贝多芬的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它所具有的恢弘气势是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作品完成于1804年春,最初题献给拿破仑,因为当时的拿破仑在贝多芬心中是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是能够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的化身。但当同年5月18日拿破仑宣布称帝时,得知这个的消息的贝多芬顿时怒不可遏,他恨恨地喊道:“原来拿破仑也只是个平庸之辈!他也是一个暴君!”贝多芬走到桌前,一把撕下总谱的封面,扔到地上猛力践踏,并重新写上了这样一行字:“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创作的英雄交响曲。”

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第一次表现出了无比惊人的创造力。它不再如以往的一些作品只是为贵族娱乐服务,而是一种属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和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是一部充满革命精神的、关于英雄的斗争与生活的史诗,体现的是勇敢乐观的斗争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真挚的感情。第一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刻画出英雄英勇博战的画面。第二乐章为悲壮而深沉的葬礼进行曲。这种体裁的引入也是贝多芬在交响曲里的首创。第三乐章为充满活力的谐谑曲,音乐充满紧张和戏剧性力量。第四乐章是全曲的高潮,采用了两个主题变奏的手法。

谱例5.3.1:

img46

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

谱例5.3.2:

img47

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

《第五交响曲》(Op.67,1807年)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这部交响曲展现出的是一幅与命运交战的场面,被人们称为“命运动机”的四个强音(三短一长的动机),在第一乐章出现后,在后面三个乐章变化出没、贯穿始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成功地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

当我们聆听这部作品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贝多芬和残酷的命运作斗争、不屈不挠的英勇形象。这部交响曲中揭示了生活的道路坎坷不平,种种矛盾、障碍和苦难都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命运的象征。然而,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应该鼓足勇气去战胜种种困难、矛盾,从而使命运顺从自己的意愿,应该勇于创造、奋发向上,应该成为自己的命运与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听天由命。这部交响曲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据说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1814年写给他妹妹的信中提到《第五交响曲》时这样说道:“昨晚听到的交响曲真是了不起的音乐,要是你没听过这部壮丽作品的话,那就可以说你一生都没听过什么好音乐。”浪漫派作曲家舒曼评论这部交响曲时说:“不论你听过多少遍,都会像自然现象一样产生新的敬仰和惊叹。只要这世界上还有音乐存在,它就会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谱例5.3.3:

img48

第五交响曲的命运动机

谱例5.3.4:

img49

命运动机节奏型贯穿整个乐章,支配着作品发展

失聪之后的贝多芬经常到美丽的田间去散步,小溪的潺潺流淌、林木的茂盛、习习微风的吹拂,都使历经磨难的贝多芬从容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和谐,得到心灵与精神的慰籍。他曾这样说:“地球上没有谁像我这样热爱乡村了,在森林中我深感快乐幸福,我爱一棵树胜过爱一个人。在自然界里,没有妒忌,没有竞争,也没有不诚实。”正因为如此,《第六交响曲》“田园”才会在海利根斯塔特这个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的小山村孕育而成。

《第六交响曲》(Op.68,1807年~1808年)是一部标题交响曲,贝多芬为这部交响曲的每一个乐章前都加了小标题,五个乐章的小标题依次如下:初到乡村的感受、溪畔小景、村民们愉快的集会、暴风雨来临、暴风雨过后感恩的心情。与以往描述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所不同,贝多芬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反省,向我们展现的是他对大自然的全部内心感受与热爱,而不是仅仅是力求模仿大自然的音响。他在第一小提琴声部上注明:“情感的表现比景色的描绘更为重要。”正是从贝多芬开始,人们才知道在音乐中“寓情于景”。因此《第六交响曲》对后来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有着重要影响。

谱例5.3.5:

img50

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

《第九(合唱)交响曲》(Op.125,1817年~1823年)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这部作品在曲式结构、和声、旋律、配器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语言方式。作品篇幅被极大地扩充,采用了连续五度或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切分式或固执重复的节奏、和声调性的复杂及延迟解决等等,大大增强了其内在的紧张和冲突。

第一乐章是激烈而严峻的快板,倾诉了奋力拼搏的艰辛,是一个巨大而紧张的斗争场面。第二乐章为谐谑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前后两部分都各自扩大为一个奏鸣曲式。而通常位于第二乐章的慢板,被放在了第三乐章的位置。第三乐章为如歌的行板,是对刚刚经历过的暴风雨的静观与沉思,充满了抒情性。第四乐章中大胆地将人声引入到庞大的管弦乐音响,这在交响曲历史上是一个创举。贝多芬在乐队中加入了一个合唱队和四个独唱者,以德国诗人席勒的名诗《欢乐颂》为歌词,以独唱、合唱和乐队谱写出他一生所坚信的“艺术能够联合人类”的伟大颂歌。

谱例5.3.6:

img51

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部分主题

贝多芬在钢琴艺术史上的贡献也十分显著。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贝多芬的前10首更接近于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风格,事实上这几首也已显示出贝多芬的一些独特创作个性,例如第二奏鸣曲中以谐谑曲取代了小步舞曲。第八首“悲怆”奏鸣曲中的主题间的对比力度,调性转换的大胆,戏剧性的冲突、大幅度的力度和音区对比,都是贝多芬所特有的音乐特点。第17首“暴风雨”、第21首“黎明”、第23首“热情”等钢琴奏鸣曲成为其中期作品的代表作。第17首“暴风雨”,坚定果断的音型与柔弱音调之间反复运动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贝多芬本人曾暗示这部作品的内涵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有一定的联系。第21首奏鸣曲“黎明”充满了自然界蓬勃的生命力,清新质朴,展开部和尾声都大大扩展,有着强烈的动力性和紧张度。第23首“热情”极富有英雄气概和战斗气息,描写了无数次的战斗、冲击,已完全显示出贝多芬盛期的典型风格。最后的6首奏鸣曲集中体现了贝多芬晚期的创作特征,更注重用音乐表达最内在的自我,手法复杂、深奥,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更多地使用复调手法。

贝多芬创作了5部钢琴协奏曲,其中后三部作品在精神内涵、风格、技法上都远远超过了海顿、莫扎特的同类体裁作品。五部钢琴协奏曲中最富有贝多芬个性的是《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在气质、风格上很接近第三和第五交响曲,富丽堂皇、气势豪迈、庄严,富有英雄性格,后来常被称为“皇帝”协奏曲。

谱例5.3.7:

img52

《第五(皇帝)协奏曲》第一乐章主题

此外,贝多芬一生的各个时期都创作室内乐作品。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有钢琴三重奏(Op.1,No.1- 3,1792年~1794年)、钢琴和管乐的五重奏(Op.16,1796年~1797年)等。贝多芬的四重奏一共有16首,代表作有Op.59、Op.74(“竖琴四重奏”)、Op.95等。而作于1806年的3首弦乐四重奏体现出对古典传统风格的突破,这3首弦乐四重奏是献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拉祖莫夫斯基的,也称《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Op.59,No.1- 3,1806年)。这几首弦乐四重奏体现了贝多芬的成熟风格,结构大大扩展,展开部冗长而复杂,再现部加以变化,乐思在尾声中进一步延伸,使尾声就好像第二个展开部。乐思的力度和动力型的展开,与之前古典作曲家优雅、对称的风格已完全不同。

三、声乐创作

贝多芬在声乐领域的创作有歌剧、清唱剧、弥撒曲、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等各种体裁,他在交响曲中运用了合唱,还曾改编了苏格兰、爱尔兰等民族的民歌。

贝多芬一生只创作了一部歌剧《费德里奥》(Op.72,1805年)。歌剧脚本取材自法国作家布伊(J.N.Bouilly,1763年~1842年)的剧作《莱奥诺拉》或《夫妇之爱》。剧情大意是:青年女子莱奥诺拉为了解救被囚禁的丈夫,装扮成男子,化名费德里奥去做了监狱看守罗克的帮手。当恶毒的监狱长皮扎罗企图杀害她的丈夫弗罗列斯坦时,莱奥诺拉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自己心爱的人,这时总督到来,使夫妻团圆,恶吏受到惩罚。它采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非常流行的“拯救歌剧”的模式,被诬陷的好人受尽折磨,在生死攸关时获得拯救,带有很强的政治含义。这部歌剧表现了反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思想,歌颂为了实现理想而勇于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渝的爱情。作品的主题基于贝多芬对崇高人性的一种追求。

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莱奥诺拉和弗罗列斯坦,都有分量很重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段落来表达歌剧的主题:英雄的意志和爱情的力量。第一幕终场中囚犯的合唱以及第二幕终场时欢庆胜利的群众场面,都带有贝多芬所处时代的鲜明烙印。这部歌剧中除了英雄性的大长唱段外,还选择了比较贴近生活的、用普通德语对白的形式。

此外,贝多芬的宗教性作品的代表作是《D大调弥撒》(Op.123,1819年~1823年)。这是一部大型声乐、管风琴与乐队的作品,贝多芬认为这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尽管这部作品有宗教的外形框架,但由于虔诚而在获得超脱平静与欢欣之中渗透着强烈的戏剧性。光辉灿烂是这部作品的特点,因此也被称为《庄严弥撒》。

《庄严弥撒》按照五段的传统常规格式进行,即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但它就像一部包含5个乐章的声乐交响曲,其中有优美的独唱、重唱段落,也有雄伟壮丽的合唱。乐队配器和声乐一样精炼,每个段落的音乐结构以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被精心设计。第二段荣耀经的结束部分用了再现的手段。第三段信经结尾段的歌词———“我们期待来世的生命”,是以几乎完全消失了的音响,又重新升起,逐渐积聚直至最后的高潮。

贝多芬还写有大量的歌曲及一些带乐队的合唱曲,从早期的艺术歌曲《阿得拉伊德》(Adelaide,Op.46,1794年~1795年)到晚期由6首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Op.98,1816年),都采用了德国诗人阿罗伊斯·叶特罗斯的组诗。这些歌曲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包含了温柔的幻想和冲动的热情,尤其是后期的细腻歌调与浪漫主义潮流息息相通,成为舒伯特声乐套曲的先行者。

贝多芬是一位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也是开启浪漫之先河的人物,是音乐史上一座丰碑。他使奏鸣———交响套曲结构形式得到大大发展和创新,使音乐具体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和扩展,用音乐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精神的追求。他那种把音乐作为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的观念给予后人巨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