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第一节 前古典时期音乐

第一节 前古典时期音乐

“前古典时期”也常常被称为“后巴洛克时期”,它在延续着巴洛克晚期风格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音乐现象:喜歌剧的兴起、正歌剧的改革,以及多种器乐形式的成熟与发展。这些新的音乐风格最终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声音。

一、喜歌剧的兴起

18世纪20至30年代,欧洲各国出现了具有轻松喜剧风格的新型歌剧,被称为“喜歌剧”。这种歌剧内容以中、下层市民的日常生活为场景,唱词大多采用本国的民族方言,剧中充满生动活泼的对白与通俗流行的曲调,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气氛。喜歌剧的出现,带给歌剧体裁一股生动而清新的新鲜空气。

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是从“幕间剧”(intermezzo)发展而来的。“幕间剧”是在正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短小、诙谐的片断。早在17世纪意大利歌剧中就有一些喜剧性的幕间剧,幕间剧与正歌剧的情节毫无联系,常有一些恶作剧、诙谐的绕口令等插科打诨的表演,用来表现幽默。到了18世纪初,这些不同正歌剧幕间演出的喜剧场面开始被抽出来独立演出,它们规模较小,音乐幽默,成为意大利喜歌剧的原形。

意大利作曲家佩格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年- 1736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喜歌剧《女仆作夫人》(La Serva Padrona,1733年)是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幕间剧。剧中只有女高音、男低音两个演唱角色,第三个角色为哑剧角色。该剧剧情十分生动有趣:管家女仆塞尔皮娜很想嫁给富有的单身汉主人乌贝尔托,为了当上女主人,塞尔皮娜和男仆串通好,让男仆假扮成她的未婚夫前来求婚,从而引起主人乌贝尔托的妒忌。主人乌贝尔托很不愿失去可爱而精明的塞尔皮娜,于是挽留她并向她求婚。剧中乌贝尔托的唱段成为意大利喜歌剧男低音(basso buffa)的代表,而男低音也成为意大利喜歌剧中独特的亮点。

法国喜歌剧被称为“Opera comique”。17世纪末,巴黎的集市流行一种“集市剧”,它以喜剧性对话和民间流行歌舞曲调为主,并且掺杂着杂技、哑剧的表演形式,被看作是法国喜歌剧的前身。后来,巴黎还有了专门上演集市剧的大众剧院。18世纪50年代一批意大利喜歌剧演员来巴黎演出,包括佩格莱西的《女仆作夫人》。在抒情悲剧占据很大市场的法国,意大利喜歌剧由于风格朴素、生动幽默、表现日常生活内容等特点,很快就引起许多法国人极大的兴趣。法国人把自己的抒情歌剧和意大利喜歌剧相比较,指出它们之间的优劣,从而导致了西方音乐史上的“喜歌剧之争”。以卢梭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力挺喜歌剧,并身体力行地创作了一部法国式喜歌剧《乡村占卜者》(Le Devin du Village,1752年)。反对者则坚持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维护所谓“法国歌剧的传统”。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喜歌剧的发展,使其成为全国各阶层的时尚,更多的作曲家加入创作行列。法国喜歌剧一般不用宣叙调,使用口语对白,采用新创作的曲调,强调感情表达和音乐描绘。此外,法国喜歌剧还大胆涉及法国大革命之前的一些社会问题,例如作曲家格雷特里(A.E.Modeste Gretry,1742年- 1813年)、菲力多(Francois-Andre Danican-Philidor,1726年- 1795年)等人的作品。其中格雷特里的《狮心王查理》(Richard Coeur-de-Lion,1784年),后来被称为“拯救歌剧”的先驱。

德奥的喜歌剧称为歌唱剧(singspiel)。歌唱剧在16世纪就已经存在,至18世纪中叶兴盛起来。歌唱剧大多移植外来音乐,德国北部更多模仿法国喜歌剧或英国民谣剧;德国南部及奥地利与意大利喜歌剧的风格接近,音乐既有对意大利咏叹调的模仿,也吸收了德国民歌和流行的曲调。歌唱剧以作曲家希勒(Johann Adam Hiller,1728年- 1804年)的《魔鬼出笼》(Der Teufel ist los)为代表。

英国的喜歌剧称为民谣剧(ballad opera),采用英语做对白,配以通俗流行的曲调,曲调多来自民歌、城市小调、流行舞曲,甚至是意大利或法国歌剧中的旋律。作曲家佩普什(Johann Pepusch,1667年- 1752年)的《乞丐歌剧》(The Beggar’s Opera)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格鲁克和歌剧改革

18世纪开始,意大利正歌剧的戏剧性逐渐减弱。尽管歌剧内容仍旧是传统的神话和历史故事,但是主要依靠演员高超的歌唱技巧和华丽的舞台装饰来吸引观众,歌剧逐渐异变为夸张造作的形式,艺术降低为娱乐耳目的社交装饰品。

img35

图5.1.1 格鲁克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一些作曲家开始探索着歌剧发展的新道路。德国作曲家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年- 1787年)正是这其中的代表。格鲁克生于德国,后来到过欧洲的许多国家学习和生活,通过自学掌握了音乐知识和技能,曾在米兰学习作曲,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从亨德尔的清唱剧中受益。他的主要作品有:《奥菲欧与尤丽迪茜》(1762年)、《阿尔采斯特》(1767年)和《伊菲姬尼在陶利德》(1778年)等。

格鲁克歌剧创作的原则是音乐服从诗歌,音乐要服务于诗歌并推动剧情的发展。格鲁克在歌剧中追求质朴、自然、简洁的风格,力图把歌剧的各种表现手段融为一体,删掉一切多余的东西。歌剧中咏叹调追求人物质朴的情感表达,加重宣叙调的旋律性并且使用乐队伴奏,重视合唱的运用。乐队吸取18世纪管弦乐的成果,芭蕾舞和舞台背景等皆与戏剧情节相符合、统一。歌剧中使用的各种表现形式,都是为戏剧发展服务的。尽管歌剧题材仍以神话故事为主,但是在处理上却充分体现人的道德和责任感,以及崇高的理性与伦理价值。格鲁克的改革为歌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和音乐语言,对后世歌剧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品选介】咏叹调《我去了尤丽狄茜》

谱例5.1.1

img36

《我去了尤丽狄茜》

这首咏叹调选自格鲁克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第三幕。剧中第三幕,奥菲欧带领妻子走出阴间,催促她快走。但尤丽狄茜却对奥菲欧始终不看自己感到十分不安。奥菲欧最后不能忍受妻子的责备,回头看妻子。这个行为违背了与天神的诺言,尤丽狄茜随即死去。奥菲欧唱起了“我失去了尤丽狄茜”。这首作品被认为是18世纪著名的咏叹调之一。

咏叹调主题为C大调,风格质朴而节制,节奏整齐,旋律大多在分解和弦上进行,没有使用装饰性的花腔,歌曲以一个短小的尾奏结束。作品传达出奥菲欧失去尤丽狄茜的悲痛之情。

三、前古典时期器乐的发展

在前古典时期,普通市民也逐渐成为了器乐音乐的主要参与者。器乐演奏的场所更为广泛,除去以前就有的教堂和宫廷,市民家庭和公众音乐会也成为主要演奏场所。到18世纪末,现代钢琴逐渐取代古钢琴。新型的主调音乐风格突出显现在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器乐体裁中。

奏鸣曲这种器乐体裁,经过巴洛克时期的发展,到了前古典时期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这时的奏鸣曲多为键盘乐器所作,独奏奏鸣曲居多,代表作曲家有C.P.E.巴赫、D.斯卡拉蒂和D.阿尔贝蒂等。

img37

图5.1.2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演奏长笛,一个小乐队为其伴奏,C.P.E.巴赫弹奏羽管键琴

img38

图5.1.3 C.P.E.巴赫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年- 1788年)是J.S.巴赫的儿子,史称“柏林巴赫”,是北德乐派(也称柏林乐派)和前古典时期“情感风格”的代表。他创作了近300首键盘奏鸣曲,多为三个乐章,以快—慢—快速度排列,乐章间的调性对比和形象对比处理日趋成熟,并发展了奏鸣曲的戏剧性因素。在作品的慢乐章中,他力图表现内在伤感等情绪,激发人的情感体验。代表作有《普鲁士奏鸣曲》、《沃尔滕堡奏鸣曲》和《为内行与爱好者所写的奏鸣曲集》等。他的理论著作《试论键盘乐器的正确演奏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钢琴演奏理论体系,对于钢琴演奏中的装饰音、速度处理、歌唱性弹奏及情感表达等方面作了精辟论述。

交响曲最直接的来源是意大利歌剧序曲,这种快—慢—快的结构后来脱离歌剧,作为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的器乐形式出现。18世纪前交响曲常用来指简短的器乐曲,也指在声乐作品中乐队出现的单乐章器乐合奏曲。18世纪早期,意大利米兰作曲家萨马尔蒂尼(Giovanni Battista Sammartini,1698年- 1775年)将三个段落扩展成三个乐章,形成最初的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古典交响曲的最终模式是在海顿作品中完成的。因此,今天的交响曲是指古典主义时期从海顿到贝多芬形成的,由完备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套曲形式,特指富于交响性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德奥地区在前古典时期有三个重要的交响曲发展中心,分别是曼海姆、柏林和维也纳,围绕着这三个地区形成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维也纳乐派。其中在18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地区(现属捷克),波西米亚选帝候宫廷建立了极负盛名的乐队。由作曲家约翰·斯塔米兹(Johann Stamitz,1717年- 1799年)领导,以完备的管弦乐队编制和出色的演奏享誉欧洲,其周围聚集了欧洲各地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史称为“曼海姆乐派”。斯塔米兹奠定了古典交响乐四个乐章的结构布局,用小步舞曲作为第三乐章,增加了更快的第四乐章。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引入如歌的对比性副部主题,体现对比统一的原则。

曼海姆乐派的演奏加强器乐的表现力,以渐强和渐弱取代巴洛克作品“阶梯式力度”的传统,可奏出各种层次的力度表情,尤以大幅度渐强及突发的强音而著称,使之具有激动人心的效果。这些作品轻捷明快,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高声部线条十分突出;通奏低音已被替代为明确地谱写乐队各个声部。

在德国北方,以柏林为中心,形成了另一个著名的乐派———柏林乐派。代表人物是C.P.E.巴赫。C.P.E.巴赫的交响曲仍用意大利序曲快—慢—快三个乐章结构,强调情感的戏剧性表达,力图用音乐表现更为深刻、强烈的感情,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所追求的强烈情感特征,主题具备动机性质。

维也纳早期交响乐作曲家的代表有蒙恩(Georg Matthias Monn,1717年-1750年)、瓦根塞尔(Georg Christoph Wagenseil,1715年- 1750年),他们在创作奏鸣曲式乐章时也喜爱使用相互对比的主题,作品充满愉快、典雅、幽默和轻松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