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
1.5.5.1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原则和考核标准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原则和考核标准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由组织角色行动向组织风格化角色行动的过渡,使其在完成角色定向的同时适应不同导演及剧本的风格化处理。

(2)注重自我魅力与角色魅力的整一。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读解剧本的能力。

(4)逐渐适应、完成演员的两个定向。

(5)强化运用“行动分析法”和“感觉入手”的创作方法,强化对组织角色行动技巧的全面、系统的掌握。

二、教学原则

(1)把握学生的艺术感觉,开掘个性魅力。

(2)强调细节的创造、节奏的把握。

(3)通过组织可见的角色行动,最终实现角色感觉的传达。

(4)强化对基础元素的运用及舞台表现力。

(5)尽量多地与观众见面,通过多场次的演出在成败中揣摩和积累,使学生尽快成长起来。

三、考核标准

(1)运用想象力、人生经验及准确的艺术感觉读解作品。  (20%)

(2)“行动分析法”和“感觉入手”等创作方法的实施情况。(20%)

(3)角色魅力和自我魅力的整一、体现程度。       (20%)

(4)组织风格化角色行动的能力。            (20%)

(5)学生在创作中是否具备形象感、真实感、细节等意识。 (10%)

(6)舞台表现手段的掌握。               (10%)