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观经济学
1.2.3.4 四、经济模型

四、经济模型

无论是在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中,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是最常见的术语,也是让学生望而生畏的词汇。事实上,经济模型并不神秘,它是指运用从经济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关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构造的理论分析结构,是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现象的抽象,一般为了简单、明确,通常使用数学方法构建。可以说,经济模型是现实经济现象被形式化了的骨架。

具体而言,经济模型可以使用文字说明的方式构造,也可以使用表格、图形、数学方程式予以表达。例如,第二章中的需求表、供给表等就是用表格表达需求量和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则是使用图形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间的关系,进一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用数学方程式反映了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与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如此等等。

通常情况下,根据所分析问题的不同,每一个经济模型都是在特定的假定条件下进行分析的,这样,除了模型的相关参数外,涉及两类变量,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和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前者是由模型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是模型要解释或求解的变量,后者则是可以直接测定出来,或者在假定中假设的已知条件,本身不受模型结构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一点,不少人认为经济理论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是脱离现实的,因此用处不大。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进行抽象,而将经济现象的所有细节都表现出来,那么,我们会陷入细枝末节而不能自拔,没有办法理解经济现象的关键特征和关系,更没有办法对经济现象进行预测,从而无法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例如,地图就是关于地理信息的理论模型,从旅行的角度看,当我们构造一幅1∶1的地图时,这幅地图就是地球本身,对我们是毫无用处的,实际地图中只用一个点表示一幢大楼,用一条线表示一条马路,对于我们旅行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