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第三节 巴赫与亨德尔

第三节 巴赫与亨德尔

使巴洛克音乐发展到顶峰的两位作曲家是巴赫和亨德尔。他们都于1685年出生在德国,但是这两位大师却终生从未谋面。

一、巴赫生平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 1750年)出生在德国爱森那赫的一个音乐世家。他最初的音乐教育来源于担任乐师的父亲。巴赫十岁时,父亲去世,他开始由哥哥抚养。尽管从此由哥哥负责教授音乐,但巴赫更多的是通过抄写其他作曲家的乐谱来学习音乐。靠着这种方法,使得终生没离开过德国的巴赫,得以熟悉了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区优秀作曲家的创作,采众家之所长。

img32

图4.3.1 巴赫

从1703年开始,巴赫在阿恩施塔特担任管风琴师。期间他曾经步行两百英里到吕贝克听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会,为此受到教会的责难。1707年,巴赫与表妹玛丽亚·巴巴拉结婚,并在米尔豪森的教堂担任管风琴师。一年后,巴赫前往魏玛宫廷担任管风琴师和乐队指挥。在魏玛工作的九年中,巴赫为管风琴创作了许多作品。从1717年至1723年,巴赫担任科腾宫廷的乐长。这里的亲王喜爱室内乐,因此巴赫在此创作了大量奏鸣曲、协奏曲、组曲以及键盘作品。1720年,妻子的逝世给巴赫的生活带来一层阴影。第二年,他娶了一位女高音歌手为妻。巴赫与两任妻子共育有二十个孩子,其中有一半都夭折了。巴赫有四个孩子成为下一代的著名德国作曲家。

巴赫在三十八岁时担任了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乐监,这是当时重要的音乐职位。巴赫的工作还包括在圣托马斯唱诗班任教,任圣托马斯教堂的音乐指导、作曲家、管风琴师等等。在莱比锡工作的二十七年中,巴赫创作的作品数量惊人。1750年逝世前他身患中风,完全失明。

二、巴赫的创作

巴赫的作品浩如烟海,虽许多已遗失,但留下的也有500多首,涉及的领域除了歌剧,涵盖了当时几乎所有音乐体裁。

声乐音乐

巴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人类生活的全部中心就是赞颂上帝”,因此他的声乐音乐大多是宗教内容,反映了一位宗教艺术家的心声。作品体裁主要有弥撒曲(mass)、受难曲(passion)、康塔塔(cantata)、清唱剧(oratorio)、经文歌(motet)、圣母颂歌(magnificat)等。

巴赫共写作了3部弥撒曲,分别是b小调、g小调和G大调,其中,《b小调弥撒》(1733)最负盛名,它综合了那个时代音乐的所有成就,有歌剧、协奏曲、舞曲的影响,还有高超的对位写作技法,其宏伟壮丽的风格,已不可能将其作为宗教仪式配乐,而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全曲共24曲,分为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和羔羊经(Agnus Dei)五部分,其中部分音乐素材来自于巴赫以前创作的康塔塔。

康塔塔在巴赫的声乐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他曾为莱比锡几个教堂写作可供全年使用的全套康塔塔,共4~5套,但今天仅存三分之二,约200多首,其中绝大多数是教堂康塔塔,只有一小部分成为世俗康塔塔,共23首,《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巴赫留下了6首经文歌,有为无伴奏双合唱队写作的,也有为五声部合唱和四声部合唱加管风琴通奏低音写作的。

巴赫共写过5部受难曲,其中《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是受难曲领域登峰造极的作品,虽然巴赫从未写过歌剧,但歌剧所采用的语汇、结构和戏剧性在受难曲中都表露无遗。《马太受难曲》全长四个半小时,共78曲,由四位独唱、三个合唱队、两架管风琴和两个乐队演出,风格宏伟,是无与伦比的伟大作品。

巴赫的清唱剧是由一系列独立的康塔塔组成,如《圣诞清唱剧》就由6个教堂康塔塔组成,而内容上并无联系。

器乐音乐

巴赫的器乐创作涉及巴洛克时期所有的体裁。

管风琴音乐:作为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虔诚的基督教徒,管风琴音乐是巴赫最心仪的领域,他的器乐音乐创作就是从管风琴作品开始的。巴赫的管风琴音乐完全继承了北德管风琴学派大师的成就,风格庄重宏伟,富于幻想性,基于路德教派的众赞歌写作纯器乐的管风琴音乐。

他共写作了170多首管风琴作品,其中包含143首众赞歌前奏曲,6首管风琴奏鸣曲以及前奏曲与赋格、托卡塔与赋格、幻想曲与赋格、帕萨卡里亚与赋格、协奏曲等体裁,巴洛克管风琴音乐在巴赫手中达到顶峰。

古钢琴音乐:巴赫创作的古钢琴曲大多为了教学所用,主要有:《创意曲》30首、《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6首、《帕蒂塔》6首、《托卡塔》7首、《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

《创意曲》是1723年巴赫为其子W·F·巴赫(1710年- 1784年)学习键盘弹奏而写作的《威廉·弗里德曼·巴赫所用教材》中的对位曲,包含15首二部和三部创意曲,他的创作意图是帮助楔槌键琴(clavichord)爱好者“不仅获得良好的创意,并能充分加以展开”,并且“学习如何歌唱般的演奏”。

《平均律钢琴曲集》分为上下两册,每册有24首前奏曲与赋格,每一首前奏曲与赋格置于同一调性上,但主题间没有联系。前奏曲已超越“引子和序曲”的概念,形式自由,带有不同的体裁特征,在手指技术训练上目的明确,赋格曲显示了巴赫卓绝的对位创作技艺,主题个性突出且具有发展潜力,发展手段丰富多样,严密的逻辑性与广阔的想象力完美结合。曲集证实了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进一步确立了西方大小调式,是巴赫古钢琴作品的最高杰作,钢琴演奏家的“旧约全书”。

《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都是按照传统世俗舞蹈组曲的形式写作而成。《法国组曲》结构短小,主调为主;《英国组曲》按照英国样式将前奏曲置于曲首而得名,结构较大,复调为主;《帕蒂塔》又名“意大利组曲”,是形式自由、情感表达丰富的突破传统的组曲。

《戈德堡变奏曲》是1742年巴赫应学生戈德堡之请为俄国贵族所作,有规模庞大的主题与30个变奏,以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和辉煌的炫技性而著称,标志着巴洛克变奏曲难以逾越的高峰。

谱例4.3.1:

哥德堡变奏曲第30变奏的主题,将两首当时流行的曲调巧妙结合在一起。

img33

哥德堡变奏曲第30变奏的主题

《赋格的艺术》作于1749年~1750年,巴赫去世时尚未完成。作品列举了对于一个主题可能出现的所有复调处理法,从浅显到艰深,是一部关于复调音乐的集大成作品,凝结了巴赫一生创作复调音乐的心血。

此外,巴赫还创作了许多室内乐作品,其中包括小提琴独奏奏鸣曲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6首、长笛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维奥尔·达·甘巴奏鸣曲,以及《音乐的奉献》。《音乐的奉献》是1747年巴赫根据腓特烈大帝御赐的主题而作的一组作品,包括两首里切卡尔,10首卡农,1首长笛、小提琴和羽管键琴奏鸣曲,显示了作曲家炉火纯青的复调技巧。

巴赫的大型器乐合奏作品包括:《勃兰登堡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2首,双小提琴协奏曲1首,一架或多架羽管键琴的协奏曲,1首羽管键琴、长笛与小提琴协奏曲。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晚期文艺复兴以来欧洲音乐的成就,尤其将复调音乐发展到完美的极致。他才气横溢,虽然作品浩如烟海,但技艺精湛,对位写作技巧高超又挥洒自如,音乐描绘生动,个性突出又极具想象力。终生未出德国,但音乐作品广泛吸收了同时代欧洲各国的风格特色,并将它们发展到新的高度。巴赫是欧洲早期音乐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作品蕴集了前人和同时代作曲家的丰富实践经验,又为后代西方音乐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作品选介】《布兰登堡协奏曲》

1721年,巴赫在克腾宫廷任职的时候,应布兰登堡侯爵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之约而创作了6首《布兰登堡协奏曲》,原名是“为几种乐器而写的协奏曲”。1721年3月24日,巴赫写了如下的信件:“两年前,在殿下面前演奏时,承蒙您吩咐我写作新作品。我谨遵您的命令,为各种乐器写出协奏曲,以表对您的谢意……”巴赫去世之后,第一个为他撰写传记的德国音乐学家斯比塔(Philipp Spitta)为其加上了“布兰登堡”的题称,一直沿用至今。

作品送给侯爵之后就被束之高阁,并在侯爵死后,被夹在一些毫无价值的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而变成“无用之物”。幸好巴赫自己留有一份底稿,他后来在科腾演出了这些作品。

这六部作品包括了大协奏曲(第1、2、4、5首)和乐队协奏曲(第3、6首)两种类型。六首作品采用不同的乐器组合,三个乐章结构大多为快板—慢板—快板。六首作品采用不同乐器组合,展现出绚丽的色彩而富于动感的对比。作品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巴洛克时期协奏曲体裁,称为经典传世之作。

三、亨德尔的生平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年- 1759年)生于德国萨克森的哈雷,父亲为理发师兼外科医生。亨德尔从小热爱音乐,在当地的萨克森公爵支持下,向管风琴家扎豪(Friedrich W ilhelm Zachow,1663年—1712年)学习音乐。11岁时,他已能熟练演奏管风琴,并开始作曲。1702年随父亲心愿进入哈雷大学法律系学习。第二年便离开哈雷大学去了汉堡,在凯泽尔的汉堡歌剧院担任演奏员,同时学习作曲,20岁时便写作了歌剧《阿尔米拉》和《尼禄》(1705年)。

1706至1710年,亨德尔访问意大利。在周游名胜的同时,他会见了许多作曲家,如亚·斯卡拉第、柯雷利和维瓦尔第等人,向他们学习作曲,并创作了大量康塔塔、清唱剧和歌剧。1709年的歌剧《阿格丽皮娜》连演27场,颇受好评。

img34

图4.3.2 亨德尔

1710年,亨德尔担任德国汉诺威选帝候宫廷乐长之职,同时受邀前去伦敦,上演他的歌剧《里纳尔多》,并大获成功。两年后再度访问伦敦,正式为英国女王安妮服务,从此再没有回汉诺威。1714年,英国女王驾崩,汉诺威选帝候继承英国王位,世称“乔治一世”(1714年-1727年在位)。亨德尔继续为旧主人工作。1717 至1720年,在钱多斯公爵门下任职,写下著名的《钱多斯赞美歌》。1720年返回伦敦,在新成立的“皇家音乐学会”担任音乐指导,在14年时间里写作了20部新歌剧,使伦敦成为当时的欧洲歌剧中心。1726年,亨德尔加入英国国籍,成为英国公民。亨德尔的第一部清唱剧《以斯帖》于1732年上演并获成功,从此他开始逐渐转向写作清唱剧。1742年的《弥赛亚》和1746年的《犹大·马加比》达到了其清唱剧的最高峰,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作曲家。晚年的亨德尔双目失明。1759年4月14日亨德尔与世长辞,被葬于英国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四、亨德尔的创作

亨德尔是巴洛克最为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作品数量浩瀚,涉及当时盛行的各个领域,重要的有正歌剧(opera seria)、清唱剧(oratorio)、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羽管键琴组曲、管风琴协奏曲、管弦乐组曲等体裁。

声乐作品

正歌剧:亨德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投身于正歌剧事业,早年曾去意大利向A·斯卡拉第学习写作意大利歌剧,后在英国国王的支持下经营“皇家歌剧院”,并创作了40多部歌剧,是巴洛克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之一。所作歌剧,延续了意大利正歌剧的传统,题材或来自于历史故事,如《裘里叶斯·凯撒》,或来自于神话传说,如《里纳尔多》,或是浪漫题材,用意大利语演唱。他写作的咏叹调类型丰富,既是为当时的阉伶歌手所写,也适合当代的男高音和女高音歌唱家,旋律优美,技巧华丽,他还擅长写作带伴奏的宣叙调,并重视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

清唱剧:亨德尔在其歌剧事业衰退之后转向写作清唱剧,共创作了23部。他吸取了歌剧失败的教训,注重英国观众的审美喜好,采用英国人民熟悉的宗教或世俗题材创作作品,开创性地由英国演员用英语歌词演唱,并逐步将清唱剧的演出地点从皇室和贵族小教堂移到歌剧院和音乐厅,面向广大中产阶级和平民百姓演出,音乐写作的主调化倾向也日益明确。

亨德尔运用了前半生创作歌剧的经验来写作清唱剧,在他手下,清唱剧成为规模庞大、风格壮丽、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大型声乐作品,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器乐曲构成,同时代作曲家极少在清唱剧中运用合唱,而亨德尔清唱剧最具创造性、最出类拔萃的部分就是合唱,他综合了巴洛克时期欧洲各国的合唱传统:意大利天主教教堂合唱、德国路德教派的众赞歌以及英国圣公会的赞美歌,创造出巴洛克最辉煌优秀的合唱音乐。其清唱剧代表作有:《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犹大·马加比》、《扫罗》等。

亨德尔创作的其他声乐作品还包括:受难曲《约翰受难曲》、《耶稣为人间罪孽受尽折磨而死》,教堂合唱《加冕赞美歌》3首、《钱多斯赞美歌》11首、《德廷根感恩赞》,世俗合唱《圣塞西利亚节颂歌》、《亚历山大之宴》等,以及大量单声部和二声部的意大利康塔塔。

器乐作品

键盘音乐方面,作有羽管键琴组曲17套,仅前8套是经亨德尔本人审定并同意出版的。组曲形式自由,在传统的舞蹈组曲基础上任意加入赋格、变奏曲、帕萨卡利亚等乐章,每一组曲调性统一。管风琴协奏曲12首,多为即兴创作的世俗音乐,气势宏伟,但技巧简朴,有的带舞曲性,有的模仿自然音调。此外还为键盘乐器写作了11首赋格曲,包括恰空、帕萨卡利亚等10多首变奏性乐曲。

此外,亨德尔还创作了器乐合奏作品,包括大型合奏作品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皇室烟火》,大协奏曲12首,双簧管协奏曲,以及小型合奏室内乐作品长笛、竖笛、小提琴和双簧管的奏鸣曲。

亨德尔的音乐风格壮阔宽广,具有史诗般的宏伟气势,旋律优美、和声清晰,复调与主调音乐相交融。他周游全欧,融会贯通了欧洲意、德、法、英等国的音乐传统,形成一种博采众长的综合性风格。擅长写作大型戏剧性作品,光彩照人、效果出众,是伟大的合唱作曲家。亨德尔注重观众的审美情趣,更倾向于用主调风格写作音乐,预示了18世纪以后主调音乐盛行的新趋向,同时他还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精彩的音乐会曲目。亨德尔聪慧灵隽,写作音乐洒脱飘逸,既是成功的“商业作曲家”,也是在音乐史中与巴赫齐名的伟大艺术家。

【作品选介】《哈利路亚》合唱

清唱剧《弥赛亚》创作于1742年,亨德尔只用42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清唱剧。《弥赛亚》的脚本是根据《圣经》中文字编写的,内容主要围绕耶稣的诞生、受难、死亡、复活,在述说耶稣一生的同时,申明了基督教信仰。

《哈利路亚》合唱,是《弥撒亚》第二部分的高潮。“哈利路亚”是希伯来文,意思是“赞美上帝”。这首合唱的歌词大意是:万众齐欢呼,全能的上帝是主中之主、王中之王,直到永远。作品题材虽然是宗教的,但和当时的英国却有着内在联系。那时的英国人视英国国王乔治二世为救世主,把当时的大英帝国看作是人间“上帝统治的天国”。作品公演时,当听到这首合唱时,乔治二世禁不住肃然起立。

作品中使用了多种合唱的手法:采用主调和声与复调对位手法结合,和弦式织体与复调织体对比,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音乐风格壮阔宽广,有着史诗般气势,被认为是巴洛克音乐史上的一个辉煌壮丽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