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第四节 14世纪法国、意大利音乐

第四节 14世纪法国、意大利音乐

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音乐代表着中世纪中后期最具特色的音乐现象。欧洲这个时期经历了英法百年战争(1338年- 1453年)、黑死病(1348年- 1350年)、城市封建贵族势力衰弱、中产阶级力量渐盛、政教濒临分离等等。此时的法国正在通向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国家,而意大利则分裂为若干小国组成的城邦制国家。文化方面,市民文学蓬勃兴起,产生了但丁的《神曲》(1306年)、薄伽丘的《十日谈》(1353年)、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386年)等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诸多的社会动荡和求变因素影响着这个时期的文化和音乐的发展。

14世纪初,法国音乐出现了些新现象,被视为“新艺术”(Ars nova)的开端。“新艺术”一词来源于法国主教、诗人、作曲家菲利普·德·维特里(Philippe de Vitry,1291年- 1361年)的一篇论文标题。表明新的音乐观念不同于13世纪的“古艺术”(Ars Antiqua)。

新艺术有其独特的特征:首先,世俗音乐得到更大发展。其次,节奏方面得到新发展。以前被认为是“不完美”、“不正确”的“二分”节奏划分方法,开始与“三分法”有了同样的地位。再次,出现了对新创作技术的探索。

一、马肖

法国新艺术音乐最重要的代表是马肖(Guillaume de Machaut,1300年-1377年)。马肖是作曲家兼诗人,曾担任波西米亚国王的秘书,后来又为法国国王、贵族服务,还曾担任教职。马肖的音乐作品几乎涉及当时的所有体裁,包括经文歌、弥撒曲、大量世俗歌曲。

马肖的世俗歌曲是其创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他的世俗复调歌曲影响很大。马肖认为,真正的音乐和诗歌要发自内心,这样才能具有感染力。他的复调歌曲大多采用当时几种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裁:维勒来、回旋歌、叙事歌。他的歌曲中旋律大多是自己创作,采用二声部、三声部或四声部的复调手法,创作技法细致、构思精妙。

马肖的23首经文歌,主要为三个声部,支撑声部(即圣咏声部)采用器乐演奏,上方两个声部采用法文演唱。上方声部常使用等节奏[1]技术。马肖晚年时创作的经文歌使用了四个声部织体,和声效果更加丰富。

马肖的《圣母弥撒曲》是其宗教音乐的代表作。弥撒是罗马天主教礼拜中最重要的仪式。礼拜仪式中的弥撒分为:常规弥撒(一年四季都不变化)和特定弥撒(随着不同时节、场合变化)。后来,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羔羊经(Agnus Dei),被组合起来,形成弥撒曲。而马肖的《圣母弥撒曲》将中间的各部分统一构思,采用四声部织体,运用等节奏、分解旋律、切分音等多种技法和节奏,使之成为14世纪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二、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

与法国的中央集权式政治不同,14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由城邦城市和共和国组成的封建割据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东西方贸易中心。而在音乐方面,意大利音乐家的关注点更多在流畅的旋律以及发挥人声技巧方面。这个时期,意大利音乐流传下来的最有特点的是复调世俗歌曲。

img11

图2.4.1 兰迪尼与便携式管风琴

14世纪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兰迪尼(Francesco Landini,约1325年- 1397年)。他幼年时因为天花导致失明,尽管如此,他却成为音乐家、音乐理论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诗人,并且在天文、哲学、宗教等方面都很有造诣。

兰迪尼只创作世俗的音乐,作有一百多首复调歌曲。他的音乐以抒情和甜美著称,被同时代的人认为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在留存下来的14世纪意大利音乐《斯夸恰卢皮抄本》(Squarcialupi Lodex)中,兰迪尼的作品占四分之一。

【注释】

[1]等节奏(isorhythm),是14、15世纪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作曲技法。它通常在低声部使用固定音列(称为“克勒”的旋律音列)和固定节奏(称为“塔里”的节奏型),将这两种要素周期性反复,使经文歌建立在一种统一逻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