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中西文化与艺术
1.19.6.1 一、黑格尔的生平

一、黑格尔的生平

黑格尔,他于1770年8月27日出生在符腾堡公国的斯图加特城。黑格尔有一个多灾多难的童年。他6岁时得了天花,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不过总算被医生拉了回来。几年后母亲又死了,正当此时,祸不单行,他又患上了痢疾和热病这类可怕的恶疾,他还得过一种叫“间日热”的怪病,一会儿冷得发抖,一会儿又热得冒汗。黑格尔5岁时开始上小学,两年后就上了中学。黑格尔在早年就显示出了两大优秀的学者特征:一是爱观察,二是爱做笔记。他总是仔细观察周遭的一事一物,从花鸟虫鱼的形态到别人的一言一行,并将所感一一记录下来。 1788年,他进了图宾根大学,主修的是哲学和古典文献。两年之后他便通过考试,获得了哲学学士学位。读大学时的黑格尔还是个20来岁的年轻人,却已经露出学究气了,经常陷于哲学的沉思默想之中,因此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小老头”。大学毕业后,黑格尔没有按惯例去做牧师,而是到了美丽如画的瑞士去当家庭教师。他除了做家教之外几乎把所有空余时间都用在了当地一家大图书馆里,读了大量的哲学、文学和历史等著作,从《美狄亚》一直读到《罗马帝国衰亡史》。当然,黑格尔读得最多的还是哲学,例如孟德斯鸠、康德等人的哲学著作。他就这样在伯尔尼共待了三年。 1796年,他离开了伯尔尼,也许是因为在这个小小的山城里他感到很孤独,没有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他大学里的好友荷尔德林来信,说为他在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找了一个好家庭做教师。黑格尔一接到这个好消息,立即飞一般赶来了。他想这时可有朋友能够畅谈终日了。但不久他就失望了,这时荷尔德林陷入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之中,抱着一肚子美好希望的黑格尔再次陷人孤独之中。而且这次孤独得更厉害,甚至于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他只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哲学沉思之中,在冥想中逃避现实的苦恼。他这段时期冥想的主题之一就是人。

img55

黑格尔

1801年,他来到了耶拿大学,以一篇《关于行星轨道的哲学论文》获得了私人讲师的职位。此后两年他便在耶拿大学开课,内容是有关逻辑和形而上学的,开始选他课的学生有十多个。 1805年,黑格尔认为自己有资格做教授了,也不等别人推荐,自己向政府当局递交了一份材料,要求让他当教授。他的要求竟然顺顺当当地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1806年,拿破仑来了,趾高气扬的法国兵搔扰民宅,其中也包括黑格尔的家。黑格尔这时尝到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滋味,为了免遭进一步伤害,他断然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之夭夭了,腋下夹着他的第一部杰作《精神现象学》的草稿。

逃离耶拿后,黑格尔到了一个叫班堡的小城。当地的报纸《班堡报》请他做编辑,他便在报馆里靠编编稿子维持生计了。 1807年,黑格尔终于出版了使他不朽的著作之一《精神现象学》,它被称作黑格尔哲学的“独立宣言”。做了一年编辑糊口之后,黑格尔时来运转,终于得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位,纽伦堡埃吉丁高级中学请他去做校长。 1811年,他娶了图切尔小姐。图切尔小姐系出名门,她的家族在德意志鲁恩邦是挺有名的。黑格尔娶她时已经41岁了,这位小姐的芳龄却仅有19岁,不及丈夫的一半,据说长得还相当漂亮。他们后来生了两个孩子。老大叫卡尔,也是个聪明家伙,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小儿子叫伊曼努尔,后来做过不小的官儿。此外黑格尔还有一个私生子,是他在耶拿时不知同哪个苦命姑娘生下的,黑格尔丢了姑娘,但认了私生子,给他起名叫路德维希。他看来很爱这个孩子,婚后竟然把他带进了家门。不过好像图切尔女士不但没有怪丈夫,而且接纳了路德维希,让他成为了家庭的一员。

黑格尔在埃吉丁中学八年之久,直到1816年,这时黑格尔已经是名声在外了,海德堡、爱兰根等大学纷纷争聘他做哲学教授。黑格尔得意之余,欣然选择了海德堡大学。到了海德堡大学,黑格尔如龙归大海,虎入深山,立即显示了他超凡出众的哲学才华。第二年,1817年,就出版了《哲学全书纲要》,展示了他哲学的完整体系。这部书再次将他业已到处传播的名声推得更高、传得更远,一直传到普鲁士教育大臣耳朵里,他赶快邀请黑格尔到柏林大学这所整个德意志最高贵的大学,去主持哲学教席。这个教席算得上是全德国最尊贵的哲学职位,原来由一度执德国哲学之牛耳的费希特主持,并且自费希特死后一直空缺,现在成了黑格尔的囊中之物。这是1818年的事。

至此,黑格尔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德国哲学界之王了。他再也不用愁谁敢抢他的饭碗,他遇到的只是一群群崇拜者,他们将他的课堂挤得满满的,仿佛这里不是在讲哲学,而是在讲发财秘诀。他凭着惊人的渊博学识、深邃动人的分析征服了听众,让他们都成了他虔诚的弟子和追随者。

img56

大学中的黑格尔

1821年,黑格尔出版了他的第三部经典之作《天赋权利和国家理论概说》,就是后来的《法哲学原理》。此后他就不再埋首创作,而是把精力投入到授课之中了,他此后的著作实际上只是他上课的讲稿了,有些是他自己出版的,但更多的是他的学生们根据听导师讲课的笔记整理出版的。这时,黑格尔哲学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思想了,而是一个学派“黑格尔派”的主张。这个学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但统治了德国哲学界,还几乎统治了整个西方哲学界,如罗素所言:19世纪末,英美的一流的学院哲学家大多数是“黑格尔派”。至于德国,那不是“大多数”,而几乎可以说是“全部”了! 1830年,黑格尔被授予了一个尊贵至极的职位:柏林大学校长。第二年,国王腓特烈三世郑重授予他勋章,对于一个哲学家而言这是几乎闻所未闻的崇高荣誉。至此,黑格尔终于走到了他人生的顶点。

他当柏林大学校长的第二年,柏林爆发了霍乱,他不幸染上了,溘然长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