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中西文化与艺术
1.6.1 第一节 模糊与精准

第一节 模糊与精准

在语言风格上,西方语言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的差异。季羡林曾指出:汉语的历史演变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代表古代语言的文言文、越古越简单,单音词越多。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之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可是语感这玩意儿恍兮惚兮,不易得到,非长期诵读,难以得其门径。根据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经验,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古代饱读诗书的儒者都难免有误读之处,遑论我们现代人,遑论外国的汉学家!

到了后来,用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人们口语的文体写的东西逐渐多了。五四以后,白话文成了写文章的正统。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内部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由于欧风东渐译书渐多的影响。虽然汉字仍然没有形态变化,但白话文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楚起来、理解的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理解起来,靠语感的成分渐减、靠分析的成分渐增。对外国人来说,学习白话文,比起学习中国古典来,就容易得多了。说一口流利汉语的外国汉学家越来越多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汉语毕竟还是汉语,它依然没有语法形态变化,它的综合性依然存在,因而模糊性也就依然存在,多义性也依然存在。

汉语“模糊性强”,是汉语语义型特征决定的;相比之下,西方语言精准性强,这又是西方语言语法型特征决定的。这两点反映到语言风格上,形成精准与模糊的不同修辞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