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观经济学
1.5.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当能够:

1.理解消费者偏好、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基本含义;

2.掌握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之间的关系以及无差异曲线的基本性质;

3.掌握消费者预算约束问题;

4.掌握预算线的含义及预算线的移动;

5.熟悉消费者均衡的形成,并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条件;

6.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影响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7.熟悉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和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

前面两章介绍了需求和需求弹性,但没有说明形成需求曲线特征的基本原因,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生产者对需求背后起作用的原因与需求曲线本身的特点同样感兴趣。因为对于任何厂商(企业)来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消费者购买自己产品的欲望,是其确保企业生存、赢得市场地位,进而获取利润的源泉。因此,理解消费者行为是制定合理的价格、进行产品开发、确定营销战略以及安排生产计划的基础性步骤。

本章主要介绍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建立在消费者是理性的基础上,即消费者依据个人满足程度最大的原则选择相应的产品及其数量。消费者理性选择中,涉及对消费者个人满足程度的衡量问题,本章将介绍衡量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工具———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另一方面,消费者又是在一定的收入或其他条件的约束下进行选择的,我们还将介绍最基本的表达收入预算约束的重要工具———预算线(budget line)。在上述基础上,研究消费者均衡问题,即消费者在何种条件下决定了消费何种产品以及每一种产品的消费数量,最终得出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条件。由于需求函数是消费者行为结果的反映,本章还将介绍运用消费者均衡推导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