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第一节 敢于赴死的英雄

第一节 敢于赴死的英雄

学习目标 研读《陈涉世家》《项羽本纪》《刺客列传》等重要篇章,把握陈胜、项羽、荆轲、程婴等敢于赴死英雄的人生历程及其精神内涵。

知识串讲

一、陈胜敢于面对死亡、精心谋划起义的过程

面对“失期,法皆斩”的死亡绝境,芸芸众生早已魂飞魄散。然而陈胜、吴广却显得异常的冷静:“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从陈胜、吴广口中,连连迸发出四个“死”字,表现出他们面对死亡的无畏勇气。不唯如此,陈胜在对时事的分析中又表现出他眼光的犀利。他深以为:“天下苦秦久矣”,而扶苏、项燕乃民心所向,只要打着他们的旗号,登高一呼,天下必云集响应。由于陈胜胸有天下大势,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以一种大智大勇的精神,向世界举起了他反秦的双手,发出了他生命的最强音:“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事实果如其所料,陈胜起义后即掀起了时代的风暴,形成了一股摧枯拉朽的反秦力量。

二、《项羽本纪》“巨鹿之战”简析

巨鹿之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以战前杀宋义开始、战后章邯投降结束,表现了项羽能在关键时刻纵观大局、果断行事的豪迈气概。写法上一开始先声夺人地叙述了项羽的出场,后再写其破釜沉舟的决心。战争结束,项羽余威仍使诸侯军“人人惴恐”。此战在太史公笔下显得层次分明,惊心动魄。从描写的艺术看,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有强烈的对比,也有夸张渲染。另外,司马迁不注重描写战争的具体过程,而是大刀阔斧、粗线条地勾勒,这样就有力地突出了战争的惊心动魄,突出了项羽拔山盖世的英雄气概。

三、后人对项羽自杀的不同评价

杜牧对项羽的自杀,深表惋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认为,项羽不应自杀而死,应该包羞忍耻,依据江东以求东山再起。但在李清照看来,项羽的舍生赴死,表现出了一种刚烈的慷慨之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四、荆轲“智深而勇沉”简析

从平常表现看,荆轲看似怯懦,与剑客盖聂、鲁勾践交游,一有冲突,便逃之夭夭。但在燕国面临亡国威胁时,荆轲则勇敢地承担起劫杀秦王的使命。而当秦舞阳在秦廷上胆战心惊时,荆轲却显得异常的镇定,以“顾笑舞阳”的从容举动化险为夷。以上表现,说明了荆轲的“勇沉”。

为了能接近秦王这一深居宫殿的雄主,荆轲处心积虑,仔细思考着行动方案。经过反复思考,荆轲向太子丹要求获得樊於期首级和燕督亢地图。樊於期原为秦将,因得罪秦王而避难于燕。督亢是燕最富庶的地带。可以想见,如果带上樊於期首级和燕督亢地图,秦王必大喜而召见荆轲。但太子丹不忍斩杀樊於期。在这种情况下,荆轲私见樊於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樊於期慷慨自刎。以上表现,说明了荆轲的“智深”。

五、《赵世家》与《赵氏孤儿》

在《赵世家》中,记载有程婴与公孙杵臼两位义士冒死救孤的故事。后来,元人纪君祥在《史记·赵世家》的基础上创作出著名悲剧《赵氏孤儿》。法国思想启蒙家伏尔泰改编作品的名称叫《中国孤儿》。

例题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1.在《史记》中,敢于赴死的英雄有  ( )

①项羽  ②陈胜  ③越王勾践  ④公孙杵臼

2.在《赵世家》中,合力救护赵氏孤儿的志士是  ( )

①屠岸贾  ②公孙杵臼  ③程婴  ④赵盾

二、填空题

1.嗟乎!燕雀安知____________哉!

2.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在《陈涉世家》中,司马迁是怎样描写陈胜敢于面对死亡、精心谋划起义过程的?

2.“巨鹿之战”简析。

3.为什么说项羽是一个“敢于赴死的英雄”?

4.对于项羽的自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你对这两种不同观点作出说明。

5.为什么说荆轲“智深而勇沉”?

四、标点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参考答案

一、1.①②④ 2.②③

二、1.鸿鹄之志 2.时不利兮骓不逝

三、1.2.4.5均见本节知识串讲

3.在决定反秦成败的巨鹿决战中,项羽明知死亡就在前面等待着他,而且他的生命也许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化为乌有。但危在旦夕的反秦大业需要他拯救,整个不利的战局需要他扭转。于是,他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决一死战,一举摧毁了秦军主力。而在垓下之围中,项羽突围奔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显示出一种直面死亡的壮士本色。项羽在可以生还的情况下,却主动选择了自杀,并且在临死之际以名马送长者,以头颅送故人,可以说是慷慨自杀而非受辱被杀。此正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这个意义上来看,项羽实是一个“敢于赴死的英雄”。

四、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