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中西文化与艺术
1.18.5 第五节 书法与传统哲学——《兰亭序》的风骨

第五节 书法与传统哲学——《兰亭序》的风骨

《兰亭序》,又作《兰亭集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聚会,各有诗,辑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书写序文手稿,曰《兰亭集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颇有风骨。中国传统哲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释并存,并相互融合,对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阴阳五行”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书法的发展影响最大。

img40

书法《兰亭序》

第一个哲学思想是“阴阳五行”。 “五行”本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人认为客观世界统一于这五种物质,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精深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五行”由物质发展到物性,再由物性发展到符号,于是世上的万事万物便都纳入了“五行”系统。二是“五行”之间有生克关系,这就使“五行论”更加精深了。“五行”与书法之间的关系就在于根据“五行制衡”的道理,处理好书法创作中各种因素的关系。例如书法家从整体上说,有五种素质最重要,即品性、学识、智慧、功夫、情趣(品学智功情),五种因素要和谐相生,平衡发展。假如过分强调一种因素,如智慧(悟性、模仿、想象等能力),使其他因素受到压制,就反而会走上邪路。再如墨分五色“渴润浓淡白”,笔法可概括为五形“方圆中(锋)偏(锋)抖(笔)”,结体概括为五势“纵横正侧变”,这恰恰也都是五个字,虽然不必要用金木水火土来硬套,但“五行”既成了符号,当然也可以用来指代“五色”、“五形”、“五势”。总之是为了吸取“五行制衡”的道理,尽力把各种因素处理好,使之有序有度。 《兰亭序》无论是从作者的品行修炼来看还是从布局、用墨、排列、构字来看,无不体现了“阴阳五行”的哲学智慧。

第二个哲学思想是“天人相应”,或者叫“天人统一”。意思是“天体”与“人体”相互感应,“天道”与“人道”相互一致而且彼此反映(“道”指道理与运动法则)。“通自然,得天趣”,流露真性情,这本是书法创作中很高的境界,理应努力追求,然而现在却导致了一个极大的误区,那就是有些人认为,既然要自然不要做作,要表现真的个性、真的感情,那就完全不必要练功夫;只要完全放松,随意乱写,那真性情便会反映到白纸黑字之中,得到既充分又自然的表现。这种思想的错误,就在于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你所要干的是艺术,这是前提;个性与情感是在艺术中得到表现,而不是别的表现。如果说随意涂抹便能表现性情,那么阿Q在他的判决书下画了个圈,代替签字,这也有性情的表现,却不会有人觉得美,也无必要和可能加以欣赏,更不会有人出钱购买。情与性是人人都有的,却与别人毫不相干,别人又何必要来欣赏你的脾气发作,情感宣泄?流氓互斗,泼妇骂街,都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情与性,请问有谁觉得美好而加以欣赏?作为书法家,首先向社会奉献的是书法艺术,而这艺术中又表现着可爱又可敬的性情,美好或崇高的情,就像《兰亭序》那样,这才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书法家既然从事艺术,当然要练功夫和本领,开头非常拘束,当然难以自由自在地表现个性与情感。等到功夫练深了,本领很高了,他人的东西能为自己所用了,真正做到意在笔先、心手相应了,那就能使情与性在作品中得到自然而充分的流露,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从《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和性情流露的哲学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