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中西文化与艺术
1.8.4 第四节 拓展阅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宗教元素

第四节 拓展阅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宗教元素

弗兰克·达拉邦特导演的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片名中的“救赎(redemption)”一词是个宗教词语,指基督代人受难,使人类的原罪得到赦免,从而获得灵魂的解脱。 《旧约·以赛亚书》中说道:“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败亡;离弃耶和华的必致消亡。 ”据说这里就是“救赎”一词的起源。据粗略统计,在整部《以赛亚书》中,这个词一共出现了16次之多。很明显,它象征着基督思想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致到了后来,“救赎”因其明确的指向性而一度成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关键词。在影片中,安迪从含冤入狱到越狱成功,本身就获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解放;同时,他又反思了自己跟妻子的情感纠葛的缘由,原谅了妻子的不忠,从而在感情上再次获得解脱。瑞德是个真正的罪犯,但几十年的牢狱生活彻底让他洗心革面,同时在安迪的影响下,他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对自由的向往,因此灵魂获得了“救赎”。影片中的典狱长喜欢用基督教的教义来训导犯人,他的办公室里也挂着刻有教义的牌匾,他甚至发给囚犯人手一部《圣经》。然而他并不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徒,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把自己放在跟上帝同等的位置上,因此敢于践踏一切道德准则。他告诫囚犯们“把思想交给上帝,但身体属于我”;他命令囚犯“遵守准则和《圣经》”,自己却无恶不作。最终,他的所作所为都获得了相应的惩罚:贪污的钱财被安迪取走,罪恶行径被公之于众。得知自己的事情败露时,他看了一眼墙上的牌匾,上面写着“主的审判快速降临”,这成为了他命运的最好的注脚。而在原著中,作者并没有刻意强调因果报应,原著中的诺顿典狱长也没有电影中的诸多罪恶行为,电影中的这些只是导演弗兰克.达拉邦克的艺术再加工。

在影片中,《圣经》是一个及其重要的道具。囚犯刚入狱时,典狱长拿着《圣经》训话,并发给囚犯人手一本。此后,《圣经》又反复出现,比如在一次巡房时,安迪引述《圣经》里的字句来获得典狱长的好感,进而获得典狱长的信任。到了影片后半段,安迪计划逃跑时,他用自己的《圣经》替换了典狱长的财务材料。当然,最后我们也知道这本《圣经》自始至终也起着另一个重要作用,即用来藏挖洞用的石槌,这其中的含意不言而喻:安迪的成功是获得了上帝的帮助。而在原著中,《圣经》只是一个普通的物件,大概是作者觉得《圣经》比较厚,较为常见,不引人注意,更容易在里面藏东西吧。通过对比原著和电影,我们很容易看出导演弗兰克达拉邦克对于宗教元素的刻意强调。在影片中,上帝并没有直接出现,却似乎无处不在,决定着人物最终的命运。在西方,基督教的教义是主流的价值观,作为一部主流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理所当然地要处处体现这种价值观。

课后思考:

1.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2.西方很多影片中,当片中人面对灾难的时候常会对自己说“神,你在哪里?”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3.《肖申克的救赎》中,你看到的宗教对人物的影响有哪些?人物命运对你有何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