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中西文化与艺术
1.7 第五章 高三在美国可怕吗?——中西教育理念比较

第五章 高三在美国可怕吗?——中西教育理念比较

《高三》是中国首部完整记录高三生活的纪录片,以林佳燕的日记为主线,完整地记录了福建省武平县一中2005届高三(7)班,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班主任王锦春一起走过的高三一年的生活,片子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纪事》栏目以及北京大学放映。 《高三》将视角瞄向了高三学子这个特殊的群体。该片以福建省武平县一中2005届高三(7)班学生林佳燕(已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的日记为主线,从2004年暑期补习、高三上学期、下学期、体检直至高考、录取,全过程地记录了高三(7)班学生及其班主任王锦春在高三阶段整年的学习、生活,真实反映了当代高中学生亦累亦苦的生活。然而在西方,罕见一考定终生的高考制度,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和中国学生不一样,这和中西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有着重要的关系。面对教育这个词,东方学生和西方学生的头脑中可能会展现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在中国乃至东方人的记忆中,教师好像总是一位穿着正式、目光炯炯、铿锵有力、统揽大局的尊长,或者可以称为西方人眼中的“a sage on the stage”(站在台上的圣人)。当然,如果站在这幅画上再添上一副金丝边眼镜可能就更形象了。然而,如果问到一位外国学生,他会想到一个举止随意、谈吐幽默、在教室中自由穿梭的人,也就是他们常说的“a guide on one’s side”(站在身边的向导)。

img4

电影《高三》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中国传统上对于教育职能的理解是:授业、传道、解惑,它把教育的主体放在了教育者即教师这方面,而不是受教育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从事的工作是讲授知识,传承道理,解答迷惑,学生则是将教师传授的“业”和“道”记住,如果学生对教师授的“业”和“道”有疑惑,教师则负责解答。这样,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一直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这一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循环往复不断,一直到教和学的过程停止。学生离开了学校,是否有再得到“业”和“道”的本领,有发现并可解“惑”的能力,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近年来,教育部推动的课改从理念上改变了这种倾向,但是多年来的思维惯性和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中国教育理念并未有实质的变化。

西方人对教育的理解和中国人的看法不同,甚至是相反。教育的本意原是引导向前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辅助者而已,其职责是“引导”学生向前,不仅要“解惑”,还要更多地区“造惑”、“创惑”,常常制造一大堆题目让学生去解,到校园外去寻求答案。教师还鼓励学生对自己或是对权威的思想进行挑战和质疑,在思辨的过程中共同探求真理。在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下,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生动的,他们对自然界和所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等待教师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不断追索自己的答案。在这一教学方式中,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过程、方法、手段、途径,而学生最终增长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因为这些学生最终将走向社会,解答所遇到的问题,解释自然现象,改造自然和造福人类。这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静态知识可能没有中国学生丰富,但是他们获取知识和活用知识的能力显然强于中国学生。对比中西方教育理念,一种是灌输式,一种是引导式,这样显然会造成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