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观经济学
1.11.3.1 一、卡特尔

一、卡特尔

任何行业内的厂商为了自身的利益,都有与其他厂商协调生产和定价的动机,例如,共同限制产量以维持市场价格,增加单个厂商及行业群体的利润水平。我们将寡头垄断厂商通过公开的或正式的方式形成价格同盟的组织称为卡特尔(cartel)。卡特尔实际上就是几家厂商共同合谋控制市场以获取较高利润的组织形式或者协议。有些国家允许卡特尔存在。不过,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卡特尔是非法的,如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对控制厂商组织卡特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运行最有效的卡特尔,就是人们常常听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一般译作欧佩克)。

寡头垄断厂商组成卡特尔可以获取较大的利益,主要包括,通过协调各厂商的生产和定价提高利润水平,通过正式的协议减少竞争摩擦,提供解决竞争冲突的正式渠道,并且可以通过卡特尔降低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各厂商协同经营建立行业进入壁垒,抵御潜在的进入者等。

如图10.3所示,假如行业内所有厂商都加入到卡特尔中,那么该卡特尔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与一个完全垄断厂商是一样的。用D表示该行业的市场需求曲线,MR表示卡特尔的边际收益曲线,MC表示卡特尔的边际成本曲线。当然,卡特尔也是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整个卡特尔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图10.3中,MR和MC相交于E点,对应的产量水平为Q 1,根据市场需求曲线,可以得到卡特尔索取的价格为P1

img256

图10.3 卡特尔的价格和产量决定

如果行业内所有厂商的产量总和小于Q 1,那么该卡特尔就没有必要成立。即设行业内的厂商数目为n,q1表示第一家寡头垄断厂商的产量,q2表示第二家的产量,依此类推,qn表示第n家厂商的产量,那么有行业的总产量Q*=q1+q2+…+qn。当Q*≤Q1时,厂商不需要联合就能维持一个较高的价格,而当Q*>Q1时,如果厂商不联合就会造成行业的总产量大于形成卡特尔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会导致市场价格低于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这时厂商就有动机联合起来。

由于成立卡特尔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行业的总产量(确切地说是潜在生产能力)大于形成卡特尔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因此成立卡特尔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各成员厂商之间分配既定的产量。卡特尔分配既定产量的原则与完全垄断厂商拥有几家工厂的情形相同,即使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且与卡特尔利润最大化产量水平的边际成本相等。不过,在实践中受各卡特尔成员在实力、地位、讨价还价能力、原有生产能力、销售量、销售渠道等各方面的限制,上述分配原则较难以实施。通常,由于每一个卡特尔成员都有超过限额的额外生产能力,在每次重订产量协议过程中,卡特尔成员都会使用各种办法以争取到更大的生产限额。

由于卡特尔成员存在超额生产能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卡特尔监督协议执行时存在较大的困难,每一个成员都有动机偷偷违反协议,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提高利润水平。如图10.4所示,假设最初由协议规定分配给A寡头的产量限额为Q1,价格为P1。当其他成员厂商也遵守协议时,A寡头面对的需求曲线就变成为P1E1D折线(当其他成员遵守协议维持P 1价格时,在生产Q1单位产量时,A寡头相当于一个价格接受者,需求曲线中的一段P1E1是水平的)。边际收益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P1E1,另一部分为F1E2。这时,如果A厂商按照自身的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来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可以看到其交点为E2,对应的产量为Q2,价格为P2,那么该厂商就有动机偷偷降价以提高利润。如果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控制厂商的行为,所有的卡特尔成员都会有动机欺骗,由此卡特尔通过限产来维持高价的目标就不会实现,卡特尔会解体。

img257

图10.4 卡特尔的潜在不稳定性

上述分析还可以通过一个数字例子来说明。设某行业内有四家厂商,为简化起见,假定四家厂商完全相同。该市场的需求曲线为P=240-Q,四家厂商的成本函数均为TC(qi)=8qi(i=1,2,3,4)。假如这四家厂商组成一个卡特尔,那么该卡特尔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就如同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可得:

img258

卡特尔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卡特尔的边际收益等于每一个成员厂商的边际成本,也就是:

img259

代入,可得:

240-2(q1+q2+q3+q4)=8

由于每一个成员厂商均相同,即q1=q2=q3=q4,可得q1=q2=q3=q4=29。这意味着,为了使得整个卡特尔的利润最大化,每一个成员厂商应当将产量限定在29单位上。可以计算出每一个厂商的利润为:

πiimg260×[(240-4×29)×4×29-4×8×29]=3 364(i=1,2,3,4)

按照上述数字例子,我们也可以分析卡特尔的潜在不稳定性的问题。假设厂商2、3和4根据协议向市场上提供29单位的产量,厂商1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在扣除了其他三家厂商生产的产量后的剩余需求,即厂商1的需求曲线就变成:

P=240-(q1+3×29)=143-q1

对应于厂商1面临的剩余需求曲线,其边际收益曲线就是:

TR=P·q1=(143-q1)·q1=143q1img261

MR1=143-2q1

如果厂商1这时生产29单位的产量,其边际收益为MR1=143-2×29=85,远远大于边际成本(MC 1=8),厂商1有动机违反协议,增加产量。厂商1在其他厂商行为不变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可由下式求出:

MR1=143-2q1=8=MC1

q1=67.5      

厂商1索取的价格为P=143-q1=143-67.5=75.5。

利润水平为π1=67.5×75.5-8×75.5=4 492.25,大于遵守协议时的利润水平3 364。

通常说来,如果某行业满足下列条件,将会促使行业中建立卡特尔,并且容易维持较长的时间。这些条件包括,一是行业内的厂商预期加入卡特尔后,卡特尔能够有效地提高行业产品的价格;二是成立卡特尔不会遭受政府的反垄断诉讼(如果该国家存在这方面的法律的话),或者被发现并进行惩罚的概率较低时;三是执行卡特尔协议的成本较低,而且能够有效地发现违反协议的厂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惩罚。

第三个条件通常在卡特尔内包含较少的厂商、行业高度集中以及产品同质时,较为容易建立并维持卡特尔。现实中,厂商也确定了许多有效的机制来防止成员厂商进行欺骗。其主要有:(1)在规定卡特尔的价格时,同时规定其他的条件,使成员厂商单纯降价行为更加容易被卡特尔发现。(2)通过规定卡特尔成员某一地理区域的市场来限定产量,在这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该成员厂商的行为像一个完全垄断厂商一样,只要在非协议地域销售产品就会被发现,对成员厂商的欺骗行为有较强的控制。(3)固定市场份额。只要市场份额较容易测定,成员厂商的欺骗行为就能得到有效抑制。(4)使用最惠顾客待遇条款。这种条款是卖方向买方保证不会以更低的价格对外销售,如果以更低的价格对外销售,必须向先前的买者退回差价。(5)建立触发价格。即协议规定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到某一给定水平,称为触发价格,成员厂商都将产量扩大到未成立卡特尔时的水平。这样,当某一厂商偷偷降价时,只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些收益,但很快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